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最新】

2023-07-29 06:32:38 2

  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為「先輩的旗幟」,將圍繞「長徵精神」,選取青少年的獨特視角,向孩子們講述長徵中的動人故事,分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4節課。下面網為大家提供了開心第一課的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篇1】

  今年10月,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的紀念。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的追剿,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在長徵途中,紅軍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擊潰國民黨軍數十個團;紅軍途經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江河,爬雪山,過草地,行程二萬五千裡,歷時兩年,於1936年10月紅軍大三主力會師,宣告長徵勝利結束。長徵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長徵是宣傳隊,一路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長徵是播種機,撒下革命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長徵路上發生的動人故事,留名青史,永放光芒。

  血戰湘江突重圍

  1934年10月中旬,紅軍主力連同後方機關共8.6萬人,分別從福建長汀、寧化和江西瑞金、於都等地被迫突圍長徵。紅軍經過20多天的作戰,先後突破了敵人三道封線,於11月下旬來到湖南湘江。這時敵軍判明紅軍渡過湘江西進的意圖,組織了重兵追剿堵截,企圖將紅軍殲滅於湘江、灕水以東地區。敵軍利用寬闊的湘江構成了第四道封鎖線,紅軍前有湘江攔阻,左有廣西敵軍,右有河南敵軍,後有廣東軍閥窮追不捨,處境十分困難。11月25日,中央軍委發布搶渡湘江的作戰命令,紅軍分四路縱隊迅速搶渡湘江。此時,紅軍已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之間60華裡的湘江兩岸。可是紅軍主力距最近渡河點還有80公裡,如果輕裝急行軍,一天即可趕到。可是,由於山路狹窄,部隊行動遲緩,寶貴的渡江機會白白喪失。11月29日,敵人向正在渡湘江的紅軍發起了進攻。兩岸的紅軍戰士為掩護主力部隊過江,與敵軍展開了殊死決戰。敵人對我發動了全線進攻,企圖奪回渡口,殲我於半渡之中。在這生死存亡的戰鬥中,紅軍將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彈打垮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湘江兩岸灑下了無數紅軍將士的鮮血,保住了渡口,使紅軍大部隊拼死渡過了湘江。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紅軍血戰5晝夜,終於撕開了敵重兵設防的4道封鎖線,粉碎了敵人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陰謀,但紅軍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渡江後,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了3萬人。

  遵義會議放光芒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達到廣西通道縣境,此時,國民黨軍已判明中央紅軍北上與紅2、紅6軍團會師的意圖,在前方張網以待。危急時刻,毛澤東力主放棄北上湘西,建議西進貴州。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開會議,接受了毛澤東的建議,從而使紅軍避免了覆滅的危險。1935年1月初,紅軍強渡烏江,進佔遵義,擺脫了尾追的國民黨軍。這時紅軍抓住時機,於1月15日到17日在遵義舉行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著重解決了最為緊迫的軍事和組織問題。會議總結了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教訓,指出了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是造成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根本原因,肯定了毛澤東等提出的紅軍作戰原則,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實事求是解決中國革命重大問題的一次重要會議,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的成熟。這對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具有極為深遠和重要的意義。

  四渡赤水出奇兵

  應屆'畢業生網yJbYs.com-中國校園招聘第一網站,yjbys.com

  根據遵義會議確定的方針,中央紅軍準備渡過長江,進軍川西與紅軍四方面會合。1935年1月19日,紅軍準備從瀘洲至宜賓地段北渡長江,國民黨軍加強了對長江的封鎖,紅軍在川黔的土城地區遭川軍重兵堵截。毛澤東果斷脫離戰鬥,率部於1935年1月29日,從土城附近西渡赤水。2月7日,軍委決定紅軍轉向雲南扎西地區。敵軍撲向扎西,黔北暴露出敵兵力空虛的弱點,紅軍突然甩開敵軍,揮戈東指,於2月18日至21日從郞灘一帶東渡赤水,向黔北桐梓地區急進,發起了遵義戰役,5天之內連克桐梓、婁山關、遵義城,殲滅和擊潰敵人2個師另8個團,沉重打擊了國民黨軍的囂張氣焰,取得了紅軍長徵以來最大的勝利。遵義戰役後,敵軍企圖圍殲紅軍於遵義、鴨溪地區,紅軍識破敵軍的企圖,於3月16日由茅臺鎮附近再次向西,三渡赤水,進入川南。敵軍以為紅軍要北渡長江,急調重兵沿江防堵。當大批敵軍進入川南後,紅軍迅速從二郎灘等地又一次向東,四渡赤水。隨後,紅軍強渡烏江,直逼敵軍防守空虛的貴陽。紅軍抓住滇東北敵軍空虛之機,急進雲南,前鋒直逼昆明。這時滇軍主力已東調,雲南各地民團趕往昆明守城,紅軍主力乘機在昆明虛晃一槍,迅速轉向西北,於5月上旬順利渡過金沙江,擺脫了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實現了渡江北上的戰略意圖,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四渡赤水,充分體現了毛澤東用兵之神,以弱勢兵力與強大敵軍周旋,抓住時機消滅敵人,鞏固壯大了紅軍力量,鼓舞了士氣,使紅軍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分裂主義遭挫敗

