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藍谷第二季度會扭虧為盈嗎(半年度業績報告發布)
2023-04-14 16:17:28 2
欒鍇韜
作為率先獲得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踏足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車企,自2009年創立以來,北汽新能源的發展一直是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風向標之一。而在此之上建立的北汽藍谷(證券代碼:600733),近幾年的發展同樣牽動著整個行業多方的關注。
近期,北汽藍谷2022年半年度業績發布,從整體來看,北汽藍谷的整體營收正在持續提升,產品銷量也在不斷增長。
換言之,北汽藍谷品牌向上的底氣正在變得越來越足。
上半年展現強勁韌性,北汽藍谷逐漸向好
根據北汽藍谷發布的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儘管北汽藍谷遭遇了疫情反覆、經濟增速放緩、原材料及零部件價格高企、晶片及電池等核心資源供應緊張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但憑藉之前以「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基本原則與國際國內多家行業領先企業建立的穩固產業合作關係,北汽藍谷穩住了自身的供應鏈體系,克服了供應難題,確保了旗下車型生產、銷售、交付工作的穩步進行,從而為實現今年的產銷目標奠定了基礎。
在逐漸克服諸多困難後,北汽藍谷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連續4個月100%以上的銷量增長,上半年累計銷量逾1.7萬輛,同比增長144.43%,1-7月的累計銷量約2.06萬輛,同比增長97.61。其中,6月銷量達到了3,597輛,相較去年同期增長高達127%。
而北汽藍谷旗下新能源品牌極狐汽車的銷售數量更是同比提升476.1%,超過了2021年全年銷售總量,其銷量增速在20萬-35萬價格區間的純電動汽車細分市場保持領先。在以北京為主的26座核心重點城市中,實現了18座城市的份額提升,其中北京市場的份額提升至7.8%,位列細分市場第四名。
銷量的增長帶來了業績的提升,今年上半年,北汽藍谷的營收顯示出持續改善和成長的趨勢,同比增長超過10億元,達到34.76億元,增長幅度42.76%。同時,經營性的現金流數據也在持續增長,目前,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已提升至20.50億元。而現金流較大幅度的增長,也能夠保證北汽藍谷下一步在研發、渠道發展等方面的投入能力。
因此,從多項指標上來看,北汽藍谷現階段目前正處於財務狀況健康、整體經營情況持續回暖的狀況下。而如果考慮到今年上半年諸多外部不利因素的影響,北汽藍谷交出的這份半年報,更能夠體現出其在承壓下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正如北汽藍谷經理、北汽新能源總經理代康偉表示,隨著市場強勢爆發,以及北汽藍谷技術持續迭代、實力不斷積澱、銷量保持上揚,虧損形勢正逐步得到緩解,距離臨界點越來越近,有望在不久的未來徹底扭轉。
堅持技術探索,搶跑自動駕駛新賽道
如果要列出北汽藍谷今年整體上揚的幕後英雄,最大功臣無疑是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的上市和交付,而這也能體現出北汽藍谷對研發不懈餘力、對技術不斷探索的長久堅持。
其實,北汽藍谷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也與其長期重視研發投入有一定關係。2021年,北汽藍谷在研發上的投入達到12.08億元,同比增加24.14%,研發費用佔比營收的13.89%,超過國內多數自主品牌。今年上半年,北汽藍谷研發費用也達到了3.74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對此,北汽藍谷董事會秘書趙冀表示,「當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已進入下半場競爭中,也就是智能化的階段。這是一個非常『卷』的競爭階段,為了保持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必須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北汽藍谷是比較重視經營能力建設的,但為了更長遠的發展,我們會為了研發投入而暫時犧牲一些短期盈利。」
北汽藍谷在技術探索上的堅持,從極狐的成長曆程中可見一斑。從品牌成立到現在短短數年間,北汽藍谷對內改革重塑結構,對外攜手合作夥伴深化產業協同,相繼攻克了三電技術、平臺架構、智能網聯等多個技術難題。
在三電技術方面,北汽藍谷一直堅持三電技術自主掌控。旗下產品以極狐阿爾法S為例,其最高續航裡程達到708公裡,電池包最高能量密度194wh/kg,行業領先;電機,NEDC動力總成效率高達87.5%,在量產車中表現斐然;電控,不但開發出純電動全地形模式,還實現了26%的量產車能量回收率,同樣也是行業領先。
而在平臺技術方面,北汽藍谷與麥格納聯手打造的全冗餘架構電動車硬體平臺——BE21,作為世界級開源整車平臺,不僅支持車身結構從2.75米到3米的軸距拓展,還支持L3級別以上智能駕駛,並具備超級拓展、超級智能、超級交互和超級進化等四個傑出特點。在去年,北汽藍谷更是基於該平臺技術授權國外企業,開創了中國汽車行業技術出海先河。
智能網聯技術方面,北汽藍谷與華為不斷深化戰略合作,在過去四年集中解決了來自智能電動車軟硬體結合的各種難題和挑戰。針對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雙方工程師合作超過1200天,泛化測試裡程超百萬公裡,在雷射雷達的布置、5G天線的集成等眾多方面實現技術首創和領先,在性能、品控、成本以及智能汽車量產應用方面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如今,以技術立本的北汽藍谷,正在向ICT企業轉型,實現科技與電動的深入融合。面對「新能源汽車 智能駕駛」這個未來汽車產業最大風口,北汽藍谷與華為這樣的行業巨頭進行了「強強聯手」,攜手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載HI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量產車——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
