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的製作方法
2023-07-29 11:33:06
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解決現有的車頂帳篷存在牢固性差、安裝麻煩的問題。該車頂帳篷,包括由前底座和後底座連接構成的帳篷底座、篷布、固定支撐裝置以及倒「U」型支撐架;所述篷布套在倒「U」型支撐架上,並且該篷布上設有用於進入車頂帳篷的入口;所述倒「U」型支撐架設置在帳篷底座兩側、且均可繞其翻轉以使篷布完全打開或收回;所述固定支撐裝置設置在倒「U」型支撐架和帳篷底座之間、用於篷布打開後對倒「U」型支撐架進行定位。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牢固性強,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頂帳篷,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
【背景技術】
[0002]車頂帳篷由於具有攜帶方便、安全性高的特點,因此,其作為一種新型的野外宿營方式已逐步受到越來越多自駕旅遊用戶的青睞。
[0003]然而,現有的車頂帳篷,其安裝的過程比較麻煩,需要人工先將至少三根帳篷支撐杆架起並固定好,然後再將篷布掛到帳篷支撐杆上,並且還要四處調整篷布,以使其完全打開和拉撐,該種安裝方式不僅耗時耗力,而且篷布的打開效果不佳,外形不美觀。
[0004]此外,現有的車頂帳篷均是在車尾架設梯子,然後用戶從設置在帳篷底座上的入口進入到帳篷的,因此,該種車頂帳篷底座的長度需要設計很長,其後半部分需要延伸出車尾並處於懸空的狀態,而由於自身結構的缺陷,該種車頂帳篷的重心又往往位於帳篷底座的後半部分,這就容易使得帳篷底座後半部分因受力過大而導致帳篷底座被壓斷,因此,現有車頂帳篷的牢固性相當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主要解決現有的車頂帳篷存在牢固性差、安裝麻煩的問題。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包括由前底座和後底座連接構成的帳篷底座、篷布、固定支撐裝置以及倒「U」型支撐架;所述篷布套在倒「U」型支撐架上,並且該篷布上設有用於進入車頂帳篷的入口 ;所述倒「U」型支撐架設置在帳篷底座兩側、且均可繞其翻轉以使篷布完全打開或收回;所述固定支撐裝置設置在倒「U」型支撐架和帳篷底座之間、用於篷布打開後對倒「U」型支撐架進行定位。
[0008]作為優選,所述前底座與後底座合頁連接。
[0009]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倒「U」型支撐架上且內嵌在篷布中的橫杆,並且兩根橫杆在篷布打開後通過設置在各自端部的卡接部卡接的方式進行連接。
[0010]再進一步地,其中一根橫杆上還設有用於緊固兩根橫杆連接的套筒。
[0011]具體地說,所述固定支撐裝置包括至少為四個的頂簧,以及設置在其中一個倒「U」型支撐架上、用於篷布收回時將兩個倒「U」型支撐架鎖緊固定的鎖扣;所有的頂簧均勻分布在帳篷底座上且位於兩個倒「U」型支撐架之間,所述頂簧的一端設置在帳篷底座上、另一端與倒「U」型支撐架連接。
[0012]或者說,所述固定支撐裝置包括至少為兩根的氣動撐杆,所述氣動撐杆一端設置在帳篷底座上、另一端與倒「U」型支撐架連接。
[0013]為使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抗逆風阻力性能,所述前底座還連接有呈流線型的艙體。
[0014]更進一步地,所述艙體內設有用於放置物品的腔體,並且艙體與前底座之間還設有用於連通帳篷底座與腔體的門。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I)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成本低廉,且安裝和使用方便。
[0017](2)本實用新型通過帳篷底座兩邊的倒「U」型支撐架及橫杆的支撐,可以使篷布完全打開並拉撐,同時利用固定支撐裝置對倒「U」型支撐架進行定位,如此便可以很好地使用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打開帳篷的方式,並且將入口設置在篷布上,用戶不需經過帳篷底座就可直接進入到帳篷中,因此該種設計方式可以使帳篷的重心從以往的集中在帳篷底座後半部分變成整個帳篷底座受力均勻,無需擔心帳篷底座的受力情況,本實用新型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使得其不僅更加牢固、耐用,而且可以令帳篷底座縮短其長度,從而減小帳篷的體積和重量,並且結構緊湊,經過測量,本實用新型相比傳統的車頂帳篷重量至少減輕了三分之一,因此,攜帶和安裝更加方便,汽車油耗更少,安全係數更高。
