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徑條型環規的製作方法
2023-07-14 03:34:36 1
大直徑條型環規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直徑條型環規,包括長方形的環規本體,所述的環規本體上開設有長方形通槽,所述長方形通槽的兩端的環規本體上設置有臺階,所述長方形通槽的兩端的環規本體的端面中心設有測量線;所述長方形通槽的表面粗糙度Ra為0.1μm~0.4μm。本實用新型節約成本,產品質量得到保證,成功攻克了大直徑工件的測量難題。
【專利說明】大直徑條型環規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直徑條型環規,應用於機械加工中大直徑尺寸(Φ 350mm以上)加工。
【背景技術】
[0002]平時加工大件工件直徑(Φ 350mm以上)檢測時,一般使用內徑千分尺或外徑千分尺進行尺寸檢測。在使用內徑或外徑千分尺進行檢測前,一般需要使用標準塊規進行校準。但塊規材料與加工材料往往不同,因為材料熱膨脹係數不同,在測量大直徑(Φ350πιπι以上)時,存在檢測誤差。而且,一般環規設計為圓環狀,大直徑下,就存在不易保管,製造困難,材料利用率低,尺寸不穩定等。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環規和加工工件大直徑檢測時存在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成功解決環規的檢測校準問題、最終實現大直徑尺寸(Φ350_以上)的準確檢測的大直徑條型環規。本實用新型中的校準方法採用CMM設備,CMM設備需經過國家計量檢測驗收合格。
[0004]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大直徑條型環規,其特徵在於:包括長方形的環規本體,所述的環規本體上開設有長方形通槽,所述長方形通槽的兩端的環規本體上設置有臺階,所述長方形通槽的兩端的環規本體的端面中心設有測量線。
[0006]進一步,所述長方形通槽的表面粗糙度Ra為0.1 μ m?0.4 μ m。
[0007]進一步,所述的環規的測量誤差可控制在0.003mm內。
[0008]上述所述的大直徑條型環規的校準方法,所述的校準方法步驟如下:
[0009](I)先將條形環規置於平板上,進行溫度平衡;
[0010](2)然後將環規置於坐標機工作檯上的三個等高塊上,用酒精棉球將環規基準平面及測量表面清理乾淨;
[0011](3)啟動坐標機,按坐標機操作程序,找出工作平面,建立坐標系,分別在兩端圓弧上等間距採點,每處圓弧上採點數量不少於5點,點與點之間的間距不少於4mm ;按最小二乘法測出圓弧上圓心位置,通過圓心點,在圓弧面上設置一條直線,該直線與圓弧的交點就是直徑的標示點;
[0012](4)測出該圓直徑的準確示值,一般至少測5次,取其平均值,該平均值即為環規工作尺寸在這一方向上的實測值;然後用油漆筆或電刻筆將實測值和測量的位置標註在環規端面上;
[0013](5)重複步驟(3)和(4),分別測出環規上、中、下三個截面的圓直徑,並進行圓錐度誤差評定,評定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否則,對上述環規需報廢或返工處理。
[0014]進一步,所述校準方法的校準溫度為20°C ±2°C,溼度為< 85%RH。[0015]進一步,所述的溫度平衡的時間為術Sh0
[0016]經過檢測合格後的條型環規,在現場使用時需注意:待環規本體溫度與現場溫度要保持相等,方可使用,否則會造成一定誤差。
[0017]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條型環規平放於平板上,取表架進行對表,根據環規中心所標示測量線,表架對表時需高於5mm,讓開表架底部圓弧過渡面,上下左右擺動,取中心最高點,千分表設置在表架一端且調零,表架另一端通過頂尖固定,對表完成。可與產品實際測量,讀取數值,誤差可控制在0.003_。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0019]1、條型環規易保管,材料利用率高,尺寸穩定性好的問題;
[0020]2、在實際加工測量中容易掌握,且準確真實的反映產品尺寸,通過與CMM設備進行尺寸對比,測量值一致,誤差基本在0.003mm以內,滿足測量要求;
