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殺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9 10:45:51 1
專利名稱:清洗殺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使用臭氧水將醫療器具等被清洗物進行清洗和殺菌的清洗殺菌裝置, 特別是涉及通過使用將所含有的臭氧氣泡的粒徑最佳化的臭氧水,提高對病毒、細菌等有毒有機物的分解/氧化作用的清洗殺菌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防止血液、淋巴液等體液所含的病毒、細菌的二次感染,醫療場所中使用的手術用刀、剪子、鉗子等醫療器具在使用後需要充分的清洗和殺菌。醫療器具的清洗和殺菌處理為了防止對其進行處理的清洗作業者的感染,極力迴避利用人手進行作業而需要使用將清洗處理和殺菌處理一系列性地自動化的清洗殺菌裝置。圖18是表示醫療場所中使用的一般清洗殺菌裝置的例子的簡要結構圖。圖18所示的清洗殺菌裝置150包括筐體151,該筐體151的上部形成有可自由開閉的蓋;旋轉噴嘴153,在筐體151內形成的清洗和殺菌空間152的上部側和下部側分別配置有2個旋轉噴嘴153 ;水位傳感器153A,在清洗和殺菌空間152內的上部側和下部側分別配置有2個水位傳感器153A ;洗劑泵154,該洗劑泵IM從洗劑罐中引入洗劑,通過管155向清洗和殺菌空間152內供給洗劑;電磁閥156,該電磁閥156從溫水貯存罐引入溫水並通過管157向清洗和殺菌空間152供給;電磁閥158,該電磁閥158引入自來水等,並通過管159向清洗和殺菌空間152供給;電磁閥160,該電磁閥160引入自來水等。此外,還包括電磁閥161,該電磁閥161引入氧氣;臭氧水製造裝置162,該臭氧水製造裝置162利用通過各電磁閥160、161供給的自來水、氧氣生成臭氧水,並通過管163 向清洗和殺菌空間152供給臭氧水;電磁閥164,該電磁閥164引入儲存在清洗和殺菌空間 152內的底部的清洗水等;循環泵165,該循環泵165引入通過電磁閥164供給的清洗水等, 並通過管166向各旋轉噴嘴153供給;電磁閥167,該電磁閥167引入儲存在清洗和殺菌空間152內的底部的清洗水、臭氧水等,並通過管168向外部排出。使用該以往的清洗殺菌裝置150時,首先,打開蓋並將裝有使用過的醫療器械的籃169設置在清洗和殺菌空間152中,蓋上蓋。接著,按下開始按鈕,使各電磁閥巧4、156 等動作,生成含有洗劑的溫水(清洗水),並貯存在清洗和殺菌空間152內。此後,在各電磁閥154、156等回到非動作狀態的同時,使電磁閥164、循環泵165動作,將清洗和殺菌空間152內的清洗水導入各旋轉噴嘴153,噴射到醫療器具上並對醫療器具進行清洗。在該狀態下經過一定時間後,使電磁閥164、循環泵165回到非動作狀態,結束醫療器具的清洗後,控制電磁閥167等並將清洗和殺菌空間152內的清洗水向外部進行排水。接下來,一旦清洗水的排水處理結束,在電磁閥167回到非動作狀態的同時,使各電磁閥160、161、臭氧水製造裝置162動作一定時間,從臭氧水製造裝置162噴出一定水量的臭氧水,使醫療器具在貯存於清洗和殺菌空間152內的狀態下進行一定時間的臭氧殺菌處理。
經過一定時間,醫療器具的臭氧殺菌處理完成時,使電磁閥167等動作,將清洗和殺菌空間152內的臭氧水向外部排水,完成醫療器具的清洗和殺菌處理。
發明內容
然而,這樣的以往的清洗殺菌裝置150是向自來水中注入大量的臭氧來生成高濃度的臭氧水而得到高殺菌效果。此時,若使臭氧水所含的臭氧氣泡的粒徑變大,則臭氧在臭氧水中上浮並在水面破裂,從而臭氧與被清洗物的接觸性明顯下降。因此,在臭氧水製造裝置162中生成含有粒徑充分小的、0. 5 3微米的臭氧的臭氧水。但是,這樣的粒徑小的臭氧在臭氧水中粒徑進一步緩慢變小,最終被壓壞消失,所以難以將臭氧水中的臭氧濃度升高。結果,不能對附著在醫療器具的有機物、細菌、微生物等有機體組織進行有效的破壞,存在不僅需要增多與其相當的臭氧水的使用量、而且還要延長臭氧處理時間的問題。鑑於上述情況,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清洗殺菌裝置,該清洗殺菌裝置通過生成並使用含有在水中難以失效的粒徑的臭氧的臭氧水,在短時間可以有效地進行被清洗物的殺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清洗殺菌裝置,該清洗殺菌裝置在容器內收納被清洗物的狀態下,通過噴射清洗水清洗所述被清洗物,並且使用臭氧水來氧化分解所述被清洗物附著的病毒或細菌等有機物,從而將所述被清洗物殺菌消毒的清洗殺菌裝置;所述清洗殺菌裝置包括清洗水供給裝置,該清洗水供給裝置供給清洗水;臭氧水生成裝置,該臭氧水生成裝置生成臭氧水並進行供給;噴射裝置,該噴射裝置在所述容器內向被清洗物噴射所述清洗水和所述臭氧水,所述臭氧水生成裝置包括混合泵,該混合泵引入臭氧和水並進行混合,生成在水中混合有臭氧的臭氧混合水;臭氧供給裝置,該臭氧供給裝置向所述混合泵供給臭氧;攪拌裝置,該攪拌裝置在配置有多個突起的封閉的流水路徑內,使從所述混合泵供給的所述臭氧混合水在施加流水壓力的狀態下依次衝撞所述多個突起,從而將所述臭氧混合水所含的臭氧微細化來生成臭氧水;管線攪拌器,該管線攪拌器將利用所述混合泵而生成的所述臭氧混合水在所述攪拌裝置中循環攪拌,從而調整所述臭氧混合水中所含的臭氧的粒徑。此外,本說明書中,將只是混合有臭氧的水稱為臭氧混合水,與此相對,將利用本發明的臭氧水生成裝置最終生成的、並使含有的臭氧氣泡的粒徑最佳化的臭氧混合水成為 「臭氧水」。在這裡,本清洗殺菌裝置優選在所述容器內通過所述噴射裝置使所述臭氧水循環對所述被清洗物噴射,從而將該被清洗物殺菌消毒。或者,也可以在所述容器內,在將所述被清洗物浸泡於所述臭氧水的狀態下,使所述臭氧水以規定的流速循環,從而將該被清洗物殺菌消毒。此外,也可以在所述容器內進一步具備使所述臭氧水以超聲波波段的頻率振動的超聲波振動裝置。在這裡,優選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圓形的攪拌板,該攪拌板上形成有以圓周狀間隔形成的多個突起,使所述臭氧混合水所含的臭氧微細化。或者,也可以是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圓筒形的攪拌塊,該攪拌塊在錐狀的圓筒內面以圓周狀間隔形成有多個突起,通過使所述臭氧混合水依次衝撞所述多個突起,使所述臭氧水所含的臭氧微細化。並且,優選通過調整由所述混合泵到所述攪拌裝置內的流水壓力和利用所述管線攪拌器的所述循環攪拌的時間,使所述臭氧水中的臭氧氣泡的粒徑在所需尺寸範圍內。另外,由所述混合泵供給到所述攪拌裝置的利用所述混合泵產生的所述臭氧混合水的噴出壓力優選為3 8個大氣壓。進而,所述臭氧氣泡的期望粒徑尺寸的範圍優選為 4 50微米。另外,優選所述混合泵引入所述清洗水,並混合該清洗水與所述臭氧水,所述噴射裝置向所述被清洗物噴射所述清洗水和所述臭氧水。在這裡,所述清洗水除清洗劑以外還可以含有過氧化氫水。進而,所述清洗水除清洗劑以外還可以含有光催化劑、磷灰石或光催化劑磷灰石的單體或它們的複合體。此外,所述臭氧供給裝置產生臭氧濃度為70 120克/立方米的臭氧氣體並供給到所述混合泵。根據本發明的清洗殺菌,通過使用含有使臭氧的粒徑最佳化而在水中難以失效的臭氧氣泡的臭氧水,可以提高對病毒、細菌等有毒有機物的分解/氧化作用。因此,可用短時間進行醫療器具等被清洗物的殺菌。
