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黑臭處理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10 00:47:26 1
河道黑臭處理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河道黑臭處理裝置,屬於河道汙水淨化裝置【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將物化淨化和生物淨化相結合的河道汙水處理裝置,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河道黑臭處理裝置,包括抽水系統、物化處理系統和生物處理系統,抽水系統設置在河道內1.5m~2.5m的深度內,物化處理系統和生物處理系統均設置在地面上,抽水系統包括多臺汙水處理機,相鄰兩臺汙水處理機之間相隔20m~60m,汙水處理機包括圓筒形的外殼、潛汙泵和供氣管道,潛汙泵設置在外殼內,供氣管道穿過外殼後與潛汙泵相連;本實用新型的淨水效果好,處理後的水質穩定,附屬設備少,適用於分流處理各種汙染的河道汙水。
【專利說明】河道黑臭處理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河道黑臭處理裝置,屬於河道汙水淨化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工業的發展,我們在發展初期,沒有重視工業對環境的汙染,導致工業廢水和城市的一些生活廢水排放到了河流中,河流的自身淨化能力有限,對于越來越多的汙水排入,不能及時的分解和處理掉,導致河流變為臭水河,臭水河的河水有毒,且散發的惡臭氣體對環境又造成了二次汙染,所以對河道汙水的淨化已迫在眉睫,另外,河道汙水存在水溫、流量和水質隨季節變化較大的特點,已有的處理方法普遍存在處理效果差,運行費用高,抗衝擊能力低、不能同步實現脫氮除磷等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將物化淨化和生物淨化相結合的河道汙水處理裝置。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河道黑臭處理裝置,包括抽水系統、物化處理系統和生物處理系統,通過抽水系統抽取的汙水依次通過物化處理系統和生物處理系統,所述抽水系統設置在河道內1.5nT2.5m的深度內,所述物化處理系統和生物處理系統均設置在地面上。
[0005]其中,所述抽水系統包括多臺汙水處理機,相鄰兩臺汙水處理機之間相隔20nT60m,所述汙水處理機包括圓筒形的外殼、潛汙泵和供氣管道,所述潛汙泵設置在外殼內,所述供氣管道穿過外殼後與潛汙泵相連。
[0006]其中,所述物化處理系統包括沉澱裝置和螺旋疊錯式過濾網,所述沉澱裝置包括絮凝區和沉澱池,所述絮凝區內設置有絮凝劑,所述沉澱池包括平流區和斜板區,所述汙水依次流經平流區和斜板區,所述螺旋疊錯式過濾網為長條形的薄皮材料沿著繞組方向纏繞而成的螺旋疊錯式結構。
[0007]其中,所述生物處理系統為生物氧化池,所述生物氧化池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反應單元,所述反應單元由間隔設置的缺氧池和好氧池組成,所述好氧池內設置有曝氣裝置,所述反應單元內設置有富集微生物的填料,所述反應單元依次串接,每個串接組合中包括兩個以上的反應單元,所述缺氧池內的填料為彈性立體填料,所述好氧池內的填料為組合型填料,所述反應單元中缺氧池的出水口與好氧池的入水口相連通。
[0008]其中,所述螺旋疊錯式過濾網的材質為ABS。
[0009]其中,所述螺旋疊錯式過濾網的過濾面積9800 IIf /m3,空隙比率為84%,尺寸為25mmX 20mmo
[0010]其中,所述絮凝劑為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醯胺。
[0011]其中,所述彈性立體填料為聚丙烯絲和聚乙烯中心繩。
[0012]其中,所述組合型填料由聚乙烯塑料圓環和軟性合成纖維組成。[0013]其中,所述反應單元內好氧池和缺氧池的體積比為8: 3,所述缺氧池內種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為浮萍和狐尾藻,或為水蔥和再力花。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一、本實用新型將物化淨化和生物淨化相結合,對河道汙水進行深處理,淨水效果好,因地制宜,附屬設備相對較少,適合對多種河道汙水進行處理。
[0016]二、本實用新型的物化處理系統中採用螺旋疊錯式過濾材料的濾網,對黑臭河水中的雜質和一些粒狀的汙染物進行過濾,過濾效果好,且經過物化處理系統後的河水進入到生物處理系統後,不會攜帶顆粒狀或絮狀的雜質,減輕了生物處理系統的淨化壓力。
[0017]三、對生物處理系統內的各種植物進行規劃布置,可以進一步地美化化境,既能高效地處理汙水,又能美化周邊環境,一舉兩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河道黑臭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圖1中反應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1為抽水系統,2為物化處理系統,3為生物處理系統,11為汙水處理機,12為外殼,13為潛汙泵,14為供氣管道,21為沉澱裝置,22為螺旋疊錯式過濾網,23為絮凝區,24為沉澱池,31為反應區,32為好氧池,33為缺氧池。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23]河道黑臭處理裝置,包括抽水系統1、物化處理系統2和生物處理系統3,通過抽水系統I抽取的汙水依次通過物化處理系統2和生物處理系統3,所述抽水系統I設置在河道內1.5nT2.5m的深度內,所述物化處理系統2和生物處理系統3均設置在地面上,所述抽水系統I包括多臺汙水處理機11,相鄰兩臺汙水處理機11之間相隔20nT60m,所述汙水處理機11包括圓筒形的外殼12、潛汙泵13和供氣管道14,所述潛汙泵13設置在外殼12內,所述供氣管道14穿過外殼12後與潛汙泵13相連,所述物化處理系統2包括沉澱裝置21和螺旋疊錯式過濾網22,所述沉澱裝置21包括絮凝區23和沉澱池24,所述絮凝區23內設置有絮凝劑,所述沉澱池24包括平流區和斜板區,所述汙水依次流經平流區和斜板區,所述螺旋疊錯式過濾網22為長條形的薄皮材料沿著繞組方向纏繞而成的螺旋疊錯式結構。
