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消音防塵罩及衝擊電流發生器的製造方法
2023-07-14 07:44:21 3
一種消音防塵罩及衝擊電流發生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消音防塵罩及衝擊電流發生器,涉及高壓電試驗【技術領域】,解決了衝擊電流發生器的放電電極放電時產生很大噪音的問題,避免了灰塵對衝擊電流發生器的放電電極造成損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消音防塵罩包括:內層消音防塵罩、外層消音防塵罩、第一導電盤、第二導電盤,內層消音防塵罩設於外層消音防塵罩的內部,且內層消音防塵罩與外層消音防塵罩相對齊的一端均安裝在第一導電盤上、相對齊的另一端均安裝在第二導電盤上,在使用時衝擊電流發生器的固定放電電極與移動放電電極位於內層消音防塵罩的內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方案適於使用衝擊電流發生器時採用。
【專利說明】一種消音防塵罩及衝擊電流發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壓電試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消音防塵罩及衝擊電流發生器。
【背景技術】
[0002]衝擊電流發生器是一種產生高電壓衝擊大電流的裝置,它把能量較緩慢地儲存在某種儲能元件中,然後突然把這些能量釋放到負載上,以得到瞬時值很大的衝擊電流。衝擊電流發生器的放電電極放電時產生很大噪音,會對操作人員的耳膜產生持久性的衝擊,對操作人員的健康和身心都造成很大危害,而且各類放電電極裸露在空氣中,在放電過程中灰塵會對衝擊電流發生器的電極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壞。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消音防塵罩,解決了衝擊電流發生器的放電電極放電時產生很大噪音的問題,避免了灰塵對衝擊電流發生器的放電電極造成損壞。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消音防塵罩,包括內層消音防塵罩、外層消音防塵罩、第一導電盤、第二導電盤,所述內層消音防塵罩設於所述外層消音防塵罩的內部,且所述內層消音防塵罩與所述外層消音防塵罩相對齊的一端均安裝在所述第一導電盤上、相對齊的另一端均安裝在所述第二導電盤上,在使用時衝擊電流發生器的固定放電電極與移動放電電極位於所述內層消音防塵罩的內部。
[0006]一種衝擊電流發生器,包括固定放電電極與移動放電電極,上述技術方案提供的消音防塵罩能夠應用於所述衝擊電流發生器上,所述固定放電電極與所述移動放電電極位於所述消音防塵罩中內層消音防塵罩的內部。
[0007]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消音防塵罩及衝擊電流發生器中,內層消音防塵罩與外層消音防塵罩相對齊的一端均安裝在第一導電盤上、相對齊的另一端均安裝在第二導電盤上,在使用時衝擊電流發生器的固定放電電極與移動放電電極位於內層消音防塵罩的內部,與現有技術中固定放電電極與移動放電電極均裸露在空氣中相比,本實用新型中雙層的消音防塵罩對放電電極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避免了灰塵對放電電極造成損壞,且由於內層消音防塵罩與外層消音防塵罩都具有良好的隔音功能,減小了衝擊電流發生器的放電電極放電過程中產生的噪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消音防塵罩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圖1所示消音防塵罩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1]圖3為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消音防塵罩應用於衝擊電流發生器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消音防塵罩,如圖1所示,該消音防塵罩包括:內層消音防塵罩101、外層消音防塵罩102、第一導電盤103、第二導電盤104。
[0014]內層消音防塵罩101設於外層消音防塵罩102的內部,且內層消音防塵罩101與外層消音防塵罩102相對齊的一端均安裝在第一導電盤103上、相對齊的另一端均安裝在第二導電盤104上,在使用時,衝擊電流發生器的固定放電電極與移動放電電極位於內層消音防塵罩101的內部。
[0015]值得說明的是,圖1中以第一導電盤103和第二導電盤104都是圓形為例,第一導電盤103和第二導電盤104還可以是其他形狀。
[0016]對於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消音防塵罩而言,內層消音防塵罩101與外層消音防塵罩102相對齊的一端均安裝在第一導電盤103上、相對齊的另一端均安裝在第二導電盤104上,在使用時衝擊電流發生器的固定放電電極與移動放電電極位於內層消音防塵罩的內部,與現有技術中固定放電電極與移動放電電極均裸露在空氣中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雙層的消音防塵罩對放電電極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避免了灰塵對衝擊電流發生器的放電電極造成損壞,且由於內層消音防塵罩101與外層消音防塵罩102都具有良好的隔音功能,減小了衝擊電流發生器的放電電極放電過程中產生的噪音。
