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小雪節氣的美好寓意
2023-04-01 12:49:16 1
每一個節氣都有相對應的特點,而且在全國各地,因為民族的不同或者是地區的環境差異,也就意味著在小雪節氣到來的時候會有不同的風俗。所以如果自己在當地感覺到了和自己家鄉的差異風俗,不要感覺到怪怪的,一定要尊重當地的風俗文化。
小雪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小雪節氣,顧名思義就是冬天的一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的由來可追溯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每年11月22或者23日期間,太陽達到240°的時候,就是小雪節氣到來之時。風俗有:醃臘肉、醃菜、曬魚乾、吃餈粑、吃刨湯等,隨著小雪節氣的來臨,氣溫下降,氣候變得乾燥,人們便將豬肉、青菜醃製成臘肉和醃菜,等冬天到來的時候慢慢使用。
小雪節氣的美好寓意
小雪節氣代表的是降雪的開始。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小雪節氣,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因為北面有秦嶺、大巴山屏障,阻擋冷空氣入侵,剎減了寒潮的嚴威,致使華南"冬暖"顯著。全年降雪日數多在5天以下,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遊地區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機會極少,即使隆冬時節,也難得觀賞到"千樹萬樹梨花開"美好的景色。
小雪節氣的傳統食物
在小雪節氣這一天,人們通常都會吃餈粑。餈粑由糯米蒸熟再通過特質石材凹槽衝打而成,手工打餈粑很費力,但是做出來的餈粑柔軟細膩,味道極佳。有純糯米做的,也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與小米拌和做的,還有玉米與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還用粘米與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種用木雕模做的,模內刻有圖案花紋,俗稱"脫粑"。餈粑製作的過程非常耗費時間,所以也是需要多人結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