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帶註解(經典哲理名言分類彙編)
2023-04-15 17:34:27 3
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帶註解?QIAN XUN人譽我謙,又增一美,,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帶註解?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帶註解
謙 遜QIAN XUN
人譽我謙,又增一美,
自誇自敗,還增一毀。
——陳宏謀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其學,故能成其聖。
〔中〕管仲:《形勢解》
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誇自敗,還增一毀。
〔中〕陳宏謀:《養心遺規》
不以所能幹眾,不以所長議物。
〔中〕《宋書·顏延之列傳》
地窪下,水流之,人謙下,德歸之。
〔中〕魏徵:《群書治要·老子》
滿終則虧,日月之謙也,道盈體衝,聖人之謙也。
〔中〕劉晝:《劉子·明謙》
土讓水,水讓火,火讓風,愈虛則力愈大。
〔中〕魏源:《默觚·學篇》
善下斯為大,能虛自有容。江河似邾君,爭敢不朝宗。
〔中〕袁枚:《再過招寶山歡海四首》
為人第一謙虛好,學問茫茫無盡期。
〔中〕馮夢龍:《警世通言》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中〕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心虛則不客氣,不挾私見。
〔中〕蔡鍔:《〈曾胡治兵語錄〉序及按語》
不驕方能師人之長。
〔中〕譚嗣同:《論學者不當驕人》
不以一能而盈諸身。
〔中〕楊萬裡:《庸言》
竹萌能破堅土,不旬日而等身,荷英生水中,一晝夜可長數寸,皆以中虛也。
〔中〕魏源:《默觚·學篇》
海不辭東流,大之至矣,聖人並包天地,澤及天下,而不知其誰氏。
〔中〕莊周:《徐天鬼》
有坐之器,虛則款,中則正,滿則覆。
〔中〕孔子:《三恕》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中〕孔子:《論語·述而》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中〕孔子:《論語·公冶長》
天質自森森,孤高几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中〕王安石:《孤桐》
人道惡盈而好謙。
〔中〕《周易·謙》
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中〕《周易·繫辭上》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中〕《老子》
令儀令色,小心翼翼。
〔中〕《詩經·大雅·丞民》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中〕《詩經·小雅·小曼》
矜功不立,虛願不至。
〔中〕《戰國策·齊策四》
不以人之壞自成,不以人之卑自高。
〔中〕《三國志·魏書》
罔談彼短,靡恃己長。
〔中〕周興嗣:《千字文》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中〕《論語·子路》
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中〕《尚書·大禹漠》
己之雖有,其狀若無,己之雖實,其容若虛。
〔中〕吳兢:《貞觀政要·謙讓》
謙為人,矯矯之官。
〔中〕韓愈:《全工西觀察使韋公墓志銘》
虛己而樂聞。
〔中〕劉禹錫:《魏生兵要述》
凡見人有一行之善則當學之,勿以其同時同處貴耳賤目焉。
〔中〕《古今圖書集成·學行典》
孔子不恥下問,周公不恥下賤,故行成名著,後世以為聖。
〔中〕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勿忌人善,以身取則焉,孳孳不已,惡知其非我有也!
