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調節控制節能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1:48:26 1
專利名稱:多路調節控制節能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溫度控制的電子裝置,特別是通過對電風扇、空調、電熱器等電器 進行溫度控制的多路調節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在發供電、科研、調度及其它企事業單位,普遍使用著空調、風扇、電熱器等調溫工 具,它們都是耗電大件,幾乎佔據了用電量的一半。現在電風扇、電熱器、空調機等,不論已購使用還是生產待售產品,基本都是採用 人工操作方式。比如電風扇普遍為機械結構,一旦開啟,不論什麼檔位,只要無人調整便會 按原風速長時間運轉;電烤火爐等應用相似;空調機則在設置溫度上反覆啟動,尋找和靠 近設置點。這些不論外界溫度是否下降(夏天)或者升高(冬天),有無必要開動,都不會 自動停機。而要保持這些運轉和工作方式,耗電量都在幾十甚至上百瓦。比如在炎熱的夏日,人們睡覺前往往把空調設置在270C以下,風扇更是開在強 檔。但當下半夜以及常有的雷雨天氣到來,會使溫度大幅降低,該時酣睡的人們往往不會起 來調檔關機,由此使得電能無謂損耗,更有甚者還將被造成感冒,特別是小孩,常因此送醫 院,損身又耗錢,極不划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具有無機調壓和啟停控制等各種功能的多路 調節控制節能裝置。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多路調節控制節能裝置,主要由以下電路組 成12V直流電源220V市電串接保險BX和開關K2後與220/12V變壓器B初級線圈 相併聯,整流管D2-5與兩輸入端分別連接變壓器B次級線圈的一端,電容C2串接在整流管 D2-5的正、負輸出端之間,整流管D2-5正輸出端串接穩壓塊WY後,接於冬夏轉換開關Kl的 第12觸頭並向外輸出12V直流電;冬夏轉換開關Kl 採用型號為SS-42H07的撥動開關,由K1-1和K1-2兩組開關組 成,其中,Kl-I由上列的第1、第2、第3觸頭以及下列的第4、第5、第6觸頭組成,K1-2由 上列的第7、第8、第9觸頭以及下列的第10、第11、第12觸頭組成,Kl的內臂打到左側時, Kl-I的第2觸頭與第1觸頭接通,第5觸頭與第4觸頭接通,同時,K1-2的第8觸頭與第7 觸頭接通,第11觸頭與第10觸頭接通;Kl的動臂打到右側時,Kl-I的第2觸頭與第3觸 頭接通,第5觸頭與第6觸頭接通,同時,K1-2的第8觸頭與第9觸頭接通,第11觸頭與第 12觸頭接通;上述12V直流電源正極接於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1觸頭和第12觸頭;12V直流 電源負極接於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3觸頭和第4觸頭;夏季溫度控制電路冬夏轉換開關Kl撥向左面,第2觸頭一端接通第1觸頭的直流電源正極,另一端聯結正電源線E+,第5觸頭接通第4觸頭的直流電源負極,另一端聯結 負電源線E-,Kl的第2觸頭順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l、電阻Rl和電阻R2後接於12V 直流電源負極E-,六反相器的第一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l和電阻R2的結點,第一非門的 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l的基極,三極體BGl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2的基極,三極體BGl的 集電極和三極體BG2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繼電器Jl連接在三極體BG2的發 射極與12V電源正極之間;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順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2、電阻R3和電阻R4 後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二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3和電阻R4的結點,第 二非門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3的基極,三極體BG3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4的基極,二極 管BG3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4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繼電器J2連接在三極體 BG4的發射極與12V直流電源正極之間;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順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3、電阻R5和電阻R6 後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三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5和電阻R6的結點,第 