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提示方法和終端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1:21:46 4
專利名稱:終端提示方法和終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終端提示技術,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終端提示方法和一種終端。
背景技術:
當手機用戶由於環境嘈雜或者手機暫時不在身邊而錯過電話時,通過相關技術的方案能夠做到讓手機按照先前預設定的提醒模式,採取閃屏、震動或者響鈴的方式,並以固定的提醒時間間隔,來提醒手機用戶有未接的電話或者未讀簡訊,這樣可以避免錯過重要的信息,具體的流程如圖3所示,包括:
步驟302,設置提醒模式,是指對於如未接來電或是未查看簡訊採取的提醒方式;
步驟304,生成來電未接/簡訊未查看記錄;
步驟306,開始提醒,按照步驟302中設置的提醒模式,對步驟304生成的未接來電或未查看簡訊進行相應的提醒;
步驟308,判斷步驟304中的記錄是否已查閱,若是則進入步驟310,否則返回步驟306,繼續進行提醒;
步驟310,停止提醒。
但是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由於應用軟體較多,再加上電池的續航能力一直沒有得到提升,待機時間一直是制約智慧型手機前進的一大障礙,如果用戶把手機忘在家裡,或者由於開會等原因不便把手機帶在身邊,當有未接來電或未讀簡訊時,預設定的提醒功能會以一定的時間間隔以閃屏、震動或者響鈴的方式提醒用戶,但是由於用戶一直不能讀取未接來電或未讀簡訊,提醒功能就會一直以閃屏、震動或者響鈴的方式提醒用戶,而閃屏、震動或者響鈴都是相當消耗電池電量的,這樣下去就會大大的縮短手機的待機時間,給用戶帶來極大的不便。
因此,需要一種新的終端提示技術,可以僅在感應到用戶時,對用戶進行相應的未處理事件的提示,從而儘可能地降低終端的耗電量。發明內容
本發明正是基於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終端提示技術,可以僅在感應到用戶時,對用戶進行相應的未處理事件的提示,從而儘可能地降低終端的耗電量。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終端提示方法,包括:步驟102,檢測終端中是否存在未處理事件;步驟104,若存在,則通過感應裝置進行感應;步驟106,若所述感應裝置感應到用戶,則對所述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若所述感應裝置未感應到所述用戶,則不對所述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在該技術方案中,未處理事件包括未接來電、未讀簡訊、未讀郵件等通信事件,也包括鬧鐘、日程等事件。若能夠感應到用戶,則判定用戶在終端附近,並且能夠對提示進行響應,則進行對應的提示,若不能夠感應到用戶,則判定用戶無法對提示進行響應,則不進 行提示,避免由於提示時的響鈴、振動、亮屏等造成不必要的電量浪費,甚至使得在用戶能夠進行響應時,終端的電量可能已經耗盡或不足以用戶進行操作,為用戶造成困擾。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在所述步驟104之前,還包括:設置所述感應裝置進行感應操作的時間閾值;以及在所述步驟106中,還包括:若在所述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停止所述感應操作。在該技術方案中,對於感應裝置每次進行感應的時間,也可以進行設定,如果感應到用戶,則進行提示,若這段時間內沒有感應到,則結束本次感應操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在所述步驟106中,還包括:若在所述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關閉所述感應裝置,並開始計時;以及在達到預設的時間間隔後,開啟所述感應裝置。在該技術方案中,利用感應裝置對用戶進行感應,比如感應30秒,若沒有感應至IJ,則關閉感應裝置,並在一段時間之後,比如5分鐘,再開啟感應裝置,重新進行30秒的感應,從而儘可能地節省電量。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在所述步驟104之前,還包括:根據接收到的設置命令,對所述時間間隔進行設置。在該技術方案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時間間隔進行設置。當把時間間隔設置為O時,則在發生未處理事件時,終端可以一直對用戶進行感應,從而避免用戶靠近終端時,恰好處於兩次感應操作的時間間隔中。此外,在進行計時的時候,可以採用在終端中啟動一個計時服務,也可以使用「時鐘」程序等進行計時。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在所述步驟106之後,還包括:若在所述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重新進入所述步驟102。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只進行一次感應後,便不再進行感應操作,以儘可能地節省電量;也可以反覆進行感應,直至不再存在未處理事件。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感應裝置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或距離傳感器。在該技術方案中,對用戶的感應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如通過溫度傳感器對周圍的物體進行檢測,若感應到處於35 40°C的物體,則判定感應到用戶,當然,具體數值可以根據地區、季節等進行調節。也可以通過安裝在終端表面的一個或多個距離傳感器對用戶進行感應,比如當一個或多個距離傳感器感應到的光線的變化量達到預設閾值時,則判定為感應到用戶。