〔中〕《西疇老人常言·講學》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為成事長。
〔中〕韓非子:《解老》
心虛則隨處能得益。
〔中〕張履祥:《楊國先生全集》
心虛常覺友朋賢。
〔中〕袁枚:《遣興》
樂聞其過,故直言得至,以補其缺。
〔中〕傅玄:《傅子·信直篇》
君子以虛受人。
〔中〕《易·成》
鍾虛則鳴,心虛則靈。
〔中〕張伯行:《學規類編》
置虛器於水,中未充則鳴,既充則默。
〔中〕楊萬裡:《庸言》
虛心順理,學者當守此四字。
〔中〕朱熹:《朱子語類輯略》
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中〕魯迅:《論諷刺》
謙,美德也,過謙者多懷詐;默,懿行也,過默者或藏奸。
〔中〕徐學漠:《歸有園麈談》
滿而不盈,實而不虛,過之如不及。
〔中〕《孔子家語·弟子行》
只常常看得自己有不是處,學問便有進無退。
〔中〕申涵光:《荊園小語》
稱讚了別人之後回顧自己,我什麼也沒有留下。
〔中〕巴金,引自1985年12月14日《光明日報》
大圓圈的面積是我的知識,小圓圈的面積是你們的知識。我的知識比你們多。但是,這兩個圓圈的外面就是你們和我無知的部分。大圓圈的周長比小圓圈的長,因而我接觸到的無知的範圍也比你們大。這就是我為什麼常懷疑自己的知識的原因。
〔古希臘〕芝諾
在許多問題上我的說法跟前人大不相同,但是我的知識得歸於他們,也得歸功於那些最先為這門學說開闢道路的人。
〔波〕哥白尼,引自《哥白尼》
謙虛的人,快來讓我擁抱你們!你們使生活溫和動人。你們自以為一無所有,可是我說你們擁有一切,你們想不使任何人感到慚愧,其實,大家面對著你們都感覺慚愧。
〔法〕孟德斯鳩:《波斯人信札》
不謙虛的話只能這樣辨解,即缺少謙虛就是缺少見解。
〔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一個人就好像是一二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則分數的值愈小。
〔俄〕託爾斯泰:《託爾斯泰文集》
大多數的科學家,對於最高級的形容詞和誇張手法都是深惡痛絕,偉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謙虛謹慎的。
〔美〕貝弗裡奇,引自《科學研究的藝術》
……要謙虛。無論在什麼時候,總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不管別人怎樣重視你們,你們總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沒有學問。
〔俄〕巴甫洛夫:《巴浦洛夫全集》
謙虛的學生珍視真理,不關心對自己個人的頌揚,不謙虛的學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個人得到的讚譽,對真理漠不關心。思想史上載明,謙虛幾乎總是和學生的才能成正比,不謙虛則成反比。
〔俄〕普列漢諾夫:《致格丹諾夫先生》
當自我不被考慮到時,便沒有驕傲或謙卑的餘地。
〔英〕休謨:《人性論》
真正有學問的人就像麥穗一樣,只要它們是空的,它們就茁壯挺立,昂首直視,但當它們臻於成熟,飽含鼓動脹的麥粒時,它們便謙遜地低垂著頭,不露鋒芒。
〔法〕蒙田:《為雷蒙·德塞蓬德辯護》
謹 慎JIN SHEN
以慎為鍵,以忍萬閽。
——劉禹錫
以慎為鍵,以忍為閽。
〔中〕劉禹錫:《口兵戒》
細微苟不慎,堤潰自蟻穴。
〔中〕應璩:《雜詩》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於慎,而敗於縱。
〔中〕方孝孺:《慎齋箴》
審慎是一種德性,對於人類的生活是特別必要的。
〔意〕託馬斯·阿奎那:《神學大全》
由於過分審慎,人們對於時機就會重視不夠,就會坐失良機並且由於反覆考慮,人們往往會失掉考慮的結果。
〔法〕盧梭:《社會契約論》
謹慎比大膽要有力量得多,來證明看起來什麼也不怕的人,是多麼害怕對什麼都小心翼翼的人。
〔法〕雨果:《論司各特》
凡事三思而行,跑得太快是會滑倒的。
