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世界深度解析(比裸絞更殘酷比電影更動人)
2023-07-14 07:41:08 1
文中照片均為「黑白的觸動」作者所攝,版權所有,未經允許,嚴禁盜用!
不少旅遊城市,尤其是南方城市,都有植物園,但大部分城市的植物園門可羅雀。比起活蹦亂跳的動物,一動不動的植物有什麼看頭呢!所以除了科研人員,普通遊客對植物園興趣並不大。而我國有兩座植物園卻門庭若市,遊人如織,一年四季常熱鬧非凡。
它們就是前一陣剛帶大家轉過的廈門園林植物園,以及即將呈現給大家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而如果硬要選出好中之最好,毫無疑問是西雙版納的植物園,這是得地理和氣候的「近水樓臺」之便:西雙版納地處熱帶北部邊緣,屬熱帶季風氣候,是我國熱帶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的地區,植物種類佔全國的1/6,有「植物王國桂冠上的一顆綠寶石」之美稱,熱帶雨林景觀本身就是西雙版納聞名世界的一大招牌。
在這裡,你將看到鮮豔卻危險的食蟲草和嬌小而害羞的跳舞草:
在這裡,你將看到植物界的綜合格鬥之裸絞技的榕樹絞殺,人類的八角籠裡,敗了還能重頭再來,而在自然界的競技場中,敗了,連「屍體」(枯木)都會被榨得一乾二淨!
在這裡,你還能看到像人類屁股一樣的奇怪器官(是什麼下文揭曉):
以及出現在《雄獅少年》中,激勵少年奮進的、被稱為「英雄樹」的木棉:
閒話休提,進園細看。
從州府景洪市出發,向東約70公裡可達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這裡是勐臘縣的勐侖鎮,植物園坐落在瀾滄江支流羅梭江環繞的葫蘆島上,海拔570米,年均氣溫21.5℃,年降水量1560mm,可謂得天獨厚,天時地利。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是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於1959年領導創立的,經過60年的建設發展,如今已成為一個集科研、種質保存、科普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在1100公頃的土地上,生長著13000多種引自世界各地的熱帶植物,琪花瑤草,鳥語花香,每年都有數十萬遊客慕名而來,其中不乏各國領導人和著名學者。
從西門進入後首先到達的是百花園,佔地25.3公頃,收集保存有極具觀賞的熱帶花卉近600個品種。移步花園,「天女」散花,五彩斑斕,花開花落,層林盡染。
西雙版納的木棉二月份就開花了,滿樹耀眼鮮紅,深得畫家喜愛。
下圖是紫蟬花,別看它鮮豔小巧悅人眼目,它的汁液有毒,會讓人皮膚過敏。
下面含苞待放、「梨花帶雨」的粉嫩小花叫醉蝶花,楚楚動人如醉後少女。
下圖的「屁股葉」為羊蹄甲的葉子,都說綠葉襯紅花,但羊蹄甲形如屁股的葉子搶了紫花的風頭。
百花園中有座小湖,荷葉田田,花汀亭渚。
亭中一位畫者正在作畫,廊上展示有關於花的詩詞,其中杜牧一首《紫薇花》耐人尋味:「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豔陽人。」雖然未到紫薇開花時節,但不爭於春自綻放的高潔性情讓人動容。
湖側有一大片草坪,兩隻鮮豔的熱氣球此起彼伏,載遊人升空俯瞰「花花世界」,冉冉升起的熱氣球也構成了植物園獨特的一景。
百花園東行,經過一座吊橋,到達百竹園。
百竹園佔地7公頃,收集有中國及東南亞熱帶地區200多種竹子,其中不乏珍貴竹種,如巨龍竹、刺竹、糯米香竹、版納甜竹、方竹、紫竹和滕竹等。
下圖為版納甜龍竹,又稱「甜筍」,樹形挺秀瀟灑,為優良造景用竹,竹筍甘甜,新鮮可口,被當地少數民族醃製後,可製成風味獨特的酸筍。
鳳尾竹:
茂林修竹中東南而行,來到南藥園,面積2公頃,收集中藥、南藥、民族藥和原料藥等熱帶、亞熱帶重要藥用植物近500種,以傣族、哈尼族和基諾族常用的民族藥為主。
古代南方為瘴虐之地,由蚊蟲傳播的瘧疾是最恐怖的疾病之一。1967年我國組建了瘧疾防治研究領導小組,屠呦呦任組長,領導抗瘧疾藥物的篩選工作。1971年屠呦呦在中醫古籍中受青蒿治療瘧疾的啟發,開始研究青蒿,她意識到高溫會破壞青蒿的藥效,改用水煮青蒿的方法和乙醚提取,最終成功分理處抗瘧疾藥物青蒿素。由於青蒿素治療效果好且價格便宜,為發展中國家抗擊瘧疾做出巨大貢獻,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所以2015年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下圖為提取青蒿素的黃花蒿:
