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葫蘆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2:25:36
專利名稱:手拉葫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起重機械,特別是涉及一種手拉式的葫蘆。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手拉葫蘆通常包括5齒常軸、鏈輪、棘輪、摩擦片、 制動器座、啟重鏈輪、軸承外圈、花鍵孔齒輪、4齒短軸、兩片齒輪 以及外牆板等;其中,5齒常軸為將鏈輪、棘輪、摩擦片、制動器座 和啟重鏈輪貫穿在一起;啟重鏈輪的齒輪為穿過軸承外圈並穿進花鍵 孔齒輪且與之套合在一起;花鍵孔齒輪的內孔的孔槽和啟重鏈輪的齒 輪直接咬合傳動。
當鏈輪轉動將帶動5齒常軸轉動,由於5齒的齒輪和兩個片齒輪 相咬合,則5齒常軸帶動兩個片齒輪轉動,進而兩個片齒輪轉動帶動 4齒短軸轉動。另,由於兩個4齒短軸在花鍵孔齒輪的兩側並和花鍵 孔齒輪咬合在一起,則兩個4齒短軸轉動帶動花鍵孔齒輪轉動,進而 由於啟重鏈輪的齒輪穿過軸承外圈穿進花鍵孔齒輪套合在一起,花鍵 孔齒輪的內孔的孔槽和啟重鏈輪的齒輪直接咬合傳動,所以啟重鏈輪 轉動,從而實現吊鉤上的重物吊起。
對於該現有結構下的手拉葫蘆,如若地面有100件1噸需要吊 起1米的重物,鏈輪的傳動比是l: 20,則起重鏈升高l米那麼手鍊 需要20米,我們把一件重物升高一米後還需將吊鉤放下一米來吊第二件重物那麼我們每吊一件重物所用的手鍊距離是40米,100件1 噸需要吊起1米的重物需要手鍊距離是40X 100=4000米,其中2000 米是放吊鉤的無效勞動。
因此,在上述結構下的手拉葫蘆的使用下,無論是提升或者放重 物,還是不起重重物回鏈時,都必須轉動鏈輪,既費時也極大程度上 浪費人力,並且運轉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鑑於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當不起重 時起重鏈實現自由升降,不必轉動鏈輪,且運轉效率高、省時和省力 的手拉葫蘆。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手拉葫蘆中為在裝設於外牆板上的鋼套上開設 一橫向切口 ,並且在所述外牆板上且背離裝設4齒短軸的一面上活動
設置一活動部件,其中,所述活動部件為處於外牆板的兩鋼套孔之間, 且該所述活動部件為包括分別對應裝設於所述鋼套孔之鋼套的鎖片 以及連接該所述鎖片之間的彈簧,並且在所述鎖片上且朝向鋼套孔方 向一端均具有一斜面,該斜面與鋼套上的橫向切口相配合。
另外,在所述鎖片之間的彈簧上裝設有一轉動扭,轉動該轉動扭 可使得該所鎖片之間的彈簧伸縮,進而使得所述斜面伸入或者退出所
述鋼套上的橫向切口,進而實現4齒短軸帶動片齒輪移動。
此外,在該鋼套上亦套設有彈簧,且該鋼套與一端為置設於該鋼套中的所述4齒短軸結合成一連動結構,從而實現該鋼套運動時亦可 帶動4齒短軸和片齒輪運動。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手拉葫蘆的優點在於不起重重 物回鏈時不需要轉動鏈輪,只有在提升或下放重物時才轉動鏈輪,運 轉效率高,節省時間和人力,在實際運用中極具實用價值。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手拉葫蘆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A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鋼套的立體示意圖; 圖2B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鋼套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外牆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來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手拉葫戸結構 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所述手拉葫蘆為一種起重機械,其是通過人工去拉動手鍊而實現 對重物的吊起或者放下,且包括5齒常軸、鏈輪、手鍊、棘輪、摩擦 片、制動器座、啟重鏈輪、起重鏈、吊鉤、軸承外圈、花鍵孔齒輪、 4齒短軸、兩片齒輪以及外牆板等結構。
其中,所述5齒常軸是將鏈輪、棘輪、摩擦片、制動器座和啟重 鏈輪貫穿在一起,而所述啟重鏈輪則是穿過軸承外圈並與花鍵孔齒輪 套合在一起,所述花鍵孔齒輪的內孔之孔槽和啟重鏈輪的齒輪咬合;且在所述外牆板上開設有兩鋼套孔,每一片齒輪為貫穿一 4齒短軸並 固定在一起,該所述4齒短軸為通過鋼套和鋼套孔而裝設於外牆板 上,並且該所述4齒短軸、片齒輪以及5齒常軸齒輪端的位置為固定 的。
起重時,所述5齒常軸的齒輪與兩個片齒輪相咬合,而所述4齒 短軸位於花鍵孔齒輪的兩側且和該花鍵孔齒輪咬合在一起,因此,當 鏈輪轉動將帶動5齒常軸轉動時,所述兩個片齒輪和4齒短軸亦隨之 轉動,從而帶動花鍵孔齒輪和啟重鏈輪轉動,進而實現對重物的吊起。