當然,對於其他可以用戶檢測到用戶是否靠近終端的器件、儀器等,顯然均可以用於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還提出了一種終端,包括:事件檢測單元,檢測終端中是否存在未處理事件;感應單元,在所述事件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為是的情況下,通過感應裝置進行感應操作;提示單元,在所述感應單元感應到用戶的情況下,對所述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在所述感應單元未感應到所述用戶的情況下,不對所述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在該技術方案中,未處理事件包括未接來電、未讀簡訊、未讀郵件等通信事件,也包括鬧鐘、日程等事件。若能夠感應到用戶,則判定用戶在終端附近,並且能夠對提示進行響應,則進行對應的提示,若不能夠感應到用戶,則判定用戶無法對提示進行響應,則不進行提示,避免由於提示時的響鈴、振動、亮屏等造成不必要的電量浪費,甚至使得在用戶能夠進行響應時,終端的電量可能已經耗盡或不足以用戶進行操作,為用戶造成困擾。
在上述技術方案 中,優選地,所述設置單元還用於:設置所述感應裝置進行所述感應操作的時間閾值;以及所述終端還包括:處理單元,若所述感應單元在所述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向所述感應單元發出停止命令,使其停止進行所述感應操作。在該技術方案中,對於感應裝置每次進行感應的時間,也可以進行設定,如果感應到用戶,則進行提示,若這段時間內沒有感應到,則關閉感應裝置,結束本次感應操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開關單元,若所述感應單元在所述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關閉所述感應裝置,以及在接收到開啟信號時,開啟所述感應裝置;計時單元,在所述開關單元關閉所述感應裝置時開始計時操作;時間間隔判斷單元,判斷所述計時單元的計時時間是否達到預設的時間間隔,若達到,則向所述開關單元發送所述開啟信號。在該技術方案中,利用感應裝置對用戶進行感應,比如感應30秒,若沒有感應到,則關閉感應裝置,並在一段時間之後,比如5分鐘,再開啟感應裝置,重新進行30秒的感應,從而儘可能地節省電量。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設置單元,根據接收到的設置命令,對所述時間間隔進行設置。在該技術方案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時間間隔進行設置。當把時間間隔設置為O時,則在發生未處理事件時,終端可以一直對用戶進行感應,從而避免用戶靠近終端時,恰好處於兩次感應操作的時間間隔中。此外,在進行計時的時候,可以採用在終端中啟動一個計時服務,也可以使用「時鐘」程序等進行計時。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若所述感應單元在所述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向所述計時單元發出啟動命令,使其重新開始所述計時操作。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只進行一次感應後,便不再進行感應操作,以儘可能地節省電量;也可以反覆進行感應,直至不再存在未處理事件。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感應裝置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或距離傳感器。在該技術方案中,對用戶的感應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如通過溫度傳感器對周圍的物體進行檢測,若感應到處於35 40°C的物體,則判定感應到用戶,當然,具體數值可以根據地區、季節等進行調節。也可以通過安裝在終端表面的一個或多個距離傳感器對用戶進行感應,比如當一個或多個距離傳感器感應到的光線的變化量達到預設閾值時,則判定為感應到用戶。當然,對於其他可以用戶檢測到用戶是否靠近終端的器件、儀器等,顯然均可以用於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可以僅在感應到用戶時,對用戶進行相應的未處理事件的提示,從而儘可能地降低終端的耗電量。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終端的框圖3示出了相關技術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 詳細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並不限於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圖。
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包括:步驟102,檢測終端中是否存在未處理事件;步驟104,若存在,則通過感應裝置進行感應;步驟106,若感應裝置感應到用戶,則對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若感應裝置未感應到用戶,則不對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在該技術方案中,未處理事件包括未接來電、未讀簡訊、未讀郵件等通信事件,也包括鬧鐘、日程等事件。若能夠感應到用戶,則判定用戶在終端附近,並且能夠對提示進行響應,則進行對應的提示,若不能夠感應到用戶,則判定用戶無法對提示進行響應,則不進行提示,避免由於提示時的響鈴、振動、亮屏等造成不必要的電量浪費,甚至使得在用戶能夠進行響應時,終端的電量可能已經耗盡或不足以用戶進行操作,為用戶造成困擾。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步驟104之前,還包括:設置感應裝置進行感應操作的時間閾值;以及在步驟106中,還包括:若在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停止感應操作。在該技術方案中,對於感應裝置每次進行感應的時間,也可以進行設定,如果感應到用戶,則進行提示,若這段時間內沒有感應到,則關閉感應裝置,結束本次感應操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步驟106中,還包括:若在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關閉感應裝置,並開始計時;以及在達到預設的時間間隔後,開啟感應裝置。