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動力傳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3:52:11 4
專利名稱:小型動力傳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型動力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小型三輪、四輪發動機動力傳動機構都是通過倒擋器、傳動軸或鏈輪、 鏈條動力傳動,結構複雜,傳動效率低下,很難滿足現有小型三輪、四輪安裝發動機動力傳動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小型動力傳動裝置,克服現有產品傳動結構複雜, 傳動效率低下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小型動力傳動裝置,包括變速箱體,所述變速箱體外側設有變速箱蓋,變速箱體前部設有離合器,離合器與發動機曲軸連接,發動機曲軸靠近離合器一端設有離合器鏈輪,離合器鏈輪通過鏈條與傳動軸鏈輪連接,傳動軸鏈輪設置於變速箱體中部的傳動軸一端上,傳動軸另一端設有傳動軸齒輪組,傳動軸齒輪組包括第一傳動軸齒輪和第二傳動軸齒輪,中間軸上與傳動軸齒輪組相對應設有中間軸齒輪組,中間軸齒輪組包括第一中間軸齒輪、第二中間軸齒輪和第三中間軸齒輪,中間軸和傳動軸上方設有變速鼓,變速鼓上對應於中間軸和傳動軸分別設有第一撥叉和第二撥叉;中間軸通過第三中間軸齒輪與差速後橋連接,差速後橋包括差速後橋齒輪組和差速後橋傳動軸,差速後橋齒輪組包括差速後橋齒輪和差速後橋內齒輪,差速後橋齒輪與第三中間軸齒輪嚙合,差速後橋內齒輪與差速後橋傳動軸內齒輪嚙合,差速後橋傳動軸內齒輪設置於差速後橋傳動軸上,差速後橋傳動軸與後輪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通過發動機曲軸傳動傳動軸,再用傳動軸傳動中間軸,最後用中間軸傳動差速後橋,從而帶動車輪轉動,與傳統的傳動裝置相比,傳動空間更小,提高了傳動效率,適用範圍廣。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小型動力傳動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小型動力傳動裝置的另一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小型動力傳動裝置的另一分解結構示意圖。圖中1、變速箱體;101、變速箱蓋;2、離合器;201、離合器鏈輪;3、發動機曲軸;4、鏈條; 5、傳動軸;501、傳動軸鏈輪;502、傳動軸齒輪組;5021、第一傳動軸齒輪;5022、第二傳動軸齒輪;6、中間軸;601、中間軸齒輪組;6011、第一中間軸齒輪;6012、第二中間軸齒輪;6013、第三中間軸齒輪;7、變速鼓;701、第一撥叉;702、第二撥叉;8、差速後橋;801、差速後橋齒輪組;8011、差速後橋齒輪;8012、差速後橋內齒輪;802、差速後橋傳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小型動力傳動裝置,包括變速箱體 1,所述變速箱體1外側設有變速箱蓋101,變速箱體1前部設有離合器2,離合器2與發動機曲軸3連接,發動機曲軸3靠近離合器2 —端設有離合器鏈輪201,離合器鏈輪201通過鏈條4與傳動軸鏈輪501連接,傳動軸鏈輪501設置於變速箱體1中部的傳動軸5 —端上, 傳動軸5另一端設有傳動軸齒輪組502,傳動軸齒輪組502包括第一傳動軸齒輪5021和第二傳動軸齒輪5022,中間軸6上與傳動軸齒輪組502相對應設有中間軸齒輪組601,中間軸齒輪組601包括第一中間軸齒輪6011、第二中間軸齒輪6012和第三中間軸齒輪6013,中間軸6和傳動軸5上方設有變速鼓7,變速鼓7上對應於中間軸6和傳動軸5分別設有第一撥叉701和第二撥叉702 ;中間軸6通過第三中間軸齒輪6013與差速後橋8連接,差速後橋 8包括差速後橋齒輪組801和差速後橋傳動軸802,差速後橋齒輪組801包括差速後橋齒輪 8011和差速後橋內齒輪8012,差速後橋齒輪8011與第三中間軸齒輪6013嚙合,差速後橋內齒輪8012與差速後橋傳動軸內齒輪嚙合,差速後橋傳動軸內齒輪設置於差速後橋傳動軸802上,差速後橋傳動軸802與後輪連接。