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軸發動機曲軸的潤滑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21:21:06 4
專利名稱:垂直軸發動機曲軸的潤滑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發動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垂直軸發動機曲軸的潤滑。
背景技術:
現有通用發動機動力輸出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水平輸出形式,另一種是垂直輸出 形式。一般垂直軸發動機曲軸的潤滑形式有兩種,一種主要是通過機油泵泵入潤滑系統的 通道,通過油道將潤滑油引流到各個需要潤滑的部件處進行潤滑,另一種主要是飛濺潤滑 方式進行潤滑,飛濺潤滑方式成本低,大量的使用在小排量動力上,但它潤滑的範圍有限; 同時,為降低成本,部分垂直軸發動機的曲軸與曲軸箱體之間取消了軸承,採取間隙配合, 由於曲軸是垂直方向安裝,在發動機曲軸箱內的上端面距離潤滑油液面較遠,如果沒有專 門的潤滑油道,特別是配合間隙比較小的情況下,曲軸與曲軸支承座之間將得不到良好的 潤滑,因而發生磨損或局部高溫,造成抱死現象。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不帶軸承的通用發動機的曲軸潤滑問題提供良好的解決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垂直軸發動機曲軸的潤滑結構,包括曲軸 箱、與曲軸箱一體的曲軸支承座、呼吸槽、曲軸、油封,支承座在曲軸箱的內表面加工有支承 座端面,在支承座端面的另一側設有油封,曲軸與支承座間隙配合,支承座與油封間形成支 承座-油封空間,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承座端面上至少設置有兩個缺口,所述支承座內壁 軸向設置有至少一個貫穿的凹槽形油道,所述油道的槽口在曲軸箱內側與所述支承座端面 上的缺口相對應,在曲軸箱外側與所述支承座-油封空間相連通,所述呼吸槽與所述支承 座-油封空間連通。按這樣的方案,潤滑油可通過支承座端面上至少兩個缺口軸向進入 曲軸與支承座之間在曲軸箱體內側的交匯線;同時,潤滑油還可進而流過至少一個貫穿的 凹槽形油道從而在支承座內壁與曲軸之間形成良好的潤滑;潤滑油流出油道後,進入支承 座-油封空間對曲軸與支承座之間在曲軸箱體外側的交匯線進行潤滑。因為支承座-油封 空間與呼吸槽相通,所以隨著呼吸槽周期性的排氣和關閉排氣,曲軸箱體內的潤滑油微滴 也相應周期性地通過或滯留於缺口、油道、支承座-油封空間,在整個過程中,總有部分潤 滑油微滴會在缺口、油道、支承座-油封空間處停留並附著在支承座內壁和曲軸上從而對 曲軸實現良好的潤滑。進一步地,在上述方案的垂直軸發動機曲軸的潤滑結構基礎上,所述支承座內壁 從油封一側向另一側還軸向設置有至少一個未貫穿的凹槽形儲油孔,其槽口與所述支承 座-油封空間相連通。如果僅有前述方案,在垂直軸發動機停止工作靜置時間較長時,在支 承座-油封空間、油道、缺口處的潤滑油因為重力的原因,會向下流回曲軸箱體。在下一次 啟動時,曲軸因為沒有良好的潤滑而造成曲軸與支承座之間的磨損加重甚至不能啟動。而 按改進方案設置儲油孔後,即使停機靜置較長時間,支承座-油封空間的潤滑油因為重力作用始終會流入儲油孔,儲油孔內都保存有潤滑油,在下次啟動時,所儲存的潤滑油足夠滿 足啟動時支承座與曲軸之間的潤滑,不致造成啟動時的不當磨損。在上述垂直軸發動機曲軸的潤滑結構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油道之一在 靠近油封一端的槽口處還設置有與曲軸箱內側連通的過油孔。通過過油孔,能加大進入支 承座-油封空間的潤滑油微滴的量,從而保證有足夠的潤滑油回流油道進行潤滑或流入儲 油孔存儲以便下次啟動時的適當潤滑。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安裝狀態時的俯視圖,取下油封);圖2為圖1的後視圖(安裝狀態時的仰視圖);圖3為圖1中III局部放大圖;圖4為圖1中A-A向剖視局部放大圖;圖5為圖1中B-B向剖視局部放大圖。