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德雲社誰最會唱戲(票友眼中笑壇點將錄)

2023-04-14 17:26:03

《笑壇點將錄》之「鼓上蚤」張文順

咱們說說張文順,順帶把德雲社的幾個元老(資歷老,輩分老的老演員綜合起來說一下),就拿張先生作為一個引子。

張文順(1938——2009年)的藝術生涯,主要分為兩大塊,一個是早期在北京曲藝團時期,另一個就是晚年在德雲社,下面分開來說一說。

張文順早年在北京曲藝團學習過一段時期,他後來的兩個門戶,就是在這一時期鋪就的基礎。一個是相聲,師承佟大方,一個是滑稽大鼓,師承葉德霖(藝名「架冬瓜」)。佟大方是北京曲藝團的老演員,生於1919年,卒於1984年,相聲演員,他有三個門戶,相聲師承郭啟儒,評書師承張壽臣,單弦師承金曉珊。佟大方在北京曲藝團一團,該團主要是以演曲劇為主。曲劇是解放後,由老舍先生倡導創立的一個地方戲,音樂形式主要是單弦裡面的各種曲牌,定名為曲劇,後來北曲的一團,主要就以演曲劇為主,排過不少的電影,像《楊乃武與小白菜》、《箭杆河邊》、《珍妃淚》等等,佟大方都參與其中了,據說老電影《方珍珠》還有佟大方參與。相聲的材料,佟先生留下的不多,有單口《糊塗縣官》,對口《文章會》、《不夠廿》(小段)留下,都是跟譚伯儒合作,1984年播出的紀錄片《老北京的敘說》裡有佟大方示範表演《賣估衣》的視頻資料,這些材料也可以作為研究佟大方藝術的珍貴資料。

佟大方名下的傳人,除張文順之外,還有姚玉明,落在了河南焦作,後來情況不清楚。還有畢成文先生,相聲大辭典中有他的條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一下。這也是佟大方這個門戶的一點傳承情況。

張文順先生的第二個門戶,是滑稽大鼓,師承「加冬瓜」葉德霖,滑稽大鼓不妨多說幾句,這是京韻大鼓的一個支派,創始人叫張雲舫,跟白雲鵬是師兄弟,另闢蹊徑,以京韻大鼓的唱腔為母體,加了一些滑稽的內容,獨創出滑稽大鼓來,張雲舫的另一個本領就是善編曲詞,據說京韻大鼓《桃花莊》就是從他編的滑稽大鼓曲目裡改編過來的。在鼎盛時期,滑稽大鼓主要有三個人物(都有唱片資料留下來),一個是「老倭瓜」崔子明,他的唱盤很多,《藍橋會》、《蔣幹盜書》等等的,這都可以聽到;二是富少舫,他是白雲鵬的弟子,唱法跟白派很像,他的唱片有《孫總理倫敦蒙難》,這是一個並不滑稽的滑稽大鼓,這個故事取材於孫中山的一本書《倫敦蒙難記》,講述的是孫中山在倫敦遇險的經歷,三是「架冬瓜」葉德霖,留下了《醜妞出閣》的唱盤,葉德霖還有晚年演出《飛奪瀘定橋》的劇照。張文順年輕時葉德霖學習過一段時間,但未演出過,莫歧倒是演過《劉二姐拴娃娃》,1988年跟2010年兩度在天津上演,此後在北京幾次演過片段,除此之外,滑稽大鼓就沒有其他的傳承人了。

張文順很年輕就脫離了曲藝界,直到晚年給郭德綱捧哏,作為德雲社的元老之一,迎來了人生的一個黃金時期。2010年9月,德雲社恢復演出,據郭德綱書中所說,德雲社後臺供著侯耀文、張文順二位先生的照片。侯耀文不必說,郭德綱的師父,張文順先生能夠和侯三爺並駕齊驅,也算是老來紅了。

