全自動連體座便器高壓成型機壓緊成型機構及成型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7 03:13:02 1

本發明涉及一種衛生陶瓷高壓成型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全自動連體坐便器高壓成型機及其壓緊成型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的衛生陶瓷生產企業坐便器產品的坯體成型機品種越來越多,由我公司研製生產的高壓成型機就包括圈高壓成型機和體高壓成型機,這些設備在實際使用中受到廣大客戶的青睞。
但是,生產技術的不斷更新和衛生陶瓷產品品種的頻繁更換及對陶瓷坯體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上述的兩種成型機均為單獨閉合成型,不能滿足陶瓷生產廠家的高品質需求。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為了節省設備的工作工件、佔用空間和控制陶瓷坯體(圈、體)成型周期的匹配性,各種結構的成型機層出不窮,但都採用輕量化、壓縮兩種成型機的外形尺寸,來達到佔用空間和製作成本的減少,因此又造成兩種成型機對應可生產的陶瓷產品的範圍縮小,未解決陶瓷坯體(圈、體)成型周期的匹配性,增加了過程控制成本和坯體粘接後的不合格率,嚴重影響陶瓷生產企業的整體規劃。中國專利「一種圈體同機生產的高壓坐便成型機(zl201210348847.x)」,公開的圈體同機生產的座便器成型機,雖然實現了圈體同機生產,但是升降圈成型機和體成型機採用串聯的技術改進,實現圈體在一個大的系統中實現閉合注漿生產,但該專利技術的改進並不完善,仍然是將圈、體的模型分別進行閉合操作,再分別注漿,雖然對於設備的佔地和部分結構進行了改進,但仍然不能滿足高要求、高標準的生產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通過對液壓機構的調整,實現陶瓷坯體(圈、體)一次成型、成本低,佔用空間小,能耗低,汙染小、噪音低、設計合理、應用簡便、效果顯著的高壓成型機壓緊成型機構。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壓成型機用圈體壓緊成型機構,該壓緊成型機構包括設置在高壓成型機的成型翻轉架中部的體模具吊車組合,
包括一體模具吊車框架,所述體模具吊車框架與固定安裝在所述成型翻轉架的側框架上的軌道滑動配合;
包括一行進驅動電機,所述行進驅動電機安裝在所述體模具吊車的一端;
包括一模型壓緊油缸,所述模型壓緊油缸設置在體模具吊車框架的中部,模型壓緊油缸穿過體模具吊車框架,且模型壓緊油缸的油杆與設置在體模具吊車框架下面的壓緊板固定連接;
包括一組體側模提升掛鈎,所述體側模提升掛鈎分別安裝在所述體模型壓緊板的兩端,所述體側模提升掛鈎與所述體模型壓緊板垂直設置。
體模具吊車還包括一組滑套;所述滑套固定安裝在所述體模具吊車框架的上表面,所述滑套內設置有與其滑動配合的升降導向杆;所述升降導向杆的下端與所述體模型壓緊板固定連接。
所述模具吊車框架與所述軌道滑動配合,實現整個體模具吊車組合帶動體側模型和體上模型的水平移動;所述模型壓緊油缸的伸縮,且與升降導向杆配合,實現整個體模具吊車組合帶動體側模型和體上模型的上下垂直移動。
一種全自動連體座便器高壓成型機,包括所述的圈體壓緊成型機構,還包括由體上模型、體底模型和兩個體側模型組成的體成型模具,由側框架和上下橫梁組成的成型翻轉架,由行進驅動馬達、圈上模型安裝板組成的圈模具吊車,由圈上模型和圈底模型組成的圈成型模具,由開模彈簧和基板組成的圈模具底託;
所述圈成型模具設置在所述成型翻轉架的上部,圈上模型安裝在所述圈模具吊車上,圈模具吊車與成型翻轉架的上橫梁連接,圈底模型安裝在圈模具底託上;
所述圈模具吊車中的進驅動電機安裝在所述圈上模型安裝板上,所述圈上模型安裝板下的行走輪與固定安裝在所述成型翻轉架上的軌道滑動配合;所述圈上模型安裝在所述圈上模型安裝板上;
所述圈體壓緊成型機構中的模型壓緊油缸與圈模具底託下表面的中央部位對正設置;
所述體成型模具中,體上模型安裝在所述圈體壓緊成型機構中的體模型壓緊板上,體測模型掛裝在所述圈體壓緊成型機構中的體側模提升掛鈎上,體底模型安裝在所述成型翻轉架的下橫梁上。
圈上模型吊掛在所述圈模具吊車中的圈上模型安裝板上;所述圈模具吊車實現圈上模型的水平移動。