圖中,1為曲軸,2為支承座,21、22為油道,23為儲油孔,3為油封,4為支承座端 面,41、42、43為缺口,6為呼吸槽,8為曲軸-油封空間,9為過油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進行說明如圖1-圖5所示,支承座2在曲軸箱的內表面加工有支承座端面4,在支承座端面 4的另一側設有油封3,曲軸1與支承座2間隙配合,支承座2與油封3間形成支承座-油封 空間8,其特別之處在於在支承座端面4上至少設置有兩個缺口,在支承座2內壁軸向設 置有至少一個貫穿的凹槽形油道,油道的槽口在曲軸箱內側與支承座端面4上的缺口相對 應,在曲軸箱外側與支承座-油封空間8相連通,呼吸槽6與支承座-油封空間8連通。作 為優選方案,本實施例中,在支承座端面4上設置有41、42、43共三個缺口,在支承座2內壁 軸向設置有21、22共兩個貫穿的凹槽形油道,其凹槽的截面為R圓弧(當然其截面也可設 置為矩形或其他形狀)。在本方案中,曲軸箱體內的潤滑油可流經缺口 41、42、43、油道21、 22、支承座-油封空間8,實現對曲軸的有效潤滑,後由W處進入呼吸槽參與呼吸槽的動作。進一步改進,如圖1、圖3、圖5所示,在支承座2內壁從油封一側向另一側還軸向 設置有至少一個未貫穿的凹槽形儲油孔,其槽口與支承座-油封空間8相連通。本實施例 中,設置了 23 —個儲油孔,在發動機工作時,支承座-油封空間的潤滑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入 儲油孔23存儲並參與潤滑。在下一次啟動時,存儲於儲油孔23中的潤滑油可滿足啟動時 曲軸的有效潤滑。更進一步改進,如圖1、圖3、圖5所示,在油道21靠近油封3 —端的槽口處還設置 有與曲軸箱內側連通的過油孔9。曲軸箱體內的潤滑油除可經缺口 41、42、43、油道21、22 進入支承座-油封空間8外,還可從過油孔9進入,從而保證在支承座-油封空間8有足夠 的潤滑油從而保證曲軸的有效潤滑和再啟動時的潤滑。
權利要求1.一種垂直軸發動機曲軸的潤滑結構,包括曲軸箱、與曲軸箱一體的曲軸支承座、呼吸 槽、曲軸、油封,支承座在曲軸箱的內表面加工有支承座端面,在支承座端面的另一側設有 油封,曲軸與支承座間隙配合,支承座與油封間形成支承座-油封空間,其特徵在於所述 支承座端面上至少設置有兩個缺口,所述支承座內壁軸向設置有至少一個貫穿的凹槽形油 道,所述油道的槽口在曲軸箱內側與所述支承座端面上的缺口相對應,在曲軸箱外側與所 述支承座-油封空間相連通,所述呼吸槽與所述支承座-油封空間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軸發動機曲軸的潤滑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承座內 壁從油封一側向另一側還軸向設置有至少一個未貫穿的凹槽形儲油孔,其槽口與所述支承 座-油封空間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軸發動機曲軸的潤滑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油道 之一在靠近油封一端的槽口處還設置有與曲軸箱內側連通的過油孔。
專利摘要一種垂直軸發動機曲軸的潤滑結構,包括曲軸箱、與曲軸箱一體的曲軸支承座、呼吸槽、曲軸、油封,支承座在曲軸箱的內表面加工有支承座端面,在支承座端面的另一側設有油封,曲軸與支承座間隙配合,支承座與油封間形成支承座-油封空間,支承座端面上至少設置有兩個缺口,所述支承座內壁軸向設置有至少一個貫穿的凹槽形油道,所述油道的槽口在曲軸箱內側與所述支承座端面上的缺口相對應,在曲軸箱外側與所述支承座-油封空間相連通,所述呼吸槽與所述支承座-油封空間連通。本實用新型能夠合理解決不帶軸承的通用發動機的曲軸潤滑問題。
文檔編號F01M1/06GK201902243SQ201020678718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4日
發明者劉超超, 羅中億 申請人:重慶潤通動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