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馬案:中國近代史上最嚴重的案件 刺馬案真相是什麼?
2023-03-30 13:32:48 2
刺馬案是清明四大奇案之一,刺馬案指的是張汶祥刺殺兩江總督馬新貽的故事,刺馬案發生後因為涉及到封疆大吏的醜聞,慈禧更是親自出面處理案件就是想要掩蓋醜聞的內幕維護清朝的顏面,刺馬案對清朝的影響巨大,加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進程,刺馬案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刺馬案介紹:
刺馬是指清末張汶祥刺殺兩江總督馬新貽的故事,後被人傳誦,成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刺馬案也對中國近代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如果沒有刺馬案的發生,中國也就不會變成戰亂不斷日漸衰弱,被西方列強瓜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刺馬案事件過程:
在同治九年,又發生了兩江總督、封疆大吏馬新貽被刺的要案,真是朝野震驚,舉國傾注。事情發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馬新貽校場閱兵完畢,返回督署的路上,為刺客張汶祥所殺。刺客並不逃走,高喊:「刺客是我張汶祥!」讓那班怕死的衛士捉拿。
這個案子發生後,清廷十分驚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內幕褻聞,於臉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蓋矛盾,粉飾門面。慈禧太后為了維繫她搖搖欲墜的統治,親自出面處理此案。把正在天津處理教案的大員曾國藩,調來審理這個案件。又在曾國藩出發前夕,召見了他,面授機宜,說「馬新貽辦事很好」,為此案定了調子。
這還不放心,一周之內,又連連派出大員參與審案。刑部尚書鄭敦謹,也奉旨與曾國藩同審。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終於為張文祥定了一個「漏網發逆」和「復通海盜」的罪名,將張汶祥處決,剜了張汶祥的心,去祭奠這位馬新貽,又厚厚地予以撫恤。一句話,馬新貽是一個好官,張汶祥是一個發逆。
刺馬案真相是什麼?
原來,馬新貽之所以官運亨通,靠的是假報軍功,又結納權貴才得來的。他在所謂的「剿匪」戰鬥中,原本是一個敗軍之將。被俘以後,又沒有骨氣,與「匪首」義結金蘭,成了拜把兄弟。再由他的把兄弟導演一幕馬新貽收復失地的鬧劇,欺瞞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寶座。飛黃騰達以後,那些拜把兄弟原以為可以攀附於他,千裡迢迢來投靠。馬新貽奸佔了拜把兄弟的妻室,又誘殺了拜把兄弟。張文祥因偶然的原因逃脫他的魔掌,才弄出這一出刺馬的大案來。由此可見,清廷所依重的大臣,漁色負友,形同禽獸。凡此種種,正是清廷官場腐敗的縮影,無怪慈禧太后煞費苦心,一定要把真象掩蓋起來。
刺馬案對清朝的影響:
刺馬案的發生加快了割據東南的湘系軍閥與清朝的矛盾,使得慈禧加快對湘系軍閥的打壓,導致一個災難性後果就是依靠湘軍兵力和財力建立和維持的東南海防日益廢弛,也讓西方列強有機可乘,比如1874年,日本侵略我國的臺灣及其附屬國琉球,並勒索清政府巨額「贖臺費」,1881年法國又在東南沿海挑起了中法戰爭。
清政府軟弱無能無法抵擋,只好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出賣國家主權來維護東南沿海「安寧」,這樣一來不僅維護不了和平與安寧,反而讓西方列強看到了一塊肥肉,最終導致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李鴻章曾直言:如果不是刺馬案,清朝也不會對湘軍的裁撤和打擊越來越厲害,也就不會導致海防日益廢弛被西方列強侵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