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字拖鞋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23:33:16 1
專利名稱:一種人字拖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鞋,特別涉及一種人字拖鞋。
背景技術:
生活中,人字拖鞋有很多種,因材料不同,人字鞋帶對腳背受勒引起的疼痛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缺陷是人字鞋帶是固定於鞋帶不可調節的,因而鞋帶始終與腳背 同一位置接觸,容易產生較深的勒痕和痛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有效緩解腳背疼痛的人字拖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人字拖鞋,包括鞋底和人字形的鞋帶,所述鞋底上設有一個前孔和兩排左右對稱的底孔,所述鞋帶末端設有圓突體,所述圓突體穿過所述前孔和其中一排底孔反扣在所述鞋底背面將鞋帶固定於鞋底上。使用中,當需要緩解腳背疼痛而改變鞋帶的固定位置時,從底孔中抽出所述圓突體,扣入另一排底孔中即可。作為優選,所述底孔為臺階孔,所述臺階孔貫穿所述鞋底,所述臺階孔分成兩段,截面半徑分別為Rl、R2,且R1〈R2,所述底孔中半徑為Rl的圓周截面上設有條形孔,所述條形孔貫穿所述鞋底,所述圓突體從所述條形孔垂直穿過所述底孔反扣在所述鞋底背面。設了一個條形孔,使得圓凸體與底孔之間的插拔更方便。作為優選,所述圓突體半徑與所述臺階孔半徑R2相等。這樣設置主要是為防止圓凸體從底孔中溜出。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通過改變人字鞋帶與腳背的接觸位置從而緩解腳背疼痛。
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點和優點可從下面通過舉例來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進行解釋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說明中變得更清楚。圖I為本實用新型人字拖鞋的俯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人字拖鞋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人字拖鞋底孔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鞋底、2-鞋帶、3-前孔、4-底孔、21-圓突體、41-條形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如圖I、圖2和圖3所示,一種拖鞋,包括鞋底I和人字形狀的鞋帶2,所述鞋底I上設有一個前孔3和兩排左右對稱的底孔4,所述前孔3和所述底孔4貫穿所述鞋底1,所述底孔4為臺階孔,分成兩段,截面半徑分別為R1、R2,且R1〈R2,所述截面半徑為Rl的臺階孔圓周截面設有條形孔41,所述條形孔41貫穿所述鞋底I,所述鞋帶2末端設有圓突體21,所述圓突體半徑與所述臺階孔半徑R2相等。所述圓突體21從所述條形孔41垂直穿過所述底孔4反扣在所述鞋底I背面。使用中,當需要改變鞋帶2的固定位置時,從底孔4沿所述條形孔41抽出所述圓突體21,扣入另一排底孔4中。雖然結合附圖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在 所附權利要求的範圍內作出各種變形或修改。
權利要求1.一種人字拖鞋,包括鞋底和人字形的鞋帶,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底上設有一個前孔和兩排左右對稱的底孔,所述鞋帶末端設有圓突體,所述圓突體穿過所述前孔和其中一排底孔反扣在所述鞋底背面將鞋帶固定於鞋底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人字拖鞋,其特徵在在於所述底孔為臺階孔,所述臺階孔貫穿所述鞋底,所述臺階孔分成兩段,截面半徑分別為Rl、R2,且R1〈R2,底孔中半徑為Rl的圓周截面上設有條形孔,所述條形孔貫穿所述鞋底,所述圓突體從所述條形孔垂直穿過所述底孔反扣在所述鞋底背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字拖鞋,其特徵在在於所述圓突體半徑與所述臺階孔半徑R2相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人字拖鞋,包括鞋底和人字形的鞋帶,鞋底上設有一個前孔和兩排左右對稱的底孔,鞋帶末端設有圓突體,圓突體穿過前孔和其中一排底孔反扣在鞋底背面將鞋帶固定於鞋底上;底孔為臺階孔,臺階孔貫穿所述鞋底,臺階孔分成兩段,截面半徑分別為R1、R2,且R1<R2,底孔中半徑為R1的圓周截面上設有條形孔,條形孔貫穿所述鞋底,圓突體從所述條孔垂直穿過底孔反扣在鞋底背面;圓突體半徑與臺階孔半徑R2相等;使用中,當需要改變鞋帶的固定位置時,從底孔沿所述條形孔抽出所述圓突體,扣入另一排底孔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通過改變人字鞋帶與腳背的接觸位置從而緩解腳背疼痛。
文檔編號A43B13/00GK202750812SQ20122022425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
發明者邢志亮, 丁登祥, 袁屹 申請人: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