[0024]作為優選的,所述生物處理系統3為生物氧化池,所述生物氧化池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反應單元31,所述反應單元31由間隔設置的缺氧池33和好氧池32組成,所述好氧池32內設置有曝氣裝置,所述反應單元31內設置有富集微生物的填料,所述反應單元依次串接,每個串接組合中包括兩個以上的反應單元31,所述缺氧池33內的填料為彈性立體填料,所述好氧池32內的填料為組合型填料,所述反應單元31中缺氧池33的出水口與好氧池32的入水口相連通。
[0025]作為優選的,所述螺旋疊錯式過濾網22的材質為ABS。
[0026]作為優選的,所述螺旋疊錯式過濾網22的過濾面積9800 Itl2 /m3,空隙比率為84%,尺寸為 25mmX20mm。
[0027]作為優選的,所述絮凝劑為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醯胺。
[0028]作為優選的,所述彈性立體填料為聚丙烯絲和聚乙烯中心繩。
[0029]作為優選的,所述組合型填料由聚乙烯塑料圓環和軟性合成纖維組成。
[0030]作為優選的,所述反應單元31內好氧池32和缺氧池33的體積比為8:3,所述缺氧池33內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為浮萍和狐尾藻,或為水蔥和再力花。
[0031]本實用新型將汙水處理機11設置在河道內1.5nT2.5m處,設置間距為40m,開啟潛汙泵13和供氣管道14,持續抽取河道內的汙水,抽取的汙水送入到物化處理系統2中,首先經過絮凝區23和沉澱池24的初步處理後,河流水通過物化處理系統2中的螺旋疊錯式過濾網22,通過這種濾網的高效過濾,將汙水中的顆粒狀的雜質去除,螺旋疊錯式過濾網22上還設置有反衝系統,通過反衝作用,將螺旋疊錯式過濾網22翻滾,過濾的濾渣掉落,一立方米的螺旋疊錯式過濾網22可控1000立方米的黑臭河流汙水,由於這種被汙染的河流的流速一般較小,中間的濾網布柵可以不設,進過物化處理系統2的汙水進入到生物處理系統3進行處理,曝氣設備向每個好氧池32供給氧氣,好氧池32旁還設置有鼓風機,用於將曝氣池中的氧氣供到好氧池32中,好氧池32和缺氧池33內均設置有富集微生物的填料,缺氧池33內,以浮萍和狐尾藻等浮遊水生植物來營造遮光及輔助淨化等效果,利用生物淨化,避免傳統的化學淨化,有利於環境的保護,本實用新型在使用後,一個月左右有明顯效果,黑臭消除,且對黑臭河水中的有機碳和氮、磷都有較好的去除效果,處理後的水質穩定。
【權利要求】
1.河道黑臭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抽水系統、物化處理系統和生物處理系統,通過抽水系統抽取的汙水依次通過物化處理系統和生物處理系統,所述抽水系統設置在河道內1.5nT2.5m的深度內,所述物化處理系統和生物處理系統均設置在地面上; 所述抽水系統包括多臺汙水處理機,相鄰兩臺汙水處理機之間相隔20nT60m,所述汙水處理機包括圓筒形的外殼、潛汙泵和供氣管道,所述潛汙泵設置在外殼內,所述供氣管道穿過外殼後與潛汙泵相連; 所述物化處理系統包括沉澱裝置和螺旋疊錯式過濾網,所述沉澱裝置包括絮凝區和沉澱池,所述沉澱區設置在絮凝區和螺旋疊錯式過濾網之間,所述絮凝區內設置有絮凝劑,所述沉澱池包括平流區和斜板區,所述汙水依次流經平流區和斜板區,所述螺旋疊錯式過濾網為長條形的薄皮材料沿著繞組方向纏繞而成的螺旋疊錯式結構; 所述生物處理系統為生物氧化池,所述生物氧化池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反應單元,所述反應單元由間隔設置的缺氧池和好氧池組成,所述好氧池內設置有曝氣裝置,所述反應單元內設置有富集微生物的填料,所述反應單元依次串接,每個串接組合中包括兩個以上的反應單元,所述缺氧池內的填料為彈性立體填料,所述好氧池內的填料為組合型填料,所述反應單元中缺氧池的出水口與好氧池的入水口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黑臭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疊錯式過濾網的材質為ABS。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黑臭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疊錯式過濾網的過濾面積9800 m2 /m3,空隙比率為84%,尺寸為25mmX2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黑臭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立體填料為聚丙烯絲和聚乙烯中心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黑臭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組合型填料由聚乙烯塑料圓環和軟性合成纖維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黑臭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反應單元內好氧池和缺氧池的體積比為8:3,所述缺氧池內種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為浮萍和狐尾藻,或為水蔥和再力花。
【文檔編號】C02F9/14GK203715455SQ201420089518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日
【發明者】趙鳳瑞, 趙飛, 張楊華 申請人:山西中力信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