圖1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清洗殺菌裝置的一個方式的簡要結構圖。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清洗殺菌裝置的詳細功能結構例的功能框圖。圖3是表示圖1所示的清洗殺菌裝置的動作例的流程圖。圖4是表示圖1所示的清洗殺菌裝置的動作例的流程圖。圖5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清洗殺菌裝置中使用的臭氧水生成裝置的一個例子的立體圖。圖6是圖5所示的臭氧水生成裝置的一部分裁斷平面圖。圖7是圖5所示的臭氧水生成裝置的一部分裁斷主視圖。圖8是圖7表示的管線攪拌器的剖視圖。圖9是圖8所示的攪拌部的剖視圖。圖10是表示圖9所示的攪拌板的表面、背面的圖。圖11是表示利用圖5所示的臭氧水生成裝置生成的臭氧水中含有的臭氧的大小與存在時間的關係的曲線圖。圖12是表示本發明中使用的攪拌裝置的另一個例子(其1)的主視圖。圖13是將圖12所示的攪拌塊沿A-A線切斷時的A-A線剖視圖。圖14是表示圖12所示的各攪拌麵的關係的圖。圖15是表示本發明中使用的攪拌裝置的另一個例子(其2)的主視圖。圖16是將圖15所示的攪拌塊沿B-B線切斷時的B-B線剖視圖。圖17是表示圖15所示各攪拌麵的關係的圖。圖18是表示醫療場所中使用的一般清洗殺菌裝置的一個例子的簡要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臭氧水生成裝置的說明》首先,在詳細說明本發明涉及的清洗殺菌裝置之前,對本發明的清洗殺菌裝置中使用的臭氧水生成裝置進行說明。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清洗殺菌裝置中使用的臭氧水生成裝置的結構的一個例子的簡圖。如該圖所示,臭氧水生成裝置101包括臭氧供給裝置102,該臭氧供給裝置102 生成臭氧;臭氧水生成擴散裝置106,該臭氧水生成擴散裝置106具有混合泵111和管線攪拌器115。進而,臭氧水生成裝置101具備向臭氧水生成擴散裝置106供給電源電壓的電源裝置107。此外,在本發明的清洗殺菌裝置中清洗·殺菌的被清洗物雖然主要以使用過的醫療器具16為對象,但是除此以外本清洗殺菌裝置還可以用於各種物品的清洗殺菌。例如, 還可以用於美容美髮器具、衛生用器具、護理器具、烹調器具等。在該臭氧水生成裝置101中,臭氧供給裝置102將生成的臭氧供給到臭氧水生成擴散裝置106,臭氧水生成擴散裝置106從水槽(容器)103引入處理對象水104,並將處理對象水104與臭氧混合而生成含有微泡化的臭氧(粒徑4 50微米)的臭氧水125,將其噴射到水槽103內的處理對象水104中並擴散。微泡化成粒徑4 50微米的臭氧在排水中的存在時間長、且臭氧的殺菌、滅菌等作用效果發揮到最大。因此,在本臭氧水生成裝置 101中,通過生成含有上述粒徑的臭氧氣泡的臭氧水125並注入處理對象水104中,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地將處理對象水104中的有機物等氧化分解。以下,對臭氧水生成裝置101的各構成要素進行說明。首先,臭氧供給裝置102包括發生高電壓的高電壓發生器和利用由該高電壓發生器輸出的高電壓進行電暈放電的多個放電管等,將從氧源供給的氧導入各放電管內,通過放電處理生成臭氧濃度為70 120克/立方米的臭氧氣體,對混合泵111供給與所需的臭氧水的量對應的量的臭氧氣體。作為氧源,使用通過引入周圍的空氣且用合成沸石等將空氣中的氮吸附除去而生成氧的氧發生裝置、氧氣瓶等。生成的臭氧由管110向臭氧水生成擴散裝置106供給。電源裝置107包括AC-DC轉換電路和倒相電路,且使用從商用電源供給的商用電壓,生成規定的高電壓、頻率的電源電壓,並向臭氧水生成擴散裝置106供給,所述AC-DC轉換電路利用多個整流元件等將由商用電源供給的商用電壓進行整流而生成直流電壓;所述倒相電路利用多個晶閘管等將通過AC-DC轉換電路而得到的直流電壓進行調製,生成指定的電壓值、電流值的電源電壓。此外,不能供給商用電源的偏僻地方等,可以使用通過太陽能面板系統、風力發電系統等獲得的電力。接著,如圖6 圖7所示,臭氧水生成擴散裝置106包括馬達108、混合泵111、管線攪拌器115。臭氧水生成擴散裝置106從電源裝置107供給電源電壓時,引入貯存在水槽 103中的處理對象水104,與通過臭氧供給裝置102生成的臭氧混合,生成臭氧混合水105。 接下來,利用管線攪拌器115攪拌該臭氧混合水105,製成含有在處理對象水104中難以失效的微泡化的臭氧的臭氧水125,並將其噴射擴散到水槽103的處理對象水中。在這裡,從電源裝置107供給電源電壓時,馬達108以與該電源電壓的電壓值、頻率相應的轉數旋轉驅動軸。馬達108的前端側固定有混合泵111。該混合泵111在馬達108 的驅動軸旋轉驅動時,通過與驅動軸連接的葉輪的動作將水槽103中的處理對象水104通過撓性管109引入,同時將來自臭氧供給裝置102的臭氧與處理對象水104混合生成臭氧混合水105。生成的臭氧混合水105以指定的噴出壓力(例如3. 5 8個大氣壓)、噴出流量噴出。混合泵111的噴出口連接有撓性管112,噴出的臭氧混合水105從該撓性管112導入管線攪拌器115。如圖7所示,管線攪拌器115包括與撓性管112的前端連接的中空管113和貼合配置在該中空管113的內面的多個攪拌部(攪拌裝置)114。管線攪拌器115通過撓性管112 將供給到中空管113的臭氧混合水105在每個攪拌部114進行攪拌,使臭氧混合水105中的臭氧微泡化,生成臭氧水125。此外,管線攪拌器115的前端側設有噴嘴129,該噴嘴1 將通過管線攪拌器115生成的臭氧水125噴射到水槽103內的處理對象水104中並擴散。圖9是表示攪拌部114的剖面的圖。攪拌部114由入水板117、攪拌板121、出水板123構成,所述入水板117、攪拌板121、出水板123分別由具有貼合於中空管113的內面的直徑(例如35mm)的圓板部材形成。入水板117是中央具有圓孔116的圓板部材,使通過撓性管112供給的臭氧混合水105從該圓孔116通過。攪拌板121由以表面側與入水板117貼合、背面側與出水板123 貼合的方式配置的圓板部材126構成,攪拌通過入水板117供給的臭氧混合水105將臭氧微細化。出水板123是中央具有圓孔122的圓板部材,將集中在攪拌板121的背面中央部的臭氧混合水105從該圓孔122噴出。圖10(a)是表示攪拌板121的表面的圖,圖10(b)是表示背面的圖。如這些圖所示,構成攪拌板121的圓板部材1 在與中心的距離為「a」的圓上、並且在相互的間隔為規定距離(例如2 3mm)的位置上,有多個突起118同時形成在表面、背面。進而,在從圓板部材126的中心的距離為「b」(其中b > a)的圓上、並且在相互的間隔為規定距離(例如 2 3mm)的位置上,以對應各突起118的間隙的方式有多個突起124同時形成在表面、背面。