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蘇富比拍賣會正常運行嗎(紐約蘇富比一晚三拍斬獲38.4億)
2023-04-15 22:46:27 3
2021年紐約蘇富比春季晚拍現場
2021年5月12日晚,紐約蘇富比春拍舉槌,與去年6月首場全球同步拍賣一樣,蘇富比將「當代藝術晚拍」、「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及單一收藏家專場「藝壇先行者:約翰・L・馬麗安夫人珍藏」安排於同一晚舉行。雖然沒有如前一晚佳士得那樣刻意延後開拍時間以適應亞洲作息,但這場拍賣仍吸引到了大量亞洲買家,全場40%左右的拍品得到了亞洲買家的響應,並競得裡希特、畢卡索、班克斯、傑夫·昆斯的多件高價拍品。
與去年同期僅有一件「殺手級"培根撐場面不同,此次蘇富比三個專場各有亮點,高價拍品分布得非常均勻,並有15件估價超千萬美元的拍品,遠超去年的6件,顯示出市場全面回暖的跡象。最終,經過5個小時的遠程鏖戰,三個專場的88件拍品,有82件順利成交,總成交額達5.96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8.4億元),成交率高達93.2%,並創造了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伊莉莎白·佩頓(Elizabeth Peyton)、薩爾曼·圖爾(Salman Toor)在內的11位藝術家的拍賣紀錄。莫奈《睡蓮池》以7035.3萬美元冠絕當晚,而巴斯奎特《對戰美第奇》也有5082萬美元的上佳表現。
本季蘇富比春拍的總成交同比去年的3.63億美元,上漲了近65%,但仍稍遜於疫情前的成交。擠掉佣金的水分,總落槌價5.04億美元,落在4.4億-6億的估價內,也展現出市場熱情、謹慎的恢復態勢。
01
美國戰後名家中規中矩
安妮·瑪麗安(Anne Marion,1938-2020)
早在今年2月底,蘇富比即高調宣布取得已故德州女富豪瑪麗恩一系列遺產拍賣的消息,這批約200件的藝術及珠寶總價高達1.5億美元,而此次晚拍中就有近1.32億美元的拍品亮相,這批作品囊括了美國戰後抽象表現主義,以及波普名家巨作的收藏,且都是首次入市。不過其市場表現並不如預期般火熱,18件拍品中,4件流拍,最終錄得落槌價1.344億美元,連傭1.57億美元,勉強合格。
安迪·沃霍爾《雙貓王》
布面銀彩、絲網版畫
207x181.3 1963年作
估價:2000萬-3000萬 美元
成交價:3703.2萬美元
表現最好的是安迪·沃霍爾的名作《雙貓王》,吸引到4位競拍者,最終以3703.2萬美元成交。該作圖示來自貓王電影《Flaming Star》裡的牛仔造型,安迪·沃霍爾依此創作一系列「貓王」畫作,有單人、也有多人。其中一件兩個貓王部分重疊的《Double Elvis》曾在2019年以5300萬美元成交,是目前最貴的Andy Warhol「雙貓王」畫作。此次成交的《雙貓王》則排在系列作品的第二位。
克裡福德·斯蒂爾《PH-125 (1948-No. 1)》
布面油彩 187.3x172.7 1948年作
估價:2500萬-3500萬美元
成交價:3071.25萬美元
本場估價最高的克裡福德·斯蒂爾(Clyfford Still)作品《PH-125 (1948-No. 1)》僅吸引到3口加價,但3071.25萬美元的成交價,仍是藝術家第三高價。近幾年大放光彩的理察·迪本科恩 (Richard Diebenkorn)繼續強勁勢頭,創作於1971年的《海洋公園40號》以2726.55萬美元成交,繼2018年春拍後再度創下了藝術家的拍賣紀錄。
理察·迪本科恩《海洋公園 #40》
布面油彩、木炭 236.2x205.1 1971年作
估價:2000萬-3000萬美元
成交價:2726.55萬美元
裡希特《抽象畫》
布面油彩 200x160 1992年作
估價:1400萬-1800萬美元
成交價:2324.4萬美元
亞洲區副主席華真(Jen Hua)幫委託競得裡希特
亞洲買家爭奪重點是裡希特(Gerhard Richter)的《抽象畫》,有3位亞洲買家參與競爭,最後由亞洲區副主席華真(Jen Hua)的電話委託以2000萬美元的落槌價勝出,超越了最高估價,加佣金2324.4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5億)成交。該作價格和尺幅均略低於去年曾創下亞洲西方藝術品拍賣紀錄的裡希特另一幅1987年《抽象畫》,亞洲賣家對裡希特這種抽象表達顯然有偏愛。
