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有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的殺蟲組合物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4:44:3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有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的殺蟲組合物及其應用,屬於農業藥劑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環溴蟲醯胺(cyclaniliprole)3-溴-n-{2-溴-4-氯-6-{[(1-環丙基乙基)胺]羰基}苯基}-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醯胺,為日本石原產業公司開發的具雙醯胺結構的殺蟲劑,具有廣譜的殺蟲活性,可用於果樹、蔬菜、馬鈴薯、茶樹、大豆和棉花等眾多作物,防治鱗翅目、鞘翅目、纓翅目、雙翅目和同翅目害蟲。環溴蟲醯胺的主要作用位點為魚尼汀受體變構體,與其他雙醯胺類殺蟲劑不同,該劑並非完全為魚尼汀受體作用劑。該劑對靶標害蟲高效,對非靶標作物安全。醚菊酯(ethofenprox)2-(4-乙氧基苯基)-2-甲基丙基-3-苯氧基苄基醚,用於防治水稻、蔬菜、棉花上,對同翅目飛蝨科特效,同時對鱗翅目、半翅目、直翅目、鞘翅目、雙翅目和等翅目等多種害蟲也有很好的效果,尤其對水稻稻飛蝨的防治效果顯著。醚菊酯在的結構中無菊酸但因空間結構和擬除蟲菊酯有相似之處,所以仍稱為類似擬除蟲菊酯類的殺蟲劑,但是事實上醚菊酯不屬於擬蟲菊酯類農藥,而是屬於醚類,但是兼具了擬蟲菊酯類農藥的優點,具有殺蟲殺蟲活性高、擊倒速度快的特點。農業害蟲的抗藥性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一直是農業科技工作者關注的重點課題。隨著害蟲化學防治的一年又一年的延續、農藥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學使用農藥等因素,導致害蟲抗性日益嚴重,產生抗性的害蟲種類不斷增多。同時,高強度的使用農藥,導致了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汙染環境和農民用藥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問題,不利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本發明人在深入研究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復配配方的過程中,令人意外地發現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進行復配,在一定的復配比例範圍內對農作物上的多種害蟲,尤其是對鱗翅目害蟲、半翅目害蟲、鞘翅目害蟲和纓翅目害蟲具有顯著的協同增效作用,經進一步研究,完成了本發明。技術實現要素:發明目的: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組分合理,增效顯著,有效降低農作物蟲害的殺蟲組合物。該殺蟲組合物,對農作物上的多種害蟲,尤其是鱗翅目害蟲、半翅目害蟲、鞘翅目害蟲和纓翅目害蟲有著優異的防治效果。該殺蟲組合物,可有效降低農藥使用量,降低農作物害蟲抗藥性,具有高效、經濟、低殘留、環保等特點。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有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的殺蟲組合物,所述殺蟲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其中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的質量比為30:1-1:30。優選的,所述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的質量比為20:1-1:20。作為一種進一步優選,所述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的質量比為3-6:1或1:19-21。對稻飛蝨有更佳的防治效果。作為一種進一步優選,所述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的質量比為10:1-1:10,更優選,所述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的質量比為5:1-1:5。對小菜蛾有更佳的防治效果。