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採光板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27 14:41:46 1
專利名稱:一種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採光板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由該材料製成的採光板以及採光板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大量出現的普通的採光板通常採用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製成,雖具有較高的透光率,但其透明度也非常高,在用作採光材料時紅外線會直接照射到室內,造成室內溫度較高,特別是炎熱的夏天,車間、廠房內溫度升高,需要室內開啟空調或風扇等降溫電器,消耗大量的電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採用該複合材料製成的採光板在滿足採光板的力學性能要求和採光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阻隔了紅外線的透過。本發明同時還要一種在保證採光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阻隔紅外線透過的低熱輻射型米光板。本發明同時還要提供一種低熱輻射型採光板的製備方法,該方法簡單,成本低,所得低熱輻射型採光板可在保證採光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阻隔紅外線透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取的一種技術方案如下—種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以質量百分含量計,所述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原料配方如下不飽和聚酯樹脂50% 80%;玻璃纖維18% 45%;助劑O 1%;固化劑1.0% 2. 5%;促進劑O. 3% 1.0%;紅外線阻隔劑0.1% 10%;其中所述助劑為選自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以及光穩定劑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紅外線阻隔劑為能夠吸收或阻隔紅外線的納米氧化物。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方案所述的不飽和聚酯樹脂可以為例如選自鄰苯二甲酸丙二醇型、鄰苯二甲酸新戊二醇型、間苯二甲酸丙二醇型、間苯二甲酸乙二醇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型以及對苯二甲酸丙二醇型不飽和聚酯樹脂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所述的固化劑可以為選自過氧化甲乙酮、過氧化環己酮、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二叔丁基及過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所述的促進劑可以為選自環氧酸鈷、辛酸鈷、異鋅酸鈷、二甲基苯胺以及二乙基苯胺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優選地,所述的玻璃纖維為無鹼無捻玻璃纖維短切紗、氈及織物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該所述玻璃纖維的單絲直徑優選為8 14 μ m。根據本發明,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以及光穩定劑可以採用本領域常用的那些,而沒有特別限制。例如,抗氧化劑可以為例如選自3,5_ 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亞磷酸三(2,4_ 二叔丁基苯基)酯以及四苯甲基(3,5-二叔丁基-4-羥基苯丙酸)甲酯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紫外線吸收劑可以為例如選自2-(2-羥基-5-甲基苯基)苯並三氮唑、鄰羥基苯甲酸苯酯、2,4_ 二羥基二苯甲酮及水楊酸苯酯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光穩定劑可以為例如雙(2,2,6,6_四甲基苯哌啶劑)癸二酸酯或三(1,2,2,6,6_五甲哌啶基)亞磷酸酯或二者的混合物等。