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白癜風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23:25:11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白癜風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製備的藥劑。
背景技術:
白癜風中醫稱白駁風,是一種色素脫失性皮膚病,臨床分二期,二類和二型。白癜風是世界公認的皮膚頑疾之一,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種族,發病率為0. 3 3. 8%。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白癜風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白癜風雖然對健康無明顯影響,一般也無自覺症狀,但是嚴重影響美觀,使患者產生自卑心理和精神壓力,甚至產生精神疾病。現代醫學還證實,白癜風患者對紫外線的防禦能力明顯下降,應備受關注。現在西醫在治療白癜風方面沒有有效療法,治療的藥物寥寥無幾,加之毒副作用較大,使患者不願接受。中醫對治療白癜風有著各式各樣的配方,所用原料藥種類,劑量有較大差別,效果也不同。有效治療甚至根除白癜風,一直是醫學界不斷探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白癜風的藥物,該藥物是一種能夠有效根治白癜風且無毒副作用的純中藥製劑。根據我國中醫辯證論治理論,白癜風由情志內傷,肝氣鬱結,復感風溼之邪搏於肌膚,另氣血不和氣機不暢,血不滋養肌膚,肝腎不足也是病因之一。治療採取疏肝解鬱,活血化瘀,疏通經絡,養血柔肝,滋補肝腎,改善微循環,促進黑色素再生。採用內服外用的方法, 標本兼治以達徹底根治之目的。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取以下技術方案—種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製成的藥劑 女貞子100 150份,旱墨蓮100 150份,羌活40 80份,補骨脂30 50份,制首烏 30 60份,白芥子(炒)20 40份,三七80 120份,川芎100 150份,雞血藤50 100份,牡丹皮50 100份,牛膝40 80份,香附40 80份,厚樸40 80份,鉤藤100 150份,遠志100 150份,白蒺藜30 60份,白芷30 60份,防風30 60份,蟬蛻50 100份,白及40 80份,白鮮皮40 80份,桔梗40 80份,獨活40 80份,夜交藤50 100份,五加皮50 100份,桑寄生50 100份,自然銅10 20份,甘草30 60份。其中,優選女貞子120份,旱墨蓮120份,羌活60份,補骨脂40份,制首烏50份,白芥子(炒)30份,三七100份,川芎120份,雞血藤80份,牡丹皮80份,牛膝60份,香附60 份,厚樸60份,鉤藤120份,遠志120份,白蒺藜50份,白芷50份,防風50份,蟬蛻80份, 白及60份,白鮮皮60份,桔梗60份,獨活60份,夜交藤60份,五加皮80份,桑寄生80份, 自然銅15份,甘草40份。所述藥物為外用藥,藥劑類型為酊劑。採取以下步驟製作(a)將所述重量的各原料藥混合均勻,在常壓下用沸水蒸汽蒸夠15分鐘,在20 35°C下曬夠6小時,重複蒸、曬一次後研磨成顆粒;(b)加入質量分數為75%的酒精5000份,置於涼暗處密封保存90天,過濾去藥渣,滅菌後即得酊劑。或者,所述藥物為內服藥,藥劑類型為丸劑,或者散劑,或者膠囊劑,或者丹劑,或者片劑。採取以下步驟製作(a)將所述重量的各原料藥混合均勻,在常壓下用沸水蒸汽蒸夠15分鐘,在20 35°C下曬夠6小時,重複蒸、曬一次後研磨成粉末;(b)將所述粉末過100目篩,做成丸劑,或者散劑,或者膠囊劑,或者丹劑,或者片劑。