[0018](3)本實用新型中的篷布在倒「U」型支撐架及橫杆的控制下可以收開自如,因此本實用新型根據需要可以一直安裝在車頂上,不用在每次使用或者不使用車頂帳篷時還得需要分別對其進行重新安裝或拆卸,這樣不僅省去了用戶的麻煩,提高了帳篷搭建的效率,而且用戶的體驗度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0019](4)本實用新型設置有艙體,該艙體呈流線型,在不影響帳篷正常功能使用的情況下,艙體的結構設計可以在行車時有效地減小逆風的阻力,從而降低行車的油耗,節約燃油成本,同時艙體的設計還可以令帳篷的外形變得更加的美觀、大方。
[0020](5)本實用新型在艙體中還設置了腔體,用戶通過設置在艙體與帳篷底座之間的門可以將需要放置的物品(例如鞋、衣物)放入到腔體中;本實用新型將腔體與艙體結合,可以有效地利用帳篷的空間,無需因為需要放置物品而要佔用帳篷底座的空間或者需要額外增加空間,並且該種設計也不會影響艙體外部的流線型結構自身的功能。
[0021](6)本實用新型其旨在對現有的車頂帳篷進行最大程度的優化,因此,其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的特點和進步。
[0022](7)本實用新型性價比高,製造方便,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因此,其適於大規模推廣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兩根橫杆的連接示意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使用狀態圖。
[0026]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去掉篷布且倒「U」型支撐架收回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去掉篷布且倒「U」型支撐架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9]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
[0030]1-前底座,2-後底座,3-入口,4-篷布,5-橫杆,6_套筒,7_倒「U」型支撐架,8_窗口,9-門,10-艙體,11-氣動撐杆。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實施例。
[0032]實施例1
[003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前底座1、後底座2、篷布4、固定支撐裝置以及倒「U」型支撐架7。所述前底座I與後底座2連接構成帳篷底座,二者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本實施例中,前底座I與後底座2可拆卸連接;倒「匸」型支撐架7設置在帳篷底座的兩側,具體來說,篷布4套在兩個倒「U」型支撐架上,而一個倒「U」型支撐架設置在前底座I上,另一個倒「U」型支撐架設置在後底座2上,並且兩個倒「U」型支撐架均可繞帳篷底座翻轉。由於篷布4是套在兩個倒「U」型支撐架上的,因此當兩個倒「U」型支撐架同時繞帳篷底座翻轉時(前底座I上的倒「U」型支撐架7做逆時針翻轉,後底座2上的倒「U」型支撐架7做順時針翻轉),篷布4可以被完全打開並拉撐,本實用新型將兩個倒「U」型支撐架設計成均與帳篷底座呈90°時篷布4完全被打開並拉撐,而當兩個倒「U」型支撐架均與帳篷底座之間的夾角為0°時,篷布4則被完全收回。