這些突起118、1M在表面側與入水板117接觸、在背面側與出水板123接觸。另外,作為圓板部材126的邊緣部的環狀邊緣119也與突起118、124同樣突出,在表面側與入水板 117接觸、在背面側與出水板123接觸。另外,環狀邊緣119的內側形成有多個貫通孔120。因此,臭氧混合水105從混合泵111的噴出管(撓性管11 側通過入水板117的圓孔116進入攪拌部114,接著通過形成在攪拌板121的表面的突起118、IM之間並穿過貫通孔120,進而,通過形成在攪拌板121的背面的突起118、IM之間,從出水板123的圓孔 122排出。這樣,在這裡使用具備以圓周狀留有間隙地形成多個突起118、124的攪拌板121 的攪拌部114作為攪拌裝置,所以臭氧混合水105通過與多個突起118、1M衝撞而被攪拌, 臭氧混合水105所含的臭氧被微細化。另外,通過穿過多個攪拌部114,重複攪拌臭氧混合水105,從最終段的攪拌部114噴出含有微泡化的臭氧(粒徑4 50微米)的臭氧水125。在圖8中,攪拌部114的設置數與各攪拌部114的設置間隔根據臭氧混合水105的流速而調節。攪拌部114的設置數越多、並且攪拌部114的設置間隔越窄,越能促進臭氧的細分化。即,通過調整從混合泵111向攪拌部114內的流水壓力和利用管線攪拌器115的循環攪拌的時間,可以控制臭氧氣泡的粒徑(攪拌部114內的流水壓力越大、並且利用管線攪拌器115的循環攪拌的時間越長,越能促進臭氧氣泡的微細化)。因此,通過這些調整,可以得到含有大量所需粒徑G 50微米)的臭氧氣泡的處理對象水104。此外,使入水板117的圓孔116的直徑大於出水板123的圓孔122直徑,則可以將攪拌裝置114內的壓力調大,相反,使入水板117的圓孔116的直徑小於出水板123的圓孔 122的直徑,則可以將攪拌壓力調小。一般來說,通過使入水板117的圓孔116的直徑大於出水板123的圓孔122的直徑,可以使攪拌裝置114內的壓力增大。在上述臭氧水生成裝置101中,通過調整混合泵111的噴出流量、噴出壓力、臭氧與處理對象水104的混合比率、各攪拌裝置114的段數、各攪拌裝置114形成的突起118、 124的位置、尺寸等,使從管線攪拌器115噴出的臭氧水125所含的臭氧的粒子徑為4 50 微米。由此,如圖11表示的曲線圖所示,可以延長臭氧水125中所含的臭氧的存在時間。像這樣延長臭氧的存在時間、且在水中難以失效,因此可以與臭氧水125的注入時間大致呈比例地使處理對象水104所含的臭氧密度升高,由此,與以往的臭氧處理方法相比,能夠以短時間將處理對象水104中的有機物等氧化分解。此外,在這裡,使從電源裝置107輸出的電源電壓、頻率自由調整,使馬達108起到變頻調速馬達的功能,使混合泵111的噴出壓力可以在3 8個大氣壓的範圍變化,同時使構成管線攪拌器115的各攪拌裝置114的直徑為35mm,使各突起118、124的間隔為2 3mm,從而可以將臭氧混合水105所含的臭氧有效地微細化、且可以將臭氧水125所含的臭氧的粒子徑在4 50微米的範圍進行調整。另外,在這裡,由於採用使臭氧混合水105與構成攪拌裝置114的攪拌板121形成的多個突起118、1M衝撞而使臭氧細分化的簡單構造的臭氧細分化機構,因此可以降低裝置本身的製造成本。進而,也不會發生以往的臭氧處理方法(例如,向放入處理對象水中的陶瓷過濾器等注入臭氧來生成微泡化的臭氧的方法等)產生的、長時間不運轉時陶瓷過濾器吸附有機物而弓丨起堵塞的問題。進而,在這裡,使構成管線攪拌器115的各攪拌裝置114的直徑為35mm的同時使各突起118、124的間隔為2 3mm,從而即使利用混合泵111而引入的處理對象水104中含有固體物質(大小為2 3mm以下的固體物質)也不會堵塞各攪拌裝置114,因此,即使水槽103貯存的處理對象水104為醫療排水等,也可以製成臭氧水125而使其回到水槽103。 因此,與向通常的水中混合臭氧而生成臭氧混合水105、並將其注入處理對象水104的情況相比,不增加水槽103貯存的處理對象水104的水量,可以短時間內將處理對象水104中的臭氧密度提高至實用密度。因此,最適於病院等醫療機構中的外科手術、治療或診療等中使用的醫療器具器械的清洗、殺菌或滅菌處理。即,通過使外科手術、治療或診療等中使用的外科手術用刀等醫療器具接觸規定時間,可以將其醫療器具本身進行殺菌或滅菌。《臭氧水生成裝置的變形例》在上述臭氧水生成裝置101中,利用具有多個攪拌部114的管線攪拌器攪拌混合泵111噴出的臭氧混合水105,生成含有微泡化的臭氧(粒徑4 50微米)的臭氧水125, 作為替代,也可以例如向處理對象水104中放入陶瓷過濾器等,將利用臭氧供給裝置102生成的臭氧向該陶瓷過濾器供給,從而生成粒徑為4 50微米的臭氧。另外,也可以將從混合泵111噴出的臭氧混合水105用螺旋槳等強烈攪拌,將臭氧混合水105所含的臭氧微細化,從而生成粒徑為4 50微米的臭氧。進而,也可以代替上述攪拌裝置114使用由圓筒形的攪拌塊構成的攪拌裝置。(攪拌塊的例其1)圖12是攪拌裝置(攪拌塊)131的主視圖,圖13是圖12的A-A線剖視圖。如這些圖所示,攪拌塊131由中心具有孔134的、近似圓筒狀的塊構成。如圖13 所示,在中心的孔134的周面上以圓周狀留有間隙地形成有階梯,該階梯形成有多個突起。 在這裡,表示了由每30度進行分割的12個攪拌麵130構成的例子。各攪拌麵130中,以60度間隔配置的6個攪拌麵130在以越靠近各個塊前端側 (圖13中的下端側)越接近塊131的中心線的方式形成的斜面上,以圓筒部132 —錐(斜面)部133 —圓筒部132 —錐部133 —圓筒部132 —錐部133的順序形成有多個圓筒部 132、多個錐部133。另外,配置在這些各攪拌麵130之間的6個攪拌麵130在以越靠近各個塊前端側(圖13中的下端側)越接近塊131的中心線的方式形成的斜面上,以錐部133 — 圓筒部132 —錐部133 —圓筒部132 —錐部133 —圓筒部132的順序形成有多個圓筒部 132、多個錐部133。也就是說,在剩餘的6個攪拌麵130形成的各錐部133配置在以60度間隔的6個攪拌麵130形成的各圓筒部132之間,這樣決定了各圓筒部132、各錐部133的位置。將這樣的攪拌塊131貼合配置在中空管113上,使得臭氧混合水105從孔134的直徑大的一側向小的一側流動。於是,流水路徑中,通過各攪拌麵130的圓筒部132和錐部 133的相互作用,臭氧混合水105產生大量的漩渦而被攪拌,從而生成微泡化的臭氧(粒徑 4 50微米)。即,在上述的攪拌裝置(攪拌塊)131中也與上述的攪拌裝置114同樣,使從混合泵111供給的臭氧混合水105在圓錐內面(攪拌麵130)配置有多個階梯狀的突起並關閉的流水路徑內、在施加流水壓力的狀態依次與多個突起衝撞,從而將臭氧混合水105 所含的臭氧微細化,生成臭氧水125。此時,作為例子,攪拌麵130以相對於攪拌塊131的軸向(圖13的縱向)分成4mm 間隔、相對於周向(圖13的橫向)分成直徑IOmm間隔的方式形成階梯狀的突起,孔134的直徑形成為10mm。由此,即使利用混合泵111引入的處理對象水104中含有固體物質(大小為IOmm以下的固體物質),也不會堵塞。這種形狀的攪拌塊131隻要將塑料材料進行一次注塑成型就可以容易地製作,因此與由入水板117、攪拌板121、出水板123構成的攪拌部114相比可以便宜地製作。