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確定參選2020!誰會是富士康接班人?
2023-04-02 04:13:32 1
近日,郭臺銘退居二線的聲音又漸響。然而對於富士康的接班人,內部人士表示,目前在公司內並沒有明確的人選。
倪雨晴 深圳報導
據人民日報最新消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受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後,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
根據「中評社」報導,4月17日上午,郭臺銘在板橋慈惠宮參拜,拜完媽祖後,他在現場表示,媽祖向他託夢,要他出來選。要給年輕人希望,對兩岸和平要支持。
郭臺銘的決定在這兩天內持續反轉。
首先是4月16日傳出郭臺銘要辭去鴻海董事長一職,馬上鴻海官方否認道,郭臺銘只是希望退居二線。
當天,對於是否參與2020年競選,郭臺銘在臺北接受採訪中談道:「大家都認為韓國瑜是最好的人選,我只是給他建議而已。」
然而,隨後臺灣中央社就報導稱,郭臺銘在2019印太安全對話研討會上對媒體表示,這兩天會考慮是否參選2020,如果自己決定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一定會經過初選的程序,拓要參加國民黨初選,一定會經過正常程序,希望明天(4月17日)能夠做出決定。
郭臺銘表示,2020對臺灣非常重要,這場選舉將決定臺灣至少20年的政治、經濟走勢,是一個轉折點。
一、從機殼到智能製造
郭臺銘今年69歲,出生於1950年的他是家中長子。由於家境不富裕,1966年郭臺銘進入中國臺灣「海事專科學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服完兵役後,郭臺銘在復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
1973年2月,郭臺銘出資10萬元新臺幣,與朋友在臺北縣創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產品。不到一年時間,因經營不善,原股東逐一退出,企業成了郭臺銘的全資公司。
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資本額30萬元。
《郭臺銘與富士康》一書中提到,郭臺銘創業之初,是做塑料零件出口,接下來又做電視機的旋鈕接班人是誰,這些零件都需要做模具,然後才能生產。「當然,他絕不會滿足於做這些低檔貨,但要做高檔產品,首先就是模具要好,而當時,受制約的就是模具……因此,郭臺銘有了一點積蓄之後,首先投資的就是模具廠,並且是在抵禦住房地產和貿易屯積的高利誘惑的情況下這麼做的。」
打下了模具的基礎之後,拿下蘋果電腦機殼的訂單,成為了富士康起飛的重要起點。從機殼開始,富士康一步步成長為全球化企業。
據了解,連接器和機殼加起來約只佔整部計算機1/10的成本,但卻是計算機不可缺少的零組件,掌握了這兩項產品的產業主導,也奠定了富士康的產業實力。
之後,富士康一步步向電腦、手機等消費級產品供應鏈拓展。到了80年代,郭臺銘瞄準了改革開放後,廣東的商機,來到深圳成立公司。
在2018年深圳舉行的富士康三十周年活動現場,郭臺銘表示,剛到深圳時,自己親自加入到基礎建設中,「1988年,我在深圳寶安投資開辦了在大陸的第一家工廠。剛來的時候,這裡是一片山窪子,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每逢下雨,就泥濘不堪,每個人都要穿上大大的雨鞋。不過,當時整個深圳也沒有幾條完整的馬路,不像現在,要找一條破碎的馬路反而很難。」
富士康也和消費電子產品一路崛起,確立了代工廠的全球霸主地位,還一路收購了夏普、投資了不少終端品牌。但是,經歷了經濟危機、又面臨消費電子產品增長的見頂,富士康對代工廠轉型升級、培養自有品牌也越來越迫切。
二、歷史轉折中的富士康
2018年開始,富士康為自己定下了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的方向。
事實上,富士康在中國民眾的眼中幾乎已經從一個普通的大型企業升格為一個文化符號,這種文化符號的印象複雜而模糊。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伴隨著iphone稱霸全球而成長,能符合賈伯斯極端苛刻的品質要求,富士康的生產技術能力應當毋庸置疑。
但輿論關於富士康的兩個問題卻始終縈繞,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富士康是血汗工廠的負面評論,對企業形象打擊不小。第二個問題則是關於富士康的產業地位,客觀上說富士康代工技術是中國整體生產技術快速進步的代表。但是在中興事件之後,對於核心技術,而非生產技術的迫切渴望,使得諸多輿論對富士康的評價並不客觀也不客氣。
不客觀是因為輿論認為,通過廉價勞動力來獲得發展的企業,並沒有利用龐大的體量而進一步努力研發出和美歐韓日匹敵的核心技術,依然依賴低端代工來獲得主要利潤,用流行語來說「沒有靈魂」。不客氣則是因為要獲得更高的市盈率,意味著要有更核心的競爭力,但就目前來看,富士康似乎並不具備更高的天花板,至少在大眾和股民印象中是如此。
不過,今天在郭臺銘參政的消息釋放後,截至發稿,母公司鴻海集團漲幅2.11%,旗下工業富聯股價上漲9.03%,富智康集團上漲16.36%。
如果當選,無疑富士康能獲得更多的有利資源。
儘管富士康欲擺脫「代工」的稱謂,但是工業網際網路卻是基於其在製造商經驗的積累。多年來積累的生產經驗、大數據、技術專利,以及AI方面的投入,工業網際網路都是最佳方向。這讓富士康以及背後的鴻海集團在為人熟知的手機、電腦等硬體代工業務外,拓展了更大的業務空間。
三、接班人是誰?
業內形容郭臺銘在富士康是「獨裁」、「霸道」的,一直以來,他都衝鋒在產業的前線,是名副其實的工作狂人。他甚至說過:「不工作就會生病。」
郭臺銘並非沒有退休過,2008年4月,郭臺銘宣布退休。但是一年之後,面對當時金融危機的衝擊接班人是誰,郭臺銘復出領軍,恢復每天工作16個小時的生活。
之後,郭臺銘還發誓言,鴻海股價不回到200元新臺幣,不會退休。目前,鴻海的股價在90元新臺幣上下,集團依舊面臨轉型升級的嚴峻挑戰。
而近日,郭臺銘退居二線的聲音又漸響。
然而對於富士康的接班人,內部人士向21Tech表示,目前在公司內並沒有明確的人選。
郭臺銘此前在接受採訪時曾說過:「我現在接班人肯定不是跟我創業的這群人,年齡太近,我一定要年齡跟我差20歲的。」
究竟誰是富士康的二號人物,還沒有定論。
有接近富士康的人士向21Tech表示,接班人方面有可能效仿華為,採用輪值總裁的方式。林政輝,盧青松,池育楊都有可能。根據公開資料,林政輝是富士康科技集團執行總經理,盧青松是富士康科技集團副總裁,池育楊是FIH富智康集團掌舵者。
在外界看來,穿梭於商界和政壇之間的郭臺銘,長袖善舞,作為富士康的代言人,PR能力也一流。
不斷將旗下公司帶領上市後,郭臺銘如今要從商界走向政壇。
郭臺銘曾說過,人生的第三階段是為興趣而活,到那時就會宣布退休。「把理想和興趣結合起來工作,相信那時的我會永不倦怠。」不知從政,是否是郭臺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