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鑰匙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4:52:12 2
專利名稱:智能鑰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鑰匙,包括殼體、上解鎖機構、下解鎖機構、顯示屏、按鍵部件和內置電路,所述上解鎖機構用於以機械方式閉鎖或打開待操作鎖具,所述上解鎖機構包括解鎖頭、支架和解鎖控制裝置,所述解鎖頭固定在所述支架的頂端,所述支架的下段位於所述殼體的內部,所述支架的上段伸出至所述殼體的外側,所述解鎖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支架內的空腔中,所述解鎖控制裝置與所述內置電路電連接;所述下解鎖機構位於所述殼體的底端部,用於以非接觸式閉鎖或打開待操作鎖具,所述顯示屏和所述按鍵部件安裝在所述殼體上,所述內置電路位於所述殼體的內腔中。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鑰匙具有工作效率高、工作範圍廣、可靠性高的優點。
【專利說明】
智能鑰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電力系統對設備進行閉鎖管理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鑰匙。
【背景技術】
[0002]為了防止發生人為操作事故,變電站、發電廠中普遍使用微機防誤閉鎖系統對運行設備進行閉鎖,所使用閉鎖鎖具目的是防止人為的誤操作,閉鎖鎖具與鑰匙之間有採用接觸式連接方式的,也有採用非接觸式連接方式的,雖然相比傳統的機械鎖具與機械鑰匙在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隨著電力設備的發展,單一的閉鎖方式已難以滿足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基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智能鑰匙,集合了機械解鎖方式和非接觸式解鎖方式,能夠根據待操作鎖具的功能特點有選擇的採用機械接觸式或非接觸式連接進行電氣解閉鎖動作,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了故障率,擴展了智能鑰匙的工作效率和範圍。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4]—種智能鑰匙,用於閉鎖或打開待操作鎖具,所述智能鑰匙包括殼體、上解鎖機構、下解鎖機構、顯示屏、按鍵部件和內置電路,所述上解鎖機構用於以機械方式閉鎖或打開待操作鎖具,所述上解鎖機構包括解鎖頭、支架和解鎖控制裝置,所述解鎖頭固定在所述支架的頂端,所述支架的下段位於所述殼體的內部,所述支架的上段伸出至所述殼體的外偵U,所述解鎖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支架內的空腔中,所述解鎖控制裝置與所述內置電路電連接;
[0005]所述下解鎖機構位於所述殼體的底端部,用於以非接觸式閉鎖或打開待操作鎖具,所述顯示屏和所述按鍵部件安裝在所述殼體上,所述內置電路位於所述殼體的內腔中。
[000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內置電路包括:
[0007]電子按鍵,所述電子按鍵與所述按鍵部件連接,所述電子按鍵用於接收用戶對所述按鍵部件的操作信息;
[0008]控制電路,用於接收待操作鎖具的身份識別信息並進行邏輯判斷和識別,並作出是否執行解鎖的指令;
[0009]無線供電模塊,用於給待操作鎖具供電,所述無線供電模塊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所述控制電路能夠指令所述無線供電模塊為待操作鎖具提供電源;
[0010]雙向無線通信模塊,所述雙向無線通信模塊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所述雙向無線通信模塊用於所述控制電路與待操作鎖具進行數據交互,所述雙向無線通信模塊能夠將待操作鎖具的身份識別信息發給所述控制電路,並將所述控制電路輸出的解鎖指令發送給待操作鎖具;
[0011]主機通信模塊,所述主機通信模塊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所述主機通信模塊用於所述控制電路與主機進行數據交互,所述控制電路能夠通過所述主機通信模塊上報給主機待操作鎖具的身份識別信息,並接收主機的授權操作信息。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電路還包括:
[0013]微處理器MCU,所述微處理器MCU與所述電子按鍵連接,接收所述電子按鍵的操作信息信號並進行邏輯判斷和識別;
[0014]存儲器,所述存儲器與所述微處理器M⑶電連接;