三非門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5的基極,三極體BG5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6的基極,二極 管BG5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6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繼電器J3連接在三極體 BG6的發射極與12V直流電源正極之間;可控矽SCR輸入端接於開關K2與變壓器B初級線圈一端的結點,可控矽SCR輸出 端串接插座Zl後接於變壓器B初級線圈另一端,電容Cl 一端接於可控矽SCR輸出端,電 容Cl另一端串接雙向二極體Dl後接於可控矽SCR控制端;電阻R14、繼電器J的常開結點 J1-1、繼電器J2的常閉結點J2-2以及繼電器J3的常閉結點J3-2四者依次串接後連接在 可控矽SCR輸入端與電容Cl另一端之間;電阻R15和繼電器J2的常開觸點J2-1以及繼電 器J3的常閉結點J3-2三者依次串接後連接在可控矽SCR輸入端與電容Cl另一端之間;電 阻R16和繼電器J3的常開結點J3-1 二者串接後連接在可控矽SCR輸入端與電容Cl另一 端之間;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依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4、電阻R7和電阻R8 後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四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7和電阻R8的結點,第 四非門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7的基極,三極體BG7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8的基極,三極 管BG7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8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三極體BG8的發射極串 接繼電器J4後接於12V直流電源正極,繼電器J4的常開結點J4-1串接插座Z2後與變壓 器B的初級線圈相併聯;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依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5、電阻R9和電阻RlO 後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五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9和電阻RlO的結點, 第五非門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9的基極,三極體BG9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lO的基極, 三極體BG9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lO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三極體BGlO的發 射極串接繼電器J5後接於12V直流電源正極;繼電器J5的常開結點J5-1串接插座後 與變壓器B的初級線圈相併聯;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依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6、電阻Rll和電阻R12 後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六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ll和電阻R12的結點, 第六非門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ll的基極,三極體BGll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12的基極,三極體BGll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12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三極體BG12 的發射極串接繼電器J6後接於12V直流電源正極;繼電器J6的常開結點J6-1串接插座Z4 後與變壓器B的初級線圈相併聯;冬季溫度控制電路冬夏轉換開關Kl撥向右面,第2觸頭一端聯接第3觸頭的直 流電源負極,另一端聯結負電源線E'-,第11觸頭聯接第12觸頭的直流電源正極,另一端 聯結負電源線E' +,負溫度熱敏電阻財1、財2、財3、財4、財5、財6改接為負電源& -,分 壓電阻R2'、電阻R4'、電阻R6'、電阻R8'、電阻RlO'以及電阻R12'的一端分別接於 六反相器的第一非門、第二非門、第三非門、第四非門、第五非門以及第六非門的輸入端,該 六個電阻的另一端均連接正電源E' +;上述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l 6均為3. 