[0034]所述固定支撐裝置用於篷布4打開時對倒「U」型支撐架的位置進行固定,以便篷布4不會因為倒「U」型支撐架翻轉後因位置不穩固而出現褶皺甚至收回的現象。本實施例中,該固定支撐裝置包括至少為四個的頂簧,以及鎖扣;所有的頂簧均勻分布在帳篷底座上且位於兩個倒「U」型支撐架之間,所述頂簧的一端設置在帳篷底座上、另一端與倒「U」型支撐架7連接,一個頂簧對應一個倒「U」型支撐架「U」型的一邊,並且頂簧設置在篷布4內,由於篷布4套在倒「U」型支撐架7上,因此根據力的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不會出現因為兩個倒「U」型支撐架繼續向外翻轉導致篷布4被拉撐過頭而被拉壞的現象,同時在內側的方向由於有頂簧進行固定支撐,因此兩個因為倒「U」型支撐架可以很好地被定位並將篷布4完全打開。所述鎖扣則設置在其中一個倒「U」型支撐架上、用於篷布收回時將兩個倒「U」型支撐架鎖緊固定,當將篷布4需要收回時,由於頂簧彈力的作用,將會導致兩個倒「U」型支撐架不能翻轉,從而致使篷布4無法收回,因此,在通過外力將兩個倒「U」型支撐架翻轉收回篷布4時,利用鎖扣將兩個倒「U」型支撐架鎖緊固定,便可確保其不會因為頂簧的彈力作用而被復位。由於頂簧和鎖扣均為現有技術,並且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專利申請文件的內容後可以毫無異議地得出頂簧和鎖扣的設計方式及設置的位置,因此,附圖1中未將頂簧和鎖扣畫出。
[0035]此外,篷布4打開後,由於倒「U」型支撐架7是設置在帳篷底座的兩側,因此,即使是篷布4已經被拉撐,但是其中間部位的頂部由於沒有受到任何支撐,因而會出現中部下榻的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實用新型還設置了兩根橫杆,其中一根橫杆5設置在一個倒「U」型支撐架7上,另一根橫杆5則設置在另一個倒「U」型支撐架7上。兩根橫杆均可繞倒「U」型支撐架7翻轉,並且兩根橫杆均內嵌在篷布4中。篷布4打開時,將兩根橫杆連接,使其形成一根平行於水平面的橫杆,從而對篷布4中間部位進行支撐。兩根橫杆通過設置在各自端部的卡接部卡接的方式進行連接,這裡的卡接部可以是掛鈎或者卡齒,而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兩根橫杆通過卡齒嚙合的方式進行連接,如圖2所示。並且為了進一步地穩固兩根橫杆的連接,在其中一根橫杆5上還設置有套筒6,在兩根橫杆連接後,利用套筒6將二者的連接處套住,即可穩固二者的連接,這裡的套筒6可以是在兩根橫杆連接後翻轉扣到二者的連接處上,也可以是通過滑動的方式移動到二者的連接處上,本實施例採用套筒6滑動的方式移動到兩根橫杆的連接處。在收回篷布4時,將套筒6移開,然後分開兩根橫杆,翻轉倒「U」型支撐架7,同時翻轉橫杆5,篷布4便隨著倒「U」型支撐架7和橫杆5的翻轉而被完全收回。
[0036]另外,在實際應用中,由於本實用新型是安裝在車頂上的,行車時需要考慮到帳篷受到的逆風阻力的情況,而逆風阻力的大小又會影響到行車的油耗,因此,為解決這個問題,本實用新型在前底座I上連接有一個呈流線型的艙體10。由於艙體10的形狀特點,可以使帳篷在行車過程中受到最小的逆風阻力,因此,這也直接降低了油耗,並從側面上提升了行車的速度。
[0037]篷布4打開後,用戶通過設置在其上的入口 3可以直接進入到帳篷內休息,入口 3可採用拉鏈式入口,其設置在篷布4的側面,如圖3所示,用戶架好梯子後,就可以通過梯子進到帳篷裡,這與傳統的需要將梯子架在車尾並從車尾經帳篷底座進入帳篷的方式不一樣,傳統的進入車頂帳篷的方式使得帳篷的受力主要集中在其帳篷底座的後半部分,由於後半部分僅靠梯子進行支撐,因此帳篷底座的牢固性可見一斑。而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則可以使其受力均勻,整個帳篷底座由車頂進行支撐,牢固性強。
[0038]並且為了使帳篷能夠通風透氣,篷布4上還設有窗口 8。同時,為方便用戶放置物品,在不佔用帳篷空間且不增加帳篷逆風阻力的情況下,本實施例在艙體10中設置有腔體,並在艙體10與帳篷底座之間設置有用於連通腔體和帳篷底座的門9。腔體可以用來放置用戶的各種物品,例如鞋、雨傘、衣物,等等,腔體的大小任意設計,用戶只需利用門9便可以達到將物品放置到帳篷中的目的。並且進一步地,艙體10與前底座I可拆卸連接,艙體10、前底座I以及後底座2相互可拆卸連接的關係,可以使得帳篷的選擇更加多樣化,安裝變得更加靈活,並且可以縮小帳篷的體積。
[0039]實施例2
[0040]如圖4所示,與實施例1的不同點在於,本實施例中的固定支撐裝置包括至少為兩根的氣動撐杆11,所述氣動撐杆11 一端設置在帳篷底座上、另一端與倒「U」型支撐架7連接。本實施例利用氣動撐杆11伸縮的特性,可以實現倒「U」型支撐架7的翻轉並對其進行支撐固定,從而實現篷布4的打開與收回,本實施例取得的效果與實施例1中的頂簧加鎖扣的效果相同,操作過程則比實施例1操作過程簡便,並且受到的外界因素的影響也比實施例I小。本實施例中倒「U」型支撐架7的翻轉方向與實施例1 一樣,如圖5和圖6所示,兩個附圖中的箭頭均表示倒「U」型支撐架7的翻轉方向。
