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剖腹產護理帶的製作方法
2023-07-29 01:28:46 4

本發明涉及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剖腹產護理帶。
背景技術:
剖腹產手術是婦產科的比較常見的手術,手術後傷口的傷口恢復周期比較長,存在傷口感染和癒合的問題。另外產後2周內,是子宮收縮最重要的時候,因懷孕時子宮被胎兒撐得非常大,一旦生產,子宮將變得非常松垮;若產後常坐起或走動,因地心引力的關係,將造成松垮的子宮收縮不良,引起子宮下垂,更重要的是,內臟下垂是所有婦女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因此需要使用護理帶,一方面為了不要讓其他器官那麼快的往下走,給肚子回縮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傷口儘快癒合恢復。
中國專利公告號cn203988657u公開了一種剖腹產傷口恢復帶,包括彈性束腹帶和生物敷料貼,對手術後患者的傷口起到保護作用,可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調整,並且設置有生物敷料貼,能防止感染和疤痕產生,加速傷口癒合,同時對傷口有一個綜合治療的作用。但是該專利中的生物敷料貼主要作用是抗菌作用,對於加速傷口癒合恢復的作用不大。
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4688434a公開了一種剖腹產護理帶主要包括腹帶、透氣孔及腹帶位置固定護帶,固定護帶上端固裝在腹帶下側中部,腹帶左側固裝有子母扣的子扣,固定護帶的頭部固裝有子母扣的子扣,腹帶右側固裝有子母扣的母扣,腹帶的左側背側固裝有固定護帶子母扣的子扣的母扣,固定護帶上有一導尿管固定扣,用於固定導尿管。該護理帶的作用僅僅是為了防止傷口開裂,不具有抗菌消炎,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剖腹產護理帶,該護理帶不僅能防止傷口開裂和防感染,且護理帶中的中藥層具有收斂止血、化瘀止痛、消炎抑菌和清熱解毒的功能,有助於傷口的癒合和快速恢復。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剖腹產護理帶,包括腹帶和位於所述腹帶兩側的左護帶和右護帶,所述左護帶上設置多排卡扣,所述右護帶上設置與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鉤,所述腹帶由下至上包括抗菌纖維層一、中藥層、加熱層以及抗菌纖維層二,所述抗菌纖維層一的四周邊緣設置隔離層,所述左護帶和右護帶上設置透氣孔。
進一步的,所述抗菌纖維層一、抗菌纖維層二以及隔離層材質均為抗菌纖維。
進一步的,所述抗菌纖維是由以下步驟製備:
第一步,將zncl2和ticl4的無水乙醇溶液按摩爾比1-2:1混合後,調節ph至9.0,60-70℃下攪拌反應10-15h後,80-100℃乾燥,研磨後得到zno/tio2粉體;
第二步,將zno/tio2粉體、正丙醇、鈦酸四丁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按重量比1:8-10:8-10:0.1-0.2混合均勻後,塗覆於竹炭纖維的表面,50-60℃烘乾後,在150-200℃焙燒30-40min,得抗菌纖維。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層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設置電加熱片。
進一步的,所述中藥層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放置中藥粉,所述中藥粉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雞冠花20-30份、海螵蛸20-30份、仙鶴草20-30份、牡丹皮15-20份、白芷15-20份、當歸15-20份、五靈脂15-20份、苦參8-12份、蓽茇8-12份、馬齒莧8-12份和甘草6-10份。
進一步的,將所述原料混合後粉碎至100-200目後,放置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製備得到中藥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公開一種剖腹產護理帶,括腹帶和位於腹帶兩側的左護帶和右護帶,其中左護帶和右護帶均是網織面,有助於散熱;左護帶上設置多排卡扣,右護帶上設置與卡扣相匹配的卡鉤,可用於調節護理帶的鬆緊度;左護帶和右護帶上設置透氣孔,便於透氣和散熱;腹帶由下至上包括抗菌纖維層一、中藥層、加熱層以及抗菌纖維層二,其中抗菌纖維層一可以防止傷口感染,抗菌抑菌;抗菌纖維層二可防止外界的細菌病菌侵入傷口;而最下層靠近傷口的抗菌纖維層一的四周邊緣設置隔離層,隔離層與抗菌纖維層一可以是粘結,設置隔離層的作用是:在剖腹產術後初期,為確保傷口透氣、防感染並減少疼痛,在抗菌纖維層一的四周邊緣設置隔離層,即隔離層位於傷口四周,可使抗菌纖維層一不直接接觸傷口,但是也對傷口具有防菌作用;當傷口開始慢慢癒合時,可將隔離層取下,此時抗菌纖維層一可直接接觸皮膚,起到抗菌防護作用。
2、抗菌纖維層一和是抗菌纖維層二均為抗菌纖維層,是在竹炭纖維表面塗覆zno/tio2,然後經過高溫焙燒而成的,其中竹炭纖維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可負載zno/tio2,且不影響竹炭纖維本身的功能;tio2的化學穩定性高,對人體無害,具有很強的光催化性能,且能除去異味,淨化空氣,還能殺菌;而zno殺菌性能好,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等具有優異的殺菌性能;在竹炭纖維表面塗覆zno/tio2能夠抗菌殺菌,保護傷口,防止感染。