張文順晚年的資料很多,郭德綱剛紅紫時期的相聲,大多數都是跟他合作的,最早郭德綱出的一個MP3的盤,上面那些節目,都是郭德綱剛剛紅起來時的代表作,張文順給捧了不少,有幾個還是很可以的,如《賭論》等都不錯,建議大家聽一聽。此外,張文順還演過一些單口,網上能找到的如《教書匠》、《崇禎算卦》幾個,也反映了他單口的水平。張文順最後一次演出,大概應該是給郭德綱捧的《大實話》,之後時間不長便去世了。張文順去世,在相聲界甚至曲藝界都是一個大新聞,對於他也算是一個死後哀榮了。

總之張文順的一生,雖然脫離曲藝界比較早,但是晚年紅紫起來,而且死後得到了很隆重的哀榮,對於他來說,應該也算是可以瞑目於九泉之下了。張文順的弟子,有張德武等人,可惜也是英年而逝。

除張先生之外,德雲社的元老級別的人物,還有邢文昭、李文山等人(王文林先生到後面再說),邢是劉寶瑞名下的學生。李是王世臣名下的弟子,邢文昭出過一部《君臣鬥》的冊子,這幾個人都是德雲社早期的人物。年輕的時候,都沒有大紅紫,而到了晚年,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可見世事難料,奉勸諸位,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從曲藝界、相聲界的很多人和事都可以證明這個道理。

《笑壇點將錄》之「獨火星」嶽雲鵬

最近幾年,嶽雲鵬大火,褒揚者有之,批評者也有之。所以這一期就談談嶽雲鵬以及其他郭德綱的弟子,當然有的人都已經不在德雲社,但是從相聲師承的門戶上來說,還是應該算在郭德綱的門下弟子。

在十年前,郭德綱剛剛走紅的時候,他的弟子以何雲偉、曹雲金最為走紅。兩個人都有各自的代表節目,何雲偉的代表作是《四大名旦》,在其中主要模仿了梅葆玖、李世濟和荀慧生這三個人的唱腔(對於尚派只是學了兩句念白,可以忽略不計,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尚小雲這種陽剛的青衣唱法確實難學)。

離開德雲社後,2011年,何雲偉和李菁搭檔上了央視春晚,表演《獨家錄製》,就是《學電臺》的變體。2012年何雲偉和馬六甲搭檔在天津大劇院表演了《雙學電臺》,到目前為止,我也只看過這一次何雲偉的現場,其中用馬三立的嗓音唱《粉紅色的回憶》歌曲的橋段,效果還是不錯的。近來何雲偉頻繁的亮相於戲曲頻道各種演出中,有時擔任主持人,亦有時在京劇客串一些角色(比如曾經陪遲小秋演出過《鎖麟囊》的丑角),還在曲藝舞臺上演出過京韻大鼓,涉獵相當廣泛。

曹雲金和劉雲天早期以說逗類的節目為主,特別在2006年德雲社十周年慶典上,和老演員趙世忠合演了《學四省》,這段相聲因趙世忠即興的現掛而享譽一時,後來曹的《口吐蓮花》、《山西家信》、《說學逗唱》、《託妻獻子》等等節目陸續播出,反響都很不錯。他雖然以說逗為主,但也有《學電臺》這樣的節目,而且他這個節目還比較有名,這些節目都比較較好的能反映曹雲金青澀時期的藝術風貌來。

後來,曹雲金和劉雲天2012、2013、2014年連續三年參加了央視春晚,分別表演了《奮鬥》、《這事兒不賴我》和《說你什麼好》,當然春晚並不能如實的反映一個演員的真實水平。因為春晚的演出總會受到一些非藝術性的因素的限制,如時間長短、晚會主題等等的都制約著演員的發揮,但是這幾個節目較之早年的青澀的風格確實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與何李曹劉(所謂老「德雲四少」)都是出生在京津這種相聲氛圍濃鬱的城市有所不同的是,嶽雲鵬則是出生在河南濮陽,來北京後,在飯館擔任服務員,後來拜郭德綱為師,進入德雲社。開始和史愛東搭檔,有人說一直在開場的位置演出。中央電視臺錄製的紀錄片《百年板聲》裡有嶽雲鵬唱的竹板書《水漫金山》,可能這是他比較早的資料了,錄製這個紀錄片的時候大概老「德雲四少」還沒有離開,嶽雲鵬也沒有這麼大的知名度。2010年之後,郭德綱開始力推嶽雲鵬,這中間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時間。隨著「五環之歌「的走紅,觀眾才逐漸知道了嶽雲鵬,2014和2015年參加了央視春晚的演出,分別表演了小品《擾民了您》和相聲《我忍不了》,最近隨著歡樂喜劇人的熱播和德雲社二十周年的慶典,嶽雲鵬也成為娛樂界正當紅的喜劇明星。

