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通風高度可控的纖維織物風管單元和風管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02:13:2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纖維織物風管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通風高度可控的纖維織物風管單元和風管系統。
背景技術:
在中央空調系統中,調節溫度的空氣通常是通過通風管道和風口進行傳輸和出風,現有傳統的通風管道和風口大多由金屬或塑料等剛性材質製成。近年來在空調風管系統領域出現了由纖維織物等柔性材質製成的纖維織物風管,簡稱布風管,它可以替代傳統風管和風口使用,具備質輕、安裝簡單、清洗維護方便、送風均勻舒適等特點。纖維織物風管由於其材質的柔性特點,風管在通風情況下受管內靜壓作用,截面呈圓形,相同風量情況下,圓形風管所佔用的高度空間較高,而現有建築尤其是一些民用或商業建築層高往往較低,留給空調風管的高度往往受限,於是便出現了矩形、橢圓以及扁圓等可以控制風管通風高度的纖維織物風管單元和風管系統。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種矩形纖維織物風管,由風管本體和沿矩形四個角的四條鋼絲繩組成,鋼繩穿過風管將風管拉直,並往外擴拉受力,迫使風管在通風時呈矩形形狀。但是,風管管內壓力較大時,風管高度和外形不可控,並不能保持矩形形狀,而且外擴鋼繩會導致風管截面四角因局部拉力過大而破損,減少風管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通風高度可控的纖維織物風管單元和風管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通風高度可控的纖維織物風管單元,所述風管單元管內設有拉筋部,拉筋部為沿風管軸向設置的長方形網格織物,兩長邊對稱固定於風管內壁頂端和底端。
按上述方案,所述拉筋部與風管單元同長。
按上述方案,所述纖維織物風管單元包括多條拉筋部。
按上述方案,所述多條拉筋部沿風管單元寬度方向均勻對稱分布,兩長邊對稱固定於風管內壁上下兩端。
按上述方案,所述多條拉筋部平行設置。
一種通風高度可控的纖維織物風管系統,包括風管入口、風管末端和包括風管直管、風管三通、風管變徑、風管彎頭和風管末端的風管單元,所述風管單元管內設有拉筋部,拉筋部為沿風管軸向設置的長方形網格織物,兩長邊對稱固定於風管內壁頂端和底端。
按上述方案,所述拉筋部與風管單元同長。
按上述方案,所述纖維織物風管單元包括多條拉筋部。
按上述方案,所述多條拉筋部沿風管單元寬度方向均勻對稱分布,兩長邊對稱固定於風管內壁上下兩端。
按上述方案,所述多條拉筋部平行設置。
該裝置工作的原理是:該風管單元管內設有拉筋部,拉筋部為沿風管長度方向設置的長方形網格織物,兩長邊對稱固定於風管內壁上下兩端,風管在通風時,風管上下兩端受到拉筋材料拉力的作用,呈扁圓形或橢圓形。作為拉筋材料的網格織物具備彈性變形小的特點,風管在通風情況下,網格織物受拉力變形性小,扁圓風管高度可控,也可根據需要控制拉筋部的高度,達到控制風管高度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裝置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由於其管內設有的拉筋材料和結構,風管在通風時,風管上下端受拉筋材料拉力的作用,呈扁圓形,作為拉筋材料的網格織物受拉力變形小,扁圓高度可控,外形圓滑美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裝置的風管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圖1所示扁圓形纖維織物風管系統由風管入口4、風管直管5、風管三通6、風管變徑7、風管彎頭8和風管末端9等多根纖維織物風管單元組成,風管單元之間通過拉鏈連接。
圖2所示風管單元由風管本體1、拉筋部2和懸掛吊鉤3組成。拉筋部2為沿風管長度方向設置的長方形網格織物,拉筋部兩長邊對稱固定於風管內壁上下兩端,風管通風時,風管上下兩端受到拉筋材料拉力的作用,呈扁圓形。根據需要,可設置多條拉筋部,多條拉筋部沿風管單元寬度方向均勻對稱分布,兩長邊對稱固定於風管內壁上下兩端。
用作拉筋部2的網格織物具備彈性變形小、高透氣性的特點,風管在通風情況下,網格織物受拉力變形性小,扁圓高度可控,管內送風阻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