3、在製備抗菌纖維時,首先採用水熱法製備zno/tio2粉體,然後與正丙醇、鈦酸四丁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混合後,塗覆於竹炭纖維的表面,添加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可以增加zno/tio2與竹炭纖維的結合力,增加抗菌持久力。
4、中藥層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放置中藥粉,壓實後進行縫製,其中本發明的中藥粉是以雞冠花、海螵蛸和仙鶴草為君藥,均有收斂止血以及解毒的功效;以牡丹皮、白芷、當歸和五靈脂為臣藥,不僅能強化君藥的作用,還具有化瘀止痛得功效;以苦參、蓽茇和馬齒莧為佐藥,兼具有消炎抑菌和清熱解毒的功效,以甘草為使藥,調和諸藥;採用該中藥粉具有收斂止血、化瘀止痛、消炎抑菌和清熱解毒的功能,不僅能防止剖腹產的傷口感染,還能有助於傷口的癒合和快速恢復。
5、在中藥層的外層設置加熱層,加熱層內設置有電加熱片,可通過接通電源對電加熱片加熱後,將剖腹產護理帶束在肚子上,電加熱片產生的熱量有助於中藥粉的藥效緩釋在傷口上,從而使傷口儘快癒合。
本發明中藥粉中各種中藥的藥理:
雞冠花:甘、澀,涼;歸肝、大腸經;收斂止血,止帶,止痢。
海螵蛸:性味鹹、澀,溫。歸脾、腎經。收斂止血,澀精止帶,制酸,斂瘡。用於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潰瘍病。外治損傷出血,瘡多膿汁。
仙鶴草:苦、澀,平;歸心、肝經;收斂止血,截瘧,止痢,解毒。用於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瘧疾,血痢,脫力勞傷,癰腫瘡毒,陰癢帶下。
牡丹皮: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扑傷痛。
白芷:性味辛,溫。歸胃、大腸、肺經。散風除溼,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用於感冒頭痛,眉稜骨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溼痺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溼痺痛,跌扑損傷。
五靈脂:甘,溫;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於心腹淤血作痛,痛經,血瘀經閉,產後淤血腹痛。
苦參: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清熱燥溼,殺蟲,利尿;用於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溼疹,溼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蓽茇:辛,熱;歸胃、大腸經;溫中散寒,下氣止痛。對白色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桿菌、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馬齒莧:酸,寒;歸肝、大腸經;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溼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剖腹產護理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中腹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腹帶,2-左護帶,3-右護帶,4-卡扣,5-卡鉤,6-抗菌纖維層一,7-中藥層,8-加熱層,9-抗菌纖維層二,10-隔離層,11-透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一種剖腹產護理帶,包括腹帶1和位於腹帶兩側的左護帶2和右護帶3,左護帶2上設置多排卡扣4,右護帶3上設置與卡扣3相匹配的卡鉤5,腹帶1由下至上包括抗菌纖維層一6、中藥層7、加熱層8以及抗菌纖維層二9,其中加熱層8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設置電加熱片;抗菌纖維層一6的四周邊緣設置隔離層10,隔離層10粘結在抗菌纖維層一6上,可以取下,左護帶2和右護帶3上設置透氣孔11,用於散熱和透氣。使用該剖腹產護理帶時,使用初期,在隔離帶10的作用下,抗菌纖維層一6不會直接接觸傷口,確保透氣、散熱和防菌防感染;當傷口慢慢恢復時,可取下隔離帶10,此時抗菌纖維層一6可接觸到皮膚,將加熱層8中的電加熱片通電,電熱一定時間後將護理帶束在腰間,此時中藥層7中的中藥粉在有熱量的情況下會緩釋在傷口,從而縮短傷口恢復時間,加快傷口癒合。
抗菌纖維層一6、抗菌纖維層二9以及隔離層10材質均為抗菌纖維。
其中抗菌纖維是由以下步驟製備:
第一步,將zncl2和ticl4的無水乙醇溶液按摩爾比1:1混合後,調節ph至9.0,60℃下攪拌反應15h後,80℃乾燥,研磨後得到zno/tio2粉體;
第二步,將zno/tio2粉體、正丙醇、鈦酸四丁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按重量比1:8:8:0.1混合均勻後,塗覆於竹炭纖維的表面,60℃烘乾後,在150℃溫度下焙燒40min,得抗菌纖維。
