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企業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對於企業的重要性表現在那些方面)
2023-04-14 00:07:11 4
提起哈佛大學,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不知各位讀者是否知道,哈佛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名校?也許有的人會說,教學目的明確,擁有一流教師,所以人家會成功;也有的人認為,招生的臺階高,起步高,一流的學生,自然容易培育出一流的人才……這些固然是哈佛大學的成功之道,但還有一條很少人提起,卻是最為重要的原因,即「讓校規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讓道德看守哈佛更完全有效的哈佛理念」。
案例直擊:哈佛的「法理第一」
當年,哈佛大學的主要捐獻者約翰·哈佛曾給學校留下250本非常珍貴的書籍。為了讓圖書保存得更為完好,學校一直將它們珍藏在圖書館內,並規定學生不能帶出館外閱讀。不巧的是,1764年圖書館大火,燒毀了館內全部書籍,這250本書也在其中。
就在大家以為,再也見不到這些曠世絕學的時候,一個學生卻把僅存的《基督教針對魔鬼世俗與肉慾的戰爭》這本書,交到了校長手上,並向校長坦白:在火災發生的前一個晚上,他恰巧將這本書帶到館外閱讀,所以倖免於難。校長望著250本珍品中,唯一存世的孤本,對這名學生感謝萬分,但還是下令把他開除,理由是他違反了校規。
不知讀者看了這個案例之後,有何感想?這種「法理第一,堅持制度化管理」的制度體系,正是哈佛成功的關鍵。「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做企業,同樣要建立屬於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因為,一個沒有制度的團隊是一盤散沙,沙子在手上,你怎麼能抓得多,握得撈?弄不好,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而有了制度的框架,便可以將沙子裝在其中——固定有形,規範版圖,讓其有秩序、有規範地存在。
在企業裡,過硬的制度才能保證團隊的執行力,但這裡的制度,不是監獄,要把大家都關起來、管起來、命令起來,而是要把大家積極地組織起來,為企業降低「風險」、減少「成本」、提高「效益」,向著正確、健康、有價值的道路上發展。所以,我們說,制度要硬。只有過硬的制度,才能「規範版圖」,約束成員的行為,激勵團隊的心智。
當然,一個企業各種制度的制訂與執行,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企業管理的完善程度,也能從側面反映企業同仁素質的高低。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在這些規章制度的制訂、頒布實行過程中,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與阻力。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企業當中,違章違紀的行為更是屢見不鮮。如何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呢,如何讓制度真正貫徹下去,想必是很多企業領導人極度關心的問題,這個我會在下面的章節重點闡述。
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我們可以看出,也許很多企業的制度並不一定合理,也不一定得到貫徹,但我們就能否認制度的做用嗎?在企業中,制度都是合法的、權威的,並具有一定超前性,它對企業同仁的行為具有強制性,會直接改變他們的行為和利益分配方式;同時制度都是基於一定的理念而制定,它的實施也會間接地對同仁觀念施加影響。因此,要改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狀態,在制定製度的過程中,必須抓住最能影響企業運行的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來制定製度,並且要根據企業(文化)及其發展方向的需要來進行,而不是根據習慣做法或是去趕時髦。
對於制度的實施,需要依據和分析現有文化,以人們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解釋,根據文化演進的規律來落實——制度要融於文化並推動文化。在企業運行的某些時期,尤其是象企業轉型這種時期,文化能否成功轉型是關鍵,在這個時期尤為需要發揮制度的超前作用,逐步建立起與新文化相配套企業制度,來推動文化的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