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球王是誰,他是狗洞練球走出的「世界球王」,中國足球逝去的傳奇
2023-04-01 15:21:34 1
民國時期,中國雖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但當時的中國足壇,卻代表著亞洲的巔峰,睥睨遠東。這源於一個「傳說」一樣人物的存在:李惠堂,民國國腳、「世界球王」級別的人物,中國足球歷史上逝去的傳奇……
在四十年前西德的《環球足球雜誌》上,他以職業生涯射入1860球,位列「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1923年,他的國家隊首秀徵戰第六屆遠東運動會,5比1橫掃東道主日本隊,一戰成名,最終奪冠。這一年足球球王是誰,他年僅十八歲,巨星之路由此啟程。
當年八月,李惠堂與所效力球隊南華隊造訪澳大利亞,交鋒全澳冠軍隊新南威爾斯隊,比賽僅僅進行到第5分鐘,他就梅開二度,上演帽子戲法打入一球!賽後獲得澳洲當局頒發的金質勳章,並產生了「萬人聲裡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頌揚」的詩句。
在其後連續四屆的遠東運動會足球比賽上,李惠堂又幫助中國隊4次奪冠。
1926年,在上海舉辦的足球聯賽中,李惠堂率隊參加以4比1的比分大勝蟬聯九次冠軍的英國獵克斯隊。首開上海華人足球隊擊敗外國球隊的記錄,這次比賽過後,李惠堂的聲望更是如日中天,其後徵戰東南亞各國更是戰績驕人,載譽而歸。在1939年與馬來西亞勁旅檳城聯軍對的比賽中,11比0大勝之!其中已過而立之年的李惠堂攻進七球。
1931年,國際奧委會宣布確認中華民國為國際奧委會成員,五年後李惠堂和隊友們出徵德國柏林參加奧運會,背後是國人的殷殷期盼。
當時中國隊首次派出規模龐大的奧運代表團,參加了30多個奧運項目,但當時中國代表團申請的僅二十二萬經費中有近四分之一未得到落實。
中國足球隊為了節省開支足球球王是誰,同時籌措參賽資金,提前2個月出發,沿途進行義賽。在前往柏林的徵途中,中國隊進行了27場比賽,以23勝4平的不敗戰績,再次讓國人振奮!
風雨兼程、省吃儉用抵達德國柏林的中國足球隊在比賽前已經疲憊不堪,體能上的差距更加明顯。首戰英國隊的比賽中,作為球隊核心人物的李惠堂遭遇了對方兩名防守球員的針對貼身防守,難以施展,最終中國隊以0比2惜敗對手。
即便如此,當時的英國媒體對中國隊還是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中國隊不遜於歐洲強隊,之所以失利,是在於缺乏經驗和體能上。」而對於李惠堂,更是有這樣的高度評價:「他的速度很快,犀利的盤帶在球場上就像跳舞一樣,難以想像他能把球踢得如此藝術!他的禁區遠射、突發冷箭、幽靈般的跑位,一個人實在難以盯住他。」為了參加這次奧運比賽,李惠堂在賽前還拒絕了法國職業聯賽的重金邀請。
這個幼年以柚子、布球當足球,狗洞當球門的一代球王,在那個時代廣受敬重!這並非僅僅因為他是體壇巨星,更因為他是一位深沉的愛國者。
他拒絕任職汪偽政府體育部副部長而遭到暗殺,幸運的是每次都被躲過。
他先後在抗戰後方重慶、成都等地進行了138場義賽,所得的款項全部捐獻給前方的抗日戰士,以及用於救助難民。在當時留下了「海角歸來奔國難,名成獻藝賽頻頻」的詩句, 他儼然成為那個時代的「球俠」。
1947年,在國共內戰正酣之時,42歲的李惠堂宣布退役,一代球王掛靴落幕,帶著遺憾離開他職業生涯的徵程賽場。他開始著書寫作,傳播足球運動經驗。次年還作為主教練帶領中國隊參加了第十四屆奧運會。
解放戰爭勝利後,李惠堂拒絕了執教新中國足球隊的邀請轉而赴臺。在1954、1955年,率隊中華臺北,兩獲亞運會冠軍。1966年,在世界球壇享有很高威望李惠堂進入國際足球協會,成為副會長,迄今為止中國人在國際足聯擔任的最高職位。
不知為何,這樣一位無論是人品還是戰勳都光芒四射的「一代球王」,帶著民國江湖風華的「一代球俠」,曝光會如此慘澹。在1979年,李惠堂病逝於香港,背後是他的足壇與家國……
兔大聖註:有態度、只原創的歷史自媒體「兔大聖公社」歡迎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