(攪拌塊的例其2)圖15是攪拌裝置(攪拌塊)141的主視圖、圖16是圖15的B-B線剖視圖。如這些圖所示,攪拌塊141由在中心具有孔144的、近似圓筒狀的塊構成。如圖16 所示,中心的孔144的周面上以圓周狀留有間隙地形成有階梯,該階梯形成有多個突起。在這裡,表示了由每60度進行分割的6個攪拌麵140構成的例子。各攪拌麵140中,以120度間隔配置的3個攪拌麵140在以越靠近各個塊前端側 (圖16中的下端側)越接近塊141的中心線的方式形成階段狀的階梯部142。配置在這些各攪拌麵140另外3個攪拌麵140也同樣以越靠近各個塊前端側(圖16中的下端側)越接近塊141的中心線的方式形成階段狀的階梯部143,但如圖16和圖17所示,也可以將階梯部143的水平面與垂直面設置為與相鄰的攪拌麵140的階梯部142的水平面與垂直面彼此不同。將這樣的攪拌塊141貼合配置在中空管113,使得臭氧混合水105從孔144的直徑大的一側向小的一側流動。於是,在流水路徑中,通過各攪拌麵140的階梯部142、143的相互作用,臭氧混合水105產生大量的漩渦而被攪拌,從而生成微泡化的臭氧(粒徑4 50 微米)。即,在上述的攪拌裝置(攪拌塊)141中也與上述的攪拌裝置114同樣,使從混合泵111供給的臭氧混合水105在圓錐內面(攪拌麵140)配置有多個階梯狀的突起並關閉的流水路徑內、在施加流水壓力的狀態依次與多個突起衝撞,從而將臭氧混合水105所含的臭氧微細化,生成臭氧水125。此時,作為例子,攪拌麵140以相對於攪拌塊141的軸方向(圖16的縱向)分成 4mm間隔、相對於周向(圖16的橫向)分成直徑5mm間隔的方式形成階梯狀的突起,孔144 的直徑形成為10mm。由此,即使利用混合泵111引入的處理對象水104中含有固體物質(大小為IOmm以下的固體物質),也不會堵塞。這種形狀的攪拌塊141隻要將塑料材料進行一次注塑成型就可以容易地製作,因此與由入水板117、攪拌板121、出水板123構成的攪拌部114相比可以便宜地製作。《本發明涉及的清洗殺菌裝置的一種方式》圖1是使用了上述臭氧水生成裝置101的本發明涉及的清洗殺菌裝置的一個方式的外觀圖。另外,圖2是其功能框圖。此外,在這些圖中,與圖5的各部對應的部分標註相同符號。本發明涉及的清洗殺菌裝置1包括裝置筐體2 ;清洗和殺菌單元3,該清洗和殺菌單元3配置在裝置筐體2內部,進行使用過的醫療器具(被清洗物)16(參照圖幻的清洗和殺菌;操作面板4,該操作面板4配置在裝置筐體2上,由使用者進行操作;洗劑供給單元5,該洗劑供給單元5配置在裝置筐體2內,向清洗和殺菌單元3供給洗劑;溫水/冷水供給單元6,該溫水/冷水供給單元6配置在裝置筐體2內,向清洗和殺菌單元3供給溫水 9、冷水8 ;乾燥單元7,該乾燥單元7配置在裝置筐體2內,一邊向清洗和殺菌單元3供給熱風、冷風一邊進行排氣而使使用過的醫療器具乾燥;臭氧水生成裝置101,該臭氧水生成裝置101配置在裝置筐體2內,將儲存於清洗和殺菌單元3的冷水(對應處理對象水104的部分)8製成臭氧水125 ;噴射/排水單元10,噴射/排水單元10配置在裝置筐體2內,引入儲存在清洗和殺菌單元3內的溫水9、清洗水13等,並向清洗和殺菌單元3內噴射;控制單元11,該控制單元11根據來自操作面板4的指示而控制洗劑供給單元5 噴射/排水單元10。使用該清洗殺菌裝置1時,首先,打開清洗和殺菌單元3的蓋18,在清洗和殺菌單元3內安置放入有使用過的醫療器具16的籃17 (參照圖2),按下操作面板4的清洗和殺菌開始按鈕12。於是,清洗殺菌裝置1對醫療器具16依次進行噴射將洗劑與溫水9混合的清洗水13的清洗處理、噴射溫水9的漂洗處理、噴射臭氧水125或者浸泡於臭氧水125的殺菌處理、吹送熱風、冷風的乾燥處理、結束後用蜂鳴器聲等告知醫療器具16的清洗和殺菌完成。 清洗和殺菌單元3包括清洗和殺菌容器(圖5的與水槽103對應的部分)14,該清洗和殺菌容器14進行醫療器具16的清洗和殺菌作業;蓋18,該蓋18可以密閉清洗和殺菌容器14 ;水位傳感器15,該水位傳感器15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配置有多個。另外,進行
11使用過的醫療器具16的清洗和殺菌時,收納有使用過的醫療器具16的籃17安置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此外,通過各水位傳感器15的溫水9、冷水8、臭氧水125等的水位的檢測結果供給到控制單元11。操作面板4包括面板主體19 ;清洗和殺菌開始按鈕12和,置在調整面板主體19 的清洗和殺菌開始按鈕12和在清洗時間、漂洗時間、臭氧殺菌時間等時被操作的各種設定按鈕20 ;顯示器21,該顯示器21顯示處理內容等;蜂鳴器22,該蜂鳴器22發出蜂鳴器聲。 另外,操作各設定按鈕20時,根據操作內容生成清洗時間、漂洗時間、臭氧殺菌時間等調整指示,並向控制單元11供給。另外,操作清洗和殺菌開始按鈕12時,生成清洗和殺菌開始指示,並向控制單元11供給。進而,從控制單元11供給了顯示指示、蜂鳴器聲輸出指示等時,顯示顯示器21上指定的內容,或者從蜂鳴器22輸出蜂鳴器聲。洗劑供給單元5包括洗劑容器24,該洗劑容器M打開設在裝置筐體2的蓋 23 (參照圖1)並保持注入的洗劑;管25,該管25連接設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洗劑供給口與洗劑容器M ;洗劑供給泵26,該洗劑供給泵沈插在管25的中途,基於來自控制單元 11的指示進行開/關。另外,從控制單元11供給洗劑供給指示,使洗劑供給泵26為開的狀態,以洗劑容器M —管25 —洗劑供給泵沈一管25 —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洗劑供給口這樣的路徑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供給洗劑。溫水/冷水供給單元6包括溫水容器28,該溫水容器28貯存打開蓋27 (參照圖 1)注入的水;恆溫器四,在從控制單元11供給溫水生成指示時,該恆溫器四向加熱器通電而將溫水容器觀內貯存的水加熱,製成指定溫度的溫水9 ;管30,該管30連接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形成的溫水口與溫水容器28 ;溫水供給泵31,該溫水供給泵31插在管30的中途, 基於來自控制單元11的指示進行開/關;冷水容器32,該冷水容器32貯存打開蓋27注入的冷水8 ;管33,該管33連接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形成的冷水口與冷水容器32 ;冷水供給泵34,該冷水供給泵34插接在管33的中途,基於來自控制單元11的指示進行開/關。另外,從控制單元11輸出溫水生成指示時,利用恆溫器四加熱貯存在溫水容器觀內的水,製成指定溫度的溫水9。另外,從控制單元11輸出溫水供給指示時,打開溫水供給泵31,以溫水容器28 —管30 —溫水供給泵31 —管30 —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溫水口這樣的路徑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供給溫水9。