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底鼓清除鏟車的製作方法
2023-07-13 18:45:06 1
專利名稱:巷道底鼓清除鏟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巷道底鼓清除鏟車,屬於井下底鼓清除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煤礦巷道掘進完成後還未進行回採時,巷道底面受各種應力作用常出現嚴重鼓包、變形即底鼓。常見底鼓鼓包高1. 5米左右,直徑1. 5 2米,嚴重影響進行下一步的工作面的掘進工作。現在主要是先將底鼓進行破碎,再靠人工將破碎煤巖裝到皮帶輸送機上進行清理,清理底鼓的速度慢,工人的勞動強度大,耗費人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巷道底鼓清除的半機械化,加快清除速度,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的巷道底鼓清除鏟車。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巷道底鼓清除鏟車,包括鏟裝部件、履帶行走機構和車架,車架底部的兩側對稱安裝有兩個履帶行走機構,所述的鏟裝部件安裝在車架的前端;
所述鏟裝部件的結構為搖臂架固定在所述車架的前端,搖臂架的上部並排鉸接有兩個Z形搖臂,搖臂架的下部與並排設置的兩個舉升油缸的缸體鉸接,兩個舉升油缸的活塞杆分別與所述的兩個Z形搖臂鉸接,Z形搖臂的下部鉸接有翻鬥座,翻鬥座上安裝有鏟鬥, 翻鬥油缸的缸體鉸接在搖臂架上,翻鬥油缸的活塞杆通過連杆組與翻鬥座連接,所述連杆組的一端與翻鬥油缸的活塞杆鉸接,連杆組的另一端與翻鬥座連接。所述車架的後端對稱固定有兩個撐地油缸,撐地油缸的缸體固定在車架底部,撐地油缸的活塞杆垂直向下。所述鏟裝部件中的鏟鬥通過兩個固定銷與翻鬥座連接,所述翻鬥座的中部安裝有側翻油缸,側翻油缸的缸體鉸接在翻鬥座的中部,側翻油缸的活塞杆鉸接在鏟鬥上部的中間,所述鏟鬥的兩個側板插裝在鏟鬥的主體上。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發明在車架上安裝了鏟裝部件,鏟裝部件將破碎後的煤巖裝到輸送機上,實現了巷道底鼓清除的半機械化,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2、本發明中的鏟裝部件上安裝有側翻機構,能夠使鏟鬥側翻,從而將破碎的煤巖輕鬆的裝到輸送機上,使用方便。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巷道底鼓清除鏟車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中1為鏟裝部件,2為翻鬥油缸,3為側翻油缸,4為側板,5為鏟鬥,6為翻鬥座,7為連杆組,8為Z形搖臂,9為舉升油缸,10為搖臂架,11為履帶行走機構,12為車架,13 為撐地油缸,14為固定銷。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巷道底鼓清除鏟車,包括鏟裝部件1、履帶行走機構11和車架12,車架12底部的兩側對稱安裝有兩個履帶行走機構11,所述的鏟裝部件1安裝在車架12的前端;
所述鏟裝部件1的結構為搖臂架10固定在所述車架12的前端,搖臂架10的上部並排鉸接有兩個Z形搖臂8,搖臂架10的下部與並排設置的兩個舉升油缸9的缸體鉸接,兩個舉升油缸9的活塞杆分別與所述的兩個Z形搖臂8鉸接,Z形搖臂8的下部鉸接有翻鬥座6,翻鬥座6上安裝有鏟鬥5,翻鬥油缸2的缸體鉸接在搖臂架10上,翻鬥油缸2的活塞杆通過連杆組7與翻鬥座6連接,所述連杆組7的一端與翻鬥油缸2的活塞杆鉸接,連杆組 7的另一端與翻鬥座6連接。所述車架12的後端對稱固定有兩個撐地油缸13,撐地油缸13的缸體固定在車架 12底部,撐地油缸13的活塞杆垂直向下。所述鏟裝部件1中的鏟鬥5通過兩個固定銷14與翻鬥座6連接,所述翻鬥座6的中部安裝有側翻油缸3,側翻油缸3的缸體鉸接在翻鬥座6的中部,側翻油缸3的活塞杆鉸接在鏟鬥5上部的中間,所述鏟鬥5的兩個側板4插裝在鏟鬥5的主體上。