下面的植物叫劍葉龍血樹,其莖枝可提取中藥「血竭」。
下圖為血莧,有降火、解毒、散血的作用。
下面這棵樹叫馬錢子,其種子有劇毒(馬錢子鹼和士的寧),會作用於脊髓,它也可作藥用,調節神經反應和心肌張力,但用量必須十分精巧,否則會導致驚厥、呼吸困難而死。感嘆「春花秋月何時了」的南唐後主李煜,就是被宋太宗用馬錢子酒毒死的,全身抽搐,頭足相接,死狀極慘。
下面這種花朵鮮豔的植物叫佛肚樹,因基部膨大如彌勒佛的肚子而得名,花梗分支似紅珊瑚,故又稱「珊瑚花」。植株中的白色枝葉有毒,但適量搗碎敷於患處,可治蛇毒及跌打損傷,所謂以毒攻毒。
南藥園南側是百香園,佔地3.3公頃,收集有119種國內外名貴香料植物,其中大多為雲南的特優品種。
下圖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植物、龍腦香科常綠大喬木——望天樹,可長至40-80米。高聳挺拔的樹幹挺立在熱帶雨林林冠上,大有刺破青天的架勢。此園只能在樹下仰望,勐侖鎮南行幾十公裡有座專門的望天樹景區,和樹等高處架有小橋,可一覽「林中巨人」的雄偉風姿。
下面的植物是大名鼎鼎的檀香,其心材有「香料之王」的美稱,它還有質密堅重、耐腐蝕的特點以及較高的藥用價值,被用於中藥、家具、雕刻、化妝品等,可謂全身都是寶。
繼續南行,來到奇花異卉園,面積不大,只有0.7公頃,但最讓人嘆為觀止。這裡有聞歌起舞的跳舞草、使酸變甜的神秘果、五彩繽紛葉形各異的灑金榕、形似烏龜可為藥用的山烏龜等等,奇花異卉常開不斷,爭奇鬥豔,讓人拍案叫絕。
下圖中看上去不起眼的小草,就是跳舞草,又叫風流草。這種草對聲波非常敏感,會隨聲連續不斷上下擺動,狀如少女翩翩起舞。有遊客不信,就拿出手機對著跳舞草放了一曲《不如跳舞》,真的就跳起來了!
下圖為含羞草科的大含羞草,當用手指輕觸舒展的小葉時,小葉就像害羞一樣合攏起來了。
下圖的鮮豔植物叫地湧金蓮,其莖汁有解酒、解毒、止血的作用,它是佛教中的「五樹六花」之一,也是傣族文學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懲惡的象徵。
下圖為龜背竹,葉片上的洞可不是蟲子咬的,而是龜背竹特殊的進化適應。龜背竹生長在林下,光線較暗,為了平衡生長和光合作用的能量,就進化出了洞洞以節省能量。雨林中另有一種同科(天南星科)植物——大海芋,生長環境與龜背竹相似,葉片卻沒有洞洞,因為大海芋葉片可隨光照方向旋轉以更好利用光能。
下圖為一些漂亮的虎尾蘭屬植物。虎尾蘭又名虎皮蘭,葉片形似寶劍,斑紋酷似虎斑。它們對生長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幾乎沒有病蟲害,非常容易養護。
下圖為神秘果樹,人吃了神秘果後,再吃任何酸的東西,都會覺得很甜。它含有一種能夠調節人類味蕾的蛋白質。
豔麗動人的紅花西番蓮花:
奇花異卉園北側不遠處是榕樹園,榕樹我們在之前的福建之旅中已見過不少,各種形狀和巨大的千年古榕都領教過了,但相信接下來的奇觀依然會讓你大開眼界。
(榕樹露出地面的氣生根)
榕樹即人們常說的無花果類植物,之所以叫「無花果」,是因為榕樹表面上只結果不開花。其實榕樹並非無花,而是花開在榕果果腔內,因此,只有身材小小的傳粉榕小蜂才能鑽進果實為它們傳粉。傳粉榕小蜂通過榕果的苞片口進入果腔,傳粉的同時產卵,繁衍自己的後代。
榕樹為桑科榕屬植物的通稱,全世界有800多種,多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中國有約100種,雲南分布67種。榕樹一般具有板根、老莖生花、空中花園、獨樹成林和絞殺現象,是熱帶雨林的重要特徵。
下圖為榕樹的獨樹成林奇觀:榕樹枝椏皮層受損後,傷口在陰溼條件下會長出數條氣生根,這些氣生根長入土壤後,迅速吸收其中水分和養分,很快長大,成為支撐粗大枝椏的樹幹,這些樹幹少則數十棵,多達數百棵,從而形成獨樹成林的現象。圖中為榕屬大青樹獨樹成林。
下圖為絞殺榕的「犯罪現場」:榕樹果實被鳥類帶到其他喬木枝椏,遇到適當的氣候會發芽長出「寄生根」,寄生根沿著喬木的樹幹伸到地面插入土中,把土壤裡的養分強奪過來,寄生根的枝葉也快速地伸向空中把陽光強奪過來,密如魚網的寄生根緊緊纏住喬木樹幹,久而久之,喬木就被活活「絞死」了。絞殺榕茂密的樹葉阻擋陽光,使大樹窒息而亡,最終大樹倒下,不久徹底腐爛,留下絞殺榕枝條織就的網狀樹幹傲然而立——殺樹誅心啊!