[0015]所述微處理器MCU和所述顯示屏連接,將用戶操作過程中的提示信息及操作結果信息通過所述顯示屏進行顯示。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鍵部件包括至少一個塑膠按鍵,所述電子按鍵為觸壓式電子開關,所述塑膠按鍵的底面與所述電子按鍵連接,所述塑膠按鍵用於啟動所述電子按鍵。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內置電路還包括接近檢測模塊,所述接近檢測模塊位於所述下解鎖機構的內端部,所述接近檢測模塊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所述接近檢測模塊用於檢測所述智能鑰匙是否卡入鎖具。
[001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無線供電模塊包括無線供電發射電路和無線供電發射線圈,所述無線供電發射電路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所述無線供電發射線圈位於所述下解鎖機構的內部,所述無線供電發射線圈與所述無線供電發射電路電連接。
[001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智能鑰匙還包括有位於所述無線供電發射線圈的中部的磁芯。
[002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解鎖頭的頂部設置有六個非等高的圓形臺階面,所述解鎖控制裝置為螺線管,所述支架為縱向設置的杆狀結構件。
[002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外周中部的臺階面上設置有用於讀取外界鎖具信息的讀碼頭,且所述讀碼頭位於所述殼體的內腔的頂部。
[002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解鎖機構設置有用於與待操作鎖具相連的卡扣。
[002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鑰匙,集合了機械解鎖方式和非接觸式解鎖方式,能夠根據待操作鎖具的功能特點有選擇的採用機械接觸式或非接觸式連接進行電氣解閉鎖動作,用戶可以根據實際設備情況選擇合適的解閉鎖方式,極大方便了日常操作和智能鑰匙的管理,提高了智能鑰匙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了故障率,擴展了智能鑰匙的工作效率和範圍。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智能鑰匙的外形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智能鑰匙的內置電路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鑰匙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以下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8]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智能鑰匙100包括殼體101、上解鎖機構102、下解鎖機構103、顯示屏104、按鍵部件105和內置電路。上解鎖機構102位於殼體101的頂部且具有伸出到殼體101外側的開鎖部位,上解鎖機構102用於以機械方式閉鎖或打開待操作鎖具。下解鎖機構103位於殼體101的底端部,下解鎖機構103用於以非接觸式閉鎖或打開待操作鎖具。顯示屏104和按鍵部件105安裝在殼體101上,所述內置電路位於殼體101的內腔中。
[0029]本實施例中,上解鎖機構102包括解鎖頭、支架和解鎖控制裝置。解鎖頭固定在所述支架的頂端,所述支架的下段位於殼體101的內部,所述支架的上段伸出至殼體101的外偵U,圖1中支架的上段伸出至下殼體101的外部上側。解鎖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支架內的空腔中,解鎖控制裝置與所述內置電路電連接。解鎖控制裝置可為一種螺線管,螺線管內部包括一個能夠伸縮的螺線管鐵心,當需要解鎖的時候,螺線管鐵心向下移動。
[0030]作為一種可優選方式,解鎖頭的頂部設置有六個非等高的圓形臺階面,所述解鎖控制裝置為螺線管,所述支架為縱向設置的杆狀結構件。六個非等高的圓形臺階面是指六個圓形臺階面的高度均不相同或六個圓形臺階面的高度中至少兩個圓形臺階面的高度不相同。較佳地,所述支架的外周中部的臺階面上設置有用於讀取外界鎖具信息的讀碼頭,且所述讀碼頭位於殼體101的內腔的頂部。
[0031]上解鎖機構102內下面安裝有一個螺旋管,與該智能鑰匙配套的鎖具內有一個鎖芯,該鎖芯由一個鎖芯殼、六個鎖銷等組成,上解鎖機構102內的螺線管鐵心如果不向下移動,那麼上解鎖機構102就不能轉動開鎖,鎖具下面於鎖芯處可設置有一個鎖具識別碼,該識別碼的信息可以被智能鑰匙100的讀碼頭讀取。