在該技術方案中,利用感應裝置對用戶進行感應,比如感應30秒,若沒有感應到,則關閉感應裝置,並在一段時間之後,比如5分鐘,再開啟感應裝置,重新進行30秒的感應,從而儘可能地節省電量。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步驟104之前,還包括:根據接收到的設置命令,對時間間隔進行設置。在該技術方案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時間間隔進行設置。當把時間間隔設置為O時,則在發生未處理事件時,終端可以一直對用戶進行感應,從而避免用戶靠近終端時,恰好處於兩次感應操作的時間間隔中。此外,在進行計時的時候,可以採用在終端中啟動一個計時服務,也可以使用「時鐘」程序等進行計時。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步驟106之後,還包括:若在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重新進入步驟102。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只進行一次感應後,便不再進行感應操作,以儘可能地節省電量;也可以反覆進行感應,直至不再存在未處理事件。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感應裝置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或距離傳感器。在該技術方案中,對用戶的感應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如通過溫度傳感器對周圍的物體進行檢測,若感應到處於35 40°C的物體,則判定感應到用戶,當然,具體數值可以根據地區、季節等進行調節。也可以通過安裝在終端表面的一個或多個距離傳感器對用戶進行感應,比如當一個或多個距離傳感器感應到的光線的變化量達到預設閾值時,則判定為感應到用戶。當然,對於其他可以用戶檢測到用戶是否靠近終端的器件、儀器等,顯然均可以用於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終端的框圖。
如圖2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終端200,包括:事件檢測單元202,檢測終端200中是否存在未處理事件; 感應單元208,在事件檢測單元202的檢測結果為是的情況下,通過感應裝置進行感應操作;提示單元210,在感應單元208感應到用戶的情況下,對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在感應單元208未感應到用戶的情況下,不對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在該技術方案中,未處理事件包括未接來電、未讀簡訊、未讀郵件等通信事件,也包括鬧鐘、日程等事件。若能夠感應到用戶,則判定用戶在終端200附近,並且能夠對提示進行響應,則進行對應的提示,若不能夠感應到用戶,則判定用戶無法對提示進行響應,則進行提示,避免由於提示時的響鈴、振動、亮屏等造成不必要的電量浪費,甚至使得在用戶能夠進行響應時,終端200的電量可能已經耗盡或不足以用戶進行操作,為用戶造成困擾。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設置單元212還用於:設置感應裝置進行感應操作的時間閾值;以及終端200還包括:處理單元214,若感應單元208在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向感應單元208發出停止命令,使其停止進行感應操作。在該技術方案中,對於感應裝置每次進行感應的時間,也可以進行設定,如果感應到用戶,則進行提示,若這段時間內沒有感應到,則關閉感應裝置,結束本次感應操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開關單元203,若感應單元208在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關閉感應裝置,以及在接收到開啟信號時,開啟感應裝置;計時單元204,在開關單元203關閉感應裝置時開始計時操作;時間間隔判斷單元206,判斷計時單元204的計時時間是否達到預設的時間間隔,若達到,則向開關單元203發送開啟信號。在該技術方案中,利用感應裝置對用戶進行感應,比如感應30秒,若沒有感應到,則關閉感應裝置,並在一段時間之後,比如5分鐘,再開啟感應裝置,重新進行30秒的感應,從而儘可能地節省電量。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設置單元212,根據接收到的設置命令,對時間間隔進行設置。在該技術方案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時間間隔進行設置。當把時間間隔設置為O時,則在發生未處理事件時,終端200可以一直對用戶進行感應,從而避免用戶靠近終端200時,恰好處於兩次感應操作的時間間隔中。此外,在進行計時的時候,可以採用在終端200中啟動一個計時服務,也可以使用「時鐘」程序等進行計時。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處理單元214還用於:若感應單元208在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向計時單元204發出啟動命令,使其重新開始計時操作。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只進行一次感應後,便不再進行感應操作,以儘可能地節省電量;也可以反覆進行感應,直至不再存在未處理事件。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感應裝置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或距離傳感器。在該技術方案中,對用戶的感應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如通過溫度傳感器對周圍的物體進行檢測,若感應到處於35 40°C的物體,則判定感應到用戶,當然,具體數值可以根據地區、季節等進行調節。也可以通過安裝在終端200表面的一個或多個距離傳感器對用戶進行感應,比如當一個或多個距離傳感器感應到的光線的變化量達到預設閾值時,則判定為感應到用戶。當然,對於其他可以用戶檢測到用戶是否靠近終端的器件、儀器等,顯然均可以用於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圖。
