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道、便橋和承臺築島圍堰施工方法
2023-05-27 17:56:11 1
專利名稱:一種便道、便橋和承臺築島圍堰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築島圍堰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日益快速發展,路橋建設投資的日益增長。在橋梁建設中,目前對於跨越深谷、大河、的橋梁越來越多。如何在水中獲得類似於「陸地」的場地條件來滿足橋墩的樁基和承臺施工需要,目前有很多種施工方法。橋梁所處的地勢高差起伏大,地勢又複雜時,一部分橋墩位於山谷中,另一部分橋墩位於河流中,位於河流中的橋墩施工就要涉及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施工。通過檢索得知已授權的專利 I申請號為CN200810126053. 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 「一種複合型圍堰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造水中建築基礎,包括設置在河床上的中空的環形島體,環形島體包括由大石塊組成的基層和由普通土組成的頂層,基層頂部的寬度小於基層底部的寬度,環形島體中部設有至少兩排均勻分布的、貫通頂層和基層且深入至河床下的基巖或不透水層的固結體,固結體的中心設有通孔,環形島體的內圈的側壁從上至下設有若干個環形的鋼筋砼襯圈,相鄰的鋼筋砼襯圈呈階梯狀排列,低於水面的鋼筋砼襯圈均設有至少一個洩水管。2申請號為CN200820126389. 4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注漿加固的土石圍堰」一種注漿加固的土石圍堰,涉及建造水中建築基礎,包括設置在河床上的中空的環形島體,環形島體包括由大石塊組成的基層和由普通土組成的頂層,基層頂部的寬度小於基層底部的寬度,環形島體中部設有至少兩排均勻分布的、貫通頂層和基層且深入至河床下的基巖或不透水層的固結體,固結體的中心設有通孔,環形島體的內圈的側壁從上至下設有若干個環形的鋼筋砼襯圈,相鄰的鋼筋砼襯圈呈階梯狀排列,低於水面的鋼筋砼襯圈均設有至少一個洩水管。第f 2項公開的專利,適合於水深較深的圍堰施工,不適合於水深較淺的圍堰施工。3申請號為CN201120105998. 3的中國專利公開了 「一種橋梁築島圍堰結構」,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橋梁築島圍堰結構,它包括多個沿橋梁跨度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的橋梁軸線築島圍堰,每一個橋梁軸線築島圍堰沿橋梁軸線方向設置,在多個橋梁軸線築島圍堰的外海側築有橋梁外海側築島圍堰便道並且在與該外海側相對側設置有築島圍堰,在橋梁外海側築島圍堰便道外側設置有鋼筋加工區,橋梁外海側築島圍堰便道、築島圍堰及相鄰的兩個橋梁軸線築島圍堰封圍起來構成泥漿池。該方法不適用於橋梁處於長年流水性河流的河中的築島圍堰施工。4申請號為CN200920066571. 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 「用於熱帶季風環境的特大橋施工的便道及築島」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熱帶季風環境的特大橋施工的便道及築島,其特點是便道斷面為梯形,頂寬7m,底寬13. 5 17. 3m,填高4. 5 6. 4m,高出水面lm,上下遊邊坡為I : 1,便道河床面以上3m,迎水面設有大塊石及石籠防護層,其他部分為砂性粘土填築層。便道設置在擬建橋梁的上遊,便道中線距新建橋梁中線11. 5m,在便道的下遊側墩位處設有築島,並與便道連為一體。築島頂面尺寸縱X橫為14mX18m。築島周邊外圈堆碼大塊石以穩固平臺。築島工作平臺標高比雨季來臨撤走設備前的水位高lm。該專利方法存在如果基礎和墩身工程不能在第一個旱季基本完成,就會影響到其它工序的進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橋梁所處的地勢高差起伏大,地勢又複雜時,一部分橋墩位於山谷中,另一部分橋墩位於河流中的一種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施工方法,採用該方法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築島圍堰的材料都是利用現場山體爆破石塊及河中砂土,節約了成本,而且施工方法簡便、節省了工期。本發明的一種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施工方法,從河道的兩側同時開始進行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的施工,直至在中間進行交匯完成交匯處的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的施工;從河道兩側同時開始的施工均包括的步驟為 (a)從河道一側依次進行第一施工便道的築島、第一便橋的築島;(b)在所述的第一便橋的築島上施工第一便橋的樁基,所述的第一便橋的樁基採用水中衝擊鑽孔樁施工技術;(C)在施工第一便橋樁基的同時在所述的第一施工便道一側壁填築第一承臺的築島,在所述的第一承臺的築島上施工第一承臺的樁基,所述的第一承臺的樁基採用水中衝擊鑽孔樁施工技術;(d)在所述的第一便橋的樁基完成後,在所述的第一便橋的樁基的墩柱上架設第一便橋的貝雷架組拚鋼桁梁,在所述的第一便橋的貝雷架組拚鋼桁梁架設完畢後清理第一便橋的築島材料;(e)在所述的第一便橋的前端重複所述的步驟(a)至(d)直至從河道兩側至河道中間完成整個河道的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的施工,其中後一個施工便道的築島材料採用清理出的前一個便橋的築島材料。採用本發明方法現場築島圍堰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而且築島材料為黃河原有砂土,對黃河本身不會造成汙染,保護了環境。而且將大橋周圍的環境看成一個有機的系統,施工過程中的泥漿及廢棄物等,及時清運到工程的指定地點,在工程完工時清除乾淨,以免汙染河道。高效率地利用了資源能源、土地、水資源、材料等潔淨可再生能源,最低限度地影響周圍環境。最好地實現了國家綠色建築環保理念。大橋在建造過程中綜合各項措施有效地節約了資源、在更高的層次上,實現了建築業的可持續發展。採用施工便道和承臺的築島圍堰放在相互連接的一側,有利於大橋基礎和墩身施工車輛的平穩運行;採用施工便道和便橋相結合的方式,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使長年流水性的河道水流順暢通過便橋,不會形成於堵。
