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平絨機織織物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10:49:01 2
專利名稱:仿平絨機織織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緯起絨組織機織織物,特別是一種仿平絨機織織物。
現有的緯起絨組織機織織物,主要有緯平絨織物和燈芯絨織物兩類。燈芯絨布面為割絨後由絨毛形成的經向絨條,紋路清晰,絨毛豐滿;緯平絨的物點是織物整個表面被覆著短而均勻的毛絨,絨毛平整不露地,上述兩種織物的絨根一般為V形固結,手感較硬,容易脫毛,織物組織陳舊,數十年不變,布面呆板,缺少變化和新意。不能滿足人們對服裝面料求新、求異和美觀、舒適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改進的仿平絨機織織物。其織物結構設計合理,毛絨固結好,布面風格獨特,既不同於燈芯絨,也不同於緯平絨,豐富了緯起絨組織機織織物品種,外觀美觀大方,手感柔軟,富有彈性,作為服裝面料,穿著舒適,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的由經紗和地緯及絨緯在多臂織機上按設計的織物組織交織成坯布,經割絨後織物表面形成由方形絨簇沿經向排成行的斷續絨條,相鄰絨條的方形絨簇相互交錯,使整個布面形成絨格,即仿平絨機織織物。織物表面不同於以住緯起絨織物,風格獨特、新穎。
本仿平絨機織物組織中,絨緯絨根以W形固結,絨緯形成絨毛的浮線為5-9個緯組織點,每一方形絨簇由2-10根緯紗割絨後組成,地緯與絨緯之比為1∶2-3,地組織為平紋。
本仿平絨機織織物中,經紗和地緯紗,可以採用純棉紗線,或採用棉氨綸包芯紗線;絨緯紗可採用純棉紗線,或採用溶劑紡纖維素纖維(Tencel)紗線。
本仿平絨機織織物所述循紗線,其細度選用規格是12S、12S/2、16S、16S/2、21S、21S/2、30S、30S/2、32S、32S/2、40S、40S/2,其中選一種,或各選一種,或選幾種,用於經紗,、地緯、絨緯的織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仿平絨機織織物是在多臂織機上,按照所設計的織物組織,由經紗、地緯和絨緯交織成坯布。如圖所示有兩種組織結構的仿平絨機織織物。
圖1為本實用新型小格仿平絨機織織物的結構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小格仿平絨機織織物的組織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大格仿平絨機織織物的組織圖。
參見
圖1、圖2,地緯(2)與絨緯(3)之比為1∶2,地組織為平紋。絨緯(3)起絨浮長線為7個緯組織點,絨緯(3)絨根以W形固結,每一方形絨簇由4根絨緯(3)組成。經紗(1)和緯紗(2)選用21S純棉紗或棉氨綸包芯紗,絨緯(3)選用16S純棉紗或16S溶劑紡纖維素纖維(Tencel)紗。割絨時,沿箭頭方向進刀,割絨後,布面形成小格仿平絨機織織物。
參照圖3,圖3所示大格仿平絨機織織物,與小格仿平絨機織織物各方麵條件基本相同,不再詳述。不同點是,每一方形絨簇由8根緯紗組成,布面絨格較大。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許多優點和積極效果。
1、織物結構設計合理,絨毛豐滿、平齊、固結好,手感柔軟、舒適,富有彈性。
2、外觀風格獨特、新奇,打破了設計絨類織物的傳統觀念,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3、作為服裝面料穿著舒適,美觀大方,滿足了人們求新、求異的審美需求。
權利要求1.一種仿平絨機織織物,由經紗(1)、地緯(2)及絨緯(3)交織而成,其特徵在於織物表面是由割斷絨緯形成的若干方形絨簇沿經向排成行組成斷續絨條,相鄰絨條的方形絨簇相互交錯。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平絨機織織物,其特徵在於絨緯(3)形成絨毛的浮長線為5-9個緯組織點,其絨根為W形固結,每一方形絨簇由2-10根絨緯(3)割絨後組成;地緯(2)與絨緯(3)之比為1∶2-3,地組織為平紋。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平絨機織織物,其特徵在於經紗(1)和地緯紗(2)可採用純棉紗線,或採用棉氨綸包芯紗;絨緯(3)可採用純棉紗線,或採用溶劑紡纖維素纖維紗。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仿平絨機織織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諸紗線,其細度選用規格是12S、12S/2、16S、16S/2、21S、21S/2、30S、30S/2、32S、32S/2、40S、40S/2,其中選一種,或各選一種,或選幾種,用於經紗(1)、地緯(2)及絨緯(3)的織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仿平絨機織織物。該織物採用多臂織機,按設計的織物組織由經紗、地緯、絨緯交織成坯布,經割絨後,織物表面形成由方形絨簇沿經向排列成行的斷續絨條,相鄰絨條的方形絨簇相互交錯,使整個織物表面形成絨格,即是仿平絨機織織物。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絨毛豐滿、平齊,外觀風格獨特,富有新意,作為服裝面料,穿著舒適、美觀大方。
文檔編號D03D27/04GK2372332SQ9822232
公開日2000年4月5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3日 優先權日1998年9月3日
發明者叢培文, 王積剛, 宋修璞, 袁偉, 榮鵬飛 申請人:山東省文登市染織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