進而,從控制單元11輸出冷水供給指示時,打開冷水供給泵34,以冷水容器32 —管33 —冷水供給泵34 —管33 —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冷水口這樣的路徑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供給冷水8。乾燥單元7包括吸氣閘門35,該吸氣閘門35安裝在形成於裝置筐體2的吸氣口, 基於來自控制單元11的指示進行開/關;吸氣管道36,該吸氣管道36連接形成於裝置筐體2的吸氣口和形成於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熱風/冷風排出口 ;吸氣風扇機構37,該吸氣風扇機構37插接在吸氣管道36的中途,基於來自控制單元11的指示進行開/關;加熱器 38,該加熱器38插接在吸氣管道36的中途,基於來自控制單元11的指示進行開/關;排氣閘門39,該排氣閘門39安裝在形成於裝置筐體2的排氣口,基於來自控制單元11的指示進行開/關;排氣管道40,該排氣管道40連接形成於裝置筐體2的排氣口與形成於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熱風/冷風吸入口。另外,從控制單元11輸出熱風指示時,使吸氣閘門35、排氣閘門39為打開狀態,同時開啟吸氣風扇機構37、加熱器38,以裝置筐體2的吸氣口一吸氣閘門35 —吸氣風扇機構37 —加熱器38這樣的路徑,將從裝置外部引入的空氣導入加熱器38,製成指定溫度的熱風後,以加熱器38 —吸氣管道36 —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熱風/冷風排出口這樣的路徑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供給。另外,與該動作並行地,以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熱風/冷風吸入口一排氣管道40 —排氣閘門39 —裝置筐體2的排氣口這樣的路徑,將清洗和殺菌容器14 內的熱風向裝置外部排氣。另外,從控制單元11輸出冷風指示時,使吸氣閘門35、排氣閘門39為打開狀態,同時開啟吸氣風扇機構37,以裝置筐體2的吸氣口一吸氣閘門35 —吸氣風扇機構37 —加熱器38 —吸氣管道36 —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熱風/冷風排出口這樣的路徑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供給冷風。進而,與該動作並行地,以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熱風/冷風吸入口一排氣管道40 —排氣閘門39 —裝置筐體2的排氣口這樣的路徑,將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冷風向裝置外部排氣。臭氧水生成裝置101配置在裝置筐體2內,在從控制單元11輸出臭氧水生成指示時,通過撓性管109,將貯存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水(冷水8)引入,同時與該冷水8與臭氧混合、攪拌,生成含有微泡化的臭氧(粒徑4 50微米)的臭氧水125後,通過撓性管 112,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供給。噴射/排水單元10包括2個旋轉噴嘴41,分別配置在夾持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籃17的位置;管42,該管42連接各旋轉噴嘴41與形成於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底面的取水口 ;循環泵43,該循環泵插在管42的中途,基於來自控制單元11的指示進行開/關;排水管44,排水管44連接形成於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底面的取水口與配置在裝置外部的排水處理裝置(省略圖示);排水泵45,該排水泵45配置在排水管44的中途,基於來自控制單元11的指示進行開/關。另外,從控制單元11輸出噴射指示時,開啟循環泵43,以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取水口一管42 —循環泵43 —管42 —各旋轉噴嘴41這樣的路徑,將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清洗水13、溫水9等導入各旋轉噴嘴41而進行噴射。另外,從控制單元11輸出排水指示時,開啟排水泵45,以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取水口一排水管44 —排水泵45 —排水管44 —配置在裝置外部的排水處理裝置這樣的路徑,將儲存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底部的清洗水13、溫水9、臭氧水125等向排水處理裝置供給,並進行排水處理。控制單元11包括處理基板,該處理基板搭載有進行各種處理的CPU等;信號電纜,該信號電纜連接處理基板的連接器與清洗和殺菌單元3 噴射/排水單元10的各連接器。另外,操作操作面板4的各設定按鈕20而從操作面板4輸出調整指示時,將其輸入而變更存儲裝置中存儲的清洗時間、漂洗時間、臭氧殺菌時間等。另外,將裝有使用過的醫療器具16等的籃17安置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在關閉蓋18的狀態下,按下操作面板4 的清洗和殺菌開始按鈕12時,對放入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醫療器具16依次進行噴射將洗劑與溫水9混合的清洗水13的清洗處理,噴射溫水9的漂洗處理,噴射臭氧水125或者浸泡於臭氧水125的殺菌處理,吹送熱風、冷風的乾燥處理。另外,這些一系列的處理結束時,輸出顯示指示、蜂鳴器聲輸出指示等,在顯示器21上顯示表示清洗和殺菌完成的信息, 同時從蜂鳴器22輸出蜂鳴器聲,向使用者告知醫療器具16的清洗和殺菌完成。以下,參照圖3、圖4所示的時間圖,說明清洗殺菌裝置1的動作。此外,以下作為例子,對使用過的醫療器具16噴射臭氧水125而進行殺菌處理的情況進行說明。首先,使用者打開清洗和殺菌單元3的蓋18,將裝有使用過的醫療器具16的籃17安置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關上蓋18,按下操作面板4上的清洗和殺菌開始按鈕12。按下該清洗和殺菌開始按鈕12(步驟Si),則控制單元11輸出洗劑供給指示、溫水供給指示, 洗劑從洗劑供給單元5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供給,同時從溫水/冷水供給單元6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供給溫水9 (步驟S2)。