〔英〕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謹慎比其餘任何智能使用得更頻繁。日常生活中的草率事件使它發揮作用,對微小的事情產生影響。
〔英〕塞繆爾·約翰生:《閒散者》
事最不可強忽,雖至微至易者,皆當以慎重處之。
〔中〕薛瑄:《讀書錄》
年輕人有時候會陷於萬分危險的處境,輕率說一句「是」或「否」就會把終身斷送。
〔德〕亨利希·曼:《臣僕》
在人含怒時千萬要謹慎兩點:第一不可惡語傷人,這不同於一般的對世情發牢騷,而會種下人與人之間的怨毒之恨;第二不可因怒而輕洩隱秘,這會使人不再能受到信任。總之,無論在情緒上怎樣表示憤怒,但在行動上卻千萬不能做出無法挽回的事來。
〔英〕培根:《論怒氣》
務要謹守、警醒,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
《新約·彼得前書》
給自己的弓備上兩根弦總是有利的。
〔英〕丁·弗洛裡奧:《第一批成果》
留心不要驚醒一頭睡著的狼。驚醒一頭狼跟闖到一頭狐狸是同樣糟糕的事。
〔英〕莎士比亞:《亨利四世下篇》
除了謹慎小心,人沒有其它保護自己的力量。
尤維納利斯:《諷刺詩集》
拘謹可以把人變成懦夫,可以把人萎成誅儒,甚至可以把生命之洲夷為廢墟。
〔中〕楊泉福:《謹慎,但不拘謹》
凡處事,須視小如大,亦須視大為小。視小如大見小心,視大如小見作用。昔人所謂膽欲大而心欲小,正此之謂也。
〔中〕陸世儀:《思辨錄輯要》
要是病症兇險,只有投下猛藥去方可見效,謹慎反會誤了大事。
〔英〕莎士比亞:《科利奧蘭納斯》
時時存一傾覆之想或可保全,時時存敗裂之想或免顛越。
〔中〕左宗棠:《左文襄公家書》
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中〕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慮》
要慎思而後行,因為你播下什麼種子,就會有什麼收穫。
〔英〕勃特勒:《休迪布拉斯》
在道路急轉彎處,跨步要小。
〔英〕E·布拉默:《凱倫的黃金時代》
造化把她的禮物放在右手,也放在左手……我們不可能兩個都抓住。若是過于謹慎,便可能從兩者之間錯過,距離太遠,連一個也抓不住。
〔美〕詹森:《拉塞勒斯》
聰明人的德性之一是——甚至不敢把雞蛋全部放在一隻籃子裡。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重視結局的人,開始就會謹慎。
日本諺語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而釀子孫之禍者,最宜切戒。
〔中〕洪應明:《菜根譚》
沒有任何其它力量比苦難更能夠使孩子們養成緘口慎言的習慣。
〔法〕雨果:《笑面人》
要小心,我們在做好事時,不要先毀了自己。
〔英〕培根:《論善》
對於處世接物,凡能忍辱負重,審慎考慮的人,往往易於達到希望的目的,操最後的勝算。反之,急躁冒進,急於求成的人,沒有不失敗不後悔的。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作人之道,當小心謹慎,謙之又謙。
〔中〕曾國藩:《曾文正文集》
當爭端來到眼前,最好隱忍,這樣,溫和才能關閉糾紛之門。
〔波斯〕薩迪:《薔薇園》
不論是在最大還是最小的敵人面前,你都應同樣地謹慎小心。
〔英〕喬叟
要小心提防驢子的後蹄、惡犬的牙齒和女人的舌頭。
〔英〕C·H·斯珀吉翁:《耕者的畫象》
資產雄厚,可以冒更大的風險,要是小船必須傍岸而行。
〔美〕富蘭克林:《格言曆書》
與其騎馬摔下,還是步行為好。
〔英〕T·米德爾頓:《犬儒哲學》
目不明者立緩行。
〔英〕培根:《培根文獻彙編》
交好運時要謹慎,倒楣時要謹慎。
〔古希臘〕佩裡安德,引自斯託巴烏斯《興旺繁榮》
不要對任何人都敞開你的心胸。
《聖經後典·便西拉智訓》
不要唯恐全部丟失而一把抓得太多。
〔英〕G·赫伯特:《容量》
在第一個釘子沒有釘牢之前,不要釘第二個。
〔英〕富勒:《至理名言》
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中〕荀況:《荀子·正名》