其採用BE21平臺和IMC架構打造而來,能夠支持L3級別以上的智能駕駛。如果再考慮到國內首部關於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已經施行,北汽藍谷在自動駕駛這條新賽道上的領先性,已經不言而喻。
而這,還不是北汽藍谷唯一能夠定義行業標準的領域。
高質量發展,定義智能汽車新標準
作為國內率先發力高端市場的汽車企業,北汽藍谷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一直扮演著行業先行者、技術輸出者和商業模式創造者的角色,除了在技術研發探索上長期處於行業前列之外,其在營銷生態、資源布局方面的努力也在引領著行業方向。
還是以極狐為例,極狐汽車品牌和產品影響力不斷提升的關鍵之一,就是北汽藍谷全方位的營銷生態。通過不斷加強數位化營銷的方式,極狐構建起了一體化營銷全鏈路,通過囊括各種內容和平臺IP組成的全鏈內容矩陣,搭配上多樣化的活動、演唱會等新穎的形式,將品牌、產品的核心信息觸達潛在用戶心中,從而實現了從營銷到銷量的轉化。
在數位化營銷之外,極狐還在包括用戶共創、圈層運營、營銷IP打造等方面持續強化,加大用戶與品牌之間的黏性,有效的鞏固和擴大了品牌口碑和用戶好感度,讓品牌成為用戶的情感夥伴,培育用戶從產品消費者進階為品牌成長陪伴者。
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極狐汽車總裁王秋鳳透露道,上半年,極狐汽車重點從兩個維度進行品牌建設,一方面是通過與北京國安等品牌合作,冠名線上演唱會等形式,實現品牌「破圈」,讓參與者自覺成為極狐汽車的傳播者;另一方面是通過渠道建設,以服務來連結用戶。
而在終端和配套服務體系方面,極狐品牌上半年運營門店達到154家,至今年年底將進一步達到186家,並計劃在2025年實現覆蓋100 城市、380 家網點的網絡規模;82家服務中心已覆蓋全國56個城市,而覆蓋全國40座城市、1289座認證充電站組成的補能網絡也已正式投入運營。特別在OTA升級迭代速度方面,極狐汽車表現同樣領先行業,6月22日已完成上市以來第9次升級,總升級功能多達120項,用戶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在堅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下,北汽藍谷正在向著智能汽車時代的行業先行者、技術輸出者和標準定義者的角色穩步邁進,而在這條以發展為主旋律的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北汽藍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好在,向上之路已然開啟。
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發展才是主旋律
新能源汽車正在以前所未見的速度發展著,我們都在經歷汽車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根據全國乘聯會(CPCA)的統計數據,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及批發銷量分別為251.5萬輛和246.6萬輛,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28.4%和122.8%。而與之對比,乘用車整體的產銷量分別為1022.8萬輛和1017.2萬輛,同比增長幅度為7.1%和3.4%。雖然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汽車市場整體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滯漲現象,但下半年新能源汽車板塊維持高增長、高滲透的趨勢不會變化。
在新能源車「藍海」依舊龐大,但競爭日漸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要想實現品牌的進一步發展,必須要留有足夠的「後手」和「底氣」,而北汽藍谷顯然並不缺乏這些東西。
對於下半年的業績,北汽藍谷副經理、北汽新能源常務副總經理樊京濤表示,在如今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留給企業的時間窗口很短,不過北汽藍谷依舊擁有較多的業績新增長點,包括新產品、新銷售渠道以及行業增長的大趨勢。隨著體系能力的建設和效率的提升,在團隊的密切配合下,下半年北汽藍谷的銷量和經營質量會有更大的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在產品層面,北汽藍谷通過重塑經營思維,已經改變了以往專注B端的思路,找到了與C端用戶進行連接的方式,通過洞察C端用戶的需求,打造出用戶能夠接受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從而實現更好地為用戶服務。極狐阿爾法S銷量的不斷走高,正是這一路線正確性的最佳證明。
隨著定位更加高端、被稱為「在智能汽車的世紀留下轍痕」的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的開始交付,極狐阿爾法T、阿爾法S標準續航版這兩款配備北汽藍谷自研「極鋒」電機的車型,其價格區間也「下探」到24萬元附近,擴大了產品覆蓋度的同時也從產品結構上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在未來,極狐汽車還將乘勝追擊,在現有B級產品基礎上,於2023年推出兩款A級車型,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並繼續保持極狐汽車的增長勢頭。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逐漸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時間節點,北汽藍谷已經靠著持續的創新變革、超前的行業布局,找到了新時代的發展方向、站穩了腳跟,正在這條以發展為主旋律的新能源汽車賽道上,不斷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穩步邁進。
責任編輯:黃莉
校對:劉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