  1935年5月,紅四方面軍的10萬人分路西進,開始長徵。紅四方面軍在西進途中,擊潰了國民黨軍堵截,相繼佔領茂縣、威州、平武以南地區。為策應正在北上的中央紅軍,紅四方面軍派紅30軍政委李先念西進,攻佔懋功、達維等地。6月12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在北進達維途中與紅30軍會師。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的勝利會師,粉碎了國民黨軍將紅軍主力各個殲滅的企圖,鼓舞了全黨全軍的勝利信心。兩大主力會師後,紅軍總兵力達10萬人。為此,中央決定放棄原定在川西北地區建立蘇區的設想,兩個方面軍繼續北上,在川陝甘3省建立蘇區。6月16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致電張國濤,指出兩大主力會師後應北上建立川陝甘3省蘇維埃政權。可是,張國濤不同意這一方針。他認為,現在應是「總退卻」階段,應組織遠徵軍西進青海、xq等地。6月18日,中央再電張國濤指出,以一、四方面軍這樣大的部隊,經草原遊牧區進入甘肅、青海,將感絕大困難,但張國濤堅持己見。6月26日,中央在懋功召開會議,指出紅軍的方針是集中主力向北進攻,在運動中大量消滅敵人。張國濤表示接受中央的戰略方針。會後,中央紅軍主力北上,然而張國濤卻按兵不動。9月1日,毛澤東等聯名致電張國濤,要求紅四方面軍主力迅速向右路軍靠攏,共同北上,可張國濤再次變卦,並於9月9日背著中央電令陳昌浩,要他率領右路軍並要挾中央南下。為了避免紅軍內部發生衝突,中央率右路軍中紅一方面軍主力迅速轉移,先行北上。當紅四方面軍中一些不明真相的幹部主張武力阻攔時,徐向前堅決制止,維護了紅軍的團結。張國濤錯誤估計形勢,過分誇大敵人的力量,輕視自己的力量,企圖以退卻求生存。他自恃槍多勢眾,凌駕於黨之上,向黨爭權,以槍指揮黨,甚至發展到另立「中央」。黨中央嚴肅批評了張國濤搞分裂主義的錯誤,同時進行了耐心說服教育,給其改正的錯誤機會。可他一意孤行,直至走上了分裂黨和紅軍的道路。但紅四方面軍廣大官兵,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堅決同張國濤分裂主義作鬥爭,按照黨中央的命令,迅速北上,實現了紅軍三大主力勝會師。

  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的一部英雄史詩。她像一條紅飄帶永遠銘刻地球上,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徵。回顧歷史,感慨萬千;展望未來,信心百倍。今天我們紀念紅軍長徵的勝利,就是要繼承和發揚長徵精神,用長徵精神來激勵中華兒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篇2】

  說起長徵,人們自然會想起關係黨和紅軍命運生死攸關的遵義會議,這次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軍事領導地位,中國革命從此開始了新的篇章。我們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繫不是偶然發生和孤立存在的。同樣,毛澤東也不是一下就能在遵義會議上被確立軍事領導人地位的。之前,毛澤東只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並在1932年10月受「左傾」影響撤銷了紅一軍總政治委員職務,被剝奪了軍事領導權。真正的轉機是從距遵義東約500多公裡的通道侗族自治縣開始的。