持身之法,太矜莊則有迫切之失,太疏略則有蕩佚之失。學者須是嚴整中見渾厚,簡易處著精明。
〔中〕陸世儀:《思辨錄輯要》
得意時毋太快意,失意時毋太喪氣,則永保終吉。
〔中〕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謊 言HUANG YAN
利口偽言,眾所共惡。
——歐陽修
利口偽言,眾所共惡。
〔中〕歐陽修:《歐陽修文集》
言而無實,罪也。
〔中〕柳宗元:《上掛州李中丞薦盧遵啟》
真人面前說不得假話。
〔中〕馮夢龍:《警世通言》
浮言可以事久而明,眾嗤可以時久而息。
〔中〕劉禹錫:《上杜司徒書》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中〕《論語·陽貨》
最成功的說謊者能使最小量的謊言發揮最大作用。
〔英〕塞繆爾·巴特勒:《眾生之路》
說謊話等於受刀傷,傷口雖然癒合,卻會留下痕跡。
〔阿拉伯〕《古蘭經》
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在說謊,我們應該裝著相信他。那他就會變得無恥和自信,更肆無忌憚地說謊,暴露出本來面目。
〔德〕叔本華:《附錄與補遺》
說謊者常常天性純良,也常使自己和別人愉快,而且他們除了要求別人信任之外一無所求,還會對信任報以真正的禮歌。
〔英〕塞繆·巴特勒:《平凡的觀察》
荒唐怪誕的謊話,像只手掩不住一座大山,誰也騙不了的。
〔英〕莎士比亞:《亨利四世》
剛強有力的謊言,比貧血的真理更能討群眾喜歡。
〔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未》
謊言旅行了半個世界,真話才在穿鞋,準備出發。
〔美〕馬克·吐溫:《馬克·吐溫文集》
謊話會越傳越誇大。
〔羅馬〕奧維德:《變形記》
起初看似謊言的,不一定虛假。
〔英〕R·索西:《聖高爾伯託》
你用說謊的釣餌,就可以把事實的真相誘上你的釣鉤。
〔英〕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一個人寧可聽一百句謊言,也不想聽一句他不願聽到的真話。
〔英〕塞·約翰生
罪惡有很多工具,但謊言是合適工具的把柄。
〔古希臘〕荷馬
儘管說謊如此普遍,儘管說謊看上去如此容易,但我卻不記得曾在任何一次談話中聽到過三句出色的謊言——即使從那些以這種才能著稱的人口中。
〔英〕斯威夫特:《雜感》
謊言是卑鄙的表現方式,也是卑鄙的效果。
〔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誰都知道,直到今天,謠言還沒有完全失去其重要性,唯獨在健全的公論和充分的自由的光輝下,它才會消失。
〔俄〕屠格涅夫:《回憶錄》
凡是地位日益增高的人都會遭遇到的,那便是人心的險狠和謠言的中傷。
〔法〕雨果:《悲慘世界》
偉大的奉獻和堅定的抵制是謊言最常見的主題。
〔英〕塞繆·詹森:《詩人傳·彌爾頓》
沒有必要說謊的人總為自己不是說謊者而感到驕傲。
〔德〕尼採:《遺篇》
在謊話中發現真理,或者證明這種謊話是從什麼真理中引申出來的,這就是消滅謊話。
〔俄〕車爾尼雪夫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論文學》
在有些情況下,說謊是最神聖的責任。
〔法〕歐仁·拉比什:《虛張聲勢者》
我們發現自己很容易相信讚揚的真實性:一個人為什麼要用事實來撒謊呢?
〔法〕讓·羅斯唐:《論虛榮》
我們能記住真情,因為它享有名譽,它植根於過去,而臨時拼湊的謊言會很快被人忘卻。
〔法〕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在腦子裡一閃而過的謊言並不傷人,傷人的是那些發自心底的謊言。
〔英〕培根:《隨筆集》
如果一句謊言僅僅被人相信了一小時,它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再也不能在其它場合發揮作用。
〔英〕斯威夫特:《主考人》
不要把一切都告訴人家,但也決不要說謊。……你也許已注意到,最愚昧的人是最愛撒謊的人。
〔英〕切斯特菲爾德:《給兒子的信》
主啊,主啊!世人都是怎樣善於說謊啊!
