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上班族講的是什麼,華麗上班族沒看懂_1
2023-04-02 08:48:56 1
華麗上班族講的是什麼,華麗上班族沒看懂
杜琪峯與周潤發、張艾嘉、羅大佑的攜手,並非沒有由衷。杜琪峯與張艾嘉的合作,可追溯到1987年的《七年之癢》,與周潤發的碰撞,可上溯到1988年的《八星報喜》,三人際會於《阿郎的故事》,那是1989年。次年的金像獎上,《阿郎的故事》起獲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女主演在內的八大提名,並最終讓周潤發繼續《英雄本色》和《龍虎風雲》後再度指染金像影帝,而羅大佑也與許冠傑一同為《阿郎的故事》舉起了的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的獎座。隨後四人乘勝追擊,又在《吉星拱照》中收穫了1990年十大賣座影片。當年五位五零後正值當打,如今《華麗上班族》重聚,時光荏苒25載。幾位大咖借著晚景餘暉,似乎都在傾其所有,想把這一輩子所遇這人世間的複雜性都傾注於《華麗上班族》一身。
《華麗上班族》故事緣起於張艾嘉2008年推出的同名舞臺劇,並由張艾嘉執筆進行了殺伐性改造。在原版故事中,仲平不過是個坐而論道的丁克族,淇淇則是個朝氣蓬勃的NONO族,到了電影裡,二人聯袂的父女線明裡暗裡地策動了一場職場的終極KO。影片借鑑了舞臺劇的切入視角,由職場菜鳥李想的職場經歷帶入,左手是八面玲瓏的張總在前線翻雲覆雨,右手是仲平幕後的運籌帷幄,兩線之間,一群忙碌的中層和底層在職業與情感,博弈與奮鬥中扮演著別人生命中的過客。張艾嘉指染杜琪峯電影編劇並不足為奇,早在當年的《阿郎的故事》時,張艾嘉就是編劇。
與舞臺劇化繁就簡不同,杜琪峯窮極奢華地營造了一個後現代實驗風情的職場。影片吸收了舞臺劇方寸天地的包容性,故事中的大廈、辦公區、街市、酒館、飯店、地鐵、家居等所有的美術場景都在棚內一站式解決。四千多萬的置景投入,顯然不是奔著多快好省的目而去。這種一如電子集成線路板式的職場擬態,可謂是當代人的CPU人生。在明與暗的光影之間,時鐘要素被放大和凸顯出來,在巨大的時間絞肉機下,我們皆可找到自己與故事人物所對應的位置。然這種心理和視覺上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後現代風格,同時又令人耳後根陣陣麻涼。與場景的奢華相相匹配的是表演陣容的升級,除了張艾嘉繼續在張總的位置上呼風喚雨,周潤發、湯唯、陳奕迅、王紫逸全面顛覆王耀慶和鄭元暢等舞臺班底。
影片雖然用了大量音樂元素來豐富敘事,但個人不太認同歌舞片的定位,影片還是劇情主打,對歌舞的追求是其次。至於影片的表達,更像是一群有了資歷和地位,有了人生和閱歷的過來人以職場之名為我們模擬某種殘酷人生。故事中的人物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江湖,沒有顯著的善惡標籤,除了陳奕迅代表的貪婪被凸顯出來,每一個人物身上都有言不由衷的東西。王紫逸的善良與真實最後出賣了張總,張艾嘉下場可悲但於公於私都似乎情有可原,生活都砸在了職場的湯唯因為缺愛也可能被愛利用,而周潤發演繹的大BOSS屬於當代中產階級的大多數,無法用好與壞的二元邏輯來度量。看完《華麗上班族》,再也不必死揪著你們娛樂圈真亂來搶佔道德高地,你會發現原來你們職場更亂。老闆利用情婦攻城略地,情婦依仗老闆實現人生抱負,情婦轉身又依賴小白臉打江山,為了脫身,小白臉還可以真愛之名拉美女下水,而灰姑娘式的職場菜鳥,最後竟然收穫了公主般的愛情。電影的矛頭所指,導演杜琪峯和編劇張艾嘉並沒有歸納話白,但這人世間糾結不清的現實巨網昭然若揭,且已讓我們每一個人難以脫身,其諷刺與深意無需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