  通道侗族自治縣位於現今湖南省懷化市最南端,湖南、廣西、貴州三省(區)交界處,是通往中國大西南的要道。地處雲貴高原東緣向南嶺山脈過渡地帶,雪峰山西南餘脈延伸境內,分屬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可謂山高、崖徙、水險。東鄰湖南省綏寧縣、北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南毗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縣,西連貴州省黎平縣。歷史上,通道縣為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帶,素有「南楚極地」、「百越襟喉」之稱。全境東西寬58公裡,南北長68公裡,總面積為2239平方公裡,主要有侗、漢、苗、瑤為主的14個兄弟民族,其中侗族佔總人口的78.3%。

  長徵時,中央紅軍正是在這個地方,召開了一次生死攸關的重要會議,史稱通道會議。當時因情況緊急,此次會議的召開又是在行軍路上進行,人稱「飛行會議」,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是鮮為人知的一次重要會議。其意義不遜於遵義會議,也可稱「小遵義會議」。

  長徵初期,中央紅軍的既定戰略方針是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賀龍所部會合,以期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1934年11月中旬,突圍的中央紅軍跨越敵軍的三道封鎖線,進入湘南的嘉禾、臨武一線。11月26日至29日,紅軍花了整整4天時間才走到湘江岸邊。11月29日,湘軍和桂軍蜂擁而來,向正在渡江的紅軍發起了進攻。兩岸紅軍為掩護黨中央安全過江,與優勢的敵軍展開了殊死決戰。12月1日,戰鬥達到白熱化程度,敵人發動了全線進攻,企圖奪回渡口。紅軍將士用鮮血死守渡口,至當日17時,中央機關和紅軍大部隊終於拼死渡過了湘江。紅軍雖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中央紅軍和軍委縱隊,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多人。血的事實,宣告了「左」傾軍事路線的徹底破產,使廣大紅軍指戰員對王明路線的懷疑、不滿以及積極要求改變領導的情緒達到了頂點。待中央紅軍突破四道封鎖線之後,蔣介石加緊了兵力部署,一方面調集五六倍於中央紅軍的兵力,在通道以北一帶部署了一道嚴密的袋形防線,一方面電令湘、桂、黔地方軍閥分兵堵截合圍,企圖全殲中央紅軍。1934年12月10日,中央紅軍開始進入通道境內。此刻,「左」傾冒險主義的領導者李德、博古等人,不顧紅軍湘江戰役後兵力折損過半的實際情況和敵人張網以待的險惡局勢,仍然堅持從通道北進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師的既定方針,3萬多人的中央紅軍面臨一場生死決戰,隨時都有全軍覆滅的危險。在這危急關頭,黨中央主要領導同志於12月12日在通道城外一家農民的廂房內,非常倉促地召開了緊急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博古、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朱德,以及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以及當時的黨政主要領導,並請來了被軍委撤職的毛澤東同志。會上,毛澤東建議紅軍放棄與賀龍會師的打算,改變路線,不向湘西北挺進,而揮師向西,而後向北進入貴州。他認為到貴州情況要好得多,因為黔軍力量較弱,類似在廣西走廊遭受兩面夾擊的可能性極小,所以在貴州有可能獲得喘息的時間,以便整頓被打散的部隊,研究今後的行動計劃。而如果繼續按原定路線前進,就會遇上蔣介石部署來截擊的強大部隊。這是毛澤東自1932年以來第一次在軍事委員會上發言。毛澤東說:「我們何不來個避實就虛,甩掉眼前的強敵,到貴州去,為什麼一定要去鑽口袋呢?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嘛!」會上幾乎沒有什麼爭論。朱德和其他軍事指揮官立即接受了毛的建議,周恩來、王稼祥、李德也同意了。在李德表明同意之後,博古也表示贊成。長期以來紅軍領導人在一個問題上取得一致意見,這還是第一次,更不用說是對毛澤東的建議了。不過,毛澤東向他們指出,採取別的辦法幾乎肯定會導致全軍覆滅。當日會後19時半,以軍委的名義向各軍團、縱隊首長發出了西入貴州「萬萬火急」的進軍電報。12月13日,中央紅軍從通道分兩路轉兵西進。一路由當時通道縣城的縣溪進入靖州縣的新廠、平茶,然後由新廠、平茶分兩路進入貴州;一路由通道的播陽進入貴州的洪州向黎平進軍。是日,軍委又向各軍團、縱隊發出「迅速脫離桂敵,西入貴州,尋求機會,以便轉入黔北」的電令。14日,中央縱隊進入黔境後,軍委又命令活動在湘西的紅二、六軍團,要配合行動,調動或牽制黔陽、芷江、洪江的敵人,以便策應中央紅軍向黔北進軍。18日,中共中央在一進入貴州的黎平縣又召開了政治局會議,進一步討論了戰略方針問題,肯定了毛澤東在通道會議上提出的轉兵貴州的正確主張。