另外,貯存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洗劑、溫水9的混合水(清洗水1 達到一定水位,從設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各水位傳感器15輸出表示達到清洗開始水位的檢測結果時,控制單元11輸出洗劑供給停止指示、溫水供給停止指示,停止利用洗劑供給單元5 的洗劑供給,同時停止利用溫水/冷水供給單元6的溫水供給(步驟S3)。接著,控制單元11輸出噴射指示,使噴射/排水單元10的循環泵43為開啟狀態, 將貯存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清洗水13以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一管42 —循環泵43 — 管42 —各旋轉噴嘴41這樣的路徑向各旋轉噴嘴41供給。由此,從各旋轉噴嘴41噴射清洗水13。通過此時產生的反力而旋轉各旋轉噴嘴41,收納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籃17 的醫療器具16利用噴射的清洗水13來進行清洗。清洗後的清洗水13回到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底部。以下,噴射/排水單元10的循環泵43維持開啟狀態,直至經過預先設定的清洗時間,回到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底部的清洗水13連續地供給到各旋轉噴嘴41,繼續上述的醫療器具16的清洗處理(步驟S4)。接下來,經過了預先設定的清洗時間時(步驟S5),控制單元11輸出噴射停止指示,使噴射/排水單元10的循環泵43回到關閉狀態,結束利用清洗水13的醫療器具16的清洗。另外,控制單元11輸出排水指示,使噴射/排水單元10的排水泵45為開啟狀態,將貯存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底部的清洗水13向裝置外排水,用排水處理裝置進行排水處理(步驟S6)。接下來,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清洗水13全部被排出,從設在清洗和殺菌容器 14的各水位傳感器15輸出表示清洗水13的排水完成的檢測結果時(步驟S7),控制單元 11輸出溫水供給指示,從溫水/冷水供給單元6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供給溫水9 (步驟 S8)。另外,貯存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溫水9到達一定水位,從設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各水位傳感器15輸出表示達到漂洗清洗開始水位的檢測結果時,控制單元11輸出溫水供給停止指示,停止利用溫水/冷水供給單元6的溫水供給。另外,控制單元11輸出噴射指示,使噴射/排水單元10的循環泵43為開啟狀態,將貯存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溫水9以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一管42 —循環泵43 —管42 —各旋轉噴嘴41這樣的路徑向各旋轉噴嘴41供給(步驟S9)。由此,各旋轉噴嘴41噴射溫水9,通過此時產生的反力旋轉各旋轉噴嘴41。另外, 利用從各旋轉噴嘴41噴射的溫水9,收納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籃17的醫療器具16被漂洗清洗,漂洗清洗後的溫水9回到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底部。以下,噴射/排水單元10的循環泵43維持開啟狀態,直至經過預先設定的漂洗清洗時間,回到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底部的溫水9連續地供給到各旋轉噴嘴41,繼續上述的醫療器具16的漂洗清洗處理(步驟S10)。接下來,經過了預先設定的漂洗清洗時間時(步驟Sll),控制單元11輸出噴射停止指示,使噴射/排水單元10的循環泵43回到關閉狀態,結束利用溫水9的醫療器具16 的漂洗清洗。另外,控制單元11輸出排水指示,使噴射/排水單元10的排水泵44為開啟狀態,將貯存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底部的溫水9向裝置外排水,用排水處理裝置進行排水處理(步驟Sl2)。此後,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溫水9全部被排出,從設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各水位傳感器15輸出表示溫水9的排水完成的檢測結果時(步驟S13),控制單元11輸出冷水供給指示,從溫水/冷水供給單元6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供給冷水8 (步驟S14)。另外,貯存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冷水8到達一定水位,從設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各水位傳感器15輸出表示達到臭氧殺菌處理開始水位的檢測結果時,控制單元11 輸出冷水供給停止指示,停止利用溫水/冷水供給單元6的冷水供給。進而,控制單元11 輸出臭氧混合水生成指示,使臭氧水生成裝置101為開啟狀態(步驟S15)。由此,臭氧水生成裝置101引入貯存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水(冷水8),對該冷水8與臭氧混合併攪拌,生成含有微泡化的臭氧(粒徑4 50微米)的臭氧水125。進而, 控制單元11輸出噴射指示,使噴射/排水單元10的循環泵43為開啟狀態,將貯存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臭氧水125以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一管42 —循環泵43 —管42 —各旋轉噴嘴41這樣的路徑向各旋轉噴嘴41供給。由此,各旋轉噴嘴41噴射臭氧水125,通過此時產生的反力而旋轉各旋轉噴嘴41。 另外,收納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籃17的醫療器具16利用從各旋轉噴嘴41噴射的臭氧水125而被臭氧殺菌,臭氧水125回到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底部。