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急自救箱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1:06:21 3
專利名稱:一種應急自救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配合消防設備使用的應急裝置,尤其涉及ー種應急自救箱。
背景技術:
目前,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均設有專用的滅火器和消防水管等設施,以應對突發事故引起的火災,這雖然可以大大減少突發事故給人們的生活所帯來的損失,然而在ー些特定場合如隧道、地鐵等發生ー些較大型的意外事故時,因消防人員無法在短時間內迅速控制火勢,消除隱患,而涉險人員也無法及時疏散撤離現場,因此,無法完全杜絕人員的傷亡,故急需ー種能在此類狀況下,即便短時間內無法控制局面,涉險人員仍然能藉以自救的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ー種應急自救箱,應用於隧道或地鐵等,當發生火災或爆炸等意外事故時,可給涉險人員提供一種行之有效的自救手段。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ー種應急自救箱,嵌設於牆體上,包括箱體及內設的送風裝置、壓風自救器及若干呼吸終端和呼吸面罩,其中,箱體上設有向外側推拉打開的防護門;送風裝置為一與壓風機相連的壓風管;壓風自救器包括進氣口和出氣ロ,進氣ロ通過一三通球閥與壓風管相連,出氣ロ通過ー減壓裝置與各個呼吸終端相連;若干呼吸終端分布於壓風自救器的兩側並通過送氣管道彼此相連;若干呼吸面罩掛設於防護門的內側。 所述防護門為兩扇,呈左右對稱設置於箱體上。所述呼吸終端呈左右對稱設置於兩防護門的內側。所述的壓風自救器內設油水分離裝置、消音裝置、過濾裝置及浄化裝置。所述箱體外貼有用以提示壓風自救箱位置的反光條。採用上述方案,在面對火災帶來的毒氣、煙霧時,遇險人員可以就近趕到安裝有應急自救箱的設置點,迅速戴上呼吸面罩進行自救,避免了中毒的危險,保障了人身安全。該裝置在各種隧道或地鐵內安裝使用,解決了我國現行隧道或地鐵的火災防護問題。
圖I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壓風自救器內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狀態示意圖;[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使用狀態示意圖。標號說明箱體I防護門11彈簧鎖12送風裝置2壓風管21送氣管道211壓風自救器3進氣ロ 31出氣ロ 32三通球閥33腔體34消音裝置341消音管3411泡沫鋁3412過濾層342三組玻璃纖維過慮層3421、3422、3423 活性碳過濾層3424排水ロ 343呼吸終端4呼吸面罩5減壓裝置6減壓閥61氣壓表6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ー種應急自救箱,嵌設於牆體上,包括箱體I及內設的送風裝置2、壓風自救器3及若干呼吸終端4和呼吸面罩5。其中,箱體I上設有兩扇防護門11,呈左右對稱設置於箱體I上,該防護門上安裝有彈簧鎖12,在常態時呈關閉狀態,在需要應急使用時,根據箱門的開啟方式,按下門上的彈簧鎖12,銷子自動退出,向外側施加拉カ即可打開防護門11,防護門11的內側掛設有若干呼吸面罩5。箱體I外貼有反光條,用於在緊急情況下,提示壓風自救箱的位置。送風裝置2是與壓風機相連的壓風管21,應急自救箱應用於隧道時,壓風機裝設於隧道ロ,壓風機產生的壓縮空氣通過壓風管21輸送至各個應急自救箱。壓風自救器3裝設於箱體I內,包括進氣ロ 31和出氣32,進氣ロ 31通過一三通球閥33與壓風管21相連,出氣ロ 32通過ー減壓裝置6與各個呼吸終端4相連,本實施例中的減壓裝置6包括減壓閥61及用於顯示當前壓カ的氣壓表62,各呼吸終端4呈左右對稱設置於兩防護門的內側並通過送氣管道211彼此相連。如圖3所示,壓風自救器3為ー個集油水分離、消音、過濾與淨化功能於一體的裝置,它具有一腔體34,腔體34的進氣ロ端裝設消音裝置341,進氣ロ端底部設有ー帶開關的排水ロ 343,而出氣ロ端裝設過濾層342。其中,消音裝置341包括一表面具有若干小孔的消音管3411,消音管3411外的腔體34內壁設有用於消音的材料泡沫鋁3412,該消音裝置341可使壓縮空氣產生的噪音在70分貝以下,提供一個相對安靜、輕鬆的環境避免使用人員產生緊張情緒;過濾層342沿氣流方向可依次分為三組玻璃纖維過慮層3421、3422、3423及ー組活性碳過濾層3424,其中,第一層玻璃纖維過慮層3421用於將壓縮空氣內大量的油氣過濾到5PPM以下,雜質顆粒濾除至5MICR0N,第二層玻璃纖維過慮層3422用於將壓縮空氣內的油氣濾除到O. 