圖I是本發明的一種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施工方法的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堪俯視不意圖2是本發明的一種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施工方法的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立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以詳細描述。如附圖所示的本發明的一種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施工方法,從河道的兩側同時開始進行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的施工,直至在中間進行交匯完成交匯處的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的施工;從河道兩側4、5同時開始的施工均包括的步驟為(a)從河道一側4、5依次進行第一施工便道2-1的築島、第一便橋3 -1的築島;(b)在所述的第一便橋3-1的築島上施工第一便橋3-1的樁基,所述的第一便橋3-1的樁基採用水中衝擊鑽孔樁施工技術;(c)在施工第一便橋3-1樁基的同時在所述的第一施工便道2-1 —側壁填築第一承臺1-1的築島,在所述的第一承臺1-1的築島上施工第一承臺1-1的樁基,所述的第一承臺1-1的樁基採用水中衝擊鑽孔樁施工技術;(d)在所述的第一便橋3-1的樁基完成後,在所述的第一便橋3-1的樁基的墩柱3-1-1上架設第一便橋的貝雷架組拚鋼桁梁,在所述的第一便橋的貝雷架組拚鋼桁梁架設完畢後清理第一便橋3-1的築島材料;(e)在所述的第一便橋3-1的前端重複所述的步驟(a)至(d)直至從河道兩側至河道中間完成整個河道的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的施工,其中後一個施工便道的築島材料採用清理出的前一個便橋的築島材料。實施例I從河道的兩側同時開始進行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的施工,直至在中間進行交匯完成交匯處的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的施工;從河道兩側同時開始的施工均包括的步驟為(a)從河道一側4、5依次進行第一施工便道2-1的築島、第一便橋3-1的築島;(b)在所述的第一便橋3-1的築島上施工第一便橋3-1的樁基,所述的第一便橋3-1的樁基採用水中衝擊鑽孔樁施工技術;(c)在施工第一便橋3-1樁基的同時在所述的第一施工便道2-1 —側壁填築第一承臺1-1的築島,在所述的第一承臺1-1的築島上施工第一承臺1-1的樁基,所述的第一承臺1-1的樁基採用水中衝擊鑽孔樁施工技術;(d)在所述的第一便橋3-1的樁基完成後,在所述的第一便橋3-1的樁基的墩柱3-1-1上架設第一便橋的貝雷架組拚鋼桁梁,在所述的第一便橋的貝雷架組拚鋼桁梁架設完畢後清理第一便橋3-1的築島材料;(e)在所述的第一便橋3-1的前端重複所述的步驟(a)至(d)直至從河道兩側至河道中間完成整個河道的便道、便橋和承的築島圍堰的施工,其中後一個施工便道2-2的築島材料採用清理出的前一個便橋3-1的築島材料。
權利要求
1. ー種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從河道的兩側同時開始進行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的施工,直至在中間進行交匯完成交匯處的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的施工;從河道兩側同時開始的施工均包括的步驟為 (a)從河道ー側依次進行第一施工便道的築島、第一便橋的築島; (b)在所述的第一便橋的築島上施工第一便橋的樁基,所述的第一便橋的樁基採用水中衝擊鑽孔樁施工技術; (C)在施工第一便橋樁基的同時在所述的第一施工便道ー側壁填築第一承臺的築島,在所述的第一承臺的築島上施工第一承臺的樁基,所述的第一承臺的樁基採用水中衝擊鑽孔樁施工技術; (d)在所述的第一便橋的樁基完成後,在所述的第一便橋的樁基的墩柱上架設第一便橋的貝雷架組拚鋼桁梁,在所述的第一便橋的貝雷架組拚鋼桁梁架設完畢後清理第一便橋 的築島材料; (e)在所述的第一便橋的前端重複所述的步驟(a)至(d)直至從河道兩側至河道中間完成整個河道的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的施工,其中後ー個施工便道的築島材料採用清理出的前一個便橋的築島材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施工方法,從河道兩側同時開始的施工均包括的步驟為(a)從河道一側依次進行第一施工便道的築島、第一便橋的築島;(b)在第一便橋的築島上施工第一便橋的樁基;(c)在施工第一便橋樁基的同時在所述的第一施工便道一側壁填築第一承臺的築島,在第一承臺的築島上施工第一承臺的樁基;(d)在第一便橋的樁基完成後,在第一便橋的樁基的墩柱上架設第一便橋的貝雷架組拚鋼桁梁;(e)在第一便橋的前端重複所述的步驟(a)至(d)直至從河道兩側至河道中間完成整個河道的便道、便橋和承臺的築島圍堰的施工。採用本方法對黃河本身不會造成汙染,保護了環境。
文檔編號E02D19/04GK102720136SQ20121016272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凡春, 張雲富, 張成才, 李斌, 王麗梅, 王志遠, 王文彪 申請人:中國建築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