〔英〕莎士比亞:《亨利四世》
製造謊言的人撒的每一次謊不僅僅是自殺行為,而且還是對人類社會的健康的傷害。
〔英〕愛默生:《論謹慎》
人們喜愛謊言,不僅因為害怕查明真相的艱難困苦,還因為他們對謊言本身具有一種自然但卻腐朽的愛好。
〔英〕培根:《論真理》
說謊者不懂得如何欺騙別人,奉承者則只能欺騙傻瓜。只有那些懂得如何巧妙地利用真實的人,才能為自己的聰敏感到自豪。
〔法〕沃夫納格:《格言集》
為自己的好處而說謊是欺詐,為別人的好處而說謊是矇騙,懷有害人之意而說謊是中傷:這是最壞的謊言。
〔法〕盧梭:《漫步遐思錄》
一個說謊話的強徒決不可能促使他的國家的善,他決不會是一個善良的人。
〔英〕雪萊:《告愛爾蘭人民書》
謊言越是過頭,就越是有人信。
〔德〕孚希特萬格:《假尼祿》
真話走的是一條筆直的大道,而且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所以對它能夠一擊即中,而謊言走的卻是一條蜿蜒的曲徑,並且是偷偷地爬行,所以對它自然就難以瞄準了。
〔蘇〕阿·巴巴耶娃:《人和命運》
說了一個謊話,他便要說更多的話來維持這個謊話。因為沒有根基的假話需要許多支柱。
〔英〕富勒:《神聖之國·褻讀之國》
託辭是防守嚴密的謊言。
〔英〕斯威夫特:《雜感集》
說謊的人總是喜歡發誓賭咒。
〔意〕阿爾非耶裡:《維吉尼亞》
謊言是會毒死它自己的蠍子。
〔英〕雪萊:《人權宣言》
虛 偽XU WEI
要除去虛偽的臉譜。
——魯 迅
要除去虛偽的臉譜。
〔中〕魯迅:《我之節烈觀》
隆之以虛禮,不若推之以至誠。
〔中〕《宋史·范鎮列傳》
取誠信,去詐偽,禁暴亂,止奢侈。
〔中〕《六韜·文韜》
世間的一切虛偽,正像過眼煙雲,只有真理才是處世接物的根據。虛偽的黑暗,必為真理的光輝所消滅。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虛偽的心不會有堅硬的腿。
〔英〕莎士比亞:《雅典的泰門》
奸詐的心必須罩上虛偽的笑臉。
〔英〕莎士比亞:《麥克白》
假裝正派的人是那些向別人和自己掩蓋自身缺陷的人,真正的正派人是那些完全認識到自身缺陷並坦白地承認它們的人。
〔法〕拉羅什福科:《箴言錄》
在偽善裡有秘密的洞穴,或者說好一些,整個偽善就是一個秘密洞穴。
〔法〕雨果:《海上勞工》
偽善一旦暴露,任何火山的爆發都不能和它比擬。
〔法〕雨果:《海上勞工》
偽善是一種投資,魔鬼要來償還的。
〔法〕雨果:《海上勞工》
虛偽的人為智者所輕蔑,愚者所嘆服,阿諛者所崇媚,而為自己的虛榮所奴役。
〔英〕培根:《隨筆集》
蚜蟲吃青草,鏽吃鐵,虛偽吃靈魂。
〔俄〕契訶夫:《我的一生》
我們應該看透偽君子的內心,甚至看到他的真誠。
〔英〕G·K·切斯特頓:《異教徒》
如果你喜歡,就做個偽君子吧,但絕不要像偽君子那樣說話!