中藥層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放置中藥粉,中藥粉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雞冠花20份、海螵蛸20份、仙鶴草30份、牡丹皮15份、白芷15份、當歸20份、五靈脂15份、苦參12份、蓽茇8份、馬齒莧8份和甘草10份。
將上述原料混合後粉碎至100目後,放置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壓實後縫製,製備得到中藥層。
實施例2
實施例2與實施例1中剖腹產護理帶的結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其中抗菌纖維是由以下步驟製備:
第一步,將zncl2和ticl4的無水乙醇溶液按摩爾比2:1混合後,調節ph至9.0,65℃下攪拌反應14h後,90℃乾燥,研磨後得到zno/tio2粉體;
第二步,將zno/tio2粉體、正丙醇、鈦酸四丁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按重量比1:9:9:0.1混合均勻後,塗覆於竹炭纖維的表面,55℃烘乾後,在160℃溫度下焙燒35min,得抗菌纖維。
中藥層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放置中藥粉,中藥粉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雞冠花22份、海螵蛸22份、仙鶴草28份、牡丹皮16份、白芷16份、當歸18份、五靈脂16份、苦參11份、蓽茇9份、馬齒莧9份和甘草9份。
將上述原料混合後粉碎至120目後,放置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壓實後縫製,製備得到中藥層。
實施例3
實施例3與實施例1中剖腹產護理帶的結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其中抗菌纖維是由以下步驟製備:
第一步,將zncl2和ticl4的無水乙醇溶液按摩爾比1.5:1混合後,調節ph至9.0,70℃下攪拌反應13h後,95℃乾燥,研磨後得到zno/tio2粉體;
第二步,將zno/tio2粉體、正丙醇、鈦酸四丁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按重量比1:9:9:0.2混合均勻後,塗覆於竹炭纖維的表面,50℃烘乾後,在170℃溫度下焙燒30min,得抗菌纖維。
中藥層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放置中藥粉,中藥粉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雞冠花24份、海螵蛸24份、仙鶴草26份、牡丹皮17份、白芷17份、當歸16份、五靈脂17份、苦參10份、蓽茇10份、馬齒莧10份和甘草8份。
將上述原料混合後粉碎至140目後,放置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壓實後縫製,製備得到中藥層。
實施例4
實施例4與實施例1中剖腹產護理帶的結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其中抗菌纖維是由以下步驟製備:
第一步,將zncl2和ticl4的無水乙醇溶液按摩爾比1.5:1混合後,調節ph至9.0,65℃下攪拌反應12h後,90℃乾燥,研磨後得到zno/tio2粉體;
第二步,將zno/tio2粉體、正丙醇、鈦酸四丁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按重量比1:9:9:0.15混合均勻後,塗覆於竹炭纖維的表面,55℃烘乾後,在180℃溫度下焙燒35min,得抗菌纖維。
中藥層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放置中藥粉,中藥粉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雞冠花25份、海螵蛸25份、仙鶴草25份、牡丹皮18份、白芷18份、當歸17份、五靈脂18份、苦參9份、蓽茇11份、馬齒莧11份和甘草7份。
將上述原料混合後粉碎至160目後,放置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壓實後縫製,製備得到中藥層。
實施例5
實施例5與實施例1中剖腹產護理帶的結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其中抗菌纖維是由以下步驟製備:
第一步,將zncl2和ticl4的無水乙醇溶液按摩爾比1:1混合後,調節ph至9.0,60℃下攪拌反應14h後,85℃乾燥,研磨後得到zno/tio2粉體;
第二步,將zno/tio2粉體、正丙醇、鈦酸四丁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按重量比1:10:10:0.1混合均勻後,塗覆於竹炭纖維的表面,60℃烘乾後,在190℃溫度下焙燒40min,得抗菌纖維。
中藥層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放置中藥粉,中藥粉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雞冠花26份、海螵蛸26份、仙鶴草24份、牡丹皮19份、白芷19份、當歸15份、五靈脂19份、苦參8份、蓽茇12份、馬齒莧12份和甘草6份。
將上述原料混合後粉碎至200目後,放置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壓實後縫製,製備得到中藥層。
實施例6
