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相容性的口腔植入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7 03:59:31 3
一種高相容性的口腔植入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相容性的口腔植入裝置。所述口腔植入裝置包括帶有外螺紋的種植體1、螺母2和螺紋覆蓋體5;所述種植體1的一端設有螺母2,所述種植體1的另一端端面內設有螺紋孔3;所述螺紋孔3中連接有螺紋覆蓋體5;所述種植體1體部末端沿軸向開有沉孔6,所述沉孔6中填充有多孔鉭材料;所述種植體1體部中段沿徑向開有貫通的孔7,所述貫通的孔7中填充有多孔鉭材料;所述沉孔6與所述貫通的孔7呈「T」字相交。這種結構的口腔植入裝置,提高了骨移植和口腔植入手術的成功率和適應性,避免了二次手術,減小了手術創傷和感染,降低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結構的生物相容性,實現了口腔植入裝置與人體組織之間快速穩定的結合。
【專利說明】一種高相容性的口腔植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口腔植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能避免進行二次手術、便於啟動人體組織生長、生物相容性高的口腔植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口腔植入手術是一種治療和修復牙缺損或牙缺失的手術,它需要將口腔植入裝置植入人體口腔之中,代替損壞的牙根等組織。口腔植入手術在牙科醫療各項臨床手段中處於先進位置,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0003]上頜竇外提升技術是為了適應上頜竇這一重要生理結構,避免口腔植入手術中因竇底黏膜的穿通導致併發症而逐步發展起來的。這一技術使得許多因上頜竇底與缺牙區牙槽嵴頂距離過近而導致可用骨高度不足的患者成功進行了植入修復。
[0004]口腔植入裝置核心為植入牙槽骨的種植體。一般來說,種植體從外到內分為基臺、頸部和體部三部分。其中,基臺與人工義齒直接相連,體部則深入牙槽骨內與骨組織相容;基臺與體部通過頸部相連。但傳統口腔植入裝置生物相容性差,無法實現即時穩定連接,導致口腔植入裝置在口腔內的初期穩定性較差。特別是對於上頜後牙區骨高度嚴重不足的患者,為提高手術成功率常需採用上頜竇外提升後延期植入的雙期手術方式,即先進行上頜竇外提升植骨術,待創口封閉6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骨癒合期後,再進行植入手術。
[0005]這種基於傳統口腔植入裝置設計的植入方式具有明顯缺陷,需進行二次手術,容易引起創傷和感染,延長修復療程,增加了患者的病痛、治療周期和治療費用。
[0006]同時,傳統口腔植 入裝置通常沒有採用生物相容性高的材料和結構,植入裝置周圍的人體組織生長緩慢,不能實現植入裝置與人體組織的快速結合。
【發明內容】
[0007]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避免二次手術、便於啟動人體組織生長、生物相容性高的口腔植入裝置。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高相容性的口腔植入裝置,包括帶有外螺紋的種植體、螺母和螺紋覆蓋體;所述種植體的一端設有螺母,所述種植體的另一端端面內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中連接有螺紋覆蓋體;所述種植體體部末端沿軸向開有沉孔,所述沉孔中填充有多孔鉭材料;所述種植體體部中段沿徑向開有貫通的孔,所述貫通的孔中填充有多孔鉭材料;沉孔與貫通的孔呈「T」字相交。
[0009]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沉孔和貫通的孔均為方孔。
[0010]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螺紋覆蓋體頂部設置有槽。
[0011]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螺母優選六角螺母或八角螺母。
[0012]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提高了骨移植和口腔植入手術的成功率和適應性,避免了二次手術,減小了手術創傷和感染,縮短了治療療程,節省了治療費用,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同時也提高了結構的生物相容性,實現了口腔植入裝置與人體組織之間快速穩定的結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種植體末端橫截面示意圖。