[0041]實施例3
[0042]與實施例1的不同點在於,本實施例中的固定支撐裝置包括設置在帳篷底座上、且至少為四個的搭扣,一個搭扣對應一個倒「U」型支撐架「U」型的一邊。本實施例在需要打開篷布4時,利用外力將倒「U」型支撐架7翻轉並與帳篷底座呈90°後,通過搭扣直接將倒「U」型支撐架7扣緊,便可實現對倒「U」型支撐架7的定位;而在需要收回篷布4時,只需將倒「U」型支撐架7翻轉直至與帳篷底座呈0°時即可收回篷布4。由於搭扣為現有技術,且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專利申請文件的內容後可以毫無異議地得知如何設置搭扣並使其對倒「U」型支撐架7進行定位,因此,本實施例不需提供相應的附圖。
[0043]實施例4
[0044]與實施例1、2、3的不同點在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前底座I與後底座2合頁連接。如此設計可以在不使用帳篷時,將後底座2翻轉疊加到前底座I上,可以進一步縮小帳篷底座的體積,使其適合於安裝在更多不同長度尺寸的車頂上,由於合頁連接技術是現有的成熟技術,因此本實施例也不再提供相應的附圖。
[0045]上述實施例僅為實現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幾個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自身,在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實用新型上做出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或是進行等同置換,或是依靠本實用新型的主體思想進行一些毫無意義的拓展,其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致的,也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其特徵在於:包括由前底座(I)和後底座(2)連接構成的帳篷底座、篷布(4)、固定支撐裝置以及倒「U」型支撐架(7);所述篷布(4)套在倒「U」型支撐架(7)上,並且該篷布(4)上設有用於進入車頂帳篷的入口(3);所述倒「U」型支撐架(7)設置在帳篷底座兩側、且均可繞其翻轉以使篷布完全打開或收回;所述固定支撐裝置設置在倒「U」型支撐架(7)和帳篷底座之間、用於篷布打開後對倒「U」型支撐架進行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底座(I)與後底座(2)合頁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倒「U」型支撐架(7)上且內嵌在篷布(4)中的橫杆(5),並且兩根橫杆在篷布打開後通過設置在各自端部的卡接部卡接的方式進行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其特徵在於:其中一根橫杆上還設有用於緊固兩根橫杆連接的套筒(6)。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支撐裝置包括至少為四個的頂簧,以及設置在其中一個倒「U」型支撐架上、用於篷布收回時將兩個倒「U」型支撐架鎖緊固定的鎖扣;所有的頂簧均勻分布在帳篷底座上且位於兩個倒「U」型支撐架之間,所述頂簧的一端設置在帳篷底座上、另一端與倒「U」型支撐架(7)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支撐裝置包括至少為兩根的氣動撐杆(11),所述氣動撐杆(11) 一端設置在帳篷底座上、另一端與倒「U」型支撐架(7)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底座(I)還連接有呈流線型的艙體(1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輕便型雙邊開啟式車頂帳篷,其特徵在於:所述艙體(10)內設有用於放置物品的腔體,並且艙體(10)與前底座(I)之間還設有用於連通帳篷底座與腔體的門(9)。
【文檔編號】E04H15/08GK203514943SQ201320663706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2日
【發明者】柴春林 申請人:柴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