6ΚΩ,電阻Rl、R3、R5、R7、R9、Rll均為 200 Ω,電阻 R2、R8、R10、R12 均為 680 Ω , R4 為 560Ω,R6 為 470 Ω,電阻 R2,、R8,、R10,、R12, 均為20K Ω,電容Cl為0. 1 μ f,電阻R,4、R,6分別為22K Ω禾口 MK Ω,電阻14為200Κ Ω, 電阻15為100Κ Ω,電阻16為IOK Ω ;三極體BGl 12均為NPN型功率放大管;六反相器的 型號為MLS04。上述冬夏轉換開關型號為SS-42H07 ;所述三極體BGl、BG3、BG5、BG7、BG9、BGll型 號均為9015電晶體,三極體BG2、BG4、BG6、BG8、BG10、BG12型號均為8550 ;所述插座Zl、 Z2為IOA多用型,Z3、TA為16A中功率型。上述電阻R16與可控矽SCR的輸入端之間還連接有用於微調的電位器W7,電位器 W7的滑動臂接於可控矽SCR的輸入端。還具有交流工作顯示電路發光二極體Fgl與電阻R13串接後再與電壓器B的初 級線圈相併聯。還具有直流工作顯示電路發光二極體Fg2 —端接於穩壓塊WY輸出端,Fg2另一 端串接電阻R17後接於整流管D2-5的負輸出端。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儀器通過一個六反相器集成塊,一個轉換開關的巧妙設 計,在並不增加太多元器件的情況下,便實現多達六至十二路的溫度採集判斷,交直流轉 換、無極調壓和啟停控制多種功能,使常用的電風扇、烤火爐、電熱毯、空調機等在無人操作 下,亦能隨溫度變化自動調溫和開機、停機,即滿足人體舒適要求,又大量節約電能,是一具 有廣泛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儀器。本儀器結構緊湊,使用方便,投資小,效率高,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和新穎獨到性。本儀器的特點和優點將在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進行詳細的闡述。
圖1是本發明的電原理框圖。圖2是本發明的電路圖。圖3是六反相器MLS04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外形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2示出(參見圖1),本發明主要由以下電路組成
12V直流電源220V市電串接保險BX和開關K2後與220/12V變壓器B初級線圈 相併聯,整流管D2-5與兩輸入端分別連接變壓器B次級線圈的一端,電容C2串接在整流管 D2-5的正、負輸出端之間,整流管D2-5正輸出端串接穩壓塊WY後,接於冬夏轉換開關Kl的 第12觸頭並向外輸出12V直流電;冬夏轉換開關Kl 採用型號為SS-42H07的撥動開關,由K1-1和K1-2兩組開關組 成,其中,Kl-I由上列的第1、第2、第3觸頭以及下列的第4、第5、第6觸頭組成,K1-2由 上列的第7、第8、第9觸頭以及下列的第10、第11、第12觸頭組成,Kl的內臂打到左側時, Kl-I的第2觸頭與第1觸頭接通,第5觸頭與第4觸頭接通,同時,K1-2的第8觸頭與第7 觸頭接通,第11觸頭與第10觸頭接通;Kl的動臂打到右側時,Kl-I的第2觸頭與第3觸 頭接通,第5觸頭與第6觸頭接通,同時,K1-2的第8觸頭與第9觸頭接通,第11觸頭與第 12觸頭接通;上述12V直流電源正極接於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1觸頭和第12觸頭;12V直流 電源負極接於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3觸頭和第4觸頭;夏季溫度控制電路冬夏轉換開關Kl撥向左面,第2觸頭一端接通第1觸頭的直 流電源正極,另一端聯結正電源線E+,第5觸頭接通第4觸頭的直流電源負極,另一端聯結 負電源線E-,K1的第2觸頭順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l、電阻Rl和電阻R2後接於12V 直流電源負極E-,六反相器的第一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l和電阻R2的結點,第一非門的 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l的基極,三極體BGl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2的基極,三極體BGl的 集電極和三極體BG2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繼電器Jl連接在三極體BG2的發 射極與12V電源正極之間;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順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2、電阻R3和電阻R4 後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二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3和電阻R4的結點,第 二非門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3的基極,三極體BG3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4的基極,二極 管BG3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4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繼電器J2連接在三極體 