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解鋁槽打殼缸用節氣氣動閥的製作方法
2023-07-29 16:00:56 1
專利名稱:一種電解鋁槽打殼缸用節氣氣動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電解紹槽打殼缸用節氣氣動閥技術領域本實用新 型涉及ー種氣動閥,尤其涉及ー種電解鋁槽打殼缸用節氣氣動閥。
背景技術:
打殼缸主要是在每次電解槽下料時打破表層結殼,保證氧化鋁原料順利進入電解槽。原有打殼缸採用改型的兩位五通氣控閥控制,這種換向閥安裝於打殼缸後蓋端面上,雖然節省了安裝空間,簡化了氣缸的配管,但其沒有節能功能。然而電解鋁行業中打殼缸的耗氣量佔整個エ廠壓縮空氣使用量的20%左右,對整個エ廠能耗的影響至關重要,有效的降低打殼缸壓縮空氣的能耗、提高打殼缸的壓縮空氣使用效率是解決電解鋁行業壓縮氣體節能的有效途徑。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用,降低能量的內耗,降低打殼缸的運行成本的電解鋁槽打殼缸用節氣氣動閥。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ー種電解鋁槽打殼缸用節氣氣動閥,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控制活塞,控制活塞將上蓋內分為上蓋左腔、上蓋右腔,控制活塞的活塞杆上套有彈簧,上蓋連接閥體,閥體內設有活塞,閥體和活塞之間設有閥套,閥體內設有隔套、支撐環,隔套之間設有E形圈,隔套內設有閥杆,閥體的後部設有螺堵,閥杆和螺堵之間設有彈簧,閥體內設有控制通道,閥體上設有排氣ロ O ロ、工作ロ A口和進氣ロ P ロ,工作ロ A ロ通過控制通道與上蓋左腔相通,進氣ロ P ロ通過控制通道與閥體左腔相通,活塞將閥體內分為閥體左腔、閥體右腔,閥杆通過E形圈與隔套將閥體右腔分為進氣腔P腔、工作腔A腔、排氣腔O腔,進氣ロ P ロ與進氣腔P腔相通,工作ロ A ロ與工作腔A腔相通,排氣ロ O ロ與排氣腔O腔相通。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上蓋通過備母連接調節螺栓。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閥體內設有大墊片。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控制活塞、活塞上均設有密封圏,閥套、螺堵上均設有O形圏。本實用新型同已有技術相比可產生如下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利用差動缸原理,加快打殼缸的空載動作速度的同時能夠使氣缸兩個腔間的壓縮空氣互補,從而實現兩腔間能量互補,從而降低能量的內耗,降低打殼缸的運行成本,同時,又能使氣控系統工作平穩,可靠性高,且本實用新型節氣閥與二位五通換向閥一起與打殼缸的後蓋整合後裝在打殼缸上,以實現減少配管,佔用空間小,降低成本的目的。壓縮空氣是エ業生產中的被輕視的重要能源,由於打殼缸在電解鋁企業往往有上千個,通過節氣閥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空壓機的能耗,從設備小改進升級方面不斷提高企業節能減排的能力。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排氣ロ、工作ロ、進氣ロ處的局部結構圖;[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應用中的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實施例ー種電解鋁槽打殼缸用節氣氣動閥(參見圖I、圖2),它包括上蓋3,上蓋3通過備母2連接調節螺栓1,上蓋3內設有控制活塞4,控制活塞4將上蓋3內分為上蓋左腔26、上蓋右腔27,控制活塞4的活塞杆上套有彈簧5,上蓋3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連接閥體6,閥體6內設有活塞7,活塞7將閥體6內分為閥體左腔28、閥體右腔,閥體6和活塞7之間設有閥套8,閥體6內設有大墊片9、隔套10、支撐環13,隔套10之間設有E形圈12,隔套10內設有閥杆11,閥體6的後部設有螺堵14,閥杆11和螺堵14之間設有彈簧15,控制活塞4、活塞7上均設有密封圈17,閥套8、螺堵14上均設有O形圈16,閥體6內設有控制通道20,閥體6上設有排氣ロ O ロ 23、工作ロ A ロ 24和進氣ロ P ロ 25,,工作ロ A ロ 24通過控制通道20與上蓋左腔26相通,進氣ロ P ロ 25通過控制通道20與閥體左腔28相通。閥杆11通過E形圈12與隔套10將閥體6內閥體右腔部分為3個腔,即進氣ロ P ロ 25所 在側為進氣腔P腔30,工作ロ A ロ 24所在處為工作腔A腔31 (兩處E形圈12與其中間的隔套10形成的空隙部分),排氣ロ O ロ 23所在處為排氣腔O腔29 (最左側的隔套10所行程的空隙部分),進氣ロ P ロ 25與進氣腔P腔30相通,工作ロ A ロ 24與工作腔A腔31相通,排氣ロ O ロ 23與排氣腔O腔29相通,進氣腔P腔30與工作腔A腔31由於E形圈12的作用互不相通,但工作腔A腔31與排氣腔O腔29是相通的。工作原理由於電解鋁槽的打殼缸行程的90%是在做快進的空載運動。可考慮將快進過程中氣缸前腔的壓縮空氣補給後腔來實現節能要求,控制原理如圖3所示,使用時將主氣源與二位五通氣控閥21的Pl ロ連接,二位五通氣控閥21的BI ロ通到氣缸22後腔,二位五通氣控閥21的Al ロ通過氣缸22的集裝型後蓋通到本實用新型的節氣氣動閥的進氣ロ P ロ25 (即與P腔30相通)、節氣氣動閥的工作ロ A ロ 24連接到氣缸22的前腔(即與工作腔A腔31相通),而節氣氣動閥的排氣ロ O ロ 23通過氣缸22的後蓋內的孔通道連接到二位五通氣控閥21的BI ロ(即與O腔相通29)。