本發明米取的又一技術方案是一種低熱福射型米光板,其包括PET上膜、PET下 膜以及形成在PET上膜和PET下膜之間的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層,特別是,所述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層由本發明上述的低熱輻射型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構成,所述採光板還包括形成在低熱輻射型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層與PET上膜或PET下膜之間的膠衣層,其中,PET上膜、PET下膜的厚度獨立地為20 50 μ m ;膠衣層的厚度為10 500 μ m ;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層的厚度為O. 8 6. 0mm。進一步地,所述的膠衣層可以由選自間苯新戊二醇型不飽和聚酯樹脂、對苯新戊二醇型不飽和聚酯樹脂、乙烯基樹脂、含氟間苯新戊二醇型不飽和聚酯樹脂以及含氟乙烯基樹脂中的一種或多種的膠衣構成。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本發明上述的低熱輻射型採光板的製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I)、將所述不飽和聚酯樹脂、促進劑、助劑、紅外線阻隔劑按配方比例加入攪拌機內,攪拌,待完全均勻後備用;(2)、將步驟(I)所得混合物與固化劑混合均勻,連續地向生產線上的承載平臺供料,通過刮刀或噴塗均勻塗布在由牽引機牽引而不斷前拉的連續PET膜上,再從生產線上將玻璃纖維均勻地加入到樹脂混合物中,並通過浸潤段的浸潤、壓實、排氣泡,使玻璃纖維與樹脂混合均勻,通過對輥將樹脂與玻璃纖維混合物控制在需要的厚度;(3)、在另一 PET膜上均勻塗布一層膠衣,經膠衣爐加熱凝膠後,覆蓋至已混合均勻的玻璃纖維和樹脂的混合物上;(4)、將步驟(3)的組合體送入成型加溫調控區,依次經第一成型加溫區、第二成型加溫區以及第三成型加溫區加熱獲得所述的採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0 100°C,停留時間為2 4min ;第二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0 100°C,停留時間為2 4min,第三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0 150°C,停留時間為2 5min。或者,本發明還可以通過如下方案來實現一種低熱輻射型採光板的製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I)、將不飽和聚酯樹脂、促進劑、助劑、紅外線阻隔劑加入攪拌機內,攪拌,待完全均勻後備用;(2)、將步驟(I)所得混合物與固化劑混合均勻,連續地向生產線上的承載平臺供料,通過刮刀或噴塗均勻塗布在由牽引機牽引而不斷前拉的連續PET膜上,再從生產線上將玻璃纖維均勻地加入到樹脂混合物中,並通過浸潤段的浸潤、壓實、排氣泡,使玻璃纖維與樹脂混合均勻,通過對輥將樹脂與玻璃纖維混合物控制在需要的厚度;(3)、在另一 PET膜上均勻塗布一層膠衣與紅外線阻隔劑的混合物,經膠衣爐加熱凝膠後,覆蓋至已混合均勻的玻璃纖維和樹脂的混合物上;(4)、將步驟(3)的組合體送入成型加溫調控區,依次經第一成型加溫區、第二成型加溫區以及第三成型加溫區加熱獲得所述的採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0 100°C,停留時間為2 4min ;第二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0 100°C,停留時間為2 4min,第三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0 150°C,停留時間為2 5min ;其中以所述的不飽和聚酯樹脂、促進劑、助劑、固化劑和紅外線阻隔劑的總質量為基準,各組份的用量比例如下不飽和聚酯樹脂50% 80%; 玻璃纖維18% 45%;助劑O 1%;固化劑1.0% 2. 5%;促進劑O. 3% 1.0%;紅外線阻隔劑0.1% 10%;其中所述助劑為選自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以及光穩定劑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紅外線阻隔劑為能夠吸收或阻隔紅外線的納米氧化物。在本發明提供的該製備方法的方案中,所提及的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以及光穩定劑、玻璃纖維、固化劑、促進劑等等與本發明所提供的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具有相同的概念。由於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勢本發明通過對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配方進行合理設計,能夠在保持採光率完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實現紅外線的阻隔,一方面,抑制白天紅外線直射入室內,造成室內溫度較高,避免為了降溫所必須的能源損耗;另一方面,可防止在夜間因紅外線輻射而導致的熱量損失,提高室內的保溫效果。特別是,由於配方設計合理,材料的力學性能保持在良好的水平,滿足採光板的要求。本發明提供的採光板是一種新型低輻射熱採光板,既能滿足採光要求,又能有效阻隔紅外線,結構簡單,製造方便,成本與普通採光板相比,沒有提高。本發明提到的採光板的製備方法,能夠實現採光板的連續批量生產,操作性強,成本較低,所得採光板既能滿足採光要求,又能有效阻隔紅外線。