BG4的發射極與12V直流電源正極之間;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順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3、電阻R5和電阻R6 後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三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5和電阻R6的結點,第 三非門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5的基極,三極體BG5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6的基極,二極 管BG5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6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繼電器J3連接在三極體 BG6的發射極與12V直流電源正極之間;可控矽SCR輸入端接於開關K2與變壓器B初級線圈一端的結點,可控矽SCR輸出 端串接插座Zl後接於變壓器B初級線圈另一端,電容Cl 一端接於可控矽SCR輸出端,電 容Cl另一端串接雙向二極體Dl後接於可控矽SCR控制端;電阻R14、繼電器J的常開結點 J1-1、繼電器J2的常閉結點J2-2以及繼電器J3的常閉結點J3-2四者依次串接後連接在 可控矽SCR輸入端與電容Cl另一端之間;電阻R15和繼電器J2的常開觸點J2-1以及繼電 器J3的常閉結點J3-2三者依次串接後連接在可控矽SCR輸入端與電容Cl另一端之間;電 阻R16和繼電器J3的常開結點J3-1 二者串接後連接在可控矽SCR輸入端與電容Cl另一 端之間;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依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4、電阻R7和電阻R8後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四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7和電阻R8的結點,第 四非門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7的基極,三極體BG7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8的基極,三極 管BG7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8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三極體BG8的發射極串 接繼電器J4後接於12V直流電源正極,繼電器J4的常開結點J4-1串接插座Z2後與變壓 器B的初級線圈相併聯;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依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5、電阻R9和電阻RlO 後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五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9和電阻RlO的結點, 第五非門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9的基極,三極體BG9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lO的基極, 三極體BG9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lO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三極體BGlO的發 射極串接繼電器J5後接於12V直流電源正極;繼電器J5的常開結點J5-1串接插座後 與變壓器B的初級線圈相併聯;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依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6、電阻Rll和電阻R12 後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六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ll和電阻R12的結點, 第六非門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ll的基極,三極體BGll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12的基 極,三極體BGll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12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三極體BG12 的發射極串接繼電器J6後接於12V直流電源正極;繼電器J6的常開結點J6-1串接插座Z4 後與變壓器B的初級線圈相併聯冬季溫度控制電路冬夏轉換開關Kl撥向右面,第2觸頭一端聯接第3觸頭的直 流電源負極,另一端聯結負電源線E'-,第11觸頭聯接第12觸頭的直流電源正極,另一端 聯結負電源線E' +,負溫度熱敏電阻財1、財2、財3、財4、財5、財6改接為負電源& -,分 壓電阻R2'、電阻R4'、電阻R6'、電阻R8'、電阻RlO'以及電阻R12'的一端分別接於 六反相器的第一非門、第二非門、第三非門、第四非門、第五非門以及第六非門的輸入端,該 六個電阻的另一端均連接正電源E' +;上述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l 6均為3. 