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板材旋壓成形的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0:19:0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板材旋壓成形的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金屬板材的旋壓成形一般採用整體式的旋壓模具,整體模具特別是大尺寸的旋壓模具由於其重量大、製作周期長、加工難度高、成本高等不足,嚴重延後了產品開發的效率。由於模具重量過大對貴重的旋壓設備造成潛在的損傷,降低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另外,在旋壓金屬板材如鎢板、鉬板、鈦板、不鏽鋼板時,會涉及到模具的預熱,整體模具由大的重量賦予的高的熱容量,旋壓過程中溫度升高和下降速度較慢,導致生產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板材旋壓成形的模具,其克服了背景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於板材旋壓成形的模具,該模具轉動裝接在旋壓工具機上,其特徵在於:它包括連接法蘭(10)、芯模(20)、導向機構、推板部分和尾頂部分,連接法蘭(10)通過第一緊固件連接在芯模(20)之底部,導向機構通過第二緊固件連接在芯模(20)之頂部,推板部分在導向機構的導向作用下進行開合運動,尾頂部分裝接在旋壓工具機上且尾頂部分之底端面與推板部分之頂端面相適配,板材位於尾頂部分與推板部分之間並通過旋壓工具機與整體模具對其進行旋壓而成形。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導向機構包括一導向板(30),導向板(30)之中部開設有一導向槽(31);所述推板部分包括一推板(40)和一固接在推板(40)的推桿(41),該推桿(41)穿過導向槽(31)且沿導向槽(31)做開合運動。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推桿(41)上開設有多個上下間隔布置的限位插孔(42),另設有插銷,所述插銷與限位插孔(42)相配合以防止推板(40)從導向機構脫出。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連接法蘭(10)、芯模(20)、推板部分和尾頂部分均呈迴轉體形狀。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芯模(20)之母線與中心軸線具有一傾斜角度,且該傾斜角度為0.5-3度。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芯模(20)之頂端部設有第一圓錐面(21),所述推板(40)之外周為能與第一圓錐面(21)相配合的第二圓錐面(43),第一圓錐面(21)或第二圓錐面(43)之頂角角度為1-150度。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第一圓錐面(21)或第二圓錐面(43)之頂角角度為15-45度。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芯模(20)為中空結構,該芯模(20)之壁厚為10-50毫米。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芯模(20)輪廓之形狀為筒狀、錐形或者葫蘆形。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芯模(20)之壁厚為30毫米。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於採用組合式的模具設計理念,有效的降低了模具的重量,降低了模具的加工難度,實現了模具的成本下降,提升了產品開發的效率,縮短了產品交期。本實用新型在旋壓的過程中,能顯著降低模具的預熱和冷卻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採用本實用新型生產出來的產品內部光潔,無裂紋,滿足後續加工的要求。
2、推桿上開設有限位插孔與插銷配合,可根據產品的尺寸選擇推桿被推出的長度以防止推板從導向機構脫出。
3、芯模之母線與中心軸線具有一傾斜角度且該傾斜角度為0.5-3度,使得旋壓所得的產品也具有該傾斜角度,符合產品需求。
4、芯模之頂端部設有第一圓錐面,推板之上外周為第二圓錐面,通過第二圓錐面與第一圓錐面的配合能進一步防止推板部分從導向機構脫出,起自定位的作用。
5、芯模之壁厚為10-50毫米,使得芯模的薄厚適中,不容易被損壞且自重又不重。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用於板材旋壓成形的模具在組裝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連接法蘭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芯模的剖視示意圖。
圖4為推板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導向機構的剖視示意圖。
圖6為尾頂部分之壓盤的剖視示意圖。
圖7為尾頂部分之壓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圖1至圖7,一種用於板材旋壓成形的模具,它包括
所述模具轉動裝接在旋壓工具機上,它包括連接法蘭10、芯模20、導向機構、推板部分和尾頂部分。
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法蘭10、芯模20、推板部分和尾頂部分均呈迴轉體形狀。
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法蘭10、芯模20、導向機構、推板部分和尾頂部分均採用鋼材質。連接法蘭10優選的材質為45#鋼,推板部分和尾頂部分優選的材質為耐熱模具鋼,導向機構優選的材質為45#鋼。
所述連接法蘭10通過第一緊固件連接在芯模20之底部。本實施例中,第一緊固件為螺釘11。
所述芯模20輪廓之形狀為筒狀、錐形或者葫蘆形。本實施例中,所述芯模20輪廓之形狀為筒狀,可根據產品的形狀需要設為不同形狀。
本實施例中,所述芯模20之母線與中心軸線具有一傾斜角度,且該傾斜角度為0.5-3度。
本實施例中,所述芯模20為中空結構,該芯模20之壁厚為10-50毫米。最好,所述芯模20之壁厚為30毫米。
本實施例中,所述芯模20之頂端部設有第一圓錐面21。
所述導向機構通過第二緊固件連接在芯模20之頂部。本實施例中,第二緊固件為螺釘32。
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向機構包括一導向板30,導向板30之中部開設有一導向槽31;且導向槽31之周圍向下凸設有導向柱33。螺釘32將導向板30與芯模20裝接在一起。
所述推板部分在導向機構的導向作用下進行開合運動。
本實施例中,所述推板部分包括一推板40和一固接在推板40的推桿41,該推桿41穿過導向槽31和導向柱33且沿導向槽31和導向柱33做開合運動。
本實施例中,所述推桿41上開設有多個上下間隔布置的限位插孔42,另設有插銷,所述插銷與限位插孔42相配合以防止推板40從導向機構脫出。
本實施例中,所述推板40之外周為能與第一圓錐面21相配合的第二圓錐面43,第一圓錐面21或第二圓錐面43之頂角角度互補,可將第一圓錐面21之頂角角度設為1-150度,或者,將第二圓錐面43之頂角角度設為1-150度。最好,所述第一圓錐面21或第二圓錐面43之頂角角度為15-45度。
所述尾頂部分裝接在旋壓工具機上且尾頂部分之底端面與推板部分之頂端面相適配,板材位於尾頂部分與推板部分之間並通過旋壓工具機與整體模具對其進行旋壓而成形。
本實施例中,該尾頂部分包括壓盤51和壓蓋52,壓蓋52活動套接在壓盤51上。本實施例中,壓盤51之底端面與推板40之頂端面相適配。
使用該模具時,將連接法蘭10與芯模20用螺釘11進行固定,導向機構與芯模20用螺釘32進行固定,推桿41插入導向槽31和導向柱33且第一圓錐面21和第二圓錐面43相配合。然後將裝配好的接法蘭10、芯模20、推板部分和導向機構採用雙頭螺栓安裝在旋壓工具機上,尾頂部分也安裝在旋壓工具機上,再將要旋壓的板材物料放置於推板40與尾頂部分之壓盤51之間並夾緊,即可開始旋壓成形的工作。
由於採用組合式的模具設計理念,有效的降低了模具的重量,降低了模具的加工難度,實現了模具的成本下降,提升了產品開發的效率,縮短了產品交期。本實用新型在旋壓的過程中,能顯著降低模具的預熱和冷卻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採用本實用新型生產出來的產品內部光潔,無裂紋,滿足後續加工的要求。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並不局限於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於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