本發明有益效果是,方中三七,川芎,雞血藤,牡丹皮,牛膝,活血化瘀;女貞子,旱墨蓮,補骨脂,制首烏,白芥子,自然銅,促進黑色素新生,滋養皮膚;白及收斂控制病情;白芷,防風,蟬蛻,解表,滋養皮膚;鉤藤,遠志,白蒺藜,香附,厚樸,疏肝解鬱,行氣,氣行血行以助活血化瘀藥物的療效;五加皮,桑寄生,滋補肝腎;羌活用於上半身疾病,獨活用於下半身疾病;雞血藤,夜交藤疏通徑路兼有養血活血之功;桔梗載藥上行,使藥效達到上部病變部位;牛膝活血引藥下行,使藥效達到下部病變部位,兼有滋補肝腎之功;白鮮皮清熱燥溼;甘草調和諸藥,使藥性統一,使藥效直達病灶。此配方組分嚴謹,分工明確,君臣佐使各盡其用配方中各組分分工明確,無刺激性和毒副作用,可以使藥物直達病灶,能夠根治且不易復發。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述實施例中,每份為1克。實施例一原料藥重量配比為女貞子120份,旱墨蓮120份,羌活60份,補骨脂40份,制首烏50份,白芥子(炒)30份,三七100份,川芎120份,雞血藤80份,牡丹皮80份,牛膝60 份,香附60份,厚樸60份,鉤藤120份,遠志120份,白蒺藜50份,白芷50份,防風50份, 蟬蛻80份,白及60份,白鮮皮60份,桔梗60份,獨活60份,夜交藤60份,五加皮80份,桑寄生80份,自然銅15份,甘草40份。實施例二原料藥重量配比為女貞子100份,旱墨蓮100份,羌活40份,補骨脂30份,制首烏30份,白芥子(炒)20份,三七80份,川芎100份,雞血藤50份,牡丹皮50份,牛膝40 份,香附40份,厚樸40份,鉤藤100份,遠志100份,白蒺藜30份,白芷60份,防風60份,蟬蛻100份,白及80份,白鮮皮80份,桔梗80份,獨活80份,夜交藤100份,五加皮100份, 桑寄生100份,自然銅20份,甘草60份。實施例三原料藥重量配比為女貞子150份,旱墨蓮150份,羌活80份,補骨脂50份,制首烏 60份,白芥子(炒)40份,三七120份,川芎150份,雞血藤100份,牡丹皮100份,牛膝80 份,香附80份,厚樸80份,鉤藤150份,遠志150份,白蒺藜60份,白芷30份,防風30份, 蟬蛻50份,白及40份,白鮮皮40份,桔梗40份,獨活40份,夜交藤50份,五加皮50份,桑寄生50份,自然銅10份,甘草30份。
實施例四外用藥製作方法按實施例一至三中任一配比,經如下操作步驟完成(a)將所述重量的各原料藥混合均勻,在常壓下用沸水蒸汽蒸夠15分鐘,在20 35°C下曬夠6小時,重複蒸、曬一次後研磨成顆粒;(b)加入質量分數為75%的酒精5000份,置於涼暗處密封保存90天,過濾去藥渣,滅菌後即得酊劑。實施例五內服藥製作方法按實施例一至三中任一配比,經如下操作步驟完成(a)將所述重量的各原料藥混合均勻,在常壓下用沸水蒸汽蒸夠15分鐘,在20 35°C下曬夠6小時,重複蒸、曬一次後研磨成粉末;(b)將所述粉末過100目篩,做成丸劑,或者散劑,或者膠囊劑,或者丹劑,或者片劑。實施例六跟蹤患者68例,男性42例,女性沈例,年齡9 68歲。患者頭部、軀幹四肢、手足均有發病,均採用本藥物,治療時用棉籤蘸藥塗抹患處後在患處摩擦30秒,以促進藥液吸收,內服每天3次,每次4克,用藥兩周病情均得到控制,進展期不再發展,病情穩定,一至兩個月色素新生,以後逐漸融合,局部微癢,無其他不良反應,無毒副作用。四至十一個月治癒率達92%,無復發。實施例七患者劉某,女,48歲,河北定州人。軀幹、頭部,腿部均有發病,病變由硬幣到巴掌大不等,患處色素完全脫失,成不規則型,屬於進展期完全色素脫失性白癜風,就診於多家醫院未治癒。使用本藥物,每天抹藥3次,每次按摩30秒,每次口服4克,每天3次,兩周後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發展停止,四十天可見白斑內色素出現,以後逐漸融合,八個月皮膚恢復正常,可見少量色素沉著,鞏固兩個月停藥,未見復發。實施例八患者朱某,男,10歲,廣東惠陽人。