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小孩主要講了什麼(專訪壞小孩作者紫金陳)
2023-07-29 14:40:33 2
網劇《隱秘的角落》伴隨著高口碑收官,原著《壞小孩》作者紫金陳也在閉關寫作期間驚聞自己上了兩次熱搜。這部劇的火爆著實超出了他的預期:「確實很後悔,這麼大的流量下,書只備了一萬五千本,劇播第三天就賣斷貨。希望下一個劇出來,我還有機會。」
而即將接檔播出的《沉默的真相》,正是由紫金陳的另一部成名之作《長夜難明》改編。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坦言,自己的每本小說在寫作時都是想著以後能影視化的,《壞小孩》就是「按電影節奏寫的」。「如果說《壞小孩》色調是灰暗的,那麼《長夜難明》就是火焰的顏色,主人公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險阻,依然是黑夜中的火把,用他的赤子之心照亮自己和周圍人。我很期待看到主創團隊會用什麼樣的改編來呈現。」
改編很成功,沒參考原作者意見
其實,紫金陳的小說並不是第一次成為熱門IP,三年前的黑馬懸疑劇《無證之罪》就改編自他的同名小說。當時的紫金陳雖然還沒有火到「出圈」,但已經受到很多推理迷的認可。
2013年寫完《無證之罪》後,紫金陳的妻子剛好懷孕,這讓他想到,下一本小說的題材不如放在青少年身上。於是,《壞小孩》的故事就此展開,小說講述了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次謀殺,撲朔迷離的案情,將幾個家庭裹挾其中。
「這部各方面都比《無證之罪》好,改編很成功,既商業又文藝。」和很多追劇的網友一樣,紫金陳一開始也是用1.5倍速看的,但看著看著就改回了原速,「對我這樣一個耐心不足的人來說,原速看說明劇的節奏把握得好」。
他認為,改編過程並不需要參考自己的意見。「原作者的審美是有局限性的,需要別人從新的角度來理解故事,才能更好地二次創作。對我來說,只是造了個毛坯房,片方花錢買了我的毛坯房,他們要怎麼裝修是他們的事,我從不幹涉,我也完全尊重他們的審美。」
小說中,紫金陳對少年之惡的描述令人不寒而慄,而網劇在其中注入了溫情的元素,甚至結尾也給出了現實版和童話版兩種解讀可能,相比原著更為開放。紫金陳對這樣的改編也比較認可,他深知,「小說是灰暗色調的,這是面向小眾的讀者。影視是面向大眾的,大眾一定是喜歡有溫度的東西。所以改動人設,增加新人物新情節,同時又保證原作的故事線,這是考驗改編最難的地方,主創做到了。」
《隱秘的角落》火了,劇中的一眾實力派演員乃至小演員們的表現,齊齊獲得了觀眾的好評。這其中,張頌文的表演是最讓紫金陳驚訝的,「他表演出的朱永平和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是完全另一種創作,很驚豔,原來人物可以做到這麼生動,他的表演會反哺我的文字創作,給我的寫作帶來更多的經驗。 」
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數學題
其實,小說裡的朱朝陽,就是以紫金陳自己為原型寫的。9歲那年,父母離異,紫金陳跟著媽媽生活,而開水產廠的爸爸重組了家庭,生下一個女兒。這樣的童年生活被他搬進了小說背景中。「我非常理解和懂得單親家庭成長孩子的心理。老實說,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現在我的物質條件好了,但骨子裡還是會自卑。」
紫金陳
和朱朝陽一樣,紫金陳的少年時代也總是被孤立、被欺負。「我小時候,由於生活在小鎮,社會治安比較差,學校內外有很多小流氓收保護費。因為我瘦小、懦弱,所以總是被人收保護費,以至於後來再也不敢把零花錢放身上。」雖然是數學學霸,但和劇中一樣,他考試時總是遮得很嚴,從不給別人看答案,「這樣別人為何會喜歡你呢?」
那時候,紫金陳最大的快樂就是做數學題。「每個夜自修做題目時,是我最快樂的時光。解題的方法有多種,但正確結果只有一種,這比其他事簡單多了。」小說《花季雨季》對他影響很大,他把書中那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牢記在心中,希望竭盡全力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困境。
現實中的紫金陳,有著和朱朝陽相似的成長環境,但他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浙江大學水利工程專業,現在更成為一名暢銷書作家。「我寫這個故事,是希望讓讀者看到,孩子的內心並不是像大人普遍認為的『你還是個孩子』這麼簡單。」
如今,當了父親的紫金陳會從新的角度去審視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當過小孩,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很懂小孩,只是為人父母后,忘記了我們也曾經是小孩。」在他看來,比起自己小時候,現在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已經好了很多,「但這樣的討論的意義在於,我們始終想讓環境變得更好。」
現實中的罪案很難改造成小說
「我寫這本書的初衷是賺錢,選擇這個題材是希望在賺錢的基礎上能關注到社會問題,從而讓讀者對這些問題產生一定的思考。」為了賺錢而寫作,這一點紫金陳從不避諱。事實上,寫《壞小孩》時,紫金陳剛剛投入全職寫作不久,沒有任何收入。
大學畢業後,紫金陳先是在一家炒股軟體公司工作了兩年。因為工資太少,而且和領導相處得並不融洽,他在2012年辭職了。之後,他投了很多簡歷,也面試過幾次,但其他公司都沒要他,他只得另謀生路。「我也搞過其他小成本創業,但是都不成功。寫作不需要本錢,零成本創業,所以我走上這條路。」
全職寫作的第二年完全沒有收入,紫金陳的壓力非常大。過年前,他向出版商浦睿文化預支了兩萬塊版稅,熬了過去。直到2014年《無證之罪》出版,他的寫作之路終於走上正軌,一夜之間所有小說都被買走了影視版權。
談到創作靈感,紫金陳的方法是「靠空想」,想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故事。平時,他愛看懸疑電影,也關注社會新聞,「但對犯罪新聞不太關注,現實中的犯罪故事作為小說背景還行,但是改造成小說主體內容,會缺乏藝術真實性。因為現實犯罪大都是很直白,沒有邏輯的,但小說中的藝術真實感的基礎就是要精巧,有邏輯可循。」
對於「中國版東野圭吾」的稱號,紫金陳直言「這是出版商的包裝,沒有必要」。但他承認,自己一開始的創作確實是模仿了東野圭吾的風格和成功經驗,「這幾年,我已經摸索出自己的優勢範圍,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心理上,他依然是我最崇拜的推理作家,是我精神上的職業領路人。」他最崇拜的不是東野圭吾的才華,而是他的堅持,「他這麼大知名度這麼有錢以後,依然能保持這麼高產的狀態,這表明創作就是他的生命。而對我來說,創作首先還是一份工作,我像他這個年紀,肯定已經退役了,我一直覺得創作過程是很痛苦的,我不知道會幹到何時,但不可能到他這個年紀。」
遇到創作瓶頸時,紫金陳也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沒才華,或者前幾部作品受認可純屬運氣好。有時他會想,「如果我當時再堅持多找找工作,換個其他工種,是否也能找到工作呢,現在也許是不一樣的狀態。但是也只能想想,我現在不搞文創工作,還能做啥?」
眼下,他正在創作一本軟科幻為皮的推理小說,主題和格局都更高,創作難度很大。他告訴記者,寫完手裡這部他打算去送幾個星期外賣,「我特愛這種自由的工作」。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李俐
編輯:關一文
流程編輯:吳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