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式體外反搏治療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20:57:06
專利名稱:移動式體外反搏治療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新型移動式體外反搏治療裝置,屬生物醫學工程技術領域。
缺血性疾病(特別是腦缺血引起的中風、癱瘓,心臟缺血引起的冠心病)對於人類健康的危害性與日俱增。採用體外反搏治療缺血性疾病,具有不用藥物、無創傷性、安全高效等特點,為常用有效方法。目前國內外常用的體外反搏治療裝置均為固定在治療間的床式結構,治療時病人必須躺在專用床上,保持固定的體位,這對病人來說很不方便,尤其是對於急性發作的病人來說,不能在搶救室經CT確診後就及時進行體外反搏治療,難以取得更快更及時的效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外反搏裝置的推廣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設計一種結構緊湊合理,可自由移動並可在隨意位置方便地對病人進行及時治療與搶救的體外反搏治療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將體外反搏治療裝置的主要部件反搏閥組、泵體與計算機控制系統集成為一臺可移動的小臺車,並採用可自由定位的懸臂式反搏閥組件。其具體結構是在治療裝置的底座上緊湊排列安裝了計算機及散熱器箱、泵體和氣容立柱,顯示器安置在計算機及散熱器箱上,氣容立柱除了具有氣容功能外,在其上端還安裝有可自由活動的懸臂和反搏閥組,小臺車的底座下安有四個萬向輪。為防止震動和減小噪音,在泵體罩殼內安上類似泡沫塑料等防震消聲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新設計使得整個體外反搏治療裝置可以自由移動,無論病人是躺著還是坐著,在任何位置上,可由小臺車的移動、懸臂的上下左右調節,使反搏閥組貼近病人腹部位置,通過反搏閥組下的快速接口、軟塑管和預先包裹在病人肢體上的氣囊袋接通,即可對病人實施體外反搏,大大方便了病人,並可因治療及時而取得較好的療效。這種方便有效的治療方式為體外反搏進入救護車和家庭創造了必要條件。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可見,整個治療裝置為一臺可移動的小臺車,在治療裝置的底座1上排列安裝了計算機及散熱器箱2、泵體4和氣容立柱7,顯示器8安置在計算機及散熱器箱2上,氣容立柱7的上端安裝有可自由活動的懸臂6和反搏閥組5,治療裝置的底座下安有四個萬向輪3。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MECP移動式體外反搏裝置中,採用了
圖1所示的結構,採用現有的高性能體外反搏二通專用閥組成反搏閥組,在泵體的罩殼內裝有消聲材料,以專用微機實現體外反搏的全自動控制。整臺小車尺寸約為900*600*1200mm,使用靈活方便,為體外反搏進入一般病房、救護車和家庭創造了必要條件。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移動式體外反搏治療裝置,由反搏閥、泵體與計算機控制系統組成,其特徵在於治療裝置為一小臺車,其底座1上安裝了計算機及散熱器箱2、泵體4和氣容立柱7,顯示器8安置在計算機及散熱器箱2上,氣容立柱7的上端安裝有懸臂6和反搏閥組5,底座1下安有萬向輪3。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移動式體外反搏治療裝置,屬生物醫學工程技術領域。整個治療裝置的主要部件反搏閥組、泵體與計算機控制系統集成為一臺可以自由移動的小臺車,並採用可自由定位的懸臂式反搏閥組件,可以方便靈活地對處於任何位置的病人及時進行治療,為體外反搏進入一般病房、救護車和家庭創造了必要條件。
文檔編號A61H9/00GK2308375SQ97234958
公開日1999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1997年7月3日 優先權日1997年7月3日
發明者楊辰圓, 朱煜清, 王正堯, 吳華 申請人:上海交大南洋電腦開發公司, 上海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