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連接嬰兒車扶手與車體的連接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7 14:50:46 1
一種用於連接嬰兒車扶手與車體的連接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使嬰兒車扶手打開和關閉更加方便自如,同時穩定性更高的連接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包括第一旋轉件、旋轉卡盤、第二旋轉件、彈性件、按鈕。有益效果在於採用該裝置連接嬰兒車的扶手支架,需要打開或者關閉扶手時,只需按下連接裝置處的按鈕,同時轉動第一旋轉件或第二旋轉件即可實現,在扶手定位後,還能有效保證在車體移動的過程中扶手支架的穩定性。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連接嬰兒車扶手與車體的連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連接嬰兒車扶手與車體的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嬰兒車上都會設有嬰兒使用的餐盤,餐盤與車體之間通過扶手連接,但是在不使用餐盤時,餐盤和扶手不能進行摺疊回收,在嬰兒車的使用過程中造成不便,同時在對嬰兒車進行包裝的時候,需要佔據很大空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產成本的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使嬰兒車扶手及所連接的餐盤打開和關閉更加方便自如,同時穩定性更高的連接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於包括第一旋轉件、旋轉卡盤、第二旋轉件、彈性件、按鈕,所述第一旋轉件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外壁設有第一扶手連接臂,內壁設有第一凸臺;所述旋轉卡盤設於第一旋轉件凹槽內,外壁設有軸向卡槽,所述卡槽與所述第一凸臺配合安裝;所述第二旋轉件外部設有第二扶手連接臂,內部分為上層凹槽和下層凹槽,所述旋轉卡盤上端設於所述下層凹槽內,所述下層凹槽內壁設有第二凸臺,所述上層凹槽和下層凹槽之間設有通孔;所述彈性件設於所述第一旋轉件和旋轉卡盤之間;所述按鈕設於所述上層凹槽內部,所述按鈕下壁面設有與所述第二旋轉件內通孔相對應的凸起,所述凸起穿過通孔延伸至所述旋轉卡盤上表面。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彈性件為彈簧,所述旋轉卡盤下表面設有彈簧固定槽。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旋轉卡盤外側除卡槽部分外為臺階狀結構,所述臺階狀結構靠近卡槽處的臺階面為相向傾斜面。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按鈕凸起的下端部外側設有楔形凸臺。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按鈕凸起部分為彈性材料。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第二旋轉件內部通孔沿圓周分布,所述通孔外沿下側設有與所述按鈕凸起部分的楔形凸臺相卡接的臺階。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第一旋轉件、旋轉卡盤、第二旋轉件中心設有緊固件。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裝置的第一旋轉件(第二旋轉件)連接於餐盤後方的扶手上,第二旋轉件(第一旋轉件)連接於扶手下方的車體上。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0012]1、採用該裝置連接嬰兒車的扶手與車體,便於餐盤、扶手的打開和收攏,使用方便,在整車包裝時節省空間,節約成本。
[0013]2、需要向上打開餐盤、扶手或者向下收攏時,只需按下連接裝置處的按鈕,同時轉動餐盤或者扶手即可實現,方便快捷。
[0014]3、在餐盤定位後,還能有效保證在車體移動的過程中餐盤和扶手的穩定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體結構的爆炸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體結構剖視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旋轉件的結構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旋轉件的上層凹槽結構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旋轉件的下層凹槽結構圖;
[0020]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旋轉卡盤的主體結構圖;
[0021]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旋轉卡盤的底面結構圖;