在網上曾見到一篇文章,評價嶽雲鵬,茲轉載如下:

第二季的歡樂喜劇人,小嶽嶽不出意料地拿了冠軍。

個人覺得,這個冠軍,小嶽嶽拿得太不露臉。

不露臉在於,從半決賽開始,小嶽嶽的表演就完全脫離了「相聲」,而是一味的在臺上譁眾取寵、丟醜賣乖。撒潑、打架、擦地板,頂著相聲的旗號行滿臺亂飛之實,活脫脫就是一個站起來的狗熊。

決賽更是糊弄,這好幾十口子的大群口,要包袱沒包袱、要立意沒立意,哪怕您臺上規規矩矩來個「說學逗唱」的基本功展示都算您對得起觀眾,可結果就是幾個人沒頭沒尾地說了幾句廢話,砸了幾句歪掛,報個孩子叫了聲爸爸,老郭出場唱了個大實話,這冠軍就抱回了家。難怪有網友評論道「嶽雲鵬在歡樂喜劇人的奪冠,預示著相聲的死亡。」

其實,相聲的死亡,不僅僅是從小嶽嶽奪冠開始。

從2012年開始,京城的小劇場相聲進入了「洗牌期」,從最多的50多家到如今的不到20家,北京小劇場相聲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又如曇花一現般地凋零。相聲劇場的大面積衰敗,與相聲演員隊伍的魚龍混雜,有著極大的關係。

相聲行業的從業門檻很低,有兩個人,兩身大褂兒,帶著兩張嘴,臺上就能說段相聲。可相聲同時又是個對演員要求極高的行業,逗哏的帥賣怪壞、捧哏的頂刨撞蓋,那樣都要求演員本身具有極佳功底和天賦,更別提觀眾耳熟能詳的「說學逗唱」四門功課,看似簡單,可單拎出一門來,沒有三五年的功夫,休想在臺上運用自如。

而如今活躍在相聲小劇場的相聲演員,有相當一部分是未曾經過傳統訓練的票友半路出家。由於缺乏傳統相聲的功底,大肆糟改傳統段子、臺上灑狗血(做作過火的表演)的演出成了他們吸引觀眾的唯一手段。甚至有的演員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演出中無所不用其極,髒話連篇、臺上脫衣服、無釐頭鬼畜……美其名曰是創新,可這痰桶裡炒出來的雜和菜,把好好的相聲折騰得是群魔亂舞,烏煙瘴氣。

某些腦殘粉恐怕也要負上一部分責任。搞笑是相聲的目的,可並不是唯一的目的。相聲之所以能從清末一直存活到21世紀的今天,除去令人發笑的包袱外,對「假、惡、醜」的諷刺、對「真、善、美」的褒揚、獨特的表演形式、耐人回味的技巧都是相聲仍未從大眾視線中消失的原因。

可在「娛樂至死」的社會大背景下,很多觀眾僅僅把自己的關注點放在「搞笑」這一個節點上,忽視了對相聲整體的重視。這就導致了某些相聲演員為了把粉絲逗樂,絞盡腦汁地往段子中添笑料,加包袱,甚至摘抄大量的網絡段子,不光破壞了相聲段子本應擁有的完整性和邏輯性,也導致了很多演員就此放棄了基本功的訓練和練習。大段吃功夫的貫口活在北京相聲舞臺上逐漸減少便是由於這個原因,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又有多少演員樂意去做呢?