02
當代藝術:老將、新興各有斬獲
作為近幾年藝術市場成長最快的版塊,當代藝術晚拍是三場中發揮最好的,無論拍品水準和買氣熱度均保持了疫情前的水準。32件拍品全部成交,獲得「白手套」,總落槌價1.81億美元,遠超拍前1.4億美元的最低估價,連傭總成交為2.18億美元,直接帶動了整場拍賣的表現。
巴斯奎特《對戰美第奇》
布面綜合材料 214x137.8 1982年作
估價:3500萬-5000萬美元
成交價:5082.5萬美元
本場表現一騎絕塵是巴斯奎特1982年豪氣沖天的作品《對戰美第奇》,有倫敦、紐約的3位買家參與了競爭,最終以5082萬美元成交,是藝術家第四高價。該作與3月底在香港以3.23億港元成交的《戰士》同為描繪人物全身的直幅構圖,但尺幅略大,從作品名可以看出是藝術家挑戰西方藝術主流的一次嘗試,源於藝術家1981年一趟義大利之旅的見聞。
《對戰美第奇》完成後,最先由巴斯奎特早年的支持者Stéphane Janssen珍藏。他在1982年參觀巴斯基亞的工作室,並從高古軒創辦人Larry Gagosian手上購下此畫。現藏家於1990年購下畫作,並一直收藏至今。
賽·託姆布雷《無題(羅馬)》
布面油彩、蠟筆 154.9x194.9 1970年作
估價:3500萬-4500萬美元
成交價:4162.8萬美元
歐洲軍團的領頭人是賽·託姆布雷(Cy Twombly)的「黑板畫」《無題(羅馬)》,該作完成後一直在一級市場流通,現藏家於1992年購得珍藏至今,此為首次上拍。但考慮到該作不菲的估價,吸引到的買家並不多,最終以4162.8萬美元成交。作為一個引人注目的典型符號,黑板畫體現了託姆布雷在抽象、手勢和表達、能指和象徵之間的始終存在的張力,而這正是託姆布雷非凡的藝術實踐的核心。
班克斯《愛在空氣中》
布面丙烯 90x90cm 2006年作
估價:300萬-500萬美元
成交價:1290.3萬美元
作為拍賣行首次接受以加密貨幣結算的拍品,班克斯(Banksy)的《愛在空氣中》獲得了亞洲和美國買家的熱烈回應,經過40餘口加價,從200萬美元一直被加價至1100萬美元,最終由亞洲買家競得。《愛在空氣中》已經是班克斯標誌性的圖像了,許多人一眼就能認出。這幅畫描繪了一位參加街頭暴動的人,正在做投擲動作,但他手裡拿的卻是一束花。該作曾被選為班克斯2005年的專著《Wall and Piece》(Wall and Piece)的封面,已經成為這位藝術家不可磨滅的繪畫風格、諷刺的幽默和激動人心的政治評論的同義詞。
羅伯特·科斯考特
《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一頁:喬治·華盛頓·卡弗橫渡德拉瓦州》
布面亞克力 199.4x249.6 1975年作
估價:900萬-1200萬美元
成交價:1531.6萬美元(新紀錄)
已故黑人藝術家羅伯特·科斯考特(Robert Colescott)的戲仿歷史畫《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一頁:喬治·華盛頓·卡弗橫渡德拉瓦州》以1531.59萬美元超估價成交,創下了藝術家的拍賣紀錄,是之前91.25萬美元拍賣紀錄的16倍。作為首位代表美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非裔美國人,科斯考特展現了深厚的歷史和藝術史功底,從西方標誌性的繪畫中發現了新的方式,並啟迪了後世非裔美國藝術家的創作。
薩爾曼·圖爾《來客》
紙本油畫 45.7x35.2cm 2019年作
估價:6萬-8萬美元
成交價:86.7萬美元(新紀錄)
新興藝術家仍舊是最受市場追捧或投機的熱點,處在市場飆升中的薩爾曼·圖爾(Salman Toor)《來客》以86.7萬美元成交,超估價近15倍,刷新了藝術家不久之前的拍賣紀錄。隨著追逐著越來越多,市場正在就這些藝術家的下一個關鍵步驟進行談判,可以預見未來估價會越來越高,買家也會趨於冷靜,但這是後話。
久經市場洗禮的中生代藝術家也在本場多有斬獲,伊莉莎白·佩頓、布魯斯·瑙曼、雷蒙德·帕迪伯恩均創下個人拍賣紀錄。剛換了畫廊的傑夫·昆斯(Jeff Koons)也創下架上繪畫的拍賣紀錄。
傑夫·昆斯《四貓王》
布面油畫 259.1x350.5cm 2008年作
估價:400萬-600萬美元
成交價:945.6萬美元
雷蒙德·帕迪伯恩《沒有標題(更深刻的是…)》
油彩紙本 175.3x214cm 2011年作
估價:80萬-120萬美元
成交價:268.2萬美元(新紀錄)