6ΚΩ,電阻Rl、R3、R5、R7、R9、Rll均為 200 Ω,電阻 R2、R8、R10、R12 均為 680 Ω , R4 為 560Ω,R6 為 470 Ω,電阻 R2,、R8,、R10,、R12, 均為20K Ω,電容Cl為0. 1 μ f,電阻R,4、R,6分別為22K Ω禾口 MK Ω,電阻14為200Κ Ω, 電阻15為100Κ Ω,電阻16為IOK Ω ;三極體BGl 12均為NPN型功率放大管;六反相器的 型號為MLS04。冬夏轉換開關型號為SS-42H07 ;所述三極體BGl、BG3、BG5、BG7、BG9、BGll型號均 為 9015 電晶體,三極體 BG2、BG4、BG6、BG8、BG10、BG12 型號均為 8550。電阻R16與可控矽SCR的輸入端之間還連接有用於微調的電位器W7,電位器W7的 滑動臂接於可控矽SCR的輸入端。還具有交流工作顯示電路發光二極體Fgl與電阻R13串接後再與電壓器B的初 級線圈相併聯。還具有直流工作顯示電路發光二極體Fg2 —端接於穩壓塊WY輸出端,Fg2另一 端串接電阻R17後接於整流管D2-5的負輸出端。更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下從圖1中可見,為實現溫度控制,首先選用傳感器進行環境溫度採樣,本裝置設計 特點是傳感器為一組相同的負溫型熱敏電阻,經開關轉換控制,即實現冬夏雙溫採集。採集到的信號送往以六反相器為中心的比較判斷電路,進行電平轉換控制,再經功率放大、導通 角驅動等,一路啟動無極調壓送出可變電源,另一路直接經繼電器結點傳送全額電源,以實 現風扇轉速、空調啟停等的溫度控制。220V交流電分兩路工作,一路經降壓、整流、濾波、穩壓等處理,形成直流工作電 源,供給溫度傳感、非門轉換、功率放大、繼電驅動等器件工作,另一路則送往可控矽和繼電 器結點,提供受溫度控制下的動力電源。電路原理在圖2中,有一個六反相器集成電路貫穿始終,該集成電路的內部結構及其技 術數據等如圖3所示六反相器主要參數輸入高電平2V,輸入低電平0. 8V,輸出高電平 2. 4V,輸出低電平0. 5V ;溫度範圍74LS04為0 70度,54LS04為-55 125度。根據圖示結構、邏輯關係、電氣參數和溫度範圍,選擇MLS04型集成塊,並以此為 中心,在整個溫控節能器中對六個邏輯非門展開全面應用。為啟動大功率繼電器,首先設計 了 12V直流電源,但因MLS04集成塊適應5V工作,故採用680Ω和510Ω電阻分壓及穩壓 二極體IN47型做5V穩壓的設計,以保證該集成塊正常工作。因在正式電路中不反應此電 壓,故於此作交代。在圖2中部有一冬夏轉換開關Kl (為雙組四列開關),起夏季冬天溫度控制轉換作 用。具體是靠改變正負電源和一項電阻參數實現的。比如(1)、當Kl撥向左面,Kll上列中心點(第2觸頭)接通正電源,送到頂上為E+, 供給Rt系列支路,而Kl-I下列中心點(第5觸頭)接通負電源E-,送給R212偶數級電阻 (R2、R4、R6、R8、RlO 以及 R12,下同)。(2)當Kl撥向右面,Kl-I上列中心點接通負電源,送到頂上為E』 _,注意,此時原 Rt系列支路接的正電源變成了負電源;而K1-2下列中心點(第11觸頭)接通正電源E』+, 注意,這裡變化大的是原R2-12偶數級電阻懸空,不工作,而由E』+送給的R' 2-12偶數級 電阻G^R2,、R4,、R6,、R8,、R10,以及R12,,下同)取而代之,並轉正極工作。(3)圖2中全部繼電器(Jl J6)正極E』+和複合管負極E』-的電源(粗實線), 冬夏一致,所以不做改變。下面結合整體電路,做更詳細介紹。夏季溫控原理在圖2中,繼電器系列接E』+,複合管系列接E』-,並當開關Kl撥向左面,Kl-I上、 下列中心點分別向上部Rt和下部R2-12偶數級電阻送出正負電源,電路形成完整的工作形 式。(1)無極調壓控制圖2中第一組正端熱敏電阻Rtl和線性電阻Rl QOO Ω )串聯, 與負端電阻R2對12V電源分壓,形成對MLS04第一非門1_2的門檻電壓值。比如當溫度 為2546°C時,3. 6ΚΩ負溫型熱敏電阻Rtl阻值下降為IΩ,要保證R2的分壓值UR2不低 於2V,則有UR2 = 12XR2/(R2+Rt+Rl) = 2代入數12X R2/ (R2+3+0. 2) = 2推算出R2 = 0. 65 (K Ω )靠大取標稱值為680 Ω即這時680 Ω電阻R2的分壓值UR2彡2V,超過門檻值,第一級非門翻轉,輸出低電平。為配合低電平信號,選用兩個PNP型小功率9015和中功率8550電晶體BG1-2構 成複合功放器,經功率放大後的信號,使繼電器Jl啟動。繼電器Jl啟動後,常開接點Jl-I閉合,此時繼電器J2、J3因保持原狀,其常閉接 點J2-2、J3-2接通200kΩ電阻的R14和電容Cl,產生低頻振蕩,,經DB3雙向二極體Dl送 達可控矽SCR控制極(即控制端),形成較小導通角,輸出約100V電壓,風扇啟動旋轉。若溫度再升高,達到28_30°C時,第二級熱敏電阻Rtl2由3.6ΚΩ下降到約 2. 4ΚΩ,以上同樣方法計算得R4為560Ω,則UR4彡2V,超過54LS04的第二 (3-4)非門門 檻電壓,該門翻轉,BG3-4導通,繼電器J2啟動,常開接點J2-1閉合,此時因J3保持原狀, 其常閉接點J3-2接通IOOkQ電阻的R15和Cl,產生中頻振蕩,使可控矽導通角增大,輸出 約150V電壓,風扇中速旋轉。同理,當溫度超過32_33°C時,超過MLS04的5-6非門(第三非門)門檻電壓,該非 門翻轉,,BG5-6導通,J3啟動,產生最大導通角,可控矽直通,輸出全電壓,風扇高速轉動。