以下,重複進行利用臭氧水生成裝置101的臭氧水125的生成處理,直至經過預先設定的臭氧殺菌處理時間,臭氧水125的臭氧濃度提高。與此同時,噴射/排水單元10的循環泵43維持開啟狀態,回到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底部的臭氧水125連續性地循環而供給到各旋轉噴嘴41,從而繼續上述的醫療器具16的臭氧殺菌處理(步驟S16)。接下來,經過了預先設定的臭氧殺菌處理時間時(步驟S17),控制單元11輸出臭氧生成停止指示,結束利用臭氧水生成裝置101的臭氧水125的生成處理。另外,控制單元 11輸出噴射停止指示,並使噴射/排水單元10的循環泵43回到關閉狀態。進而,控制單元11輸出排水指示,使噴射/排水單元10的排水泵44為開啟狀態,開始進行貯存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底部的臭氧水125的排水(步驟S18)。此後,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臭氧水125全部被排出,從設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 的各水位傳感器15輸出表示臭氧水125的排水完成的檢測結果時(步驟S19),控制單元11 輸出熱風供給指示,打開乾燥單元7的吸氣閘門35、排氣閘門39。另外,打開吸氣風扇機構 37、加熱器38,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吹送熱風,使裝在籃17的醫療器具16乾燥。此外, 含有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溼氣的熱風向裝置外部排氣(步驟S20)。以下,以打開乾燥單元7的吸氣閘門35、排氣閘門39的狀態,使吸氣風扇機構37、 加熱器38維持開啟狀態,直至經過預先設定的熱風乾燥時間,一邊進行排氣一邊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吹送熱風來使裝在籃17的醫療器具16乾燥(步驟S21)。接下來,經過了預先設定的熱風乾燥時間時(步驟S2》,控制單元11輸出熱風供給停止指示、冷風供給指示,以吸氣風扇機構37維持開啟狀態的狀態使加熱器38回到關閉狀態,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吹送冷風。由此,使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內壁、裝在籃17的醫療器具16的溫度下降、同時包含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的熱氣的冷風向裝置外部排氣 (步驟S23)。另外,經過預先設定的冷風時間,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溫度、籃17內的醫療器具 16的溫度達到規定溫度以下時(步驟S24),控制單元11輸出冷風供給停止指示,使吸氣風扇機構37回到關閉狀態的同時,關閉吸氣閘門35、排氣閘門39,使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內部回到密封狀態(步驟S25、S26)。此後,控制單元11輸出清洗和殺菌結束指示、顯示數據、蜂鳴器聲輸出指示等,將清洗和殺菌處理完成的信息在操作面板4上顯示一定時間,同時從蜂鳴器22輸出表示清洗和殺菌結束的蜂鳴器聲,報告醫療器具16的清洗和殺菌完成(步驟S27)。像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生成的臭氧水125噴射到醫療器具16,同時將噴射後的臭氧水125進行貯存,進行利用臭氧生成裝置101使其含有微泡化的臭氧並重複進行噴射。像這樣,通過一邊使含有微泡化臭氧的臭氧水125循環一邊進行噴射,從而提高臭氧濃度,提高殺菌能力,可以在短時間進行有效的殺菌處理。《其它方式》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向使用過的醫療器具16噴射臭氧水125進行殺菌處理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代替噴射臭氧水125,將醫療器具16用臭氧水125浸泡來進行殺菌處理。此時,首先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中將冷水8貯存至浸泡醫療器具16的水位。接下來,利用臭氧水生成裝置101引入冷水8,將該冷水8與臭氧混合併進行攪拌,生成含有微泡化的臭氧(粒徑4 50微米)的臭氧水125,並向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供給,從而進行臭氧殺菌處理。冷水8 (臭氧水12 的引入和臭氧水125的生成和供給在於先設定的氧殺菌處理時間內持續進行,臭氧水125以規定的流速進行循環。從而提高含有微泡化的臭氧的臭氧水125的臭氧濃度來提高殺菌能力,可以在短時間進行有效的殺菌處理。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分別設置清洗工序(或漂洗工序)和臭氧殺菌處理工序的例子,也可以將清洗工序(或漂洗工序)中使用的清洗水13 (或溫水9)用臭氧水生成裝置101引入,混合微泡化的臭氧並進行攪拌,從而一起實施清洗工序(或漂洗工序) 和臭氧殺菌處理工序。此時,與臭氧殺菌處理工序同時實施的清洗工序(或漂洗工序)也可以如上述實施方式那樣通過噴射而進行,也可以通過浸漬而進行。進而,在本發明中,除了上述實施方式所示的結構以外,也可以在清洗和殺菌容器 14內進一步包括超聲波振動子(超聲波振動裝置)。超聲波振動子包括壓電元件,其振動面暴露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配置成與直接臭氧水125或清洗液13等液體接觸,或者貼合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的底面。一旦使壓電元件工作,則超聲波振動傳導到液體,使附著在使用過的醫療器具16表面的汙漬浮起而除去。這樣的利用超聲波的去汙可以在清洗工序中進行,也可以在臭氧殺菌處理工序中進行。或者,如上述那樣,也可以在與臭氧殺菌處理工序同時實施的清洗工序(或漂洗工序)中進行。此時,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利用超聲波的清洗效果,優選上述工序通過浸漬而進行。像這樣,通過附加超聲波振動裝置,可以增大本清洗殺菌裝置1的清洗殺菌力。此外,清洗水13或臭氧水125中除了洗劑和溫水9以外還可以含有過氧化氫水。 通過添加過氧化氫水,利用過氧化氫水具有的有機物、無機物等的氧化分解能力而提高臭氧具有的有機物、無機物等的氧化分解能力、並且提高殺菌力。或者,除了洗劑和溫水9以
