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王賽的高潮是鐵觀音茶王的出爐 人們就稱之為鐵觀音茶王
2023-04-02 03:45:07 1
所謂"觀音王"就是"極品鐵觀音"或者"特級鐵觀音"的另一叫法。
談及「觀音王」,就得先了解安溪鐵觀音茶王賽。
茶王賽源於古代的「鬥茶」,又稱「茗戰」。民間「鬥茶」的習俗始於唐代,宋之後在福建民間廣為流行。清朝初期,由於鐵觀音的發現和製作技術的成熟,從而衍生了「功夫茶」的衝泡方法,也給「鬥茶」注入了新鮮血液。到了清末民初王賽是誰,「鬥茶」逐漸發展成為有組織、有規模的名茶評比活動,評出的第一名稱為「茶王」。此後王賽是誰,民間習慣上把有組織、上規模的名茶評比活動稱為「茶王賽」。當今的安溪「茶王賽」,既保留了傳統的一面,又融入了時代的精神,成為茶文化中一道獨特的景觀。
1993年以來,安溪縣先後在廈門、廣州、上海、北京、長沙、香港、澳門等地舉辦「茶王賽」及其系列茶事活動,實現「『茶王賽』舉辦到哪裡,哪裡就有安溪茶」的設想,有力地拓展了茶葉市場。
隨著「茶王賽」及系列茶事活動的舉辦,韻味獨特、品質超群的安溪鐵觀音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安溪「茶王賽」的高潮是鐵觀音「茶王」的出爐,在每次的茶王賽上評出第一名的鐵觀音茶樣,人們就稱之為鐵觀音「茶王」,也是平時我們所說的「觀音王」。「觀音王」的產生需從村、鄉(鎮)、縣層層篩選、嚴格把關,由眾多的參選茶樣中脫穎而出。獲此殊榮實在不易,其數量也可見一斑。雖然,市面上所見的「觀音王」不排除部分是上等好茶,茶葉品質相當於觀音王,但是不在行的消費者就不了解該茶到底有沒有達到"特級鐵觀音"的品質要求,因此帶有極大的不透明性。
為規範我縣茶葉市場經營秩序,確保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針對茶葉經營活動中存在包裝標誌濫用「觀音王」、「極品」、「茶王」等絕對化用語的違法行為和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現象,今年初以來,安溪縣委、縣政府多次組織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文體局、茶業總公司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在全縣範圍內對茶葉包裝物市場進行專項清理整頓,嚴禁印製和使用未經有關部門審批的「觀音王」等不規範的包裝物,嚴厲打擊假冒「觀音王」的不法行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