此塊電路通過對不同溫度的採集,轉換為可控矽導通角的調整,使之輸出不同交 流電壓值,實現風扇轉速控制。反之,當溫度低於25°C,各級分壓都都超不過非門的門檻電 壓,故形成全自動關閉,達到節能目的。圖2下部IOOkQ電位器W7則是可控矽導通角的輔助調節器件,在結合電壓表指 示100V、150V、220V電壓下,可幫助快速確定R14、R15、R16阻值,在主電阻確定後,該電位器 也參加運行,這時可對電機轉動做小範圍調整。圖2左下部和經前面介紹可見,常開結點Jl-I與常閉結點J2-2、J3-2的串聯,形 成繼電器間的互控,此設計是本儀器電路的一大特點,其作用一是完成溫採、門控、功放等 直流弱電對交流強電的轉換控制;二是通過常開常閉結點的互控,使得每條支路工作只含 一個電阻,將減少三支路並聯參數的調配難度和變異漂移。(2)結點開關控制在圖2電路中,54LS04的13_12、11_10和9_8三級非門及配套器件,主要是針對空 調機設計的。因為空調機普遍為設置式工作,在溫度數據設定後,壓縮機通電使氟利昂在管 道中運轉,做冷暖氣置換,從而使溫度回到所選溫度範圍。這些工作過程,一般是在額定電 壓下進行,故無須做調壓調整。同時,包括變頻機在內,即使環境溫度已降到舒適範圍,空調 機仍會運行,甚至作反向調節,這是不必要的,即便僅做設定維持,耗電量也在兩三百瓦以 上,這無疑是一種浪費!為此,進行了在25°C左右,人體完全適宜的自然環境溫度下,做自動停機處理,由 此,將節約大量能源。請見圖2,與前採樣判斷和計算方式相同,當溫度高於25°C時,在圖2中R8取為 680Ω,與Rt+R7的分壓值UR8彡2V,超過非門13-12的門檻值,該非門翻轉,輸出低電平。 PNP型9015和8550構成的複合功放BG7-8導通,繼電器J4啟動,常開接點J4-1閉合,接通 由K2送來的220V交流電,傳送給插座Z2。若Z2上插有空調或其它用電器,都將獲取電源工作。反之,當溫度低於25°C時,電阻R8所獲分壓UR8低於13腳的門檻電壓值,由此 13-12非門以及所控的複合管BG7-8、繼電器J4都將做逆向翻轉,Z2截止交流電輸出,使所帶空調等用電器停機,達到節能目的。由非門11-10和9-8構成的後兩級電路,工作方式與非門13_12相同,能啟動或截 止插座Z3、Z4交流電源的輸送。該三級門控電路具有獨立工作性,故,在單位可做作會議、辦公、機房,在家庭亦可 作客廳、飯廳、臥室等多臺空調機的控制。在圖2電路中還可看到,開關K2分為兩檔,分別功能是(1)、K2打到左面,為空檔,即關機;(2)、Κ2打到右面,220V交流電通過保險BX接入,分5條支路供電一路經變壓器 B降壓,二極體D2-5整流,電容C2濾波,集成塊WY7812穩壓,即向後續電路提供12伏直流 工作電源。該檔還同時向可控矽、繼電器常開結點J4-1、J5-1、J6-1的四條支路供給溫控電源。圖2中降壓電阻R13與發光二極體Fgl,R17與發光二極體Fg2串接,分別作溫控 和交、直流工作狀態指示。冬季溫控原理冬季溫控在電路結構、功能作用等方面有很多相同之處,故,本章節採取有別細 解,近似粗訴的方式進行介紹。(1)、電路區別在冬季溫控中最大區別是將開關Kl撥向右面,此時Kl-I上列中心 點轉接負電源,即向上部Rt系列支路送出E』-電壓值,而Kl-I下列中心點及所帶R2-12偶 數級電阻懸空,與此同時K1-2下列中心點接通正電源,即新的R』2-12偶數級電阻轉接E』 +工作。O)、控制方向區別因為冬季與夏季相反,溫度越低越需送電加熱工作,反之斷 電。所以負溫型熱敏電阻需由正端換到負端,才能正常發揮功能作用。(3)、控制對象區別在可控矽受溫度控制進行無極調壓時,夏天控制對象主要是 風扇,冬季則以烤火爐、電熱毯等阻性用電器為宜。因為這些負載隨電壓高低發熱量上會有 區別,但器身結構和性能不會改變。、阻值區別因熱敏電阻換到負端,且當溫度下降到4_5°C時,3. 6KQRt阻值上 升為4K Ω,與串聯電阻Rl QOO Ω )相加為4. IΩ,要保各級反相器門檻電壓大於2V,故R偶 數級阻值將有很大變化。以R』 2為例計算如後UR' 2 = 12Χ (Rt+Rl)/(R,2+Rt+Rl) = 2代入數:12X (4+0. 2)/(R,2+4+0. 2) = 2推算出R,2 = 20. 75 (K Ω) 取標稱值為20Κ Ω即這時680Ω電阻R2的分壓值UR2彡2V,超過門檻值,第一級非門翻轉,輸出低電 平,延續後面電路工作。比較R』 2與原R2(680Q)兩阻值,整整相差了 30倍,所以我們將其聯動電源作改 動處理。不過,這也是在冬夏溫控大轉變中,唯一改變的一個電氣參數。除上述外,基本無改動,包括採樣、判斷、處理過程都一樣,為清楚起見,我們還是 舉例介紹一下。在圖2中,當開關Kl打到右側選定冬季溫控後,並採用R』2為20ΚΩ,與接地端熱敏電阻Rt及電阻Rl相串聯對12V電源分壓,比如溫度為4-5°C時,使UR' 2彡2V,超過門 檻值,第一級非門翻轉,輸出低電平,又經BG1-2功放後啟動繼電器J1,常開接點Jl-I閉合, 接通200kQ電阻的R14和電容Cl,產生頻率振蕩,可控矽導通,輸出交流電壓,使,烤火爐、 電熱毯等發熱。其它反相器工作原理和過程相同,將啟動不同繼電器,加強導通,讓插座Zl_4(插 座Zl、Z2、Z3和Z4)輸出更高乃至全電壓,以使電熱器更加發熱或空調開啟等。但當溫度回升,超過4_5°C後,各級分壓都超不過門檻電壓,故全部關閉,插座 Z1-4截止輸出,自動停機,達到節能效果。其它發光指示和繼電器互控方式不變。另本電路利用開關倒向,將MLS04反相器 夏季的六門控制擴展為十二門控制,其電路特點和功能的發揮是非常突出的。電路中主要元器件請見列表
權利要求
