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外桶組合的花盆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2:45:21
專利名稱:一種內外桶組合的花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盆栽花盆,特別是一種內外桶組合的花盆。
背景技術:
出於美化環境和怡情養性的需要,越來越多的人選用盆栽作為活動場所和居住環境的裝飾之用,而盆栽都是種植在花盆內的,現有的花盆結構雖然樣式多樣,但其基本結構都如圖I和2所示。圖I中的花盆就是一帶容腔1Γ的盆體Γ,容腔1Γ的底部不帶溢水孔,在使用時,往花盆裡添加多少水都會全部預存在容腔11'裡,該花盆存在的問題是,水量無法顯示,在使用當中不能很好地把握澆水量,如果添加的水過少,就會使盆栽花卉得不到足夠的水量吸收而枯萎,而如果添加的水過多,又會出現水位過高而淹沒花卉根部,使花卉根部發
生腐爛。圖2中的花盆為盆體Γ的容腔1Γ底部帶溢水孔11Γ的結構,同時為避免溢水孔111,中的溢水流出汙染環境,一般會在花盆底部設置一底盤2'結構。該花盆同樣存在著水量無法顯示的問題,不過因其結構中存在溢水孔IlP結構,使花盆不具備蓄水的功能,在每次加水時,只要水透過泥土到達花盆容腔IP底部時就會從溢水孔IlP流出,花盆中所保留的水量很少,需要不定時的進行加水,一旦錯過時間很容易發生花卉缺少枯萎。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內外桶組合的花盆,該結構可使花盆中儲存不超過設定水位的蓄水量,並可從根本上杜絕花卉爛根現象的發生,同時設置有水位計可直觀地顯示花盆中的水位高度,便於人們進行加水操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種內外桶組合的花盆,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桶和位於外桶容腔中上部的內桶;所述內桶的底部設有多個導水孔與外桶容腔的下部導通。進一步地,上述外桶容腔底部設有一高度略低於內桶底的導柱,導柱內設有一溢水孔,溢水孔的進口位於導柱的頂部,溢水孔的出口位於導柱底部且於外桶的外底面導通。進一步地,上述溢水孔的出口安裝一溢水栓。進一步地,上述花盆中設有一深入外桶容腔下部的水位計。進一步地,上述水位計中部通過一定位支架固定在內桶側壁上。進一步地,上述水位計包括一內部中空的導杆,導杆內設有一可隨導杆上下移動的浮子,所述導杆下端部設有若干與外界連通的進水口並直接伸入到外桶的容腔下部,所述導杆上端部採用透明材質構成並在穿過內桶後伸出花盆上部而裸露在外面。進一步地,上述外桶底部設有至少三個滾輪。進一步地,上述內桶的口部設有沿邊使內桶掛於外桶的口部上。進一步地,上述內桶底部向下延伸設有若干空心凸臺,每個凸臺側邊均設有若干與外桶的容腔下部連通的導槽。本實用新型花盆由內、外桶結構組合而成,其中內桶定位於外桶容腔的中上部,在使用時,內桶的容腔中用於儲存培土,外桶容腔的下部用於蓄水,該結構設置,一方面使得花盆本身可存儲一定的水量,大大延長澆水的間隔時間,另一方面因培土區與蓄水區分開,花盆中的蓄水不會浸沒花卉根部,這在保證花卉正常汲水的同時杜絕了爛根現象的發生。在此,本實用新型在外桶的容腔底部還設有一溢水孔結構,溢水孔的進口高度略低於內桶底,該結構設置,一旦蓄水水位到達溢水孔的進口高度,多餘的水就會經溢水孔流出,其在保證花盆一定蓄水量的同時杜絕蓄水水位過高而浸沒花卉根部導致爛根現象發生,再者,本實用新型在花盆中設有一水位計,能夠直觀形象的顯示外桶容腔下部中的蓄水量,方便適時進行加水操作和進行加水量的控制。此外,考慮到有些花盆體積很大,在添加培土和種植花卉後就會更加笨重,為此, 本實用新型在花盆的外桶底部設有至少三個滾輪,便於使用當中的搬移和運輸。
圖I、現有花盆的截面示意圖;圖2、現有花盆的第二種結構的截面示意圖;圖3、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圖;圖4、本實用新型設有溢水孔的截面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設有水位計的截面示意圖;圖6、本實用新型設有溢水孔和水位計的截面示意圖;圖7、本實用新型外桶底部設有溢水孔、水位計和滾輪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一種內外桶組合的花盆,包括外桶I和位於外桶容腔11中上部的內桶2,所述內桶2的底部設有多個導水孔21與外桶容腔11的下部111導通。本實施例中,內桶2的口部設有沿邊22使內桶2掛於外桶I的口部上,在實際中,也可設置其他定位結構使內桶2定位於外桶I中。在使用時,內桶2的容腔23用於儲存培土,外桶I的容腔下部111用於蓄水,這種內外桶相套的結構設置一方面使得花盆本身可存儲一定的水量,可大大延長澆水的間隔時間,另一方面因培土區與蓄水區分開,花盆中的蓄水不會浸沒花卉根部,這在保證花卉正常汲水的同時杜絕了爛根現象的發生。此外,為進一步提升培土的汲水性能,所述內桶底部向下延伸設有若干空心凸臺24,空心凸臺24內用於填充培土,且每個凸臺24側邊均設有若干與外桶I的容腔下部111連通的導槽241用於汲水之用。