於是,現如今的北京相聲界產生了一個逆淘汰圈,真正擁有傳統相聲功底地演員因為觀眾的日益稀少和收入的微薄而逐漸淡出,而無知者無畏的「相聲新秀」們卻因為敢於在臺上撒潑打滾收穫了大量的擁躉。「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使得現如今的小劇場相聲和脫口秀、二人轉越發相似,而真正意義上的相聲,卻在逐漸走向衰敗與死亡。

或許在某一天,我們在藥房之中重遇「滿不懂」與「賈行家」,在街口又見「丁文元」與「王德成」,在胡同裡突然聽到那句的「二他媽媽,給我烙仨糖餅」。那一瞬間,我們依然能夠會心一笑,但轉眼,卻悵然若失。

對於這篇文章的觀點,我有如下幾個看法:

現在的青年相聲演員說相聲,是可以規規矩矩的演出的,比如何李曹劉等人青澀時期的節目,聽上雖然不夠成熟,但是都是比較規矩的。嶽雲鵬由於來自河南農村,和他們幾個比較起來,有些先天不足。所謂相聲的傳統的技法,他即使能夠掌握,囿於自身條件也無法表現出來,為了適應舞臺演出,所以他肯定要探索自己的風格,在這其中有一些過火的表演是難免的。而且嶽雲鵬有些節目,並無過火之處,表演還是很恰如其分的,如《河南STYLE》、《白蛇傳》等等,都還是差強人意的。

我很贊同文中所提到的關於「娛樂至死」大環境的批評,早年在天津茶館相聲剛剛恢復的時候,演出的都是中規中矩的傳統相聲,隨著時間的推移,世風時異,茶館相聲中低俗、狗血的風格的東西也愈來愈多,到我聽茶館相聲的時候,就有許多不健康的東西充斥在臺上了,甚至一些老演員也不能夠免俗。從1996年德雲社成立、1998年天津茶館相聲開始演出,距今至多也只有二十年的時間,但其中種種變遷軌跡也折射出文藝發展的趨勢,而這種趨勢大致與趙本山、小瀋陽、宋小寶在舞臺上的表演痕跡是相吻合的。

最後,再說幾句孫越,孫越是李文華的外孫,給嶽雲鵬捧哏,颱風和口風很好,他的身材很胖,但是表演上並沒有過於的醜化自己,這點是很難得的,很多捧哏的,特別是個人條件接近孫越這種的,都靠在舞臺上竭力醜化自己來贏得觀眾的笑聲和掌聲,竊以為這種表演路數等同於飲鴆止渴,是不可取的。而孫越的捧哏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大體和于謙走的是一個路數吧)。

嶽雲鵬現在是紅了,但是他能否打破相聲演員」紅不過五年「(田立禾語)的怪圈,還是要靠個人的努力,正如于謙在相聲中所說的那一段話,我看大有」戲假情真「的意味:」德雲社現在更新換代是一個最大的問題,我們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找著一個德雲社的孩子,能力也夠,品德也夠,各方面都好,能夠將來成為德雲社的領頭羊,帶著這些人將德雲社走向更大的進步,甚至說帶著全體說相聲的走向更高的輝煌,這也是咱對得起祖師爺。「不管嶽雲鵬是否能成為德雲一哥,都希望他能繼續走下去,堅持做一個好的相聲演員。

《笑壇點將錄》之「通臂猿」高峰

高峰,1983年出生,曾就讀於天津農學院,後成為專業演員,相聲拜師範振鈺(2004年拜師),快板拜師金文聲老先生(2006年拜師),成為王鳳山的再傳弟子。後在就職於德雲社參加演出。

高峰從事相聲表演很早,在大學時期就不斷說相聲,參加大型的演出。在那個時期,有幾個相聲,現在還經常的播出,比如和裘英俊的《拴娃娃》、在國樂相聲社演出的群口相聲(我認為這個可以叫「笑劇」)《丟驢吃藥》等,到現在都是經常播放。尤其是這個《拴娃娃》,給裘英俊捧哏,前面的鋪墊部分,話不多,但是安排的很合適,很有分寸。2004年,高峰參加了紀念馬三立逝世一周年的專場演出。這場演出的演員都是當時的相聲愛好者,後來有很多都成為京津兩地的相聲大蔓。