1. 一種多路調節控制節能裝置,其特徵是主要由以下電路組成 12V直流電源220V市電串接保險BX和開關K2後與220/12V變壓器B初級線圈相併 聯,整流管D2-5與兩輸入端分別連接變壓器B次級線圈的一端,電容C2串接在整流管D2-5 的正、負輸出端之間,整流管D2-5正輸出端串接穩壓塊WY後,接於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12 觸頭並向外輸出12V直流電;冬夏轉換開關Kl 採用型號為SS-42H07的撥動開關,由Kl-I和K1-2兩組開關組成,其 中,Kl-I由上列的第1、第2、第3觸頭以及下列的第4、第5、第6觸頭組成,K1-2由上列的 第7、第8、第9觸頭以及下列的第10、第11、第12觸頭組成,Kl的內臂打到左側時,Kl-I的 第2觸頭與第1觸頭接通,第5觸頭與第4觸頭接通,同時,K1-2的第8觸頭與第7觸頭接 通,第11觸頭與第10觸頭接通;Kl的動臂打到右側時,Kl-I的第2觸頭與第3觸頭接通, 第5觸頭與第6觸頭接通,同時,K1-2的第8觸頭與第9觸頭接通,第11觸頭與第12觸頭 接通;上述12V直流電源正極接於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1觸頭和第12觸頭;12V直流電源 負極接於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3觸頭和第4觸頭;夏季溫度控制電路冬夏轉換開關Kl撥向左面,第2觸頭一端接通第1觸頭的直流電 源正極,另一端聯結正電源線E+,第5觸頭接通第4觸頭的直流電源負極,另一端聯結負電 源線E-,Kl的第2觸頭順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l、電阻Rl和電阻R2後接於12V直 流電源負極E-,六反相器的第一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l和電阻R2的結點,第一非門的輸 出端接於三極體BGl的基極,三極體BGl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2的基極,三極體BGl的集 電極和三極體BG2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繼電器Jl連接在三極體BG2的發射 極與12V電源正極之間;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順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2、電阻R3和電阻R4後接於 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二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3和電阻R4的結點,第二非門 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3的基極,三極體BG3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4的基極,二極體BG3 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4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繼電器J2連接在三極體BG4的 發射極與12V直流電源正極之間;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順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3、電阻R5和電阻R6後接於 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三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5和電阻R6的結點,第三非門 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5的基極,三極體BG5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6的基極,二極體BG5 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6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繼電器J3連接在三極體BG6的 發射極與12V直流電源正極之間;可控矽SCR輸入端接於開關K2與變壓器B初級線圈一端的結點,可控矽SCR輸出端串 接插座Zl後接於變壓器B初級線圈另一端,電容Cl 一端接於可控矽SCR輸出端,電容Cl 另一端串接雙向二極體Dl後接於可控矽SCR控制端;電阻R14、繼電器J的常開結點J1-1、 繼電器J2的常閉結點J2-2以及繼電器J3的常閉結點J3-2四者依次串接後連接在可控矽 SCR輸入端與電容Cl另一端之間;電阻R15和繼電器J2的常開觸點J2-1以及繼電器J3的 常閉結點J3-2三者依次串接後連接在可控矽SCR輸入端與電容Cl另一端之間;電阻R16 和繼電器J3的常開結點J3-1 二者串接後連接在可控矽SCR輸入端與電容Cl另一端之間; 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依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4、電阻R7和電阻R8後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四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7和電阻R8的結點,第四非門 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7的基極,三極體BG7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8的基極,三極體BG7 