圈模具底託包括基板和開模彈簧,所述圈底模型安裝在基板上,基板的上表面兩側分別安裝有開模彈簧;所述基板的兩側邊在所述成型翻轉架的側框架內壁之間為滑動配合;所述開模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成型翻轉架的側框架內壁固定連接。
開模彈簧的壓縮與伸展實現圈模具底託的上移與下降。
體模具吊車組合的模型壓緊油缸的加壓伸縮完成圈模型和體模型的壓緊合模:
模型壓緊油缸的油杆伸出,帶動體模型壓緊板和體側模型掛鈎下降,即帶動體上模型和體側模型下降,至體上模型與設置在所述成型翻轉架下部的體底模型接觸;
模型壓緊油杆繼續加壓伸出,反作用力作用下,模型壓緊油缸的油筒相對上移,且與設置在所述成型翻轉架上部的圈模型底託接觸,在其持續上移過程中,帶動圈模型底託和圈底模型上移至與圈上模型接觸,並繼續帶動圈上模型和圈模具吊車上移至成型翻轉架的上橫梁處,當模型壓緊油缸液壓系統持續加壓至預設值時,此時圈模具底託中的開模彈簧處於壓縮狀態,圈模型和體模型完成合模,實現圈、體同時高壓注漿成型準備。
全自動連體座便器高壓成型機,包括一個壓力控制器,所述壓力控制器與所述模型壓緊油缸連接,所述壓力控制器內設置有多個階段檔位的壓力預設值,所述壓力控制器控制所述模型壓緊油缸完成一個動作的壓力大小,實現壓力的逐級變化,完成由於模型壓緊油缸壓力大小的變化所實現的多個模型閉合動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公開的這種高壓成型機的壓緊成型機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高壓成型機的壓緊成型機構是將傳統的圈高壓成型機和體高壓成型機的獨立成型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的獨特設計,實現圈、體一次壓緊成型,除大大降低設備所佔空間、製作成本、維護費用、能源損耗外,更能通過對圈、體坯體成型工作系統的統一調控,得到更加品質優異的陶瓷產品,極大改善了工作環境。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壓緊狀態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體模具吊車組合的主視圖。
圖4為體模具吊車組合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圈模具吊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體模具吊車框架,2.行進驅動電機,3.模型壓緊油缸,4.升降導向杆,5.體模型壓緊板,6.體側模提升掛鈎,7.體上模型,8.體底模型,9.體側模型,10.側框架,11.上橫梁,12.下橫梁,13.滑套,14.行進驅動馬達,15.圈上模型安裝板,16.圈模具吊車,17.圈上模型,18.圈底模型,19.軌道,20.開模彈簧,21.基板,22.圈模具底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後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或者是該發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水平」、「豎直」、「懸垂」等術語並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並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本發明所公開的這種高壓成型機用圈體壓緊成型機構,包括設置在高壓成型機的成型翻轉架中部的體模具吊車組合。
這種體膜具吊車組合包括體模具吊車框架1、行進驅動電機2、模型壓緊油缸3、體側模提升掛鈎6、體模型壓緊板5。體模具吊車框架1與固定安裝在所述成型翻轉架的側框架10上的軌道19滑動配合。行進驅動電機安裝在所述體模具吊車的一端,該行進驅動電機與安裝在體模具吊車框架下面的行走輪連接傳動,行走輪附著在所述軌道上,行走輪在行進驅動電機的驅動下在軌道上行走,實現體模具吊車組合的前後水平移動。模型壓緊油缸設置在體模具吊車框架的中部,模型壓緊油缸的下部穿過體模具吊車框架,且模型壓緊油缸的油杆與設置在體模具吊車框架下面的體模型壓緊板連接。兩個體側模提升掛鈎分別安裝在所述體模型壓緊板的兩端,所述體側模提升掛鈎與所述體模型壓緊板垂直設置。體側模型的垂直上下動作與體側模提升掛鈎相配合,由體側模提升掛鈎帶動兩個體側模型實現上下垂直的升降動作,該體側模升降掛鈎用於鉤取升降體側模型以完成脫模和模具回放動作。