實施例6與實施例1中剖腹產護理帶的結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其中抗菌纖維是由以下步驟製備:
第一步,將zncl2和ticl4的無水乙醇溶液按摩爾比2:1混合後,調節ph至9.0,65℃下攪拌反應15h後,95℃乾燥,研磨後得到zno/tio2粉體;
第二步,將zno/tio2粉體、正丙醇、鈦酸四丁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按重量比1:10:10:0.2混合均勻後,塗覆於竹炭纖維的表面,55℃烘乾後,在200℃溫度下焙燒35min,得抗菌纖維。
中藥層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放置中藥粉,中藥粉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雞冠花28份、海螵蛸28份、仙鶴草22份、牡丹皮20份、白芷20份、當歸18份、五靈脂20份、苦參12份、蓽茇8份、馬齒莧9份和甘草10份。
將上述原料混合後粉碎至100目後,放置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壓實後縫製,製備得到中藥層。
實施例7
實施例7與實施例1中剖腹產護理帶的結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其中抗菌纖維是由以下步驟製備:
第一步,將zncl2和ticl4的無水乙醇溶液按摩爾比1.5:1混合後,調節ph至9.0,70℃下攪拌反應10h後,100℃乾燥,研磨後得到zno/tio2粉體;
第二步,將zno/tio2粉體、正丙醇、鈦酸四丁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按重量比1:8:9:0.1混合均勻後,塗覆於竹炭纖維的表面,50℃烘乾後,在160℃溫度下焙燒30min,得抗菌纖維。
中藥層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放置中藥粉,中藥粉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雞冠花30份、海螵蛸30份、仙鶴草20份、牡丹皮18份、白芷15份、當歸16份、五靈脂15份、苦參11份、蓽茇9份、馬齒莧10份和甘草9份。
將上述原料混合後粉碎至120目後,放置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壓實後縫製,製備得到中藥層。
實施例8
實施例8與實施例1中剖腹產護理帶的結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其中抗菌纖維是由以下步驟製備:
第一步,將zncl2和ticl4的無水乙醇溶液按摩爾比1:1混合後,調節ph至9.0,70℃下攪拌反應11h後,100℃乾燥,研磨後得到zno/tio2粉體;
第二步,將zno/tio2粉體、正丙醇、鈦酸四丁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按重量比1:9:8:0.2混合均勻後,塗覆於竹炭纖維的表面,55℃烘乾後,在170℃焙燒35min,得抗菌纖維。
中藥層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放置中藥粉,中藥粉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雞冠花28份、海螵蛸25份、仙鶴草25份、牡丹皮19份、白芷16份、當歸17份、五靈脂16份、苦參10份、蓽茇10份、馬齒莧11份和甘草8份。
將上述原料混合後粉碎至160目後,放置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壓實後縫製,製備得到中藥層。
實施例9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8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在中藥粉中加入一味薄荷,即中藥層是在上下兩層無紡布之間放置中藥粉,中藥粉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雞冠花28份、海螵蛸25份、仙鶴草25份、牡丹皮19份、白芷16份、當歸17份、五靈脂16份、苦參10份、蓽茇10份、馬齒莧11份、甘草8份和薄荷8份。
其中薄荷:辛,涼歸肺、肝經;宣散風熱。加入薄荷,有利於傷口保持清爽,去除異味。
臨床試驗
1、病例選擇
選擇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剖腹產術後患者320例,年齡22-30歲,平均年齡25歲,均為第一胎,產前無感染,無糖尿病、B型肝炎等,手術全採用1/0可吸收線間斷縫合皮下,4/0可吸收線皮內縫合,隨機分為治療組160例和對照組160例。
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術後常規抗生素靜脈滴注4d以預防感染,對照組採用常規紗布換藥,實驗組採用本發明實施例4製備的剖腹產護理帶,5d後將隔離帶取下,繼續使用。
3、評價標準:
於產後10d評價傷口癒合情況,評價標準如下:
一級癒合:傷口無感染、血腫和壞死組織,癒合良好;二級癒合:傷口有紅腫、硬結、疼痛等感染情況,但未化膿;三級癒合:傷口出現化膿性感染或開裂。
4、治療結果:
治療組一級癒合157例,癒合率為98.1%,對照組一級癒合148例,癒合率為92.5%,說明本發明的剖腹產護理帶可用於剖腹產的術後護理,且該護理帶對人體無任何毒副作用,當傷口癒合後可繼續使用,有助於子宮收縮和身體儘快恢復。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