[0015]圖3為p-p方向剖面圖。
[0016]【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實施例只用於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上述內容對本發明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
[0017]實施例:一種高相容性的口腔植入裝置,如圖1所示,口腔植入裝置包括帶有外螺紋的種植體1、螺母2和螺紋覆蓋體5。種植體I的一端設有螺母2,種植體I的另一端端面內設有螺紋孔3,螺紋孔3中連接有螺紋覆蓋體5。如圖2所示,種植體I體部末端沿軸向開有沉孔6,沉孔6中填充有多孔鉭材料。如圖3所示,種植體I體部中段沿徑向開有貫通的孔7,在貫通的孔7中填充有多孔鉭材料。沉孔6與貫通的孔7呈「T」字相交。
[0018]為了降低製造難度,沉孔6和貫通的孔7優選方孔。
[0019]螺母2可為六角螺母或八角螺母。螺母2與螺紋覆蓋體5均與種植體I通過螺紋連接,二者共同對種植 體I起定位緊固作用,使種植體I固定於受植區骨板4。
[0020]螺紋覆蓋體5可為帶帽螺絲,也可為螺釘和覆蓋帽的組合。螺紋覆蓋體5頂部的外徑應大於種植體I頸部直徑,以保證成功定位。為了便於旋入,螺紋覆蓋體5頂部設有槽,槽型可為十字槽、米字槽或內方槽等。
[0021]種植體1、螺母2和螺紋覆蓋體5的材料優選鈦合金或氧化鋯。
[0022]對於需要上頜竇外提升術的患者,局麻下翻開受植區的黏骨膜瓣,使用球鑽或超聲骨刀在頰側骨板開窗,推動上頜竇黏膜向上。常規預備種植窩,選擇合適直徑及長度的種植體植入種植窩內。種植體旋入時利用頰側開窗位置將螺母與種植體體部連接。用扳手固定螺母,直到種植體完全旋入就位於種植窩。然後用螺絲刀將帶帽螺絲旋緊於種植體上,直至帶帽螺絲將種植體固定於骨板預定位置並取得機械穩定性,尤其對垂直骨高度嚴重不足的骨板可以使種植體獲得良好的初期機械穩定性。再用人工骨粉填塞種植區,生物膜覆蓋,嚴密縫合,完成上頜竇外提升術及同期植入手術。
[0023]種植體體部末端的沉孔和中段貫通的孔中均填充有多孔鉭材料。多孔鉭材料與人體組織相接觸時,其孔隙可啟動人體組織生長並容納生長出來的人體組織。同時,十字相交狀的多孔鉭結構使得人體組織對種植體產生一定的拉緊力,有利於人體組織和植入裝置的結合,提高了結構的穩固性。這種結構的口腔植入裝置實現了口腔植入裝置與人體組織之間快速穩定的結合,有利於提升口腔植入裝置的初期穩定性和長期穩定性。手術時,醫生可在直視下完成口腔植入裝置植入及骨移植,保證了種植位置和方向的準確性,提高了手術成功率。同時,由於避免了二次手術,減小了手術創傷和感染,減輕了病人的病痛,壓縮了治療療程,節省了治療費用。
【權利要求】
1.一種高相容性的口腔植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口腔植入裝置包括帶有外螺紋的種植體(1)、螺母(2)和螺紋覆蓋體(5);所述種植體(1)的一端設有螺母(2),所述種植體(I)的另一端端面內設有螺紋孔(3);所述螺紋孔(3)中連接有螺紋覆蓋體(5);所述種植體(I)體部末端沿軸向開有沉孔(6),所述沉孔(6)中填充有多孔鉭材料;所述種植體(1)體部中段沿徑向開有貫通的孔(7),所述貫通的孔(7)中填充有多孔鉭材料;所述沉孔(6)與所述貫通的孔(7)呈「T」字相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相容性的口腔植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沉孔(6)與所述貫通的孔(7)為方孔。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相容性的口腔植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覆蓋體(5)頂部設置有槽。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相容性的口腔植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母(2)為六角螺母或八角螺母。`
【文檔編號】A61K6/027GK103654977SQ201210325151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
【發明者】葉雷 申請人:重慶潤澤醫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