〔法〕狄德羅:《拉繆的侄兒》
誰虛偽,誰就膽小怕事。
〔俄〕契訶夫:《有意結婚者指南》
許多虛偽的人用粗暴來掩飾他們的平庸你碰撞他們一下吧,他們就像用別針刺著的氣球一樣,癟了。
〔法〕巴爾扎克:《農民》
虛偽和裝傻當然出現在官場,但是哪裡沒有虛偽和裝傻?草屋和宮廷一樣,不過手法更差。
〔英〕切斯特菲爾德:《給兒子的信》
去,用最美妙的外表把人們的耳目欺騙,奸詐的心必須罩上虛偽的笑臉。
〔英〕莎士比亞:《麥克白》
虛偽不可能創造任何東西,因為虛偽本身什麼也不是。
〔俄〕格拉寧:《一幅畫》
偽善者相信某種連他自己也不清楚而容許作惡的力量。
〔法〕雨果:《海上勞工》
偽善的本質是熱切的期望。偽善的人是一個會等待時機的人。偽善在事實上不過是一種可怕的期望,這夢想的基礎是變為罪惡的勇氣。
〔法〕雨果:《海上勞工》
在這個世界上,最初的罪惡就是偽善。
〔德〕裡希特
外表最美麗的蛇,往往是最毒的。
柬埔寨諺語
良好的教養在於掩蓋多想自己而少顧別人。
〔美〕馬克·吐溫:《筆記》
偽善也許可以欺騙最機靈的大人,但是最不靈敏的小孩卻能識破偽善,對它起憎惡之感,不管它掩飾得多麼巧妙。
〔俄〕託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凡是矯揉造作都討厭。
西班牙諺語
真實的暗疾是渺小,而偉大的暗疾則是虛偽。
〔法〕雨果:《論文學》
正如我們的肉體被衣服所包裹那樣,我們的精神往往被虛偽所包圍。
〔德〕叔本華:《幸福警句》
虛偽喜歡躲藏在最高尚的思考之中,它從未企圖脫離思考,因為思考能使它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取高尚的美名。
〔英〕埃德蒙·伯克:《法國革命感想錄》
越是裝腔作勢,越顯得蠢不可言。
〔英〕T·德弗:《堂吉訶德的喜劇歷史》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汙穢。
《新約·馬太福音》
一個人最終拋棄了虛偽和矯飾,主動表現出本來面目時,他得到的輕鬆與滿足是無可比擬的。
〔美〕馬克斯威爾·馬爾茲:《你的潛能》
可能有虛偽的謙虛,但決不會有虛偽的驕傲。
〔法〕朱爾·勒納爾:《日記》
總是扮演某個相同角色的偽君子最終便不再是偽君子。
〔德〕尼採:《人性,太人性化了》
在我看來,當今世界最罕見的莫過於真正的虛偽了。我十分懷疑欺詐能忍受我們文化的溫和氣氛。在信仰強列的時代,在人們被迫表示某種不同信仰卻又不願放棄自己原有信仰的時代,虛偽自有其地位。
〔德〕尼採:《日幕途窮的偶象》
偽裝的單純是一種巧妙的欺騙。
〔法〕拉羅什福科:《箴言錄》
偽妄之中,形骸徒具,真宰己亡,對人則形影自愧。
〔中〕洪應明:《菜根譚》
在高高興興的時候,誰也不是偽君子。
〔英〕詹森,引自鮑斯韋爾《詹森傳》
凡是與虛偽相矛盾的東西都是極其重要而且有價值的。
〔蘇〕高爾基:《俄國文學史》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必須不是採用常用的表達方式就是裝作沒有任何東西需要表達:這種選擇介乎於假面具和遮羞布之間。
〔美〕桑塔亞那:《狂歡節》
心中有幾分,外面做得恰像十分,便是偽。
〔中〕呂坤:《呻吟語》
對虛偽的懲罰絕不在於別人不相信他,而在於他從此不能再相信別人。
〔法〕孟德斯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