伊莉莎白·佩頓《大衛·鮑伊》
模板油畫 35.6x27.9cm 2012年作
估價:50萬-70萬美元
成交價:207.7萬美元(新紀錄)
布魯斯·瑙曼
《生命,死亡,愛,恨,快樂,痛苦》
霓虹燈管、框架 直徑:94cm 1983年作
估價:450萬-650萬美元
成交價:899.64萬美元(新紀錄)
現代藝術:新舊收藏群認知割裂
「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是三場中兩極分化最為嚴重的專場,市場熱點表現十分強勁,但熱度稍弱的藝術家表現卻非常掙扎,常常是低於估價成交。
莫奈《睡蓮池》
布面油彩 100x200cm 1917-1919年作
估價待詢
成交價:7035.3萬美元
蘇富比當代藝術主席Gregoire Billault的電話委託最終拍得《睡蓮池》
整晚拍賣的皇冠屬於莫奈和他的《睡蓮池》,在以3800萬美元起拍後,吸引到7位買家的參與,一位香港買家和一位美國買家一直競爭至6100萬美元,香港買家最終放棄,由蘇富比當代藝術主席Gregoire Billault的電話委託最終拍得,連傭7035.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4.5億元),是莫奈得第三高價。
《睡蓮池》是莫奈晚期的代表作,尺幅龐大,筆觸奔放已接近抽象。此作曾屬已故好萊塢著名製片人史塔克(Ray Stark)夫婦珍藏。他在2004年逝世後,《睡蓮池》被帶往蘇富比拍賣,最終以1680萬美元成交,由現藏家購入。17年間,《睡蓮池》增值了319%。
畢卡索《綠衣女子坐像》
布面油畫 91.7x79.2cm 1953年作
估價:1400萬-1800萬美元
成交價:2094.6萬美元
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黃林詩韻的電話委託拍得畢卡索
雖然沒拍下《睡蓮池》,但亞洲買家本場另有收穫,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黃林詩韻的電話委託最終以2094.6萬美元拍下了畢卡索的《綠衣女子坐像》,該作是畢卡索年逾七旬時為妻子弗朗索瓦所作,當年弗朗索瓦與畢卡索的關係已漸漸走下坡,後者則試著挽留。畢卡索喜以線條及綠色色調繪畫弗朗索瓦。該作上一次現身拍賣,要追溯至1986年。當時此作以約56.8美元萬在倫敦蘇富比成交,此後一直由同一歐洲私人藏家收藏,35年間升值36倍。
保羅·塞尚《靜物:蘋果和梨》
布面油彩 38.2x46.4cm 1888-1890年作
估價:2500萬-3500萬美元
成交價:1996.9萬美元
可除此之外,本場其他千萬級拍品表現卻非常掙扎。如塞尚(Paul Cézanne)的《靜物:蘋果與梨》即以1715萬美元落槌,遠低於2500萬美元的最低估價;莫迪利亞尼(Amedeo Modigliani)的《長發少女坐像》則以1400萬美元落槌,同樣低於估價;美國印象派藝術家恰爾德·哈薩姆(Childe Hassam)的代表作《57街的旗幟,1918年冬天》同樣如此,以1050萬美元落槌,低於1200萬美元的最低估價。米羅(Joan Miró)的《繪畫,1954》同樣低於1200萬美元的估價,以1050萬美元落槌。千萬級高價拍品的集體失利,顯示出印象派原有市場和新生代藏家之間審美取向和價格認同上的隔閡。
迭戈·裡維拉《哥倫布·多明格斯·德·費南迪斯肖像》
布面油畫 193x120cm 1950年作
估價:200萬-300萬美元
成交價:744.5萬美元(新紀錄)
現代藝術市場近幾年的熱點,除了備受亞洲市場喜愛的莫奈、畢卡索,就要數此前一直倍低估的南美洲藝術。繼去年的林飛龍後,本場蘇富比推出了墨西哥最富盛名的壁畫家迭戈·裡維拉(Diego Rivera)。作為墨西哥的國寶藝術家,裡維拉的名氣一直被妻子弗裡達所掩蓋,但隨著南美藝術更多被市場重視而被更多關注。
迭戈·裡維拉在創作中
本季蘇富比上拍的《哥倫布·多明格斯·德·費南迪斯肖像》是南美美術史上一個標誌性形象,吸引到8位買家,歷經76口加價,最終以744.5萬美元成交,刷新了藝術家的拍賣紀錄。
在蘇富比晚拍結束後,紐約大牌僅剩佳士得重磅的「20世紀藝術晚拍」懸念未解,但從蘇富比的表現來看,市場已經在逐漸恢復活力,因而不存在很大的問題。而在接下來的兩周,北京春拍,以及香港第二輪拍賣也將全面展開,2021年的藝術品市場將形成怎樣的新秩序,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