所述殺蟲組合物還包括農業上可以接受和允許使用的農藥製劑輔助成分。本發明殺蟲組合物中,除有效成分外,還包括溶劑、乳化劑、分散劑、潤溼劑、增稠劑、防凍劑、ph調節劑、消泡劑、崩解劑、穩定劑、擴散劑、防腐劑、增效劑、粘結劑、密度調節劑和填料等農藥中允許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輔助成分,都是農藥製劑中常用或允許使用的成分,並無特別限定,具體成分和用量根據配方要求通過試驗確定。所述殺蟲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質量分數為1-90%,進一步為20-60%。本發明殺蟲組合物可以製備成適合農業生產上使用的多種應用劑型,比較好的劑型有懸浮劑、水乳劑、水分散粒劑和可溼性粉劑。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各種應用劑型的生產工藝均屬現有已知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殺蟲組合物在防治農作物鱗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和纓翅目害蟲上的應用。其中,鱗翅目害蟲包括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小菜蛾、菜青蟲、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豆莢螟、捲葉蛾、棉鈴蟲等,半翅目害蟲包括介殼蟲、白粉蝨、梨木蝨、煙粉蝨、稻飛蝨、蚜蟲、茶小綠葉蟬盲蝽蟓等,鞘翅目害蟲包括稻象甲等,纓翅目害蟲包括薊馬等。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1、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復配具有顯著的協同增效作用,較之單劑單獨使用明顯提高了對農作物上害蟲的防治效果。2、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兩種活性成分復配,減少了農藥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減輕了對環境的汙染。3、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兩種活性成分復配,作用機理互不相同,作用位點增加,延緩了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增加了農藥的使用壽命。具體實施方式根據下述實施事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實施例所描述的內容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應當也不會限制權利要求書中所詳細描述的本發明。實施例1:48%環溴蟲醯胺·醚菊酯懸浮劑殺蟲組合物劑型為懸浮劑,具體配方為:環溴蟲醯胺45%,醚菊酯3%,十二烷基硫酸鈉(溼潤劑)2%、烷基芳基磺酸鹽(分散劑)5%、乙二醇(防凍劑)3%、黃原膠(增稠劑)1.5%、山梨酸(防腐劑)0.2%、環氧大豆油(消泡劑)0.2%、三乙醇胺(ph調節劑)0.2%、有機矽聚氧乙烯醚化合物(即增效劑kx-200)(增效劑)2%,去離子水補足100%。將上述活性成分、溼潤劑、分散劑、防凍劑、增稠劑、防腐劑、消泡劑、ph調節劑、增效劑和去離子水經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機中砂磨,在水系介質中形成的高分散、穩定的懸浮體系,即可製得48%環溴蟲醯胺·醚菊酯懸浮劑。該實施例用於防治甘藍小菜蛾:48%環溴蟲醯胺·醚菊酯懸浮劑按40ga.i./ha加水稀釋噴霧,藥後7d、14d對甘藍小菜蛾的防效分別為91.28%、85.71%;20%環溴蟲醯胺懸浮劑按40ga.i./ha加水稀釋噴霧,藥後7d、14d對甘藍小菜蛾的防效分別為67.35%、58.28%;10%醚菊酯水乳劑按40ga.i./ha加水稀釋噴霧,藥後7d、14d對甘藍小菜蛾的防效分別為55.21%、38.84%。可見,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復配後協同增效作用顯著,持效期長,對甘藍小菜蛾的防效明顯好於單劑,同時,在試驗過程中未發現復配藥劑對甘藍產生藥害。實施例2:36%環溴蟲醯胺·醚菊酯水乳劑殺蟲組合物劑型為水乳劑,具體配方為:環溴蟲醯胺6%,醚菊酯30%,棕櫚油酸甲酯(溶劑)15%、聚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乳化劑)10%、烷基芳基磺酸鹽(具體可以為烷基芳基磺酸鈉)(分散劑)5%、環氧氯丙烷(穩定劑)3%、丙三醇(防凍劑)2%、有機矽氧烷(消泡劑)0.2%、苯甲酸鈉(防腐劑)0.2%、尿素(密度調節劑)1.5%、羥甲基纖維素(增稠劑)0.5%,去離子水補足100%。