16外,在清洗水13或臭氧水125中也可以含有光催化劑功能體,從而提高清洗、殺菌力,所述光催化劑功能體由具有光催化劑功能的氧化鈦單體、具有吸附功能的磷灰石、同時具有光催化劑功能與吸著功能的光催化劑磷灰石、或者這些的複合體等構成。進而,為了使這些光催化劑功能體有效地發揮功能,也可以在清洗和殺菌容器14內配置紫外燈,照射紫外線。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將本發明的清洗殺菌裝置主要用於使用過的醫療器具 16的清洗殺菌的例子,除此以外,還可以用於各種物品的清洗殺菌。例如,還可以適用於美容美髮器具、衛生用器具、護理器具、烹調器具等。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本發明涉及的清洗殺菌裝置延長臭氧混合水所含的臭氧氣泡的存在時間,在提高分解/氧化作用的狀態下,對醫療器具等被清洗物進行殺菌,此外,還可以用於不能使用有害藥品的物品的清洗和殺菌等。
0132]符號說明0133]1 清洗殺菌裝置0134]2 裝置筐體0135]3 清洗和殺菌單元0136]4 操作面板0137]5 洗劑供給單元0138]6 溫水/冷水供給單元0139]7 乾燥單元0140]8 冷水0141]9 溫水0142]10噴射/排水單元0143]11控制單元0144]12清洗和殺菌開始按鈕0145]13清洗水0146]14清洗和殺菌容器0147]15水位傳感器0148]16醫療器具0149]17.mrm.0150]18蓋0151]19面板主體0152]20設定按鈕0153]21顯不器0154]22蜂鳴器0155]23蓋0156]24洗劑容器0157]25管0158]26洗劑供給泵0159]27蓋
17
28溫水容器
29恆溫器
30管
31溫水供給泵
32冷水容器
33管
34冷水供給泵
35吸氣閘門
36吸氣管道
37吸氣風扇機構
38加熱器
39排氣閘門
40排氣管道
41旋轉噴嘴
42管
43循環泵
44 排水管
45排水泵
101臭氧水生成裝置
104處理對象水
114攪拌部
117入水板
118突起
121攪拌板
123出水板
124突起
125臭氧水
130攪拌麵
131攪拌塊
132圓筒部
133錐部
134孔
權利要求
1.一種清洗殺菌裝置,該清洗殺菌裝置在容器內收納被清洗物的狀態下,通過噴射清洗水清洗所述被清洗物,並且使用臭氧水來氧化分解所述被清洗物附著的病毒或細菌等有機物,從而將所述被清洗物殺菌消毒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清洗殺菌裝置包括清洗水供給裝置,該清洗水供給裝置供給清洗水;臭氧水生成裝置,該臭氧水生成裝置生成臭氧水並進行供給;以及噴射裝置,該噴射裝置在所述容器內向被清洗物噴射所述清洗水和所述臭氧水,所述臭氧水生成裝置包括混合泵,該混合泵引入臭氧和水並進行混合,生成在水中混合有臭氧的臭氧混合水;臭氧供給裝置,該臭氧供給裝置向所述混合泵供給臭氧;攪拌裝置,該攪拌裝置在配置有多個突起的封閉的流水路徑內,使從所述混合泵供給的所述臭氧混合水在施加流水壓力的狀態下依次衝撞所述多個突起,從而將所述臭氧混合水所含的臭氧微細化來生成臭氧水;以及管線攪拌器,該管線攪拌器將由所述混合泵生成的所述臭氧混合水在所述攪拌裝置中循環攪拌,從而調整所述臭氧混合水中所含的臭氧的粒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容器內通過所述噴射裝置使所述臭氧水循環對所述被清洗物噴射,從而將該被清洗物殺菌消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容器內,在將所述被清洗物浸泡於所述臭氧水的狀態下,使所述臭氧水以規定的流速循環,從而將該被清洗物殺菌消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容器內還具備使所述臭氧水以超聲波波段的頻率振動的超聲波振動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圓形的攪拌板,該攪拌板上形成有以圓周狀間隔形成的多個突起,通過使所述臭氧混合水依次衝撞所述多個突起,使所述臭氧混合水所含的臭氧微細化。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圓筒形的攪拌塊,該攪拌塊在錐狀的圓筒內面以圓周狀間隔形成有多個突起,通過使所述臭氧混合水依次衝撞所述多個突起,使所述臭氧水所含的臭氧微細化。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通過調整由所述混合泵到所述攪拌裝置內的流水壓力和利用所述管線攪拌器的所述循環攪拌的時間,使所述臭氧水中的臭氧氣泡的粒徑在所需尺寸範圍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由所述混合泵供給到所述攪拌裝置的所述混合泵產生的所述臭氧混合水的噴出壓力為3 8個大氣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臭氧氣泡的期望粒徑尺寸的範圍為4 50微米。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泵引入所述清洗水, 並混合該清洗水與所述臭氧水,所述噴射裝置向所述被清洗物噴射所述清洗水和所述臭氧水。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清洗水除清洗劑以外還含有過氧化氫水。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清洗水除清洗劑以外還含有光催化劑、磷灰石或光催化劑磷灰石的單體或它們的複合體。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殺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臭氧供給裝置產生臭氧濃度為70-120克/立方米的臭氧氣體並供給到所述混合泵。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通過生成並使用含有在水中難以失效的粒徑的臭氧的臭氧水,可以在短時間有效地進行醫療器具等被清洗物的殺菌的清洗殺菌裝置。所述清洗殺菌裝置包括淨水供給裝置;臭氧水生成裝置;噴射裝置,該噴射裝置在容器內向被清洗物噴射清洗水和臭氧水;臭氧水生成裝置包括混合泵,其引入臭氧和水並進行混合而生成臭氧混合水;臭氧供給裝置,其向混合泵供給臭氧;攪拌裝置,其在配置有多個突起的封閉的流水路徑內使來自混合泵的臭氧混合水在施加流水壓力的狀態下依次衝撞多個突起,從而將臭氧混合水的臭氧微細化而生成臭氧水;管線攪拌器,其將利用混合泵而生成的臭氧混合水在攪拌裝置中循環攪拌,從而調整臭氧混合水中的臭氧的粒徑。
文檔編號B01F3/04GK102438662SQ201180002022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8日
發明者中村正一 申請人:中村正一, 日本Acp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