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多頭金屬件智能拋光打磨機的打磨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18:46:01

本發明涉及金屬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多頭金屬件智能拋光打磨機的打磨組件。
背景技術:
目前,手機外殼越來多的採用金屬材料製成,金屬材質的手機外殼握持感要明顯好於,因此也能有效提升手機的使用舒適度。金屬材質的手機外殼在實際加工工藝中包含一道打磨工藝,以達到拋光的目的,消除手機外殼上的金屬毛刺以及提升手機外殼的平整度,現有技術中實施上述打磨工藝的一般採用打磨機器人,打磨機器人包括打磨機器手臂,打磨機器人雖然打磨自動化程度高,然而打磨效率較低,需要採購較多數量的打磨機器人方能滿足大規模的工業生產,這也造成了成本的顯著增高。
申請人同日申請的名稱為《多頭金屬件智能拋光打磨機》中公開了一種打磨機,打磨機包括傳送用的輸送鏈,所述輸送鏈為封閉式結構,在輸送鏈上設置有用於固定待打磨的金屬手外殼的治具,所述治具沿著輸送鏈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多個,驅動電機驅動輸送鏈轉動,從而實現手機外殼的轉移,並轉移至打磨機構的下方,實現對手機外殼的打磨,而如何實現對輸送鏈的治具上的手機外殼的打磨,對於該設備的設計人員確實是一個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多頭金屬件智能拋光打磨機的打磨組件,能夠確保打磨效果的同時,提高打磨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用於多頭金屬件智能拋光打磨機的打磨組件,包括設置在輸送機構上方的打磨機構,所述打磨機構包括設置在移動機構上的多個打磨盤,所述移動機構上設置有驅動機構驅動打磨盤轉動並且與輸送機構上的待打磨工件靠近或遠離。
本發明還存在以下特徵:
所述移動機構包括豎直移動單元,所述打磨盤設置在豎直移動單元上,豎直移動單元驅動打磨盤上下移動且與輸送機構上的待打磨工件靠近或遠離,所述豎直移動單元設置在水平滑移單元上,水平滑移單元上驅動打磨盤位於水平方向上往復移動。
所述水平滑移單元包括橫跨在輸送機構上上方的橫梁,所述橫梁的兩端設置在支撐架上,所述橫梁上設置有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軌的長度方向水平且設置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上設置與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與第一絲杆構成絲杆螺母機構,所述第一絲杆與第一滑軌水平,第一絲杆的一端與第一伺服電機連接,所述打磨盤設置在第一滑塊上。
所述豎直移動單元包括設置在第一滑塊上的第二滑軌,所述第二滑軌豎直且設置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上設置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與第二絲杆構成絲杆螺母機構,所述第一滑塊的上端設置有第二伺服電機,所述第二伺服電機與第二絲杆的上端連接,所述打磨盤設置在第二滑塊上。
所述第二滑塊上安裝有固定支架板,所述固定支架板上轉動式設置有從動軸,所述從動軸豎直且下端與打磨盤的盤芯固定,所述從動軸的上端設置有從動輪,所述第二滑塊上設置有驅動電機構成驅動機構,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設置有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通過帶連接。
所述橫梁沿著輸送機構上方設置有兩組,所述移動機構位於橫梁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兩組,所述橫梁的一側的兩移動機構之間設置有花籃螺栓,所述花籃螺栓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滑塊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備的技術效果為:將上述的待打磨手機外殼固定在輸送機構上,啟動移動機構,使得打磨機構上的打磨盤與輸送機構上的手機外殼靠近,從而實現對手機外殼的打磨,上述的用於多頭金屬件智能拋光打磨機的打磨組件,能夠確保打磨效果的同時,提高打磨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用於多頭金屬件智能拋光打磨機的打磨組件的主視圖;
圖2是用於多頭金屬件智能拋光打磨機的打磨組件的俯視圖;
圖3是用於多頭金屬件智能拋光打磨機的打磨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至圖3,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說明:
用於多頭金屬件智能拋光打磨機的打磨組件,包括設置在輸送機構上方的打磨機構,所述打磨機構包括設置在移動機構上的多個打磨盤10,所述移動機構上設置有驅動機構驅動打磨盤10轉動並且與輸送機構上的待打磨工件靠近或遠離。
所述移動機構包括豎直移動單元,所述打磨盤10設置在豎直移動單元上,豎直移動單元驅動打磨盤10上下移動且與輸送機構上的待打磨工件靠近或遠離,所述豎直移動單元設置在水平滑移單元上,水平滑移單元上驅動打磨盤10位於水平方向上往復移動;
上述將上述的待打磨手機外殼固定在輸送機構上,啟動移動機構,移動機構中的水平滑移單元使得打磨盤10移動至輸送機構的上方,並且啟動豎直移動單元,使得打磨盤10與輸送機構上的待打磨手機外殼抵靠,驅動驅動機構,從而實現對手機外殼的打磨,上述的用於多頭金屬件智能拋光打磨機的打磨組件,能夠確保打磨效果的同時,提高打磨效率。
具體地,所述水平滑移單元包括橫跨在輸送機構上上方的橫梁20,所述橫梁20的兩端設置在支撐架21上,所述橫梁20上設置有第一滑軌22,所述第一滑軌22的長度方向水平且設置有第一滑塊23,所述第一滑塊23上設置與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與第一絲杆24構成絲杆螺母機構,所述第一絲杆24與第一滑軌22水平,第一絲杆24的一端與第一伺服電機25連接,所述打磨盤10設置在第一滑塊23上;
上述的水平滑移單元中,啟動第一伺服電機25,使得第一滑塊23沿著第一滑軌22移動,從而使得打磨盤10水平移動至輸送機構的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豎直移動單元包括設置在第一滑塊23上的第二滑軌31,所述第二滑軌31豎直且設置有第二滑塊32,所述第二滑塊32上設置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與第二絲杆33構成絲杆螺母機構,所述第一滑塊23的上端設置有第二伺服電機34,所述第二伺服電機34與第二絲杆33的上端連接,所述打磨盤10設置在第二滑塊32上;
上述第二伺服電機34動作,從使得第二滑塊32沿著第二滑軌31上下移動,從而使得打磨盤10與輸送機構的上方待打磨手機外殼靠近,實現對手機外殼的打磨。
更進一步地,結合圖3所示,所述第二滑塊32上安裝有固定支架板35,所述固定支架板35上轉動式設置有從動軸36,所述從動軸36豎直且下端與打磨盤10的盤芯固定,所述從動軸36的上端設置有從動輪3611,所述第二滑塊32上設置有驅動電機37構成驅動機構,所述驅動電機37的輸出軸設置有主動輪371與從動輪361之間通過帶連接;
上述的驅動電機37啟動,從而連動從動軸36高速轉動,實現對手機外殼的打磨。
結合圖1和圖2所示,所述橫梁20沿著輸送機構上方設置有兩組,所述移動機構位於橫梁20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兩組,所述橫梁20的一側的兩移動機構之間設置有花籃螺栓38,所述花籃螺栓38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滑塊23固定;
上述的動力機構啟動,從而實現上述多組的打磨機構的打磨盤10的高速轉動,並且各個打磨盤10的目數各異,從而實現對手機外殼的不同層次的打磨拋光。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