  通道會議是中央紅軍在面臨危機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緊急會議,在此次會議上,毛澤東力挽狂瀾,提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通道轉兵決策,從危機中挽救了3萬多中央紅軍。正如劉伯承同志在《回顧長徵》一書中指出的:「當時,如果不是毛主席堅決主張改變方針,還剩3萬紅軍的前途只有毀滅。」從此可以看出,沒有通道會議,就沒有通道轉兵,沒有通道轉兵,也就沒有貴州的黎平會議以及後來的遵義會議。因此,通道會議不僅挽救了3萬多中央紅軍,還為黎平會議和以後的遵義會議召開奠定了基礎。

  儘管關於通道會議連一片紙也沒有留下(人們只是在最近幾年才慢慢知道舉行過這麼一次會議),它作出的決定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紅軍在通道會議作出的改變行動路線的決定是至關重要的關鍵性的決定。說明了中國人此時開始漸漸團結在毛澤東的周圍,形成反對共產黨國際派來的德國顧問的陣線。沒有跡象表明李德意識到他指揮中國革命軍隊的日子從此開始宣告結束,除非他有了什麼疾病,可以得到某種心靈上的暗示,他所擔心的事情正在發生。毛澤東本人也未必意識到他當時已漸漸地贏得了中國革命的領導權,而且後來便一直掌權,直至他生命最後時刻。肯定也沒有別人想到這一點。事實上,除了少數幾個共產黨領導核心人員外,多年來無人知道曾經舉行通道會議和黎平會議。迄今為止,也沒有多少青年人知道這個曾經決定中國命運的地方——通道侗族自治縣。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4月,我和妻子尋著紅軍的足跡自駕來到了湘、貴、黔交界處的紅色明珠——通道侗族自治縣。看著當年紅軍突圍揮師西進的轉兵道,耳邊迴響起紅軍艱難突圍的激烈槍炮聲,感慨萬千。如果沒有通道會議,沒有毛澤東的建議,沒有紅軍的通道轉兵西進,也就沒有後來的遵義會議,紅軍的命運將會改變,中國革命的道路、中國今天的歷史也將徹底改變!四月的通道,春暖花開,滿眼青色,當年的小鎮80年後的今天已變成一座美麗的城市。通道縣先後榮獲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生態示範區、全國群眾體育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最佳休閒旅遊縣、中國大學生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縣域旅遊縣、通道侗族村寨成功入列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當地的導遊灰諧地告訴我,凡是來通道轉兵道看的人將來都會時來運轉。鬥轉星移,滄海桑田,讓我們記住80年前長徵路上這個給中國工農紅軍、給中國革命帶來巨大轉機的紅色明珠——通道侗族自治縣吧。祝福這個美麗的侗族城市越來越好!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篇3】

  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長徵精神」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激勵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歷史再現

  「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70年前的長徵,紅軍表現的英勇是史無前例的。70年後的今天,再次回首漫漫長徵路,久久咀嚼那段光輝歷程的時候,我們從中又會體味出何種情感和豪情?在新世紀的時期,我們又如何理解和發揚偉大的長徵精神?

  偉大的紅軍戰士,他們強渡大河,飛奪瀘定橋。想想當時的情景是多麼艱險。「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是偉人毛澤東同志的詩句,不就是紅軍長徵生活的寫照嗎?

  漫漫長徵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戰士站起來。二萬五千裡長徵路,路有多長,紅軍撒下的汗水就有多遠!巍巍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埋葬不了他們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茫茫沼澤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掩藏不住他們堅定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那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長徵精神。

  此時,我感覺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令人臣服的力量。歷史再次向我們證明:長徵精神將伴隨中華兒女不斷締造輝煌。我們應該學習長徵精神,爭做紅軍後人。感恩長徵

  我感謝那些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百折不撓、自強不息!這就是永恆的長徵精神。我們應該讓長徵精神代代相傳,讓長徵精神永放光芒!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