[002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檢測方法既節約製作成本又使產品質量得到保證,達到工藝要求,成功攻克了大直徑工件的測量難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本實用新型大直徑外環規主視圖。
[0023]圖2是圖1中外環規的對表圖。
[0024]圖3是本實用新型大直徑內環規主視圖。
[0025]圖4是圖3中內環規的對表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參照圖1至圖4,一種大直徑條型環規,包括長方形的環規本體1,所述的環規本體I上開設有長方形通槽11,所述長方形通槽11的兩端的環規本體上設置有臺階13,所述長方形通槽11的兩端的環規本體的端面中心設有測量線12。
[0027]進一步,所述長方形通槽11的表面粗糙度Ra為0.1 μ m?0.4 μ m。
[0028]進一步,所述的環規的測量誤差可控制在0.003mm內。
[0029]上述所述的大直徑條型環規的校準方法,所述的校準方法步驟如下:
[0030](I)先將條形環規置於平板上,進行溫度平衡;
[0031](2)然後將環規置於坐標機工作檯上的三個等高塊上,用酒精棉球將環規基準平面及測量表面清理乾淨;
[0032](3)啟動坐標機,按坐標機操作程序,找出工作平面,建立坐標系,分別在兩端圓弧上等間距採點,每處圓弧上採點數量不少於5點,點與點之間的間距不少於4mm ;按最小二乘法測出圓弧上圓心位置,通過圓心點,在圓弧面上設置一條直線,該直線與圓弧的交點就是直徑的標示點;
[0033](4)測出該圓直徑的準確示值,一般至少測5次,取其平均值,該平均值即為環規工作尺寸在這一方向上的實測值;然後用油漆筆或電刻筆將實測值和測量的位置標註在環規端面上;
[0034](5)重複步驟(3)和(4),分別測出環規上、中、下三個截面的圓直徑,並進行圓錐度誤差評定,評定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否則,對上述環規需報廢或返工處理。[0035]進一步,所述校準方法的校準溫度為20°C ±2°C,溼度為< 85%RH。
[0036]進一步,所述的溫度平衡的時間為術Sh0
[0037]經過檢測合格後的條型環規,在現場使用時需注意:待環規本體溫度與現場溫度要保持相等,方可使用,否則會造成一定誤差。
[0038]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條型環規I平放於平板上,取表架2進行對表,根據環規中心所標示測量線12,表架2對表時需高於5mm,讓開表架底部圓弧過渡面,上下左右擺動,取中心最高點,千分表3設置在表架2 —端且調零,表架2另一端通過頂尖4固定,對表完成。可與產品實際測量,讀取數值,誤差可控制在0.003mm。
[0039]本實用新型中大直徑條型環規材料一般採用HT300鑄造。材料鑄造好後,首先要進行粗加工,後經過時效處理,使材料消除各種應力。最好是通過自然失效來進行時效處理。時效好後,就可進行精車工序,可使用精度較好的立式數控車床進行已車代磨的車削加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三爪或四爪直接抱緊,要採用法蘭盤端面壓緊方式,來避免加工釋放後所造成的橢圓與變形,有效測量範圍內圓錐度必須保證設計要求(設計要求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0040]表1標準器具技術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大直徑條型環規,其特徵在於:包括長方形的環規本體,所述的環規本體上開設有長方形通槽,所述長方形通槽的兩端的環規本體上設置有臺階,所述長方形通槽的兩端的環規本體的端面中心設有測量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徑條型環規,其特徵在於:所述長方形通槽的表面粗糙度Ra 為 0.1 μ m ?0.4 μ m。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徑條型環規,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環規的測量誤差可控制在 0.003mm 內。
【文檔編號】G01B3/34GK203385342SQ201320360728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0日
【發明者】高佰安, 孫永強 申請人:慈谿市匯麗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