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8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三極體BG8的發射極串接繼電 器J4後接於12V直流電源正極,繼電器J4的常開結點J4-1串接插座Z2後與變壓器B的 初級線圈相併聯;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依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5、電阻R9和電阻RlO後接 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五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9和電阻RlO的結點,第五 非門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9的基極,三極體BG9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lO的基極,三極 管BG9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lO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三極體BGlO的發射極 串接繼電器J5後接於12V直流電源正極;繼電器J5的常開結點J5-1串接插座後與變 壓器B的初級線圈相併聯;冬夏轉換開關Kl的第2觸頭依次串接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6、電阻Rll和電阻R12後 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六反相器的第六非門的輸入端接於電阻Rll和電阻R12的結點,第 六非門的輸出端接於三極體BGll的基極,三極體BGll的發射極接於三極體BG12的基極, 三極體BGll的集電極和三極體BG12的集電極均接於12V直流電源負極,三極體BG12的發 射極串接繼電器J6後接於12V直流電源正極;繼電器J6的常開結點J6-1串接插座Z4後 與變壓器B的初級線圈相併聯;冬季溫度控制電路冬夏轉換開關Kl撥向右面,第2觸頭一端聯接第3觸頭的直流電 源負極,另一端聯結負電源線E'-,第11觸頭聯接第12觸頭的直流電源正極,另一端聯結 負電源線E' +,負溫度熱敏電阻財1、財2、財3、財4、財5、財6改接為負電源& _,分壓電 阻R2'、電阻R4'、電阻R6'、電阻R8'、電阻RlO'以及電阻R12'的一端分別接於六反 相器的第一非門、第二非門、第三非門、第四非門、第五非門以及第六非門的輸入端,該六個 電阻的另一端均連接正電源E' +;上述負溫度型熱敏電阻Rtl 6均為3. 6ΚΩ,電阻R1、R3、R5、R7、R9、R11均為200 Ω, 電阻 R2、R8、R10、R12 均為 680 Ω,R4 為 560 Ω,R6 為 470 Ω,電阻 R2,、R8,、R10,、R12,均為 20ΚΩ,電容Cl為0. 1 μ f,電阻IT 4、R' 6分另Ij為22ΚΩ禾口 24ΚΩ,電阻14為200ΚΩ,電阻 15為100K Ω,電阻16為IOK Ω ;三極體BGl 12均為NPN型功率放大管;六反相器的型號 為 54LS0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路調節控制節能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冬夏轉換開關型號為 SS-42H07 ;所述三極體BGl、BG3、BG5、BG7、BG9、BGll型號均為9015電晶體,三極體BG2、 BG4、BG6、BG8、BG10、BG12 型號均為 8550 ;所述插座 Z1、Z2 為 IOA 多用型,Z3、Z4 為 16A 中功率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多路調節控制節能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電阻R16與可控矽SCR 的輸入端之間還連接有用於微調的電位器W7,電位器W7的滑動臂接於可控矽SCR的輸入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多路調節控制節能裝置,其特徵是還具有交流工作顯示電路 發光二極體Fgl與電阻R13串接後再與電壓器B的初級線圈相併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多路調節控制節能裝置,其特徵是還具有直流工作顯示電路 發光二極體Fg2 —端接於穩壓塊WY輸出端,Fg2另一端串接電阻R17後接於整流管D2-5的負輸出端。
全文摘要
一種多路調節控制節能裝置,屬對電風扇、空調、電熱器等電器進行自動調溫和開、停機控制的綜合裝置。本發明主要由220V市電、變換後的12V直流電源、夏季溫度控制電路和夏季溫度控制電路等組成。本發明通過一個六反相器集成塊和一個冬夏轉換開關,實現對多達6至12路的溫度採集、交直流轉換、無級調壓和啟停控制等多種功能,使電風扇、空調、電熱器等在無人操作條件下,並能隨溫度變化自動調溫和開機、停機。本發明具有結構緊湊、使用方便、投資小、效率高的特點。
文檔編號G05B19/04GK102073287SQ20111000698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3日
發明者粟和林 申請人:四川電力試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