如圖3所示位置,當主氣源Pl 口供氣時,由於氣缸22前後兩腔受カ面積不同,所以氣缸活塞杆做伸出運動,前腔壓縮空氣通過節氣閥的工作ロ A ロ 24跟排氣ロ O ロ 23相通補給給氣缸22的後腔(此時節氣閥所處位置如圖I所示)。當活塞杆接觸到エ件時,負載決定壓力大小,氣缸22前腔起壓致使節氣閥工作腔A腔31壓カ升高,工作腔A腔31壓カ通過閥體下面的控制通道20到達控制活塞4左側的上蓋左腔26,當控制活塞4左側壓カ克服控制活塞4右側的彈簧5壓カ後,控制活塞4向右移動致使節氣閥活塞7帶動閥杆11向右移動,使節氣閥的O腔29與工作腔A腔31在E形圈12的作用下互不相通,而A腔31與P腔30互通,即工作ロ A ロ 24和進氣ロ P ロ 25相通,此時氣缸22前腔壓縮空氣便可通過兩位五通氣控閥21的Al ロ排向大氣,氣缸走到行程末端完成打殼工作;當二位五通換向閥21換向後,節氣閥的進氣ロ P ロ 25通過二位五通氣控閥21的A I 口供壓縮空氣,而在二位五通氣控閥21換向瞬間,節氣閥P腔30、工作腔A腔31和O腔29都無壓力,則控制活塞4在閥杆11與螺堵14之間的彈簧15力的作用下復位(回到圖I所示位置),在二位五通氣控閥21完成換向後,節氣閥P ロ 25與氣源連接致使P腔30壓カ升高,氣體通過節氣閥P腔30上面的控制通道20到達活塞7左側的閥體左腔28,由於彈簧15的カ很小,所以閥體內活塞7帶動閥杆11向右移動,從而使節氣閥的O腔29與工作腔A腔31在E形圈12的作用下互不相通,而P腔30與工作腔A腔31腔相通,即節氣閥的P ロ 25與A ロ 24相通,氣體可通過該通路向氣缸22前腔供氣,氣缸22後腔的氣體則從二位五通換向閥21的BIロ排向大氣,氣缸可正常縮回。當節氣閥的P ロ 25無壓カ時,即P腔30無壓力,活塞7在彈簧15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圖I所示位置)完成動作循環。這種動作方式在加快打殼缸的空載動作速度的同時能夠使氣缸兩個腔間的壓縮空氣互補,從而實現兩腔間能量互補,達到節能效果。同時又能使氣控系統工作平穩,可靠性高。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技術方案實例,並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即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與修飾,均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的範圍。
權利要求1.ー種電解鋁槽打殼缸用節氣氣動閥,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上蓋(3),上蓋(3)內設有控制活塞(4),控制活塞(4)將上蓋(3)內分為上蓋左腔(26)、上蓋右腔(27),控制活塞(4)的活塞杆上套有彈簧(5),上蓋(3)連接閥體(6),閥體(6)內設有活塞(7),閥體(6)和活塞(7)之間設有閥套(8),閥體(6)內設有隔套(10)、支撐環(13),隔套(10)之間設有E形圈(12),隔套(10)內設有閥杆(11),閥體(6)的後部設有螺堵(14),閥杆(11)和螺堵(14)之間設有彈簧(15),閥體(6)內設有控制通道(20),閥體(6)上設有排氣ロ O ロ(23)、工作ロA ロ(24)和進氣ロ P ロ(25),工作ロ A ロ(24)通過控制通道(20)與上蓋左腔(26)相通,進氣ロ P ロ(25)通過控制通道(20)與閥體左腔(28)相通,活塞(7)將閥體(6)內分為閥體左腔(28)、閥體右腔,閥杆(11)通過E形圈(12)與隔套(10)將閥體右腔分為進氣腔P腔(30),工作腔A腔(31)、排氣腔O腔(29),進氣ロ P ロ(25)與進氣腔P腔(30)相通,工作ロA ロ(24)與工作腔A腔(31)相通,排氣ロ O ロ(23)與排氣腔O腔(29)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電解鋁槽打殼缸用節氣氣動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蓋(3)通過備母(2)連接調節螺栓(I)。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電解鋁槽打殼缸用節氣氣動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閥體(6)內設有大墊片(9)。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電解鋁槽打殼缸用節氣氣動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活塞(4)、活塞(7)上均設有密封圈(17),閥套(8)、螺堵(14)上均設有O形圈(I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解鋁槽打殼缸用節氣氣動閥,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上蓋(3)、控制活塞(4)、彈簧(5)、閥體(6)、活塞(7)、閥套(8)、隔套(10)、支撐環(13)、E形圈(12)、閥杆(11)、螺堵(14)、彈簧(15)等,閥體(6)的工作口A口(24)通過控制通道(20)與上蓋左腔(26)相通,進氣口P口(25)通過控制通道(20)與閥體左腔(28)相通,進氣口P口(25)與進氣腔P腔(30)相通,工作口A口(24)與工作腔A腔(31)相通,排氣口O口(23)與排氣腔O腔(29)相通,本實用新型大大降低了電解鋁槽用打殼缸的耗氣量,為企業節能降耗做了貢獻,且使用安全可靠,成本低。
文檔編號C25C3/14GK202418070SQ20112049081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日
發明者丁春雷, 寧豔春, 曹常貞, 胡靜華, 韓豔 申請人:煙臺未來自動裝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