[0022]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按鈕主體結構圖;
[0023]圖9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在嬰兒車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0025]如附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第一旋轉件1、旋轉卡盤3、第二旋轉件4、彈性件2、按鈕5,第一旋轉件I上設有凹槽11,凹槽11外壁設有第一扶手連接臂12,內壁設有第一凸臺13;旋轉卡盤3設於第一旋轉件凹槽11內,外壁設有軸向卡槽31,卡槽31與第一凸臺13配合安裝;第二旋轉件4外部設有第二扶手連接臂42,內部分為上層凹槽41和下層凹槽45,旋轉卡盤3上端設於下層凹槽45內,下層凹槽45側壁設有第二凸臺44,上層凹槽41和下層凹槽45之間設有通孔43 ;彈性件2設於第一旋轉件I和旋轉卡盤3之間;按鈕5設於上層凹槽41內部,按鈕5下壁面設有與第二旋轉件4內通孔43相對應的凸起51,凸起51穿過通孔43延伸至旋轉卡盤3上表面。
[0026]在本實施例中,彈性件2為彈簧,旋轉卡盤3下表面設有彈簧固定槽34。
[0027]在本實施例中,旋轉卡盤3外側除卡槽31外為臺階狀結構33,臺階狀結構33靠近卡槽31處的臺階面為相向傾斜面32。
[0028]在本實施例中,按鈕凸起51的下端部外側設有楔形凸臺52。
[0029]在本實施例中,按鈕凸起51採用彈性材料製成。
[0030]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旋轉件4內部通孔43沿圓周分布,通孔43外沿下側設有與按鈕凸起51的楔形凸臺52相卡接的臺階46。
[003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旋轉件1、旋轉卡盤3、第二旋轉件4通過設於中心的緊固件6固定。
[0032]需要說明的是,如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裝置9的第一旋轉件I (第二旋轉件4)連接於餐盤8後方的扶手7上,第二旋轉件4 (第一旋轉件I)連接於扶手7下方的車體上。
[0033]在使用本連接裝置時,先按照圖2所示進行裝配,然後連接到相應位置。當需要將餐盤8和扶手7打開時,只需轉動轉動餐盤8或者扶手7,第二旋轉件4內的第二凸臺44即可沿旋轉卡盤3的臺階面滑動,直至第二凸臺44沿斜面32滑入卡槽31內,此時旋轉卡盤3將第二旋轉件4卡緊,由於第一旋轉件I內的第一凸臺13始終卡於旋轉卡盤3的卡槽31內,所以,能夠保證第一旋轉件I與第二旋轉件4的相對位置固定。在需要向下收起餐盤8和扶手7時,需要用手指按下本裝置上的按鈕5,由於按鈕5上的凸起51向下推動旋轉卡盤3,旋轉卡盤3向下運動並壓縮彈簧2,直至旋轉卡盤3的卡槽31的上表面低於第二凸臺44的下表面時,即可轉動餐盤8和扶手7,將餐盤8和扶手7向下收攏。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連接嬰兒車扶手與車體的連接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第一旋轉件,所述第一旋轉件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外壁設有第一扶手連接臂,內壁設有第一凸臺; 旋轉卡盤,所述旋轉卡盤設於第一旋轉件凹槽內,外壁設有軸向卡槽,所述卡槽與所述第一凸臺配合安裝; 第二旋轉件,所述第二旋轉件外部設有第二扶手連接臂,內部分為上層凹槽和下層凹槽,所述旋轉卡盤上端設於所述下層凹槽內,所述下層凹槽內壁設有第二凸臺,所述上層凹槽和下層凹槽之間設有通孔; 彈性件,所述彈性件設於所述第一旋轉件和旋轉卡盤之間; 按鈕,所述按鈕設於所述上層凹槽內部,所述按鈕下壁面設有與所述第二旋轉件內通孔相對應的凸起,所述凸起穿過通孔延伸至所述旋轉卡盤上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卡盤下表面設有彈簧固定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卡盤外側除卡槽部分外為臺階狀結構,所述臺階狀結構靠近卡槽處的臺階面為相向傾斜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按鈕凸起的下端部外側設有楔形凸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按鈕凸起部分為彈性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旋轉件內部通孔沿圓周分布,所述通孔外沿下側設有與所述按鈕凸起部分的楔形凸臺相卡接的臺階。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旋轉件、旋轉卡盤、第二旋轉件中心設有緊固件。
【文檔編號】B62B9/00GK204264230SQ201420631383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8日
【發明者】塗永春, 塗永平 申請人:漢川市嬌貝兒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