為了保證體模具吊車框架在上下移動過程中的穩定性,確保體模型壓緊板的升降位置準確,體模具吊車還包括一組升降導向杆4和與其配合使用的滑套13。滑套固定安裝在所述體模具吊車框架的上表面,最好位於模型壓緊油缸的兩側。所述滑套內設置有與其滑動配合的升降導向杆4。升降導向杆的下端與所述體模型壓緊板固定連接。
體上模型與體模型壓緊板連接,體側模型與體側模提升掛鈎吊掛在一起。體模具吊車框架與所述軌道滑動配合,實現整個體模具吊車組合帶動體側模型和體上模型的水平移動。
體模具吊車組合中的行進驅動電機採用無級變速器對速度進行調整,保證體模具吊車行走的平穩。模型壓緊油缸的油杆端部採用高強螺栓垂直安裝在體模型壓緊板的上表面。模型壓緊油缸的伸縮,且與升降導向杆配合,實現整個體模具吊車組合帶動體側模型和體上模型的上下垂直移動。
上述的壓緊成型機構與其他機構共同配合,實現圈、體一次壓緊成型,組合成的全自動連體座便器高壓成型機還包括由體上模型7、體底模型8和兩個體側模型9組成的體成型模具,由側框架10、上橫梁11和下橫梁12組成的成型翻轉架,由行進驅動馬達14、圈上模型安裝板15組成的圈模具吊車,由圈上模型17和圈底模型18組成的圈成型模具,由開模彈簧20和基板21組成的圈模具底託22。
圈成型模具設置在所述成型翻轉架的上部,圈底模型安裝在圈模具底託上。圈模具吊車中的進驅動電機安裝在所述圈上模型安裝板上,所述圈上模型安裝板的行走輪與固定安裝在所述成型翻轉架上的軌道滑動配合。圈上模型吊掛在所述圈模具吊車中的圈上模型安裝板上,圈模具吊車與成型翻轉架的上橫梁活動連接,實現圈上模型的水平移動。
圈體壓緊成型機構中的模型壓緊油缸與圈模具底託下表面的中央部位對正設置,模型壓緊油缸的頂部作用於圈模具底託下表面。
行進驅動馬達採用變頻對速度進行調整,保證去墨菊吊車行走的平穩。
體成型模具中,體上模型安裝在所述圈體壓緊成型機構中的體模型壓緊板上,體測模型掛裝在所述圈體壓緊成型機構中的體側模提升掛鈎上,體底模型安裝在所述成型翻轉架的下橫梁上。
圈模具底託包括基板21和開模彈簧20,所述圈底模型安裝在基板上,基板的上表面兩側分別安裝有開模彈簧。基板的兩側邊在所述成型翻轉架的側框架內壁之間為滑動配合,基板沿側框架內側平移;開模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成型翻轉架的側框架內壁固定連接。開模彈簧的壓縮與伸展實現圈模具底託的上移與下降。
體模具吊車組合的模型壓緊油缸的加壓伸縮完成圈模型和體模型的壓緊合模,具體動作操作過程如下:
在電氣控制系統和液壓系統的指引操作下,模型壓緊油缸的油杆伸出,帶動體模型壓緊板和體側模型掛鈎下降,即帶動體上模型和體側模型下降,至體上模型與設置在所述成型翻轉架下部的體底模型接觸;
模型壓緊油杆繼續加壓伸出,由於體上模型與體底模型對接在一起,無法再繼續下移,在反作用力作用下,模型壓緊油缸的油筒相對上移,且與設置在所述成型翻轉架上部的圈模型底託接觸,在其持續上移過程中,帶動圈模型底託和圈底模型上移至與圈上模型接觸,並繼續帶動圈上模型和圈模具吊車上移至成型翻轉架的上橫梁處,當模型壓緊油缸液壓系統持續加壓至預設值時,此時圈模具底託中的開模彈簧處於壓縮狀態,圈模型和體模型完成合模,實現圈、體同時高壓注漿成型準備。
圈、體同時高壓注漿成型結束後,液壓系統指引模型壓緊油缸的油杆縮回及缸筒回落,同時開模彈簧配合圈模具底託和圈底模型在自重作用下恢復至初始狀態,配合其他工藝,完成圈模具開模動作,圈模具吊車上行進驅動馬達啟動,圈模具吊車拖動圈上模型水平向後運動至指定位置,配合其他工藝動作,完成圈坯體脫型動作後返回初始位置;同時模型壓緊油缸的油杆縮回,帶動體模型壓緊板、體側模提升掛鈎、體上模型和體側模型上升至指定位置,體側模提升掛鈎拖動體側模型繼續上升,配合其他工藝完成體上模型和體底模型脫型,體模具吊車上的行進驅動電機啟動,體模具吊車拖動體側模型水平向後運動至指定位置,配合其他工藝,完成坯體脫型動作後返回初始位置,為此完成一次整體圈、體坯體的合模壓緊成型動作循環。
全自動連體座便器高壓成型機,其電器控制系統中最好還包括一個壓力控制器,所述壓力控制器與所述模型壓緊油缸連接,所述壓力控制器內設置有多個階段檔位的壓力預設值,所述壓力控制器控制所述模型壓緊油缸完成一個動作的壓力大小,實現壓力的逐級變化,完成由於模型壓緊油缸壓力大小的變化所實現的多個模型閉合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