如圖4、6所不,所述外桶I的容腔底部設有一高度略低於內桶底的導柱12,導柱12內設有一溢水孔121,溢水孔121的進口位於導柱12的頂部,溢水孔121的出口位於導柱12底部且於外桶I的外底面導通。以上溢水孔121的結構設置,一旦蓄水水位到達溢水孔121的進口高度,多餘的水就會經溢水孔121流出,其在保證花盆一定蓄水量的同時杜絕蓄水水位過高而浸沒花卉根部導致爛根現象發生。溢水孔121的結構設置特別適用於放置於屋外的花盆,因有些季節的雨量充足,就會導致進入花盆內的水量過多,此時通過溢水孔121就可及時排出多餘的水量。此外,溢水孔121的結構也用於控制澆水量,一旦澆水過量,過多的水也可從溢水孔121排出,使花盆中的蓄水水位始終不超過隔板的高度。當然,對於放置於室內的花盆,因溢水孔121排出的水會造成環境汙染,一般需要在溢水孔121的出口安裝一溢水栓1211堵住進行堵漏。如圖5或6或7所示,花盆中設有一深入外桶容腔下部111的水位計3。所述水位計3中部通過一定位支架4固定在內桶2內側壁上。在本實施方式中,水位計3包括一內部中空的導杆31,導杆31內設有一可隨導杆上下移動的浮子32,所述導杆31下端部311設有若干與外界連通的進水口 3111並直接伸 入到外桶I的容腔下部111,所述導杆上端部312採用透明材質構成並在穿過內桶2後伸出花盆上部而裸露在外面。在使用時,可通過水位計直觀形象的顯示外桶容腔下部111中的蓄水量,方便適時進行加水操作並進行加水量的控制。此外,考慮到有些花盆體積很大,在添加培土和種植花卉後就會更加笨重,為此,本實用新型在花盆的外桶I底部設有至少三個滾輪13,便於使用當中的搬移和運輸,其結構如圖7所示。綜上,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內外桶組合的花盆,該結構設置可使花盆中儲存不超過設定水位的蓄水量,並可從根本上杜絕花卉爛根現象的發生,同時設置有水位計可直觀地顯示花盆中的水位高度,便於人們進行加水操作。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或修飾,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內外桶組合的花盆,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桶和位於外桶容腔中上部的內桶;所述內桶的底部設有多個導水孔與外桶容腔的下部導通。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花盆,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桶容腔底部設有一高度略低於內桶底的導柱,導柱內設有一溢水孔,溢水孔的進口位於導柱的頂部,溢水孔的出口位於導柱底部且於外桶的外底面導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花盆,其特徵在於所述溢水孔的出口安裝一溢水栓。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權項所述的花盆,其特徵在於所述花盆中設有一深入外桶容腔下部的水位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花盆,其特徵在於所述水位計中部通過一定位支架固定在內桶側壁上。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花盆,其特徵在於所述水位計包括一內部中空的導杆,導杆內設有一可隨導杆上下移動的浮子,所述導杆下端部設有若干與外界連通的進水口並直接伸入到外桶的容腔下部,所述導杆上端部採用透明材質構成並在穿過內桶後伸出花盆上部而裸露在外面。
7.如權利要求1-3任一權項所述的花盆,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桶底部設有至少三個滾輪。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花盆,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桶底部設有至少三個滾輪。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花盆,其特徵在於所述內桶的口部設有沿邊使內桶掛於外桶的口部上。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花盆,其特徵在於所述內桶底部向下延伸設有若干空心凸臺,每個凸臺側邊均設有若干與外桶的容腔下部連通的導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外桶組合的花盆,包括外桶和位於外桶容腔中上部的內桶;所述內桶的底部設有多個導水孔與外桶容腔的下部導通。本實用新型結構可使花盆中儲存不超過設定水位的蓄水量,並可從根本上杜絕花卉爛根現象的發生,同時設置有水位計可直觀地顯示花盆中的水位高度,便於人們進行加水操作。
文檔編號A01G9/02GK202587948SQ20122027241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1日
發明者胡國法 申請人:胡國法