2005年,郭德綱成名後第一次來天津演出,在中國大戲院演出,是日因為大霧瀰漫,部分演員被堵於路途之中,高峰臨危受命,救急給郭德綱捧哏演出了他彼時最代表的作品《西徵夢》,這是一個很有名的演出,郭德綱的著作裡,經常提及這段相聲節目。後來,高峰參加了德雲社。2006年12月20日,拜金文聲為師,這個拜師活動在當時也很受人矚目。

高峰的相聲,主要是學馬三立和馬志明父子的風格,這除了個人的愛好之外,跟大環境的影響也很有關係。天津是有馬氏相聲的土壤的,整個城市的人民對馬三立都非常的敬仰(一個說相聲的老藝人,能成為幾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的城市名片,這在相聲行估計馬三立是唯一的一位),所以在當時的相聲愛好者們,也都以馬氏相聲為皈依,唯馬三立、馬志明的相聲馬首是瞻、亦步亦趨的進行學習,有評論說,天津相聲是「無笑不宗馬」,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也說明了馬氏相聲在天津的影響力之巨大。

高峰到德雲社之後,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演出日益成熟。

有幾個相聲我是比較喜歡的,集中在下面說一說:

一 《槓刀子》,這是郭榮啟的單口名段,一個說功類的節目,包袱不太多,在現在演出,難度是很大的,高峰毅然搬演了這個節目,這個繼承傳統的精神是很值得肯定的,這個節目網上有錄像,聽上去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我比較喜歡這段。

二 《大相面》。這個演出的時間比較早,應該2006年德雲社十年大慶時演的,由張立林為其捧哏,應該是某個專場的演出實況,當年電臺經常放這段。這段主要是私淑馬三立和王鳳山合作的版本,體現了高峰這個學馬的水平。

三 《論夢》,這也是網上的錄像,跟欒雲平合作(個人感覺欒的捧哏有點張文順先生的味道)。這段天津的劉文步經常演出(09年校園行師大站,他就演的這個節目,跟鄭福山搭檔,我當時正在上學階段,在津沽講堂看的這段,網上也有劉先生在茶館演出的實況視頻)。高峰演出版本,主要是按照劉文步的演法說的,但是他的結尾比劉先生有所增益(劉的結尾是夢醒了,「我可沒變兔子」,結尾;高峰的版本是,前面鋪墊,在家裡養了四隻兔子,最後結尾這四個兔子就是段子中砸掛這幾個演員,結尾)前後呼應,比較完整。我比較贊成這個演法。

另外值得說一說的是,在謝天順就職德雲社之後,曾和高峰合作過很多節目,這對高峰幫助不小。高峰是以私淑馬氏相聲聞名的,而謝天順則是馬志明早期的合作夥伴,對馬氏的一些作品瞭若指掌,而且幾十年的舞臺生活之中,積累了豐富的藝術經驗,高峰和謝天順合作的一些節目是很有馬派味道的,這樣的作品中,大家可以聽一聽《報菜名》,這是馬志明比較有特色的一個作品,當初馬謝就有錄音傳世,大家可以比對著聽一聽高峰學馬還是很地道的。

上面所列的,都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高峰的節目,而且他演出節目眾多,我所聽過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所以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當之處,還希望大家原諒。總之一句話,高峰的相聲,中規中矩,有條不紊,這在現在已經是相當難得了。

除了相聲之外,高峰還兼唱快板,早期有《單刀會》的錄音,電臺經常在播,網上也有他到德雲社之後在劇場演出這段的實況錄像。除了單唱王派快板之外,他的快板還穿插於相聲之中。在快板三大派中,天津愛好者學王派的多,北京的愛好者學高派的多(而李派則普及於部隊)。王鳳山本人技藝精湛當然是主要的,而他晚年和馬三立搭檔,從而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且王派本身傳統題材的節目多,文學性比較強,適合進行業務演出,所以能走紅了津門也就不足為奇了。