圖I為實施例3的採光板的光譜透射比譜圖;圖2為普通的採光板的光譜透射比譜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以下實施例。實施例I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採光板,其原料組成及用量參見表1,其中不飽和聚酯樹脂為鄰苯二甲酸丙二醇型(購自常州華科樹脂有限公司);玻璃纖維的直徑為8 14微米(型號T984,購自泰山玻璃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紅外線阻隔劑(型號GT0,購自上海滬正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劑為過氧化甲乙酮;促進劑為異辛酸鋅;抗氧化劑為3,5_ 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亞磷酸三(2,4_二叔丁基苯基)酯以及四苯甲基(3,5_二叔丁基-4-羥基苯丙酸)甲酯按質量比I : I : I組成;紫外線吸收劑為2-(2』_羥基-5』-甲基苯基)苯並三氮唑;光穩定劑為雙(2,2,6,6-四甲基苯哌啶劑)癸二酸酯。採光板的製備方法如下(I)、將不飽和聚酯樹脂、促進劑、助劑、紅外線阻隔劑按表I比例加入攪拌機內,攪拌,待完全均勻後備用;(2)、將步驟(I)所得混合物與固化劑混合均勻,連續地向生產線上的承載平臺供料,通過刮刀或噴塗均勻塗布在由牽引機牽引而不斷前拉的連續PET膜上,再從生產線上·將玻璃纖維均勻地加入到樹脂混合物中,並通過浸潤段的浸潤、壓實、排氣泡,使玻璃纖維與樹脂混合均勻,通過對輥將樹脂與玻璃纖維混合物的厚度控制在2_ ;(3)、在另一 PET膜上均勻塗布一層膠衣(間苯新戊二醇型不飽和聚酯樹脂,購自崑山亞仕蘭樹脂有限公司),厚度為ΙΟΟμπι,經膠衣爐加熱凝膠後,覆蓋至已混合均勻的玻璃纖維和樹脂的混合物上;(4)、將步驟(3)的組合體送入成型加溫調控區,依次經第一成型加溫區、第二成型加溫區以及第三成型加溫區加熱獲得所述的採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80 100°C,停留時間為3min ;第二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70 80°C,停留時間為3min,第三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100 120°C,停留時間為4min。實施例2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採光板,其原料組成及用量參見表1,其中不飽和聚酯樹脂為間苯二甲酸乙二醇型(購自常州華科樹脂有限公司);玻璃纖維的直徑為8 14微米(型號T984,購自泰山玻璃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紅外線阻隔劑(型號GT0,購自上海滬正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劑為過氧化甲乙酮;促進劑為異辛酸鋅;抗氧化劑為3,5_ 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紫外線吸收劑為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光穩定劑為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亞磷酸酯。採光板的製備方法如下(I)、將不飽和聚酯樹脂、促進劑、助劑、紅外線阻隔劑按表I比例加入攪拌機內,攪拌,待完全均勻後備用;(2)、將步驟(I)所得混合物與固化劑混合均勻,連續地向生產線上的承載平臺供料,通過刮刀或噴塗均勻塗布在由牽引機牽引而不斷前拉的連續PET膜上,再從生產線上將玻璃纖維均勻地加入到樹脂混合物中,並通過浸潤段的浸潤、壓實、排氣泡,使玻璃纖維與樹脂混合均勻,通過對輥將樹脂與玻璃纖維混合物的厚度控制在2_ ;(3)、在另一 PET膜上均勻塗布一層膠衣(含氟乙烯基樹脂,購自大連振邦塗料有限公司),厚度為50μπι,經膠衣爐加熱凝膠後,覆蓋至已混合均勻的玻璃纖維和樹脂的混合物上;(4)、將步驟(3)的組合體送入成型加溫調控區,依次經第一成型加溫區、第二成型加溫區以及第三成型加溫區加熱獲得所述的採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60 100°C,停留時間為3min ;第二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70 80°C,停留時間為3min,第三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100 120°C,停留時間為3min。