[0017]參見圖2所示的消音防塵罩的剖面圖,在上述實施例中,在第一導電盤103上設有第一圓孔201,在使用時第一圓孔201能夠使螺栓通過,第一導電盤103通過螺栓與固定放電電極固連;在第二導電盤104上設有第二圓孔202,在使用時第二圓孔202能夠使驅動移動放電電極的通氣管道通過。
[0018]需要說明的是,在將該消音防塵罩應用在衝擊電流發生器上時,第一圓孔201的內直徑和連接於固定放電電極的螺栓的直徑相同,連接於固定放電電極的螺栓穿過第一導電盤103上的第一圓孔201,並通過螺母將固定放電電極固定在第一導電盤103上。
[0019]此外,在將該消音防塵罩應用在衝擊電流發生器上時,第二圓孔202能夠使驅動移動放電電極的通氣管道通過,該通氣管道的一端與衝擊電流發生器的移動放電電極相連,另一端與衝擊電流發生器的氣泵相連,用於驅動移動放電電極的移動。
[0020]作為對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2所示,第一導電盤103上設有第一凸起203,內層消音防塵罩101的一端卡套在第一凸起203上;第二導電盤104上設有第二凸起204,內層消音防塵罩101的另一端卡套在第二凸起204上。
[0021]其中,在本實施例中要求內層消音防塵罩101的兩端能夠分別卡套在第一凸起203和第二凸起204上,圖2中以內層消音防塵罩101與外層消音防塵罩102均為空心圓柱體為例,內層消音防塵罩101的兩端均為圓形,所以圖2中第一凸起203與第二凸起204均為圓形。
[0022]類似地,作為對上述實施例的另一種改進,第二導電盤104上設有凹槽205,外層消音防塵罩102的一端固定在凹槽205中。
[0023]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內層消音防塵罩101和外層消音防塵罩102均採用有機玻璃製成,且內層消音防塵罩101具有氣孔206。
[002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消音防塵罩採用有機玻璃製成,起到了良好的隔音防塵作用,且內層消音防塵罩上的氣孔可以使消音防塵罩內外的空氣流通,平衡內外氣壓,在不影響衝擊電流發生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實現了消音防塵的效果。
[0025]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衝擊電流發生器,該衝擊電流發生器包括固定放電電極301與移動放電電極302,上述實施例中的消音防塵罩能夠應用於該衝擊電流發生器上,如圖3所示,固定放電電極301與移動放電電極302位於消音防塵罩中內層消音防塵罩101的內部。
[0026]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衝擊電流發生器所使用的消音防塵罩與上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消音防塵罩在結構和功能上相同,因此能夠解決相同的技術問題,並達到相同的預期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消音防塵罩,其特徵在於,包括:內層消音防塵罩、外層消音防塵罩、第一導電盤、第二導電盤,所述內層消音防塵罩設於所述外層消音防塵罩的內部,且所述內層消音防塵罩與所述外層消音防塵罩相對齊的一端均安裝在所述第一導電盤上、相對齊的另一端均安裝在所述第二導電盤上,在使用時衝擊電流發生器的固定放電電極與移動放電電極位於所述內層消音防塵罩的內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防塵罩,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導電盤上設有第一圓孔,在使用時所述第一圓孔能夠使螺栓通過,所述第一導電盤通過所述螺栓與固定放電電極固連; 所述第二導電盤上設有第二圓孔,在使用時所述第二圓孔能夠使驅動移動放電電極的通氣管道通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防塵罩,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導電盤上設有第一凸起,所述內層消音防塵罩的一端卡套在所述第一凸起上; 所述第二導電盤上設有第二凸起,所述內層消音防塵罩的另一端卡套在所述第二凸起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防塵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導電盤上設有凹槽,所述外層消音防塵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防塵罩,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層消音防塵罩與所述外層消音防塵罩均採用有機玻璃製成。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消音防塵罩,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層消音防塵罩具有氣孔。
7.一種衝擊電流發生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固定放電電極與移動放電電極,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消音防塵罩能夠應用於所述衝擊電流發生器上,所述固定放電電極與所述移動放電電極位於所述消音防塵罩中內層消音防塵罩的內部。
【文檔編號】G01R1/04GK204214901SQ201420720234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6日
【發明者】石宇海, 劉吉克, 牛年增 申請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