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7 13:27:06
一種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包括控制蒸煮裝置的DCS作業系統、頂部開口的鍋體、與鍋體蓋合的鍋蓋,鍋體的開口部通過法蘭安裝在支架上;鍋體開口處的側壁開設有循環藥液入口、鍋體底部開設有循環藥液出口,循環藥液入口通過具有一個循環泵的管路連通鍋體底部的循環藥液出口;鍋蓋上設置有排空閥、壓力傳感器。本實用新型採用循環泵將鍋內的藥液循環送入,提高了蒸煮的均勻性。鍋蓋上設有排空閥,可在實驗過程中小放氣,排除鍋內的假壓。本實用新型積縮小,鍋體數量可多達6個,一次實驗可完成6個不同工藝下的樣品,提高了實驗效率。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靈活,鍋體底部設有排汙閥,排汙方便靈活。
【專利說明】一種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製漿造紙實驗器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實驗室製取化學漿都是通過蒸煮鍋來進行的,蒸煮鍋的內體積大都為10L-20L,當需要探究某一工藝參數或為消除誤差做平行實驗時需要進行多次蒸煮實驗,費時費力費原料。
[0003]目前市場上有一種防滑動蒸煮鍋,在一個蒸煮鍋內放置四個對稱的不鏽鋼小罐,每個小罐上方放置彈簧防滑動,一次實驗可做四個樣品,提高了實驗效率,但此種蒸煮裝置無法在實驗過程中釋放小罐內的假壓,影響蒸煮效果,無法同時做不同溫度對蒸煮效果的影響這一參數,此外,小罐的高徑比較大,容易造成蒸煮不均勻,並且難取料清洗。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循環均勻的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本裝置在實驗過程中可釋放鍋內的假壓以進一步提高蒸煮均勻性。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0006]一種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包括控制蒸煮裝置的DCS作業系統5、頂部開口的鍋體1、與鍋體I蓋合的鍋蓋2,鍋體I的開口部通過法蘭10安裝在支架4上;
[0007]所述鍋體I開口處的側壁開設有循環藥液入口 U、鍋體I底部開設有循環藥液出口,循環藥液入口 11通過具有一個循環泵3的管路連通鍋體I底部的循環藥液出口 ;鍋體I底部循環藥液出口還設有一個排汙閥12。
[0008]所述鍋體1、鍋蓋2及管路的材質為雙相不鏽鋼。
[0009]鍋體I底部設置有安全閥13。
[0010]所述鍋蓋2上設置有排空閥8、壓力傳感器9。
[0011]所述鍋體I的外周壁依次設有電熱絲6、保溫層7。
[0012]所述電熱絲6具有一個過載保護開關。
[0013]所述支架4的底部安裝有自鎖型腳輪14。
[0014]所述鍋體I 內徑 80mm ?100mm,高 200mm ?250mm。
[0015]所述循環泵3為雙相不鏽鋼磁力泵。
[0016]本實用新型採用循環泵將鍋內的藥液循環送入,提高了蒸煮的均勻性。鍋蓋上設有排空閥,可在實驗過程中小放氣,排除鍋內的假壓。
[0017]本實用新型積縮小,鍋體數量可多達6個,一次實驗可完成6個不同工藝下的樣品,提高了實驗效率。鍋體材質採用雙相不鏽鋼,也可進行酸性蒸煮實驗。
[0018]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靈活,電熱絲具有過載保護開關,提高了使用安全性,鍋體底部設有排汙閥,排汙方便靈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正視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具體詳細描述。
[0022]實施例
[0023]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包括控制蒸煮裝置的DCS作業系統5、頂部開口的鍋體1、與鍋體I蓋合的鍋蓋2,鍋體I的開口部通過法蘭10安裝在支架4上;DCS作業系統5可設置每個鍋體I的升溫曲線並能實時顯示鍋體I內的溫度和壓力。
[0024]所述鍋體I開口處的側壁開設有循環藥液入口 U、鍋體I底部開設有循環藥液出口,循環藥液入口 11通過具有一個循環泵3的管路連通鍋體I底部的循環藥液出口 ;
[0025]所述鍋蓋2上設置有排空閥8、壓力傳感器9。
[0026]所述鍋體I的外周壁依次設有電熱絲6、保溫層7。
[0027]所述電熱絲6具有一個過載保護開關。
[0028]所述支架4的底部安裝有自鎖型腳輪14。
[0029]所述鍋體I 內徑 80mm ?100mm,高 200mm ?250mm。
[0030]所述循環泵3為雙相不鏽鋼磁力泵。
[0031]所述鍋體1、鍋蓋2及管路的材質為雙相不鏽鋼。
[0032]使用時向鍋體I內加入原料和藥液,將鍋蓋蓋上,旋緊螺絲,打開循環泵3,循環泵3將鍋體I內的藥液從鍋體底部的循環藥液出口抽出,然後再從循環藥液入口 11處返送回鍋體1,在DCS作業系統5上對每個鍋體設置升溫曲線進行升溫加熱,實驗過程中可將一個耐高溫氣管的一端接到排空閥8,另一端通入水中進行小放氣,釋放鍋體I內的假壓,實驗過程中也可通過鍋體I下端的排汙閥12取少量的蒸煮液,DCS作業系統5上可看到每個鍋體內的溫度和壓力,可在鍋蓋2上設置壓力表(圖中未示出),通過壓力表也可實時顯示壓力,蒸煮結束後將鍋體I內的壓力卸為OPa時即可打開鍋蓋2取出鍋內的混合物。
[0033]如上所述,便可較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
[0034]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包括控制蒸煮裝置的DCS作業系統(5),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頂部開口的鍋體(I)、與鍋體(I)蓋合的鍋蓋(2),鍋體(I)的開口部通過法蘭(10)安裝在支架⑷上;所述鍋體⑴開口處的側壁開設有循環藥液入口(11)、鍋體⑴底部開設有循環藥液出口,循環藥液入口(11)通過具有一個循環泵(3)的管路連通鍋體(I)底部的循環藥液出口 ;所述鍋蓋(2)上設置有排空閥(8)、壓力傳感器(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鍋體(I)的外周壁依次設有電熱絲¢)、保溫層(7);鍋體(I)底部循環藥液出口還設有一個排汙閥(1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熱絲(6)具有一個過載保護開關。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4)的底部安裝有自鎖型腳輪(1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其特徵在於:鍋體(I)底部設置有安全閥(13)。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鍋體(I)內徑80mm ?100mm,高 200mm ?250mm。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循環泵(3)為雙相不鏽鋼磁力泵。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實驗型多鍋體蒸煮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鍋體(I)、鍋蓋(2)及管路的材質為雙相不鏽鋼。
【文檔編號】D21C7/00GK204193971SQ201420611343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1日
【發明者】李智, 李軍, 徐峻, 莫立煥 申請人: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