看似安靜的植物,生存競爭之殘酷驚心動魄!
繼續往東是棕櫚園,這裡有董棕、泰氏櫚、大箬棕、油棕、根剌棕、象鼻棕等高矮不一、形態各異的棕櫚植物,有的能榨油,有的能釀酒,還有的60年一開花,開花就「涅槃」......前文介紹的貝葉棕就是此類植物,與西雙版納的歷史息息相關(「貝葉文化」)。
貝葉棕:
棕櫚園北部是蔭生植物園,佔地1公頃,收集600餘種生態習性各異的蔭生植物。熱帶雨林是陸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其林冠非常密集,陽光從樹冠到地面經各層樹葉遮擋,只有約5%能到達地面,而許多喜陰耐陰的植物就以這些能量生存。它們有的在樹幹、樹枝、樹丫甚至葉面上生存,形成空中花園,有的在地面生長,構成了熱帶雨林一道獨特的自然景觀。
下圖為「南國佳人」——萬代蘭,是典型的附生蘭,具有南國情調,一支花莖上可開出幾朵較大的花,雍容華貴,優雅動人。
下圖為豬籠草「血腥瑪麗」。所謂陽光不夠,蟲子來湊,這種植物能夠捕食昆蟲!它擁有一個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籠,捕蟲籠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籠口上具有蓋子,因其形狀像豬籠而得名。瓶蓋能分泌香味,引誘昆蟲,瓶口光滑,昆蟲會滑落瓶內,被瓶底分泌的液體淹死,並分解蟲體營養物質,逐漸消化吸收。
其他漂亮的蔭生植物:(石斛、文心蘭、紅花芭蕉、絨葉肖竹芋、火炬姜等)
園中還有一座熱帶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館,從中可以較系統地了解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知識。
地球上的熱帶雨林主要分布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非洲的薩伊河流和亞洲的東南亞地區。熱帶雨林有眾多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是陸地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雖然面積只佔地球陸地面積的7%,卻分布著地球上生物物種的70%。西雙版納地處東南亞熱帶的北緣,是北回歸線附近迄今尚保存有大面積熱帶雨林的少數地區之一,為我國自然資源最富集的地區,是鑲嵌在北回歸線上的一顆綠寶石。
文首出現的「屁股」,是棕櫚樹的種子——世界上最大的雙椰子。
不僅是植物,熱帶雨林裡的節肢動物和昆蟲也體型碩大,如馬來亞巨蛛:
還有分布於浪滄江以及印度恆河等流域的巨鮍,重達上百斤:
館中還了解到,有些植物因種子或汁液中含有大量類似石油的碳氫化合物,通過加工可作燃油,因而被稱為「能源植物」,熱帶雨林中就有不少能源植物,如甘蔗和木薯等。此外,工業不可缺少的橡膠、家具和樂器所需的柚木和黃檀木等都生長在熱帶雨林。西雙版納也是雲南名茶普洱茶的重要產地,熱帶雨林中曾發現上千年的野生古茶樹,使西雙版納的茶葉中外聞名。
植物園中還有國樹國花園、名人名樹園、百果園、藤本園等園區,篇幅所限,不一一展示了,從中挑幾種有趣的植物介紹給大家。
下圖為波羅蜜,原產印度,可食用和提取染料桑色素。
下圖為王蓮,這種植物在我國不常見,是1960年代植物園從國外引入的。王蓮的葉子奇大,葉展可達兩米以上(圖中有普通荷葉對比),鋪上蓋板,一片王蓮葉就能支撐一個人的重量。另一個神奇之處是,王蓮的花第一天是潔白的雌花,第二天逐漸變為粉紅的雄花,通過雌雄成熟時間差避免自花授粉!
下圖為雞冠刺桐,是阿根廷的國花,花期長達半年,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阿根廷人每年元旦都要用雞冠刺桐花沐浴,表示洗掉之前的汙垢。
下圖為西雙版納婦孺皆知的火燒花,花不僅漂亮,而且可食用。
下圖為燈油藤,外形像燈架,其種子油可作燈油、制皂、作藥。
下圖為狐尾椰的樹冠部分,像不像狐狸尾巴?
植物園中還有座西園譜園史館,介紹了植物園創始人蔡希陶先生的生平和中科院熱帶植物園的發展史。
蔡希陶(1911-1981),我國著名植物學家,植物資源學的開拓者,他從1932年到1934年,在雲南歷經三年的櫛風沐雨,有時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採集了十多萬份植物標本,成為了揭開雲南「植物王國」面紗的第一人。後來建立熱帶植物園,從事植物學研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為我國植物科學事業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西雙版納的自然和人文之旅就此結束。
至此,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除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之外),均已涉足和涉筆,是時候來一波歸納了。中國旅遊地圖即將與您見面,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