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的製造方法
2023-07-14 01:10:26 1
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屬於液體混合【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混液器;包括底板、支撐柱、支撐板、貯液桶、混液器、刻度分液器、溶液截止閥,所述底板為長方形薄板,底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安裝一根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中間位置固定安裝有支撐板,支撐板與底板平行;所述支撐板的中間位置上設置有貯液桶;所述貯液桶的內腔的下口徑與混液器內腔的上口徑通過刻度分液器連接;所述混液器為上口徑半徑長度大於下口徑半徑長度的圓錐腔,混液器的下口徑處設置有溶液截止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不需要外界提供動力支持,調配比例方便,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使液體充分混合。
【專利說明】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液體混合【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混液器。
【背景技術】
[0002]混液器是一種先進的單元設備,用於液體的混合操作。和攪拌器不同的是,它的內部沒有運動部件,主要運用流體流動和內部單元實現各種流全的混合以及結構特殊的設計合理性。混液器主要應用在化學工業、食品工業、紡織輕工業等行業。現有的混液器包括噴射式混合器和靜態混合器,但都結構複雜,混合液體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調節待混合液體比例時,通常要包括開關、定位器、調節盤、多個孔徑大小不一的調節孔、進液孔、出液孔、吸管、混液裝載器等部件,並且極易造成比例調配的誤差,操作靈活性低,並且設備故障概率大,調節比例時,需要耗費很長時間,操作不方便。因此現有技術當中亟需要一種新型的技術方案來解決這一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不需要外界提供動力支持,調配比例方便,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使液體充分混合。
[0004]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包括底板、支撐柱、支撐板、貯液桶、混液器、刻度分液器、溶液截止閥,所述底板為長方形薄板,底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安裝一根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中間位置固定安裝有支撐板,支撐板與底板平行;所述支撐板的中間位置上設置有貯液桶;所述貯液桶的內腔的下口徑與混液器內腔的上口徑通過刻度分液器連接;所述混液器為上口徑半徑長度大於下口徑半徑長度的圓錐腔,混液器的下口徑處設置有溶液截止閥。
[0005]所述忙液桶內部中間位置設置有液體隔層。
[0006]所述混液器的容器腔內,在刻度分液器的下方聯通有螺旋狀的玻璃管道,玻璃管道外側設置有保護套。
[0007]所述刻度分液器的內表面與貯液桶的外表面均為粗糙表面,刻度分液器的內徑大於貯液桶下口徑的外徑0.1釐米?0.5釐米,所留空間以凡士林或潤滑油填充。
[0008]通過上述設計方案,本實用新型可以帶來如下有益效果: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不需要外界提供動力支持,調配比例方便,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使液體充分混合。刻度分液器的設置可以用於精確調節待混合兩種液體的不同的流量比,滿足絕大部分實驗室配藥需求,造價低廉,垂直佔用空間小,對防塵要求低,不需要電源等外界條件支撐,維護簡單;刻度分液器下面聯通設置的螺旋狀玻璃管道,可用於液體的充分混合;混液器在不用時,與貯液器之間扣緊連接,增加容器的氣密性,可防止液體緩慢外滲。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刻度分液器分液盤俯視圖。
[0012]其中1-底板、2-支撐柱、3-支撐板、4-貯液桶、5-混液器、6-液體隔層、7-刻度分液器、8-溶液截止閥、9-玻璃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如圖1所示,包括底板1、支撐柱2、支撐板3、貯液桶4、混液器5、刻度分液器7、溶液截止閥8,所述底板I為長方形薄板,底板I的一端垂直固定安裝一根支撐柱2 ;所述支撐柱2的中間位置固定安裝有支撐板3,支撐板3與底板I平行;所述支撐板3的中間位置上設置有貯液桶4 ;所述貯液桶4的內腔的下口徑與混液器5內腔的上口徑通過刻度分液器7連接;所述混液器5為上口徑半徑長度大於下口徑半徑長度的圓錐腔,混液器5的下口徑處設置有溶液截止閥8。
[0014]所述忙液桶4內部中間位置設置有液體隔層6。
[0015]所述混液器5的容器腔內,在刻度分液器7的下方聯通有螺旋狀的玻璃管道9,玻璃管道9的外側設置有保護套。
[0016]所述刻度分液器7的內徑大於貯液桶4下口徑的外徑I釐米?3釐米,所留空間以凡士林或潤滑油填充。
[0017]本實用新型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用於對液體的充分混合,在使用時,將其放置在平整的臺面或者桌面上;待混合的兩種液體分別為A液體和B液體,分別將A、B兩種液體注入貯液桶4內由液體隔層6分隔開的兩部分,為了保重穩定的液體流速,從而保證混液比例的穩定性和精準性,貯液桶4內的分隔開的A、B兩種液體的最低液位需要高於刻度分液器7的上表面I米至1.5米。根據需要混合的液體比例,調節刻度分液器7控制A、B液體的流量,兩種液體均同時進入混液器5內的玻璃管道9內,由於玻璃管道9設置為螺旋狀,可以使A液體和B液體在流動過程中達到充分混合。在混合過程結束後,截止刻度分液器7以及設置在混液器5底端的溶液截止閥8,保持貯液桶4以及混液器5內部良好的密封性。
【權利要求】
1.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其特徵是:包括底板(I)、支撐柱(2)、支撐板(3)、貯液桶(4)、混液器(5)、刻度分液器(7)、溶液截止閥(8),所述底板(I)為長方形薄板,底板(I)的一端垂直固定安裝一根支撐柱(2);所述支撐柱(2)的中間位置固定安裝有支撐板(3),支撐板(3)與底板(I)平行;所述支撐板(3)的中間位置上設置有貯液桶(4);所述貯液桶(4)的內腔的下口徑與混液器(5)內腔的上口徑通過刻度分液器(7)連接;所述混液器(5)為上口徑半徑長度大於下口徑半徑長度的圓錐腔,混液器(5)的下口徑處設置有溶液截止閥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其特徵是:所述貯液桶(4)內部中間位置設置有液體隔層(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其特徵是:所述混液器(5)的容器腔內,在刻度分液器(7)的下方聯通有螺旋狀的玻璃管道(9),玻璃管道(9)的外側設置有保護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無動力可變比例混液器,其特徵是:所述刻度分液器(7)的內徑大於貯液桶(4)下口徑的外徑0.1釐米?0.5釐米,所留空間以凡士林或潤滑油填充。
【文檔編號】B01F3/08GK204182297SQ201420509706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者】張彬, 孫成勳, 楊曉瑛, 朱寶餘, 陳斌, 張赩, 李潤琴, 李欣, 關耀華, 孫曄, 張丹, 孟憲超, 劉森, 孫東東, 曲碩, 李智, 陳濤, 徐華雷, 李紅彥, 高陽, 王鑫, 曲藝, 賴雲飛, 李光日, 朱仁偉, 閆淑梅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吉林省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