5PPM以下,雜質顆粒濾除至1MICR0N,第三層玻璃纖維過慮層3423用於將壓縮空氣內的油氣濾除到O. OlPPM以下,雜質顆粒濾除至O. 01MICR0N,活性炭過濾層3424用於濾除壓縮空氣中的臭氣及非常微細的油氣及超微顆粒,對壓縮空氣起著浄化作用。[0038]當隧道內發生火災或突發爆炸性事故時,被圍困人員來不及疏散逃離,而危險局面在短時間內又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時,涉險人員即可趕到安裝有上述應急自救箱的設置點,打開箱體的防護門11,拿起掛設於防護門11內側兩側的呼吸面罩5,將呼吸面罩5的一端插接於呼吸終端上,另一端套置於面部,打開壓風自救器的開關進行自救。根據使用人員的多少,還可及時調整減壓閥61以控制壓縮空氣的氣流強度。在此過程中,裝設於隧道ロ的壓風機將空氣進行壓縮並通過壓風管21輸送至隧道裡面的各個壓風自救器3,初始時,打開壓風自救器3的三通球閥33至第一檔位,如圖4所示,壓縮空氣將殘留於壓風管內的水及油汙等排出,然後將三通球閥33開至第二檔位,如圖5所示,此時,壓縮空氣經壓風自救器3的進氣ロ進入壓風自救器3的腔體34內,經油水分離、消音、過濾、浄化後從出氣ロ 32出,再經減壓閥61減壓即可輸送至各呼吸終端4,將呼吸面罩5的一端與呼吸終端4插接,即可使氣流導通,此處的呼吸終端4和呼吸面罩5相插接的接頭可以是速拆裝接頭,可以依使用人數的多少,適當擴展使用,也可以是普通的拆 裝接頭。總之,該應急自救箱具有穩定調壓、手動節流、四級過濾、ニ級消音、油水分離等多種功能,可有效過濾空氣中的油汙及超細顆粒物,去除有機氣體及異味,使用衛生、無毒的醫用呼吸面罩為用戶提供D級品質的空氣。該裝置在各種隧道及地鐵中安裝使用,可解決我國現行隧道及地鐵的火災防護問題,在高樓大廈中安裝使用,可解決高樓火災人員的避險需求,同樣,在金屬或非金屬礦山、煤礦等井下有人作業區域安裝使用,適用於有火災、煤與瓦斯突出、瓦斯煤塵爆炸危險性的礦井,可解決老式壓風自救器工人用頭伸進風筒布袋遮擋視線,不能了解周圍環境,從而產生焦慮情緒,影響自救等問題。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定,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的種種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應急自救箱,嵌設於牆體上,包括箱體及內設的送風裝置、壓風自救器及若干呼吸終端和呼吸面罩,其中, 箱體上設有向外側推拉打開的防護門; 送風裝置為一與壓風機相連的壓風管; 壓風自救器包括進氣口和出氣口,進氣口通過一三通球閥與壓風管相連,出氣口通過一減壓裝置與各個呼吸終端相連; 若干呼吸終端分布於壓風自救器的兩側並通過送氣管道彼此相連; 若干呼吸面罩掛設於防護門的內側。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應急自救箱,其特徵在於所述防護門為兩扇,呈左右對稱設置於箱體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急自救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呼吸終端呈左右對稱設置於兩防護門的內側。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應急自救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風自救器內設油水分離裝置、消音裝置、過濾裝置及淨化裝置。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應急自救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箱體外貼有用以提示壓風自救箱位置的反光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急自救箱,嵌設於牆體上,包括箱體及內設的送風裝置、壓風自救器及若干呼吸終端和呼吸面罩,其中,箱體上設有向外側推拉打開的防護門;送風裝置為一與壓風機相連的壓風管;壓風自救器包括進氣口和出氣口,進氣口通過一三通球閥與壓風管相連,出氣口通過一減壓裝置與各個呼吸終端相連;若干呼吸終端分布於壓風自救器的兩側並通過送氣管道彼此相連;若干呼吸面罩掛設於防護門的內側。本實用新型應用於隧道或地鐵等,當發生火災或爆炸等意外事故時,可給涉險人員提供一種行之有效的自救手段。
文檔編號A62B9/00GK202459885SQ20122003949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日
發明者汪金洋 申請人:龍巖龍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