將上述活性成分、溶劑、乳化劑、分散劑和穩定劑混合形成油相,防凍劑、消泡劑、防腐劑、密度調節劑和增稠劑在去離子水中溶解形成水相,在剪切作用下慢慢把油相加入水相中,並繼續剪切約30分鐘,即可製得36%環溴蟲醯胺·醚菊酯水乳劑。該實施例用於防治稻飛蝨:36%環溴蟲醯胺·醚菊酯懸浮劑按40ga.i./ha加水稀釋噴霧,藥後7d、14d對稻飛蝨的防效分別為97.28%、93.71%;20%環溴蟲醯胺懸浮劑按40ga.i./ha加水稀釋噴霧,藥後7d、14d對稻飛蝨的防效分別為57.22%、47.38%;10%醚菊酯水乳劑按40ga.i./ha加水稀釋噴霧,藥後7d、14d對稻飛蝨的防效分別為61.12%、48.48%。可見,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復配後協同增效作用顯著,持效期長,對稻飛蝨的防效明顯好於單劑,同時,在試驗過程中未發現復配藥劑對水稻產生藥害。實施例3:40%環溴蟲醯胺·醚菊酯水分散粒劑殺蟲組合物劑型為水分散粒劑,具體配方為:環溴蟲醯胺20%,醚菊酯20%,無患子粉(溼潤劑)5%、烷基芳基磺酸鹽(具體可以為烷基芳基磺酸鈉)(分散劑)5%、聚萘甲醛磺酸鈉鹽5%(擴散劑)、澱粉(崩解劑)5%、白糖(粘結劑)0.2%、無水氯化鈣(穩定劑)0.2%、有機矽氧烷(消泡劑)0.2%、檸檬酸(ph調節劑)0.2%,高嶺土(填料)補足100%。將上述活性成分、溼潤劑、分散劑、擴散劑、崩解劑、粘結劑、穩定劑、消泡劑、ph調節劑和填料混合均勻,用超微氣流粉碎機粉碎,經捏合,然後加入流化床造粒乾燥機中進行造粒、乾燥、篩分,即可製得40%環溴蟲醯胺·醚菊酯水分散粒劑。該實施例用於防治稻象甲:40%環溴蟲醯胺·醚菊酯懸浮劑按40ga.i./ha加水稀釋噴霧,藥後7d、14d對稻象甲的防效分別為92.33%、83.26%;20%環溴蟲醯胺懸浮劑按40ga.i./ha加水稀釋噴霧,藥後7d、14d對稻象甲的防效分別為54.37%、41.69%;10%醚菊酯水乳劑按40ga.i./ha加水稀釋噴霧,藥後7d、14d對稻象甲的防效分別為51.57%、44.92%。可見,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復配後協同增效作用顯著,持效期長,對稻象甲的防效明顯好於單劑,同時,在試驗過程中未發現復配藥劑對水稻產生藥害。實施例4:56%環溴蟲醯胺·醚菊酯可溼性粉劑殺蟲組合物劑型為可溼性粉劑,具體配方為:環溴蟲醯胺8%,醚菊酯48%,十二烷基磺酸鈉(溼潤劑)5%、烷基芳基磺酸鹽(具體可以為烷基芳基磺酸鈉)(分散劑)5%、聚萘甲醛磺酸鈉鹽5%(擴散劑)、白炭黑(填料)5%,膨潤土(填料)補足100%。將上述將活性成分、溼潤劑、分散劑、擴散劑和填料混合,機械粉碎後再經氣流粉碎,混合均勻,即可製得56%環溴蟲醯胺·醚菊酯可溼性粉劑。該實施例用於防治小麥蚜蟲:56%環溴蟲醯胺·醚菊酯懸浮劑按40ga.i./ha加水稀釋噴霧,藥後7d、14d對小麥蚜蟲的防效分別為98.58%、94.74%;20%環溴蟲醯胺懸浮劑按40ga.i./ha加水稀釋噴霧,藥後7d、14d對小麥蚜蟲的防效分別為55.27%、43.49%;10%醚菊酯水乳劑按40ga.i./ha加水稀釋噴霧,藥後7d、14d對小麥蚜蟲的防效分別為58.13%、49.26%。可見,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復配後協同增效作用顯著,持效期長,對小麥蚜蟲的防效明顯好於單劑,同時,在試驗過程中未發現復配藥劑對小麥產生藥害。實施例5: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對水稻稻飛蝨的室內聯合毒力測定試驗供試蟲:室內累代飼養健康的稻飛蝨3齡若蟲。供試藥劑:94%環溴蟲醯胺原藥和95%醚菊酯原藥。試驗方法:採用稻莖浸漬法進行測定,具體如下。首先選取2葉1心稻苗15株,在供試藥液中浸漬30秒後取出自然晾乾,用溼脫脂棉包住根部保溼,外包保鮮膜,置於玻璃試管(200×30mm)中,每濃度4次重複。然後用毛筆接入用乙醚輕度麻醉的稻飛蝨3齡若蟲,每管20頭,管口用白紗布紮緊,置於室內觀察。處理後72h調查試蟲死亡情況(以針輕刺試蟲無自主反應為判斷試蟲死亡的標準),記錄死蟲數和總蟲數。用spss統計分析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各藥劑的lc50,並根據孫雲沛法計算混劑的共毒係數(ctc值)。實測毒力指數(ati)=(標準藥劑lc50/供試藥劑lc50)×100。理論毒力指數(tti)=a藥劑毒力指數×混劑中a的百分含量+b藥劑毒力指數×混劑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係數(ctc)=[混劑實測毒力指數(ati)/混劑理論毒力指數(tti)]×100。