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地震: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
2023-04-01 23:10:37 2
下面的文章來自「地震三點」。作者邵伯
簡介:
無聲地震不輻射地震波可能正在我們腳下悄然發生。
成都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在地震期間從不跑步,繼續吃火鍋和打麻將。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依賴誠信,而是因為他們堅信「小地震不需要逃避,大地震不能逃避」
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要表達的不是讓人坐以待斃和聽天由命小地震的發生一般不會導致房屋倒塌,而室內是最安全的地方。然而,「不跑」並不意味著在發生大地震時「不動」。當你感覺到地震時,你應該避開附近的減震器,在一個堅固的室內物體下面或旁邊找一個地方,這個物體可以覆蓋你的身體並且容易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空間。地震震動結束後,你應該及時疏散到戶外的開闊區域。記住,在你的生活面前沒有瑣碎的事情,不要消極對待它。在
地震中,斷層破裂速度非常快,幾十秒鐘就延伸數百公裡,破裂帶造成的破壞遠遠超過地震波本身。
汶川地震破裂過程:破裂時間80秒,破裂長度216公裡,東北方向229度,傾角32度(引自中國數字科學博物館)
如果我告訴你,有一場地震無聲如「鬼」,緩慢如蝸牛,甚至由強風引發,你能想像嗎?這是一次緩慢的地震
為了理解地震的速度,有必要理解地震是沿著斷層帶發生的,斷層帶有一個起點和一個終點,並且在地球表面顯示出一個線性破裂帶。
美國聖安地列斯斷裂帶表面斷裂
,震中是斷裂開始的地方。然後所有的斷裂能量在幾秒到幾分鐘的無情時間內被釋放,同時產生具有強大破壞力的地震波。
而慢速地震或無聲地震是一種連續的斷層破裂事件,需要幾個小時、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來釋放它們所擁有的強大能量。
,在這個過程中,幾乎沒有地震波產生。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認為這樣的「非智力」地震應該相當少。這一定是稀有物種!
錯了!許多地形變化觀測和累積地震矩觀測表明,地震引起的地球變形只是總變形的一小部分,而正是這些緩慢的能量釋放才是地球內部持續能量釋放的主要形式!
慢地震和俯衝帶
慢地震不是新概念。自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提出以來,觀測到的大多數緩慢地震事件都是沿俯衝帶分布的
卡斯卡迪亞俯衝帶和緩慢地震位置(引自:特氟綸斷層上的潮汐拖曳驅動緩慢滑動地震,漢娜·希基,UW新聞)
科學家從1995年到2002年在加拿大進行了連續的全球定位系統觀測,他們發現全球定位系統的方向大約每13到14個月反轉一次反演後,科學家們得到了約35-40公裡的錯位,並認為當全球定位系統反演發生時,斷層滑動事件發生了1-2周。
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看作一個緩慢的地震事件。每次全球定位系統反演意味著斷層活動釋放的能量相當於7級地震。有趣的是,這是一場持續了一兩周的緩慢地震。
加拿大連續全球定位系統記錄的緩慢滑動事件(引自羅傑斯,g .卡斯卡迪亞亞亞活動帶的附加震顫和滑動:無聲滑動
VBB地震儀的顫動:它能同時記錄短周期的地震信號和長周期的地形變化
在過去的20年中,隨著數字觀測技術的發展,地震儀器的頻帶變寬了,波形數據的解析度提高了。地震學家在地震圖的噪聲中發現了大量的慢地震事件,並通過波形互相關等手段捕捉到了這些「幽靈」。
颱風後的緩慢地震
颱風和地震,雖然都屬於自然災害,但聽起來完全無關!
慢下來,關於慢地震的另一個有趣的故事是它可以被颱風觸發
在一組關於臺灣東部地震的研究中,科學家使用高精度井下應變儀來探測微小的地殼形變,同時記錄壓力變化
結果表明,2003年至2007年,共檢測到20次慢震,其中11次與颱風同時發生,每次形變持續數小時至數十小時。參與研究
的專家解釋說,颱風的低壓降低了陸地下巖石的壓力,但海底巖石的壓力並沒有因為從遠處高壓區引入海水而降低,因此斷層上的附加壓力梯度導致了逆斷層的滑動。颱風
引起的壓力變化影響地下斷層活動和慢地震的發生。資料來源是由
號颱風引發的慢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