實施例3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採光板,其原料組成及用量參見表1,其中不飽和聚酯樹脂為鄰苯二甲酸新戊二醇型(購自上海天和樹脂有限公司);玻璃纖維的直徑為8 14微米(型號T984,購自泰山玻璃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紅外線阻隔劑(型號GT0,購自上海滬正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劑為過氧化苯甲醯;促進劑為辛酸鈷;抗氧化劑為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紫外線吸收劑為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光穩定劑為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亞磷酸酯。採光板的製備方法如下(I)、將不飽和聚酯樹脂、促進劑、助劑按表I比例加入攪拌機內,攪拌,待完全均 勻後備用;(2)、將步驟(I)所得混合物與固化劑混合均勻,連續地向生產線上的承載平臺供料,通過刮刀或噴塗均勻塗布在由牽引機牽引而不斷前拉的連續PET膜上,再從生產線上將玻璃纖維均勻地加入到樹脂混合物中,並通過浸潤段的浸潤、壓實、排氣泡,使玻璃纖維與樹脂混合均勻,通過對輥將樹脂與玻璃纖維混合物的厚度控制為2_ ;(3)、在另一 PET膜上均勻塗布一層膠衣與紅外線阻隔劑的混合物,膠衣為含氟不飽和聚酯樹脂,購自大連振邦塗料有限公司,紅外線阻隔劑的量參見表1,膠衣與紅外線阻隔劑的混合物塗的厚度為100 μ m,經膠衣爐加熱凝膠後,覆蓋至已混合均勻的玻璃纖維和樹脂的混合物上;(4)、將步驟(3)的組合體送入成型加溫調控區,依次經第一成型加溫區、第二成型加溫區以及第三成型加溫區加熱獲得所述的採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70 80°C,停留時間為3min ;第二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90 100°C,停留時間為3min,第三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130 140°C,停留時間為2min。實施例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採光板,其原料組成及用量參見表1,其中不飽和聚酯樹脂為鄰苯二甲酸新戊二醇型(購自常州華科樹脂有限公司);玻璃纖維的直徑為8 14微米(型號T984,購自泰山玻璃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紅外線阻隔劑(型號GT0,購自上海滬正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劑為過氧化甲乙酮;促進劑為異辛酸鈷;抗氧化劑為3,5_ 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亞磷酸三(2,4_ 二叔丁基苯基)酯以及四苯甲基(3,5_ 二叔丁基-4-羥基苯丙酸)甲酯按質量比I : I : I組成。採光板的製備方法如下(I)、將不飽和聚酯樹脂、促進劑、助劑按表I比例加入攪拌機內,攪拌,待完全均勻後備用;(2)、將步驟(I)所得混合物與固化劑混合均勻,連續地向生產線上的承載平臺供料,通過刮刀或噴塗均勻塗布在由牽引機牽引而不斷前拉的連續PET膜上,再從生產線上將玻璃纖維均勻地加入到樹脂混合物中,並通過浸潤段的浸潤、壓實、排氣泡,使玻璃纖維與樹脂混合均勻,通過對輥將樹脂與玻璃纖維混合物的厚度控制為2_ ;
(3)、在另一 PET膜上均勻塗布一層膠衣與紅外線阻隔劑的混合物,膠衣為含氟乙烯基樹脂,購自大連振邦塗料有限公司,紅外線阻隔劑的量參見表1,膠衣與紅外線阻隔劑的混合物塗的厚度為50 μ m,經膠衣爐加熱凝膠後,覆蓋至已混合均勻的玻璃纖維和樹脂的混合物上;(4)、將步驟(3)的組合體送入成型加溫調控區,依次經第一成型加溫區、第二成型加溫區以及第三成型加溫區加熱獲得所述的採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70 80°C,停留時間為3min ;第二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90 100°C,,停留時間為3min第三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130 140°C,停留時間為2min。實施例5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採光板,其原料組成及用量參見表1,其中不飽和聚酯樹脂為間苯二甲酸乙二醇型(購自常州華科樹脂有限公司);玻璃纖維的直徑為8 14微米(型號T984,購自泰山玻璃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紅外線阻隔劑(型號GT0,購自上海滬正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固化劑為過氧化甲乙酮;促進劑為異辛酸鋅;抗氧化劑為3,5_ 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與四苯甲基(3,5-二叔丁基-4-羥基苯丙酸)甲酯按質量比·I I組成;紫外線吸收劑為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光穩定劑為三(1,2,2,6,6_五甲哌啶基)亞磷酸酯。