按照ny/t11547.7-2006殺蟲劑聯合作用劃分標準:共毒係數(ctc)≥120表現為增效作用;共毒係數(ctc)≤80表現為拮抗作用;80<共毒係數(ctc)<120表現為相加作用。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對水稻稻飛蝨的室內聯合毒力測定結果如下(表1):表1藥劑名稱及配比(重量比)lc50(mg/l)atittictc環溴蟲醯胺3.01100--醚菊酯1.95154.36--環溴蟲醯胺:醚菊酯(20:1)1.81166.30102.59162.10環溴蟲醯胺:醚菊酯(10:1)1.75172104.94163.90環溴蟲醯胺:醚菊酯(5:1)1.51199.34109.06182.78環溴蟲醯胺:醚菊酯(1:1)1.42211.97127.18166.67環溴蟲醯胺:醚菊酯(1:5)1.36221.32145.3152.32環溴蟲醯胺:醚菊酯(1:10)1.25240.80149.42161.16環溴蟲醯胺:醚菊酯(1:20)1.07281.31151.77185.35分析上述數據結果表明,環溴蟲醯胺與醚菊酯按上述不同比例復配時,所有復配配方的共毒係數均大於120,表明均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說明將兩種有效份復配後,能夠有很好的增效作用。當環溴蟲醯胺與醚菊酯比例為1:20時,共毒係數達到185.35,為所有配方中最高,增效作用最為顯著。實施例6: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對小菜蛾的室內聯合毒力測定試驗供試蟲:室內累代飼養個體大小和生理狀態一致的小菜蛾3齡幼蟲。供試藥劑:94%環溴蟲醯胺原藥和95%醚菊酯原藥。試驗方法:採用夾毒葉片法,具體方法如下。首先用直徑1cm的打孔器打取葉蝶,放入培養皿,保溼。接著用毛細管點滴器將各處理藥劑從低濃度開始,每葉蝶點滴1ul藥液,待溶劑揮發後和另一片塗有澱粉糊的葉蝶對合製成夾毒葉蝶,製作完畢放於12孔組織培養板的孔內。最後組織培養板每個孔內接1頭試蟲,置於溫度26±1℃、相對溼度為70%的智能養蟲室內。接蟲2-4小時後,待試蟲取食完含藥葉蝶後,在培養板孔內加入清潔飼料繼續飼養至調查,淘汰未食完一張完整葉蝶的試蟲。每處理設4次重複,每重複不少於12個夾毒葉蝶,並設不含藥劑的相應的有機溶劑的處理作為對照。處理後72h調查試蟲死亡情況,記錄總蟲數和死蟲數。用spss統計分析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各藥劑的lc50,並根據孫雲沛法計算混劑的共毒係數(ctc值)。實測毒力指數(ati)=(標準藥劑lc50/供試藥劑lc50)×100。理論毒力指數(tti)=a藥劑毒力指數×混劑中a的百分含量+b藥劑毒力指數×混劑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係數(ctc)=[混劑實測毒力指數(ati)/混劑理論毒力指數(tti)]×100。按照ny/t11547.7-2006殺蟲劑聯合作用劃分標準:共毒係數(ctc)≥120表現為增效作用;共毒係數(ctc)≤80表現為拮抗作用;80<共毒係數(ctc)<120表現為相加作用。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對小菜蛾的室內聯合毒力測定結果如下(表2):表2藥劑名稱及配比(重量比)lc50(mg/l)atittictc環溴蟲醯胺4.56100--醚菊酯16.8527.06--環溴蟲醯胺:醚菊酯(20:1)3.12146.1596.53151.40環溴蟲醯胺:醚菊酯(10:1)2.81162.2893.37173.80環溴蟲醯胺:醚菊酯(5:1)2.34194.8787.84221.85環溴蟲醯胺:醚菊酯(1:1)3.31137.7663.53216.85環溴蟲醯胺:醚菊酯(1:5)5.3784.9239.22216.51環溴蟲醯胺:醚菊酯(1:10)7.8458.1633.69172.64環溴蟲醯胺:醚菊酯(1:20)10.5943.0630.53141.04分析上述數據結果表明,環溴蟲醯胺與醚菊酯按上述不同比例復配時,所有復配配方的共毒係數均大於120,表明均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說明將兩種有效份復配後,能夠有很好的增效作用。當環溴蟲醯胺與醚菊酯比例為5:1-1:5時,共毒係數均達到200以上。可見,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復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含有環溴蟲醯胺和醚菊酯的殺蟲組合物,協同增效作用顯著,與現有的單一製劑相比,防治農作物上害蟲的效果明顯提高,對農作物安全,持效期長,值得在農業生產上推廣應用。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