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二日自駕遊攻略(武漢二日自駕遊)
2023-06-09 20:21:33 2
2020.10.17早上5:30從家出發,經過8個多小時的長途驅車,終於在下午2點多點到達英雄的大武漢。第一站當然首選武漢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黃鶴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著名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使它聞名遐邇。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託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站在樓的頂層,遠眺前方,思緒萬千,心裡默默地吟誦著唐代詩人崔顥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和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走出樓外,仰頭回望著巍峨高大的樓宇,雖然遊玩了二個多小時還沒盡興,但是,輕撫著重建後的現代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冰冷的圓柱、窗框,感覺還是缺少了些什麼,帶著少許些遺憾默默地離開。
出了黃鶴樓西大門已是傍晚,繞過一條小路,穿過天橋就到了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巷"的「戶部巷」。戶部巷於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鄰藩臺衙門(對應京城的戶部衙門)而得名。可是,尋訪整個一條街,除了「蔡林記」熱乾麵有些名號外(其味道也就那個樣吧),就是現代全國流行的大同小異地花式各樣的零嘴小吃,還真沒有發現一些老傳統的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