(I)、將不飽和聚酯樹脂、促進劑、助劑、紅外線阻隔劑按表I比例加入攪拌機內,攪拌,待完全均勻後備用;(2)、將步驟(I)所得混合物與固化劑混合均勻,連續地向生產線上的承載平臺供料,通過刮刀或噴塗均勻塗布在由牽引機牽引而不斷前拉的連續PET膜上,再從生產線上將玻璃纖維均勻地加入到樹脂混合物中,並通過浸潤段的浸潤、壓實、排氣泡,使玻璃纖維與樹脂混合均勻,通過對輥將樹脂與玻璃纖維混合物的厚度控制在2_ ;(3)、在另一 PET膜上均勻塗布一層膠衣(含氟乙烯基樹脂,購自大連振邦塗料有限公司),厚度為50μπι,經膠衣爐加熱凝膠後,覆蓋至已混合均勻的玻璃纖維和樹脂的混合物上;(4)、將步驟(3)的組合體送入成型加溫調控區,依次經第一成型加溫區、第二成型加溫區以及第三成型加溫區加熱獲得所述的採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0 60°C,停留時間為4min ;第二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70 80°C,停留時間為3min,第三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100 120°C,停留時間為3min。按照標準方法對實施例I 5的採光板進行力學性能測試和光學性能測試。同時,為便於比較,還對市面上銷售的普通採光板(淄博華龍採光板有限公司820型)的相關性能進行測試,結果參見表I。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其特徵在於以質量百分含量計,所述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原料配方如下 不飽和聚酯樹脂或乙烯基樹脂 50% 80% ; 玻璃纖維18% 45% ; 助劑O 1% ; 固化劑1.0% 2. 5%; 促進劑O. 3% I. 0% ; 紅外線阻隔劑 O. 1% 10% ; 其中所述助劑為選自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以及光穩定劑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紅外線阻隔劑為能夠吸收或阻隔紅外線的納米氧化物。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不飽和聚酯樹脂為選自鄰苯二甲酸丙二醇型、鄰苯二甲酸新戊二醇型、間苯二甲酸丙二醇型、間苯二甲酸乙二醇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型以及對苯二甲酸丙二醇型不飽和聚酯樹脂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化劑為選自過氧化甲乙酮、過氧化環己酮、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二叔丁基及過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促進劑為選自環氧酸鈷、辛酸鈷、異辛酸鈷、二甲基苯胺以及二乙基苯胺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玻璃纖維為無鹼無捻玻璃纖維短切紗、氈及織物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該所述玻璃纖維的單絲直徑為8 14 μ m。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抗氧化劑為選自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亞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以及四苯甲基(3,5-二叔丁基-4-羥基苯丙酸)甲酯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所述的紫外線吸收劑為選自2-(2-羥基-5-甲基苯基)苯並三氮唑、鄰羥基苯甲酸苯酯、2,4-二羥基二苯甲酮及水楊酸苯酯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所述的光穩定劑為雙(2,2,6,6-四甲基苯哌啶劑)癸二酸酯或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亞磷酸酯或二者的混合物。
7.一種低熱輻射型採光板,其包括PET上膜、PET下膜以及形成在所述PET上膜和PET下膜之間的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層,其特徵在於所述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層由權利要求I至6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低熱輻射型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構成,所述採光板還包括形成在所述的低熱輻射型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層與所述PET上膜或PET下膜之間的膠衣層,其中,所述的PET上膜、PET下膜的厚度獨立地為2(Γ50 μ m ;所述的膠衣層的厚度為1(Γ500 μ m ;所述的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層的厚度為O. 8^6. 0m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低熱輻射型採光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膠衣層由選自間苯新戊二醇型不飽和聚酯樹脂、對苯新戊二醇型不飽和聚酯樹脂、乙烯基樹脂、含氟間苯新戊二醇型不飽和聚酯樹脂以及含氟乙烯基樹脂中的一種或多種的膠衣構成。
