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久保玲與cdg什麼關係(雖然你知道CDG的小桃心)
2023-04-13 00:28:24
1981年 巴黎處女秀
1980年代前後,在群雄爭奪的巴黎時裝圈,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憑藉與傳統西方時裝大相逕庭的形式,一同成為了彼時時裝圈裡的「異類」。1981年,她在巴黎發表的處女秀以獨特的不對 。「我想讓設計成為武器,為我取得戰役的勝利。」川久保玲在當時說道。
1983秋冬 針織系列
這是個發表在33年前的設計,至今仍被稱作永恆的經典。川久保玲將針織面料、棉質材料進行交叉式編織,在借鑑了日本和服的美學理念後,以人體支撐起服裝的廓形,通過面料交織後形成的張力,打破了西方時裝設計在當時「桎梏」人體的規則,重新構建了時裝和人體之間的關係。
1992春夏 色彩的改革
在經過很長的一段將黑、白、灰等深沉色調作為主色調的階段後,1992春夏系列是川久保玲的一次「色彩改革」。在該系列裡,她將花卉印花作為主要元素,通過強調花朵的形狀和樣式,並融入其鍾情的東瀛風情,讓飽和度極高的色彩輔以豐富的印花視覺衝擊力,用相當積極的方式在色調上尋求到突破口。
1997春夏 隆與腫
這一次,川久保玲試圖消除對人體和衣服間關係的刻板成見,是將人體和時裝剪裁分割開來的嘗試。在這一季,川久保玲通過對衣服內襯的物料填充,打破人體與衣服之間的界限,塑造出怪異且極具戲謔性的廓形,有評論者稱之為:「卡西莫多的時裝版」。這一奇特的系列還促成了她與沃克藝術中心的合作,後者讓舞者們穿著該系列上演了一出名為「情景」(Scenari)的舞劇,取得了極高的評價。
2003秋冬 身披標語的獨行者
這一季是川久保玲對傳統男裝的另類詮釋,她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解構了男裝的夾克,並用氣墊球鞋去搭配整個look。整個系列以她鍾情的格子圖紋為基礎,利用褶皺、捆綁的設計細節進行裝點。通常來說,川久保玲並不會過於聲張自己的政治信仰,但唯獨在這個系列裡,她將標語印製在服裝上,例如:「多數人總是錯的」、「隨波逐流是腐朽的」等。
2005秋冬 破碎的新娘
沒有一個新娘可以像川久保玲在2005秋冬時裝發布會上那樣令人驚悚。在她手中的婚紗,仿佛蒙上了一層驚悚的浪漫氣息。模特們被裝扮得如同哥特電影裡的鬼娃娃,慘白的面孔、歪斜的衣領,以及薄紗、絲緞和絹網拼接的婚紗,完全顛覆了傳統意義中對新娘「純潔」的描述,正如主題「破碎的新娘」——寓意著舊觀念的破碎,新秩序的開始。
2007春夏 東瀛風情的立體主義
濃墨重彩的色調和極具日本文化氣息的元素是這一季的關鍵,川久保玲在本季中以鮮明的紅、黑色作為主基調,是對日本文化的另類演繹。從擅長的解構主義風格,到不對稱的剪裁方式,川久保玲使用了網眼面料、透明硬紗和塑膠重疊層,塑造混搭效果。如同芭蕾舞者的紗裙,更像是一種浪漫的新詮釋。
2012秋冬 崇尚平面的美學
改革雖然不是川久保玲設計服裝的目的,但是對主題的創新和挑戰,已經成為了時裝秀的關鍵要素。2012秋冬系列被定義為「崇尚平面」,川久保玲將她的成品轉化成了「二維空間的存在」,在設計中添加了迷彩、豹紋、印花、圓點圖案等相對傳統的設計元素,並以扁平設計的風格來呈現,將所有人帶到了一個「平面的」世界。
2016春夏 藍色女巫
這個系列被命名為「藍色女巫」,靈感源自女巫和David Lynch於1986年創作的電影《藍色絲絨》。她將十字緞帶編織擴大化,利用絲絨面料進行扭轉打結、褶皺處理,將大量的荷葉邊和面料填充在空隙處,製造出膨脹感,藉助飽和度極高的藍、紅色的視覺對撞,時裝本體已成為了行動的雕塑。
2017春夏 隱形衣
似乎與聲明的主題有著大相逕庭的解讀,靈感源自「隱形衣」的系列有著全然不同的呈現。從早期利用人體支撐其服裝的理念,到如今川久保玲選擇將人體隱藏於如雕塑般的服裝中,無法否認的是,那些有著少女情懷的彼得潘圓領、可愛的波點元素和荷葉邊,都表現出鮮明的女性風格,但卻與服裝自身「無法穿著」的藝術性有著更為強烈的反差。
撰文:徐小喵
編輯:Sophie Sh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