如圖4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如下:
步驟402,判定是否存在未處理事件,直至判定存在時,則進入步驟404。這裡的未處理事件包括未接來電、未讀短 信、未讀郵件等通信事件,也包括鬧鐘、日程等事件。
步驟404,開始計時。
步驟406,判定是否到達時間閾值,直至判定達到時,進入步驟408。
步驟408,開啟感應裝置,並開始計時。這裡從步驟404至步驟408,是根據預設的時間閾值進行計時,則在經過了這個時間閾值後,再進行感應操作,如設定以3分鐘作為時間閾值進行反覆計時。這裡的時間閾值可以設定為0,從而可以一直進行感應操作。此外,在進行計時的時候,可以採用在如圖2中的終端200中啟動一個計時服務,也可以使用「時鐘」程序等進行計時。
步驟410,判定是否達到時間閾值,這裡的時間閾值與步驟406相區別,這裡是用於限定感應裝置的開啟時間的數值,比如每次開啟30秒,若感應到用戶,則進行提示,若沒有感應到用戶則關閉,以節省電量。若到達時間閾值,則進入步驟402,重新進行判斷,否則進入步驟412。
步驟412,判斷是否感應到用戶,若是,則進入步驟414,否則進入步驟410,重新判斷是否到達時間閾值。這樣反覆進行判斷,直至感應到用戶或到達時間閾值。
步驟414,對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
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圖。
如圖5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如下:
步驟502,手機有電話打入或接到簡訊。
步驟504A,用戶接聽電話或查看簡訊,然後結束。
步驟504B,用戶未接聽電話或未查看簡訊。
步驟506,生成未接來電或未查看簡訊記錄。
步驟508,判斷是否設置提醒,也就是判斷是否需要按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方案解決。若是,則進入步驟510,否則結束。
步驟510,關閉溫度感應器,啟動定時器。這裡的目的是先等待一段時間,比如先等待5分鐘,然後再進行對用戶的感應。
步驟512,判斷是否達到預定時間,若是,則進入步驟514,否則繼續等待,直至到達預定時間。
步驟514,判斷是否存在未處理事件,這裡的未處理事件包括未接來電、未讀簡訊、未讀郵件等通信事件,也包括鬧鐘、日程等事件。若存在,則進入步驟516,否則結束。
步驟516,啟動溫度感應器,開始計時。這裡的溫度感應器,也就是溫度傳感器,用於感應處於人體溫度附近,如35 40°C的物體,從而判斷有用戶接近。當然,由於具體的地區、季節、環境等的差異,這裡用於判斷的溫度閾值可以進行調整。這裡進行計時,是指比如將溫度感應器的開啟時間設定為3分鐘,從而避免一直開啟造成電量的損失。
步驟518,判斷是否到達時間閾值,這裡的時間閾值就是類似於步驟516中設定的3分鐘時間。當然,這個時間的長短顯然是可以由用戶自定設定。若是,則返回步驟510,進入下一輪等待提示的過程,否則進入步驟520。
步驟520,判斷是否感應到用戶,若是,則進入步驟522,否則返回步驟518。
步驟522,根據預設的方式,對相應的未接來電或未查看簡訊進行提示。
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 的一個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圖。
如圖6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如下:
步驟602,判斷是否感應到用戶,這裡可以將終端上用於對用戶進行感應的如溫度傳感器、距離傳感器等設置為一直處於開啟狀態,從而可以隨時對用戶進行感應。這裡若是,則進入步驟604,否則繼續進行判斷。
步驟604,判斷是否存在未處理事件,這裡的未處理事件,比如未接電話、未查看簡訊、未查看郵件等等,若是,則進入步驟606,否則返回步驟602。
步驟606,對用戶進行提示,可見進行提示的條件為:感應到用戶且存在未處理事件,該技術方案的特點和目的在於,在無法感應到用戶的時候,判定用戶無法對終端進行查看,也無法對終端中的未處理事件進行處理,因此不對用戶進行相應的提示,比如響鈴、振動等,以儘可能保存電量,避免在用戶能夠對未處理事件進行處理時,由於電量過低而無法支持用戶的操作。
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圖。
如圖7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終端提示方法的流程如下:
步驟702,開始計時。
步驟704,判定是否到達時間閾值,直至判定達到時,進入步驟706。
步驟706,開啟感應裝置,並開始計時。這裡從步驟702至步驟706,是根據預設的時間閾值進行計時,則在經過了這個時間閾值後,再進行感應操作,如設定以3分鐘作為時間閾值進行反覆計時。這裡的時間閾值可以設定為0,從而可以一直進行感應操作。此外,在進行計時的時候,可以採用在如圖2中的終端200中啟動一個計時服務,也可以使用「時鐘」程序等進行計時。
步驟708,判定是否達到時間閾值,這裡的時間閾值與步驟704相區別,這裡是用於限定感應裝置的開啟時間的數值,比如每次開啟30秒,若感應到用戶,則進行提示,若沒有感應到用戶則關閉,以節省電量。若到達時間閾值,則進入步驟702,重新進行判斷,否則進入步驟710。
步驟710,判斷是否感應到用戶,若是,則進入步驟712,否則返回步驟708,重新判斷是否到達時間閾值。這樣反覆進行判斷,直至感應到用戶或到達時間閾值。
步驟712,判定是否存在未處理事件。可見,在這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先對用戶進行感應,然後對是否存在未處理事件進行判斷,進行做出相應的操作。這裡判斷結果若為是,則進入步驟714,否則返回步驟708。