[0032]當使用上解鎖機構102解鎖時,解鎖頭的頂部與鎖銷的鑰匙連接面連接,六個非等高的圓形臺階面與六個鎖銷分別連接,解鎖頭將六個鎖銷推動到不同的縱向高度位置。
[0033]如圖2所示,內置電路包括電子按鍵、控制電路106、無線供電模塊108、雙向無線通信模塊109和主機通信模塊110。
[0034]電子按鍵與按鍵部件105連接,電子按鍵用於接收用戶對按鍵部件105的操作信息。本實施例中,按鍵部件105包括有一個以上的按鍵。優選地,按鍵部件105包括至少一個塑膠按鍵,電子按鍵可為觸壓式電子開關,塑膠按鍵的底面與電子按鍵連接,塑膠按鍵用於啟動電子按鍵。
[0035]控制電路106用於接收待操作鎖具的身份識別信息並進行邏輯判斷和識別,並作出是否執行解鎖的指令。無線供電模塊108用於給待操作鎖具提供能量(供電),無線供電模塊108與控制電路106電連接,控制電路106指令無線供電模塊108為待操作鎖具提供電源。
[0036]本實施例中,無線供電模塊108包括無線供電發射電路和無線供電發射線圈。無線供電發射電路與控制電路106電連接,無線供電發射線圈位於下解鎖機構103的內部,無線供電發射線圈與無線供電發射電路電連接。智能鑰匙還包括位於所述無線供電發射線圈的中部的磁芯。
[0037]優選地,下解鎖機構103設置有用於與待操作鎖具相連的卡扣。當下解鎖機構103貼近鎖具,能夠通過卡扣卡住鎖具,從而保證無線供電發射線圈與鎖具接收線圈的幾何中心對準,控制電路106指令開啟無線供電模塊108開始無線供電。
[0038]雙向無線通信模塊109與控制電路106電連接,雙向無線通信模塊109用於控制電路106與待操作鎖具進行數據交互,雙向無線通信模塊109將待操作鎖具的身份識別信息發給控制電路106,並將控制電路106輸出的解鎖指令發送給待操作鎖具。
[0039]主機通信模塊110與控制電路106電連接,主機通信模塊110用於控制電路106與主機進行數據交互,控制電路106通過主機通信模塊110上報給主機待操作鎖具的身份識別信息,並接收所述主機的授權操作信息。
[0040]本實施例中,智能鑰匙可通過無線供電模塊108給鎖具提供能量,並通過雙向無線通信模塊109獲取待操作鎖具的身份識別碼,智能鑰匙獲取鎖具身份識別碼後通過主機通信模塊110向電力五防智能主機申請授權操作,獲取授權後,智能鑰匙方可依據授權信息對目標鎖具進行解鎖操作,解鎖完成後鎖具上報解鎖結果給智能鑰匙。
[0041]在其它實施例中,內置電路還可包括接近檢測模塊111。接近檢測模塊111位於下解鎖機構1 3的內端部,接近檢測模塊111與控制電路106電連接,接近檢測模塊111用於檢測智能鑰匙是否卡入鎖具。
[0042]作為一種可優選方式,控制電路106還包括微處理器MCU和存儲器,微處理器M⑶與所述電子按鍵連接,接收所述電子按鍵的操作信息信號並進行邏輯判斷和識別。存儲器與微處理器MCU電連接;微處理器MCU和顯示屏104連接,將用戶操作過程中的提示信息及操作結果信息通過顯示屏104進行顯示。
[0043]以上實施例的智能鑰匙與待操作鎖具採用機械方式解鎖時,將能智能鑰匙100的上解鎖機構102插入鎖具後,智能鑰匙上的顯示屏104顯示按鍵選擇需要進行的操作,同時顯示屏104下端給出操作提示供操作人員參考,操作人員根據提示對設備進行操作,控制電路108通過微處理器MCU會自動判斷該解鎖操作是否成功,將結果反饋主機並存儲到存儲器內。其中,顯示屏104上會顯示出閉鎖、解鎖提示,操作人員根據需要選擇對設備閉鎖操作或解鎖操作,操作結果會保存到控制電路106的存儲器中。
[0044]以上實施例的智能鑰匙與待操作鎖具採用非接觸式連接進行電氣解鎖時,將智能鑰匙100的下解鎖機構103貼近鎖具,接近檢測模塊111檢測到智能鑰匙貼近鎖具後,智能鑰匙100啟動無線供電模塊108,通過無線供電線圈給鎖具供電,然後通過雙向無線通信模塊109獲取待操作鎖具的身份識別碼,主機通信模塊110主動向主機上報該身份識別碼並申請操作權限,根據主機下發的授權指令來確定是否進行鎖具操作,同時顯示屏104下端給出操作提示供操作人員參考,操作人員根據提示對設備進行操作,控制電路106通過微處理器MCU會自動判斷該解鎖操作是否成功,將結果反饋主機並存儲到控制電路106的存儲器中。
[0045]以上各實施例的智能鑰匙,集合了機械解鎖方式和非接觸式解鎖方式,能夠根據待操作鎖具的功能特點有選擇的採用機械接觸式或非接觸式連接進行電氣解閉鎖動作,提高了智能鑰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了故障率,擴展了智能鑰匙的工作效率和範圍;用戶可以根據實際設備情況選擇合適的解閉鎖方式,極大方便了日常操作和智能鑰匙的管理。
[0046]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主權項】