使用時,首先啟動發動機帶動發動機曲軸3轉動,當發動機達到一定的轉速時,使用離合器2,離合器鏈輪201通過鏈條4帶動傳動軸鏈輪501轉動,傳動軸鏈輪501帶動傳動軸5轉動,傳動軸5帶動傳動軸齒輪組502轉動,傳動軸齒輪組502帶動中間軸齒輪組601 轉動,中間軸齒輪組601中的第三中間軸齒輪6013帶動差速後橋齒輪8011轉動,差速後橋齒輪8011帶動差速後橋內齒輪8012轉動,差速後橋內齒輪8012帶動差速後橋傳動軸內齒輪轉動,差速後橋傳動軸內齒輪帶動差速後橋傳動軸802轉動,最後差速後橋傳動軸802帶動車輛的後輪轉動,從而使車輛行駛。其中,在行駛過程中撥動變速鼓7轉動可以帶動第一撥叉701和第二撥叉702運動,第一撥叉701和第二撥叉702運動使第一傳動軸齒輪5021 和第二傳動軸齒輪5022與第一中間軸齒輪6011和第二中間軸齒輪6012以不同組合嚙合帶動中間軸6以不同轉速轉動,從而實現變擋和倒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小型動力傳動裝置解決了傳統傳動裝置因選用傳動軸或鏈輪鏈條結構而存在的結構複雜、機械效率不高等問題,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通過發動機曲軸傳動傳動軸,再用傳動軸傳動中間軸,最後用中間軸傳動差速後橋,從而帶動車輪轉動,使得傳動空間更小,提高了傳動效率,適用範圍廣。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 一種小型動力傳動裝置,包括變速箱體(1 ),變速箱體(1)外側設有變速箱蓋(101 ), 其特徵在於變速箱體(1)前部設有離合器(2),離合器(2)與發動機曲軸(3)連接,發動機曲軸(3 )靠近離合器(2 ) 一端設有離合器鏈輪(201),離合器鏈輪(201)通過鏈條(4)與傳動軸鏈輪(501)連接,傳動軸鏈輪(501)設置於變速箱體(1)中部的傳動軸(5)的一端,傳動軸(5)另一端設有傳動軸齒輪組(502),傳動軸齒輪組(502)包括第一傳動軸齒輪(5021) 和第二傳動軸齒輪(5022),中間軸(6)上與傳動軸齒輪組(502)相對應設有中間軸齒輪組 (601),中間軸齒輪組(601)包括第一中間軸齒輪(6011)、第二中間軸齒輪(6012)和第三中間軸齒輪(6013),中間軸(6)和傳動軸(5)上方設有變速鼓(7),變速鼓(7)上對應於中間軸(6)和傳動軸(5)分別設有第一撥叉(701)和第二撥叉(702);中間軸(6)通過第三中間軸齒輪(6013)與差速後橋(8)連接,差速後橋(8)包括差速後橋齒輪組(801)和差速後橋傳動軸(802 ),差速後橋齒輪組(801)包括差速後橋齒輪(8011)和差速後橋內齒輪(8012 ), 差速後橋齒輪(8011)與第三中間軸齒輪(6013)嚙合,差速後橋內齒輪(8012)與設置於差速後橋傳動軸(802)上的差速後橋傳動軸內齒輪嚙合,差速後橋傳動軸(802)與後輪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型動力傳動裝置,包括變速箱體,所述變速箱體前部設有離合器,離合器與發動機曲軸連接,發動機曲軸靠近離合器一端設有離合器鏈輪,離合器鏈輪通過鏈條與設置於變速箱體中部的傳動軸上的傳動軸鏈輪連接,傳動軸上設有傳動軸齒輪組,中間軸上與傳動軸齒輪組相對應設有中間軸齒輪組,中間軸和傳動軸上方設有變速鼓,變速鼓上設有第一撥叉和第二撥叉;中間軸通過第三中間軸齒輪與差速後橋齒輪組中的差速後橋齒輪嚙合,差速後橋齒輪組包括差速後橋齒輪和差速後橋內齒輪,差速後橋內齒輪與設置於差速後橋傳動軸上的差速後橋傳動軸內齒輪嚙合,差速後橋傳動軸與後輪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傳動空間小,傳動效率高。
文檔編號F16H48/12GK202251788SQ20112029695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6日
發明者邱財元 申請人:廣州市鼎豐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