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法國梧桐在夏天帶來的陰涼(酷暑中陰涼的守護者)
2023-05-27 04:52:48
感謝法國梧桐在夏天帶來的陰涼?來源:【新鄉日報】法國梧桐,俗稱「法桐」,它的中文名字:二球懸鈴木,(又裂葉懸鈴木)屬於落葉大橋木,高可達30米以上,雄偉挺拔,生機勃勃,生長快速,容易成活,耐修剪,適應性強,抗煙塵,吸收有毒氣體和噪音;枝長葉茂,密密匝匝,層層疊疊,密不透風,古人贊曰:「亭亭南軒外,貞幹修且直廣葉結青陰,繁花連素色」(唐·戴叔倫·《梧桐》)樹蔭如草坪,厚實鬆軟,盛夏提供蔭涼,是避暑納涼的最佳樹種,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享有「行道樹王」之美譽堪稱樹中偉丈夫,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感謝法國梧桐在夏天帶來的陰涼?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感謝法國梧桐在夏天帶來的陰涼
來源:【新鄉日報】
法國梧桐,俗稱「法桐」,它的中文名字:二球懸鈴木,(又裂葉懸鈴木)屬於落葉大橋木,高可達30米以上,雄偉挺拔,生機勃勃,生長快速,容易成活,耐修剪,適應性強,抗煙塵,吸收有毒氣體和噪音;枝長葉茂,密密匝匝,層層疊疊,密不透風,古人贊曰:「亭亭南軒外,貞幹修且直。廣葉結青陰,繁花連素色。」(唐·戴叔倫·《梧桐》)樹蔭如草坪,厚實鬆軟,盛夏提供蔭涼,是避暑納涼的最佳樹種,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享有「行道樹王」之美譽。堪稱樹中偉丈夫。
我非常喜歡這種樹,幾十年不變初衷。
自從第一次在鄭州見法桐後,我深信在我國北方除法桐之外,再沒有比它更能造蔭避暑的樹了!後來旅遊去過重慶、成都、上海、南京等大都市,它們都有法國梧桐,但和洛陽的法桐迥然不同,洛陽的法桐有非凡的魅力和氣質。尤其是中州路、西苑路等路段的法國梧桐,挺拔、偉岸,蔭翳蔽日,有一種氣宇軒昂的景象。
從東花壇到谷水西一路走來,無論是早起晨煉,還是傍晚散步;無論讀書,還是會友;總之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走在有法國梧桐生長的道路上或巷子裡都是一種全身心的沐浴。我可毫不誇張地說:「法國梧桐幾乎主宰了洛陽城全部的主街道和路段,撐起了洛陽的天空。暑天驕陽似火,暴戾、威猛的太陽拼命肆虐,將要把大地曬出油了!但是,你從東花壇走到谷水西,法國梧桐樹下扎堆兒的人群比比皆是,或散步納涼、或唱歌對弈、或是神情專注的著裝練太極,或吟詩唱和彰顯古都文明;或高聲歌誦今日幸福生活。那些下班的修路民工汗流浹背走到樹下噓口氣,伸伸胳膊聳聳肩、自由自在地談論著工程進度,興奮快樂。這些為幸福奮鬥的平凡人如今有英雄用武之地了!為建設富強的祖國擄起袖子加油幹!霎時間,清爽快樂驅散了滿身大汗,就連那正生著悶氣的人一旦來到這裡,很可能就會風輕雲淡,沒氣了。性情急燥的人,也會不由得或多或少變得淡定從容,寬容溫和了。
說也怪,那法國梧桐像是有一種特異功能、神奇魔法似的,神策鬼施,那麼熱的天,38℃,只要在法桐樹下站一會兒,一支煙功夫,竟有涼颼颼的感覺。這種感覺無形而深邃,撲朔迷離,這種感覺來自法國梧桐,它似有如來佛一樣的神通,不聲不響,卻能讓大熱的天,任憑太陽瘋狂肆虐、炙烤,製造一種清涼造福人類,美麗這個世界。試想,暑天的清涼,還有什麼比這份厚禮更幸福呢?這種清涼的感覺是自然的、舒適的,表裡如一的,不像在空調下,人身處兩極,皮膚冰涼,五臟六腑還在燃燒。這種感覺無比愜意,使你全身八萬四千個毛孔都是熨貼的。
法國梧桐將自己的能耐發揮得淋漓盡致,我恍惚到了另一個世界——童話一樣純粹的世界,世外桃源一樣美好的世界。
我與法國梧桐結緣還得追朔到60年前。那是1961年,我剛考上大學那年秋末,偶然的機遇在鄭州二七廣場上與它「初戀」,60年來忠貞不渝!我愛它高大雄健,枝葉茂密,蓊蓊鬱鬱,分植道路兩旁,像一柄巨大的綠傘遮天蔽日,給人莫大的安全感。我確信,在我的人生際遇裡,這樣的嘉樹只有在電影裡或夢裡才能看到,我愛它!一路讚嘆不已!走著想著……在行人和車輛稀少的路段,中央隔離帶裡一棵法國梧桐樹下,又一奇遇:一位母親和女兒鍾情一事的畫面,小姑娘支一簡易馬扎坐一個小凳子,認真地寫著什麼,目無旁視,聚精會神;她的母親坐在身旁的一張小椅子上,一頭烏髮,架著眼鏡,穿件天藍色上衣,認真地翻著一本厚書,不時地扭過頭來看看她的女兒。我清晰記得;女孩穿件太陽紅小短衫,兩條羊角小辮顫巍巍的,我依依不捨地從她們身旁不遠的路上走過,幾片金黃的落葉追逐著我、裹攜著我的雙腳,意在挽留。「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李清照·《行香子》)心裡默念著這首詞,我曾幾度回首貪婪地看看她們,似巴黎羅浮宮中斷臂維納斯的雕像!尊嚴、漂亮,令人豔羨!我多麼希望那位女士是我的母親啊!不知她們什麼時候離開這裡?我還能見到她們嗎?
當我辦完事回來時,她們母女仍然還在,紋絲未動,我不禁一陣驚喜!
這個情景已過去整整62年了,但在我腦海裡一直很清晰、很鮮活,宛若昨天。我多麼遺憾,多麼希望我是位丹青妙手,把這母女倆創作成一幅彩色畫卷,作為永恆的紀念!不一定多精美,但一定會感動我自己,也會啟迪教育後人。
作者:席淑賢
編輯:申彬彬
本文來自【新鄉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