9.一種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低熱輻射型採光板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將所述不飽和聚酯樹脂、促進劑、助劑、紅外線阻隔劑按配方比例加入攪拌機內,攪拌,待完全均勻後備用; (2)、將步驟(I)所得混合物與固化劑混合均勻,連續地向生產線上的承載平臺供料,通過刮刀或噴塗均勻塗布在由牽引機牽引而不斷前拉的連續PET膜上,再從生產線上將玻璃纖維均勻地加入到樹脂混合物中,並通過浸潤段的浸潤、壓實、排氣泡,使玻璃纖維與樹脂混合均勻,通過對輥將樹脂與玻璃纖維混合物控制在需要的厚度; (3)、在另一PET膜上均勻塗布一層膠衣,經膠衣爐加熱凝膠後,覆蓋至已混合均勻的玻璃纖維和樹脂的混合物上;(4)、將步驟(3)的組合體送入成型加溫調控區,次經第一成型加溫區、第二成型加溫區以及第三成型加溫區加熱獲得所述的採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T10(TC,停留時間為2 4min ;第二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TlO(TC,停留時間為2 4min,第三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Tl50°C,停留時間為2 5min。
10.一種低熱輻射型採光板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將不飽和聚酯樹脂、促進劑、助劑加入攪拌機內,攪拌,待完全均勻後備用; (2)、將步驟(I)所得混合物與固化劑混合均勻,連續地向生產線上的承載平臺供料,通過刮刀或噴塗均勻塗布在由牽引機牽引而不斷前拉的連續PET膜上,再從生產線上將玻璃纖維均勻地加入到樹脂混合物中,並通過浸潤段的浸潤、壓實、排氣泡,使玻璃纖維與樹脂混合均勻,通過對輥將樹脂與玻璃纖維混合物控制在需要的厚度; (3)、在另一PET膜上均勻塗布一層膠衣與紅外線阻隔劑的混合物,經膠衣爐加熱凝膠後,覆蓋至已混合均勻的玻璃纖維和樹脂的混合物上; (4)、將步驟(3)的組合體送入成型加溫調控區,依次經第一成型加溫區、第二成型加溫區以及第三成型加溫區加熱獲得所述的採光板,其中第一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Γ100 ,停留時間為2 4min ;第二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Γ 00 ,停留時間為2 4min,第三成型加溫區的溫度為5(Tl50°C,停留時間為2 5min ; 其中以所述的不飽和聚酯樹脂、促進劑、助劑、固化劑和紅外線阻隔劑的總質量為基準,各組份的用量比例如下 不飽和聚酯樹脂 50% 80% ; 玻璃纖維18% 45% ; 助劑O 1% ; 固化劑1.0% 2. 5%; 促進劑O. 3% I. 0% ; 紅外線阻隔劑 O. 1% 10% ; 其中所述助劑為選自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以及光穩定劑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紅外線阻隔劑為能夠吸收或阻隔紅外線的納米氧化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及採光板及其製備方法,複合材料的原料配方如下不飽和聚酯樹脂50%~80%;玻璃纖維18%~45%;助劑0~1%;固化劑1.0%~2.5%;促進劑0.3%~1.0%;紅外線阻隔劑0.1%~10%,助劑為選自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以及光穩定劑中的一種或多種;紅外線阻隔劑為能夠吸收或阻隔紅外線的納米氧化物。本發明通過對採光用低熱輻射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配方進行合理設計,能夠在保持採光率完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實現紅外線的阻隔。
文檔編號C08K5/17GK102816425SQ20121032257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4日
發明者艾清平, 劉強, 李節萌, 史勇傑 申請人:蘇州多凱複合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