1.一種智能鑰匙,用於閉鎖或打開待操作鎖具,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101)、上解鎖機構(102)、下解鎖機構(103)、顯示屏(104)、按鍵部件(105)和內置電路,所述上解鎖機構(102)用於以機械方式閉鎖或打開待操作鎖具,所述上解鎖機構(102)包括解鎖頭、支架和解鎖控制裝置,所述解鎖頭固定在所述支架的頂端,所述支架的下段位於所述殼體(101)的內部,所述支架的上段伸出至所述殼體(101)的外側,所述解鎖控制裝置設置在所述支架內的空腔中,所述解鎖控制裝置與所述內置電路電連接; 所述下解鎖機構(103)位於所述殼體(101)的底端部,用於以非接觸式閉鎖或打開待操作鎖具,所述顯示屏(104)和所述按鍵部件(105)安裝在所述殼體(101)上,所述內置電路位於所述殼體(101)的內腔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鑰匙,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置電路包括: 電子按鍵,所述電子按鍵與所述按鍵部件(105)連接,所述電子按鍵用於接收用戶對所述按鍵部件(105)的操作信息; 控制電路(106),用於接收待操作鎖具的身份識別信息並進行邏輯判斷和識別,並作出是否執行解鎖的指令; 無線供電模塊(108),用於給待操作鎖具供電,所述無線供電模塊(108)與所述控制電路(106)電連接,所述控制電路(106)能夠指令所述無線供電模塊(108)為待操作鎖具提供電源; 雙向無線通信模塊(109),所述雙向無線通信模塊(109)與所述控制電路(106)電連接,所述雙向無線通信模塊(109)用於所述控制電路(106)與待操作鎖具進行數據交互,所述雙向無線通信模塊(109)將能夠待操作鎖具的身份識別信息發給所述控制電路(106),並將所述控制電路(106)輸出的解鎖指令發送給待操作鎖具;以及 主機通信模塊(110),所述主機通信模塊(110)與所述控制電路(106)電連接,所述主機通信模塊(110)用於所述控制電路(106)與主機進行數據交互,所述控制電路(106)能夠通過所述主機通信模塊(110)上報給主機待操作鎖具的身份識別信息,並接收所述主機的授權操作信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鑰匙,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電路(106)還包括: 微處理器MCU,所述微處理器MCU與所述電子按鍵連接,接收所述電子按鍵的操作信息信號並進行邏輯判斷和識別; 存儲器,所述存儲器與所述微處理器MCU電連接; 所述微處理器MCU和所述顯示屏(104)連接,將用戶操作過程中的提示信息及操作結果信息通過所述顯示屏(104)進行顯示。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鑰匙,其特徵在於,所述按鍵部件(105)包括至少一個塑膠按鍵,所述電子按鍵為觸壓式電子開關,所述塑膠按鍵的底面與所述電子按鍵連接,所述塑膠按鍵用於啟動所述電子按鍵。5.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智能鑰匙,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置電路還包括接近檢測模塊(111),所述接近檢測模塊(111)位於所述下解鎖機構(103)的內端部,所述接近檢測模塊(111)與所述控制電路(106)電連接,所述接近檢測模塊(111)用於檢測所述智能鑰匙是否卡入鎖具。6.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智能鑰匙,其特徵在於,所述無線供電模塊(108)包括無線供電發射電路和無線供電發射線圈,所述無線供電發射電路與所述控制電路(106)電連接,所述無線供電發射線圈位於所述下解鎖機構(103)的內部,所述無線供電發射線圈與所述無線供電發射電路電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鑰匙,其特徵在於,所述智能鑰匙還包括位於所述無線供電發射線圈的中部的磁芯。8.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智能鑰匙,其特徵在於,所述解鎖頭的頂部設置有六個非等高的圓形臺階面,所述解鎖控制裝置為螺線管,所述支架為縱向設置的杆狀結構件。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鑰匙,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的外周中部的臺階面上設置有用於讀取外界鎖具信息的讀碼頭,且所述讀碼頭位於所述殼體(101)的內腔的頂部。10.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智能鑰匙,其特徵在於,所述下解鎖機構(103)設置有用於與待操作鎖具相連的卡扣。
【文檔編號】G07C9/00GK205722039SQ20162033587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0日
【發明人】張晶, 常青, 喬紅偉, 李樹榮, 紀磊
【申請人】珠海優特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