患者頭部有巴掌大白癜風一塊,患病兩年,證見患處完全性色素脫失,病變部位頭髮呈銀白色。使用本藥物,每天外用4次,每次摩擦30秒, 口服每天3次,每次2克。三周後病情穩定,三十五天後可見病變部位黑色素新生,四個月後色素融合,頭髮也隨之變黑,九個月後基本痊癒,患處比正常皮膚稍黑,鞏固兩個月後徹底痊癒。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製成的藥劑女貞子100 150份,旱墨蓮100 150份,羌活40 80份,補骨脂30 50份,制首烏30 60份,白芥子(炒)20 40份,三七80 120份,川芎100 150份,雞血藤50 100份, 牡丹皮50 100份,牛膝40 80份,香附40 80份,厚樸40 80份,鉤藤100 150 份,遠志100 150份,白蒺藜30 60份,白芷30 60份,防風30 60份,蟬蛻50 100 份,白及40 80份,白鮮皮40 80份,桔梗40 80份,獨活40 80份,夜交藤50 100份,五加皮50 100份,桑寄生50 100份,自然銅10 20份,甘草30 60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製成的藥劑女貞子120份,旱墨蓮120份,羌活60份,補骨脂40份,制首烏50份,白芥子 (炒)30份,三七100份,川芎120份,雞血藤80份,牡丹皮80份,牛膝60份,香附60份, 厚樸60份,鉤藤120份,遠志120份,白蒺藜50份,白芷50份,防風50份,蟬蛻80份,白及 60份,白鮮皮60份,桔梗60份,獨活60份,夜交藤60份,五加皮80份,桑寄生80份,自然銅15份,甘草40份。
3.如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藥物為外用藥,藥劑類型為酊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述酊劑採取以下步驟製作(a)將所述重量的各原料藥混合均勻,在常壓下用沸水蒸汽蒸夠15分鐘,在20 35°C 下曬夠6小時,重複蒸、曬一次後研磨成顆粒;(b)加入質量分數為75%的酒精5000份,置於涼暗處密封保存90天,過濾去藥渣,滅菌後即得酊劑。
5.如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藥物為內服藥,藥劑類型為丸劑,或者散劑,或者膠囊劑,或者丹劑,或者片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藥劑類型採取以下步驟製作(a)將所述重量的各原料藥混合均勻,在常壓下用沸水蒸汽蒸夠15分鐘,在20 35°C 下曬夠6小時,重複蒸、曬一次後研磨成粉末;(b)將所述粉末過100目篩,做成丸劑,或者散劑,或者膠囊劑,或者丹劑,或者片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製成的藥劑女貞子100~150份,旱墨蓮100~150份,羌活40~80份,補骨脂30~50份,制首烏30~60份,白芥子(炒)20~40份,三七80~120份,川芎100~150份,雞血藤50~100份,牡丹皮50~100份,牛膝40~80份,香附40~80份,厚樸40~80份,鉤藤100~150份,遠志100~150份,白蒺藜30~60份,白芷30~60份,防風30~60份,蟬蛻50~100份,白及40~80份,白鮮皮40~80份,桔梗40~80份,獨活40~80份,夜交藤50~100份,五加皮50~100份,桑寄生50~100份,自然銅10~20份,甘草30~60份。該藥物是一種能夠有效治療白癜風且無毒副作用的純中藥製劑。
文檔編號A61K9/48GK102266488SQ20111021325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5日
發明者展明明, 展繼軍 申請人:展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