本發明中所述的鏟裝部件1中,兩個舉升油缸9可控制Z形搖臂8繞與搖臂架10 的鉸點作上下擺動運動,從而調整翻鬥座6以及鏟鬥5的高度。翻鬥油缸2通過一組連杆組7與翻鬥座6連接,通過翻鬥油缸2活塞杆的伸縮控制翻鬥座6和鏟鬥5繞翻鬥座6與 Z形搖臂8的鉸點轉動,所述的連杆組7為現有技術。鏟鬥5通過兩個固定銷14與翻鬥座 6連接,側翻油缸3安裝在翻鬥座6和鏟鬥5的中部,鏟鬥5的兩個側板4插裝在鏟鬥5的主體上,兩個側板4可抽出。當抽掉鏟鬥5—側的側板4及另一側的固定銷14,側翻油缸3 的活塞杆伸出時,鏟鬥5就會繞著剩下的那個固定銷14轉動,完成側翻。當需要清理巷道地面的破碎煤巖時,先將本發明巷道底鼓清除鏟車開到底鼓處, 將撐地油缸13的活塞杆伸出撐地,控制鏟裝部件1中的舉升油缸9和翻鬥油缸2,用鏟鬥 5將破碎的煤巖鏟起,然後將鏟鬥5靠近輸送機一側的側板4抽出,並將鏟鬥5上遠離輸送機的固定銷14去掉,控制側翻油缸3的活塞杆伸出,鏟鬥5就繞著剩下的一個固定銷14轉動,從而將鏟起的煤巖倒到輸送機上,倒完後,將側翻油缸3的活塞杆收回,使鏟鬥5復位, 繼續鏟裝,直到將破碎的煤巖鏟完,至此,即完成了一個底鼓的清除,將本發明開到下一個底鼓的破碎煤巖處,重複上述過程。
權利要求
1.巷道底鼓清除鏟車,其特徵在於包括鏟裝部件(1)、履帶行走機構(11)和車架 (12),車架(12)底部的兩側對稱安裝有兩個履帶行走機構(11 ),所述的鏟裝部件(1)安裝在車架(12)的前端;所述鏟裝部件(1)的結構為搖臂架(10)固定在所述車架(12)的前端,搖臂架(10)的上部並排鉸接有兩個Z形搖臂(8),搖臂架(10)的下部與並排設置的兩個舉升油缸(9)的缸體鉸接,兩個舉升油缸(9)的活塞杆分別與所述的兩個Z形搖臂(8)鉸接,Z形搖臂(8) 的下部鉸接有翻鬥座(6),翻鬥座(6)上安裝有鏟鬥(5),翻鬥油缸(2)的缸體鉸接在搖臂架 (10)上,翻鬥油缸(2)的活塞杆通過連杆組(7)與翻鬥座(6)連接,所述連杆組(7)的一端與翻鬥油缸(2)的活塞杆鉸接,連杆組(7)的另一端與翻鬥座(6)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底鼓清除鏟車,其特徵在於所述車架(12)的後端對稱固定有兩個撐地油缸(13),撐地油缸(13)的缸體固定在車架(12)底部,撐地油缸(13)的活塞杆垂直向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巷道底鼓清除鏟車,其特徵在於所述鏟裝部件(1)中的鏟鬥(5)通過兩個固定銷(14)與翻鬥座(6)連接,所述翻鬥座(6)的中部安裝有側翻油缸 (3),側翻油缸(3)的缸體鉸接在翻鬥座(6)的中部,側翻油缸(3)的活塞杆鉸接在鏟鬥(5) 上部的中間,所述鏟鬥(5)的兩個側板(4)插裝在鏟鬥(5)的主體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巷道底鼓清除鏟車,屬於井下底鼓清除裝置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巷道底鼓清除的半機械化,加快清除速度,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的巷道底鼓清除鏟車;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車架底部的兩側對稱安裝有兩個履帶行走機構,所述的鏟裝部件安裝在車架的前端,鏟裝部件中的鏟鬥通過兩個固定銷與翻鬥座連接,所述翻鬥座的中部安裝有側翻油缸,側翻油缸的缸體鉸接在翻鬥座的中部,側翻油缸的活塞杆鉸接在鏟鬥上部的中間,所述鏟鬥的兩個側板插裝在鏟鬥的主體上;本發明用於清除巷道底鼓。
文檔編號E21C35/20GK102330554SQ20111022026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日
發明者亢正堂, 宋翠萍, 張雨樵, 慎高升, 梅靜, 王亞亮, 申俊虎, 謝國龍 申請人:山西東華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