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23:45:36
一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涉及眼科醫療器械。設有L形空心鉤體、連接部和空心手柄,所述L形空心鉤體的水平部分的前端設有下彎部,下彎部的端部呈球狀體,所述L形空心鉤體的垂直部分呈倒錐體,在球狀體上方的下彎部上設有上出水孔和下出水孔,倒錐體的上端部與連接部連接,連接部分別與空心手柄和醫用輸液管連接。整體呈流線型,不僅利於水流的順暢流動,而且不易損傷切口和眼內組織,空心鉤體的水平部分末端為圓球狀,近末端設有兩個出水孔,在眼內兩水流會相撞產生無破壞力的水花和渦流,利於出水,水流入眼球內前房,可在必要時故意形成切口漏水,有益於手術更既快速又安全的完成,切口漏的情況下保持前房穩定,並安全的完成手術。
【專利說明】一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眼科醫療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的眼科白內障手術中,由於常發生切口漏,因此容易導致併發症。
[0003]白內障切口減小及相關併發症的顯著減少是白內障手術發展史上的一大亮點,也是眼科醫生長期努力的方向,在眼科手術工作中,尤其是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中,合理利用前房灌注和切口漏,可簡化手術步驟、減小手術併發症。中國專利CN201094694公開一種治療白內障用的灌注擠壓碎核刀,手柄上聯接空心碎核刀頭,空心碎核刀頭的端部設置出水孔以及撥核頭,該實用新型具有能實現微切口超聲乳化手術的效果。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在現有的眼科白內障手術中由於器械進出切口時,容易導致切口滲漏、騷動前房、導致併發症等問題,提供一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
[0005]本實用新型設有L形空心鉤體、連接部和空心手柄,所述L形空心鉤體的水平部分的前端設有下彎部,下彎部的端部呈球狀體,所述L形空心鉤體的垂直部分呈倒錐體,在球狀體上方的下彎部上設有上出水孔和下出水孔,倒錐體的上端部與連接部連接,連接部分別與空心手柄和醫用輸液管連接。
[0006]所述水平部分的長度可為10?30mm,水平部分的外徑可為0.5?1.2mm ;所述下彎部的長度可為I?8mm,下彎部的外徑可為0.3?Imm ;所述球狀體的直徑小於Imm ;所述上出水孔和下出水孔的孔徑可為0.2?0.9mm ;所述倒錐體的長度可為20?50mm,倒錐體的外徑可為1.3?10mm。
[0007]所述上出水孔和下出水孔最好設在球狀體上方的下彎部的同一側面上。
[0008]本實用新型的突出優點在於:
[0009]I)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是在下端設有空心鉤體,整體呈流線型,不僅利於水流的順暢流動,而且不易損傷切口和眼內組織,空心鉤體上端吻合連接醫院用輸液器管末端,空心鉤體的水平部分末端為圓球狀,近末端設有兩個出水孔,在眼內兩水流會相撞產生無破壞力的水花和渦流,利於出水,水流入眼球內前房,可在必要時故意形成切口漏水,有益於手術更既快速又安全的完成,切口漏的情況下保持前房穩定,並安全的完成手術。
[0010]2)本實用新型作為眼科顯微手術器械,可用於完成小切口非超聲手法白內障摘除術的水分離、水分層、撥核出核、輔助分核碎核、衝洗皮質、後囊拋光和調位人工晶體等手術步驟,在完成以上手術步驟同時可使手術全程保持前房穩定,減少前房騷動和相應的併發症。比現有的眼科顯微手術器械的重要突破還在於本實用新型兼具有撥核器(L形鉤)、晶體調位鉤、後囊拋光器、前房穩定器(前房灌注管)和劈核鉤等多種器械功能。
[0011]3)本實用新型整體流線形設計,結構簡單,既方便流暢出水,又易於進出角膜微小切口。使用一種既有前房灌注功能又有輔助鉤功能的器械,同時既有結構簡單又易進出微小切ロ的器械,可避免或減輕角膜、囊袋和虹膜損失,保護後囊膜,取得令人鼓舞的結果。
[0012]4)所述空心鉤體可按國家標準統一製作,使其可無縫連接,必須使用足夠強度和硬度的材料,例如合金鋼等,製作空心鉤體要求表面光滑,手柄空心直徑足夠一次性輸液管通過即可,表面有紋理,可助於術者手握緊防滑。
[0013]5)如大規模生產,合理使用現代エ業技術,可以降低成本,甚至作為一次性耗材使用,必將大大減少白內障術後感染,杜絕超乳集體規模白內障術後感染(由於超乳針頭和管道未正確處置而反覆使用,國內已報導的就有多起集體白內障患者術後球內感染的惡性事故)。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設有L形空心鉤體、連接部2和空心手柄3,所述L形空心鉤體的水平部分11的前端設有下彎部110,下彎部110的端部呈球狀體111,所述L形空心鉤體的垂直部分呈倒錐體12,在球狀體111上方的下彎部的同一側面上設有上出水孔112和下出水孔113,倒錐體12的上端部與連接部2連接,連接部2分別與空心手柄3和醫
用輸液管連接。
[0016]所述水平部分11的長度為25mm,水平部分11的外徑為Imm ;所述下彎部110的長度為6mm,下彎部110的外徑為0.6mm ;所述球狀體111的直徑小於Imm ;所述上出水孔112和下出水孔113的孔徑為0.5mm ;所述倒錐體12的長度為30mm,倒錐體12的外徑為1.3?IOmm ;
[0017]以下給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0018]將0.3?2m高的平衡液瓶通過輸液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部2,開啟輸液管開關,本實用新型即可開始使用,把空心鉤體水平部分11的下彎部110通過輔助角膜輔助切ロ或角膜鞏膜隧道主切ロ進入前房,水流通過球狀體111上的上出水孔112和下出水孔113流入眼內,兩股水流會射出10_內相碰,失去原有方向的衝擊カ(以此來消除高速水流帶來的破壞力),並產生水花甚至渦流,這樣還有助於水化白內障晶體核的作用,同時新注入的水產生壓力可抵消切ロ漏出水而降低眼壓,並達到ー種新的壓カ平衡,保持手術全程眼前房足夠的壓力,在此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完成多個手術環節,如水分離、水分層、撥核出核、輔助分核碎核、衝洗皮質、後囊拋光(手術難度較大)和調位人工晶體等手術步驟,在此不詳細闡述。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其特徵在於設有L形空心鉤體、連接部和空心手柄,所述L形空心鉤體的水平部分的前端設有下彎部,下彎部的端部呈球狀體,所述L形空心鉤體的垂直部分呈倒錐體,在球狀體上方的下彎部上設有上出水孔和下出水孔,倒錐體的上端部與連接部連接,連接部分別與空心手柄和醫用輸液管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ー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部分的長度為10?30mm,水平部分的外徑為0.5?1.2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ー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彎部的長度為I?8mm,下彎部的外徑為0.3?1_。
4.如權利要求1所述ー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其特徵在於所述球狀體的直徑小於Imm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ー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出水孔和下出水孔的孔徑為0.2?0.9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ー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其特徵在於所述倒錐體的長度為20?50mmo
7.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ー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其特徵在於所述倒錐體的外徑為L 3 ?10mnin
8.如權利要求1所述ー種多功能白內障手術鉤,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出水孔和下出水孔設在球狀體上方的下彎部的同一側面上。
【文檔編號】A61F9/007GK203389005SQ201320476209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6日
【發明者】羅漢暄 申請人: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