步驟714,對用戶進行提示,可見進行提示的條件為:感應到用戶且存在未處理事件,該技術方案的特點和目的在於,在無法感應到用戶的時候,判定用戶無法對終端進行查看,也無法對終端中的未處理事件進行處理,因此不對用戶進行相應的提示,比如響鈴、振動等,以儘可能保存電量,避免在用戶能夠對未處理事件進行處理時,由於電量過低而無法支持用戶的操作。在完成步驟714之後,再次返回步驟708,進行反覆判斷。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考慮到相關技術中,一直進行提醒時,會縮短終端的待機時間,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因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終端提示方法和一種終端,可以僅在感應到用戶時,對用戶進行相應的未處理事件的提示,從而儘可能地降低終端的耗電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 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終端提示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步驟102,檢測終端中是否存在未處理事件; 步驟104,若存在,則通過感應裝置進行感應; 步驟106,若所述感應裝置感應到用戶,則對所述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若所述感應裝置未感應到所述用戶,則不對所述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終端提示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104之前,還包括: 設置所述感應裝置進行感應操作的時間閾值;以及 在所述步驟106中,還包括: 若在所述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停止所述感應操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終端提示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106中,還包括: 若在所述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關閉所述感應裝置,並開始計時;以及 在達到預設的時間間隔後,開啟所述感應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 項所述的終端提示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106之後,還包括: 若在所述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重新進入所述步驟102。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終端提示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感應裝置包括: 溫度傳感器和/或距離傳感器。
6.一種終端,其特徵在於,包括: 事件檢測單元,檢測終端中是否存在未處理事件; 感應單元,在所述事件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為是的情況下,通過感應裝置進行感應操作; 提示單元,在所述感應單元感應到用戶的情況下,對所述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在所述感應單元未感應到所述用戶的情況下,不對所述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終端,其特徵在於,所述設置單元還用於: 設置所述感應裝置進行所述感應操作的時間閾值;以及 所述終端還包括: 處理單元,若所述感應單元在所述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向所述感應單元發出停止命令,使其停止進行所述感應操作。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終端,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開關單元,若所述感應單元在所述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關閉所述感應裝置,以及在接收到開啟信號時,開啟所述感應裝置; 計時單元,在所述開關單元關閉所述感應裝置時開始計時操作; 時間間隔判斷單元,判斷所述計時單元的計時時間是否達到預設的時間間隔,若達到,則向所述開關單元發送所述開啟信號。
9.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終端,其特徵在於,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 若所述感應單元在所述時間閾值內沒有感應到用戶,則向所述計時單元發出啟動命令,使其重新開始所述計時操作。
10.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終端,其特徵在於,所述感應裝置包括:溫度傳感器和 /或距離傳感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終端提示方法,包括步驟102,檢測終端中是否存在未處理事件;步驟104,若存在,則通過感應裝置進行感應;步驟106,若所述感應裝置感應到用戶,則對所述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若所述感應裝置未感應到所述用戶,則不對所述未處理事件進行相應的提示。相應地,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終端。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僅在感應到用戶時,對用戶進行相應的未處理事件的提示,從而儘可能地降低終端的耗電量。
文檔編號H04M1/725GK103220395SQ2012100152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8日
發明者黃平伍 申請人: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