《笑壇點將錄》之「金毛犬」于謙

于謙,北京曲藝團學員,師從石富寬。記得郭德綱、于謙走紅之初,石富寬在電視上還說過,于謙是從十幾歲就開始就跟著他的學生。北京曲藝團學員班,在前面已經說過一些情況,在文革前,招收了兩期學員,在文革後又開設了學員班,像什麼李偉建等人,都是「文革」後,北曲學員隊的學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于謙算是一個比較根紅苗正的演員了。另外,北京的馬貴榮是很有名的相聲教師,北京市面上很多青年演員都是她的學生,王玥波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說回婉華這個體系對於北京相聲界貢獻是很大的。

郭德綱總提及,于謙是他的師哥,而且從師父一輩就是好搭檔,前面說過高鳳山是壽爺的乾兒子,所以郭德綱、于謙是師兄弟,平輩論交是沒錯的。高鳳山的弟子中,最有名的就是石富寬了。他的相聲說的好,快板亦很有名,而且有錄音,水平還很高的,有一段經常播的,《詹天佑風雪居庸關》,還有其他的,我本人聽過好幾個有時代特徵的快板節目,名字想不起來了,反正內容唱的都是華國鋒當政時期的事情。侯石搭檔四十多年,之後石富寬基本上給師勝傑捧哏了,也很合適,在捧哏方面,石富寬算是一個難得的人才,而且能夠做到「從一而終」,這一點更難得,希望郭於二人也能如此

于謙學員隊畢業後,在北京曲藝團工作了很多年,這些年經歷了相聲最低谷的時候,他在《魯豫有約》的節目裡回顧了這一時期的演藝經歷,的確令人唏噓不已,建議大家看看這個電視片,而這個時期的于謙也開始了多觸點的發展,拍電影、電視劇等等,這也是那個時期相聲演員普遍的抉擇,很多人都如此。郭德綱跟于謙第一次搭檔,應該是在1996年,但是那個時期,是臨時合作,他們真正的長期搭檔,那應該是在2004年左右的事情了,那陣于謙才正式到德雲社來上班。

前面我反覆說過多次,「臺上臺下沒有雙重人格」,這句話是郝壽臣說的,我是非常同意這句話的,演員的性格是什麼樣,他的作品呈現出來的特色就是什麼樣的,絕不會說有出入的。于謙的捧哏,臺上顯得很機智、聰慧,用一句老詞叫「哏思敏捷」,臺下的于謙,愛好也是非常廣泛的,還出過一本書,起名就叫《玩兒》,講述的就是他的玩的經歷,這樣的個人性格,決定了他臺上的特色。我個人很喜歡于謙的《扒馬褂》,這段相聲他也來馬褂,也來圓謊的,我個人更喜歡他演穿馬褂的那個角色。

除了玩之外,說到業務上呢,于謙的起來的還是很多的,比如京韻大鼓、單弦、京劇、通俗歌曲(學崔健)等等的這些都在節目裡唱過,還都很有味道,尤其值得一說的是于謙演的《同仁堂》,報藥名,這段是高鳳山的代表作(其實王鳳山也有這個錄音,但是高鳳山演出的版本好像更多一些),于謙唱起來還是很有高派的神韻的。

于謙除了給郭德綱,以及德雲社的演員捧哏之外,也有跟別人合作的時候,如侯石郭於四個人的《紅花綠葉》,那時郭德綱跟于謙才剛紅起來不久,在兩個老師面前,還顯得很年輕。德雲社十年大慶的時候,郭德綱和石富寬合作過《西徵夢》,而侯耀文和于謙合作了《河南戲》,于謙給侯耀文捧哏,就顯得要忠厚了許多,這也有個禮節問題,畢竟侯耀文是自己的長輩,當然會比平時跟郭德綱一起幹活,規矩很多。

于謙的另一個門戶是金文聲,這是郭德綱紅起來之後,他們幾個人一起拜的金文聲,當時天津電視臺還播出過這個儀式。金文聲是在西河門收的徒弟,金本人是張起華的弟子,所以郭德綱、于謙都有增字輩的門戶,這是應該指出來的(金先生在快板、山東快書、西河大鼓這幾個門都有師父,但是按增字排行,那應該是在西河門收徒弟,起碼從理論上說應該是這樣,金文聲的弟子按福祿壽喜排列,于謙的名字是於增祿)。

文:九龍祚 首發於2016年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