而本實用新型所述手拉葫蘆主要是為了實現在不起重重物時,升 降起重鏈條時不必轉動鏈輪。
因此,且參照圖l、圖2A、圖2B和圖3中所示,本實用新型所 述手拉葫蘆中所述4齒短軸4和片齒輪3相對於5齒常軸2的齒輪端 是活動的,在該手拉葫蘆起重重物或者不起重重物時,位置為相對於 5齒常軸的齒輪端是變化的;其中,所述4齒短軸4一端為置設於所 述鋼套6中且與該鋼套6組合成一連動結構,鋼套6運動則所述4齒 短軸4亦隨之運動,從而亦帶動片齒輪3運動;且在本申請中,不起 重重物時,所述片齒輪3為與5齒常軸2的齒輪端為分開的,即兩者 之間並不咬合。
本實用新型為在裝設於外牆板1上的鋼套6上開設有一橫向切口 60;另,在所述外牆板1上且背離裝設4齒短軸4的一面上活動設有 一活動部件11,該活動部件11為處於兩鋼套孔10之間,並且該所 述活動部件11包括分別對應一鋼套的鎖片110,且相對於所述鋼套6上的橫向切口 60,在該所述鎖片110且朝向鋼套孔IO—端均分別具 有一斜面1100,該所述斜面1100與鋼套6上的橫向切口 60相配合。
如圖3中所示,且在所述鎖片110之間連接有一彈簧7,並且在 該鎖片110之間的彈簧7上裝設有一轉動扭112,轉動該轉動扭112 可使得連接於鎖片110之間的彈簧7發生伸縮,從而可使得鎖片110 之斜面IIOO伸入或者退出所述橫向切口 60。
此外,在所述4齒短軸4且活動置於鋼套6中的一端上設置有卡 槽和卡簧(圖中未示),以使得該端位於鋼套6中時可自由轉動但卻 不能退出鋼套6,從而使得該4齒短軸4、鋼套6以及片齒輪3形成 可連動的整體。
又,該所述4齒短軸4兩端的軸相對於現有技術下手拉葫蘆中的 4齒短軸兩端的軸要長,亦可使得在該4齒短軸4隨鋼套6進行軸向 活動時不至於脫出該鋼套6。
所述鋼套6亦相對於現有技術下的鋼套的長度要長,並且本實用 新型中所述4齒短軸4套置於鋼套6的那一端之長度更是要求要稍長 於該鋼套6的長度,且在該所述鋼套6上亦套設有一彈簧7,該所述 彈簧7為在鎖片110斜面退出鋼套6之橫向切口 60時給與所述鋼套 6—向外的推動力,即背離片齒輪3方向的力,從而帶動4齒短軸4 運動,進而使得片齒輪3運動。
起重重物時,順時針轉動轉動扭112,此時,所述鎖片之間的彈 簧7伸長,所述鎖片110之斜面1100分別沿圖3中所示之箭頭A和 箭頭B方向運動,同時,往片齒輪3方向使力按住所述鋼套6,使得所述鎖片110之斜面恰好伸入至所述鋼套6上的橫向切口 60,從而 將所述鋼套6鎖住。
此時,所述4齒短軸4在鋼套6的推動下往5齒常軸方向處運動, 進而片齒輪3亦往5齒常軸2方向移動,並與該5齒常軸2的齒輪端 正常咬合,從而正常起重重物;且在該所述過程中,在所述鎖片110 之間的彈簧力的作用下,該所述彈簧7亦給與鎖片110往橫向切口 60頂觸的力量,進而可保證在起重重物時該所述鎖片能夠一直鎖住 該鋼套6的橫向切口 60,保證起重重物的順利性。
當鎖片110之斜面1100退出所述鋼套6上的橫向切口 60時,則 鋼套6在其上套設的彈簧7的作用下往背離5齒常軸2方向出運動, 從而帶動所述4齒短軸4帶動片齒輪3與5齒常軸2的齒輪分離,從 而實現起重鏈的自由升降,而不必要轉動鏈輪,提高轉動效率。
權利要求1. 一種手拉葫蘆,包括5齒常軸、鏈輪、棘輪、摩擦片、制動器座、啟重鏈輪、軸承外圈、花鍵孔齒輪、4齒短軸、兩片齒輪以及外牆板,其中,5齒常軸將鏈輪、棘輪、摩擦片、制動器座和啟重鏈輪貫穿在一起,而啟重鏈輪亦穿過軸承外圈且齒輪與花鍵孔齒輪內孔的孔槽咬合,且在外牆板上開設有兩鋼套孔,4齒短軸穿設於片齒輪,其特徵在於,所述鋼套穿過所述鋼套孔而活動設於外牆板,所述4齒短軸一端為置設於該鋼套中並與該鋼套形成一連動結構,且該鋼套上套設有彈簧,並在該鋼套一端亦開設一橫向切口;在所述外牆板上且面向鋼套的一面上活動設置有活動部件,且該活動部件為處於兩鋼套孔之間,並且該所述活動部件且面向鋼套的兩端分別具有一與所述橫向切口相配合的斜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拉葫蘆,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部件包 括分別對應一鋼套的鎖片,且在該鎖片之間連接有一彈簧,並且在該 鎖片之間的彈簧上裝設有一轉動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拉葫蘆,其在活動裝設於外牆板上的鋼套上開設一橫向切口,並在該外牆板上且背離裝設4齒短軸的一面上活動設置一活動部件,其中,該活動部件位於外牆板的兩鋼套孔之間,且包括分別對應裝設於鋼套孔之鋼套的鎖片及連接該鎖片之間的彈簧,並在鎖片上且朝向鋼套孔方向一端具有一斜面,該斜面與鋼套上的橫向切口相配合。另,在所述鎖片之間的彈簧上裝設有一轉動扭,轉動該轉動扭可使得該鎖片之間的彈簧伸縮,進而使得斜面伸入或者退出鋼套上的橫向切口,從而實現片齒輪與5齒常軸齒輪端的咬合或分離。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不起重重物且回鏈時,不需要轉動鏈輪,只在提升或下放重物時才轉動鏈輪,運轉效率高,節省時間和人力。
文檔編號B66D1/04GK201296615SQ20082012249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1日
發明者仇德發 申請人:仇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